诗性文化视阈下汉语教材编写理念的思考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充满诗性文化的国度,传统诗词是中国诗性文化的结晶,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诗性文化影响力非同凡响。而诗词学习无论对国内学生还是国外汉语学习者而言都是感受中国诗性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经,充分体现出诗词教育的使命和深远意义。鉴于此,在汉语教材编写中,应当树立诗词教育的理念,弘扬中华诗教传统;由浅入深逐级增加诗词数量,提高詩词感性认知能力;以史为纲,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诗史意识;重视跨文化特点,与时俱进,适当增加海外风情主题的传统诗词;同时配备诗词相关视频、音频材料,培养汉语诗性感悟理解能力。
  关键词:诗性文化;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教材;编写理念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4-0086-05
  中国是一个充满诗性文化的国度。从“诗三百”“楚辞”到乐府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这种抒情体式,是中国诗性文化最直观的物化形态和重要载体。传统诗词作为诗性文化的经典,语言凝练,极富韵味与美感,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国际汉语教学来说,两者虽各具侧重点,但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充分体现出了诗词教育的使命和深远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各年级教材诗词数量统计
  在统一使用人教版新教材之前,全国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共有十多个版本。本文选取2016至2017学年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北师大版[1]、人教版[2]、苏教版[3]这三个版本的小学教材,对其中的诗词进行具体统计,包括作者、时代、体裁、对应的教材、年级、数量等。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诗词统计
  从收录诗词的体裁来看,有诗67首、词4首、民歌4首,共收录75首。从各个年级的诗词量来看,一年级13首,二年级11首,三年级12首,四年级14首,五年级12首,六年级13首。各年级诗词数量分布比较均匀,平均每个年级有12.5首。从诗词的朝代看,古代有7个朝代以及现当代的诗词。从诗词的作者来看,一共有40位诗人;有5位的作品选了4首以上。选择最多的诗词是李白的作品,有7首;其次是杜甫和王维的作品,各有5首;接着是白居易、苏轼的作品,各有4首;最后是《乐府民歌》中的作品,有3首。
  2.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统计
  从收录诗词的体裁来看,有诗53首、词9首、民歌2首、散曲1首,共收录65首。从各个年级的诗词量来看,一年级8首,二年级9首,三年级10首,四年级11首,五年级9首,六年级18首。各年级诗词数量分布不太均匀,平均每个年级有10.8首。从诗词的朝代看,古代有8个朝代以及现当代的诗词。从诗词的作者来看,一共有39位。其中,有5位诗人的作品选了3首以上。选择最多的诗词是李白的作品,有6首;其次是杜甫、王维、苏轼的作品,各有4首;最后是王安石的作品,有3首。
  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统计
  从收录诗歌体裁看,有诗53首、词4首、民歌2首,共收录59首。从各个年级的诗词量来看,一年级9首,二年级8首,三年级11首,四年级9首,五年级11首,六年级11首。各年级诗词数量分布相对均匀,平均每个年级9.8首。从诗词的朝代看,古代有6个朝代以及现当代的诗词。从诗词的作者来看,一共有39位。其中,有5位诗人的作品选了3首以上。选择最多的诗词是李白的作品,有5首;其次是杜甫、白居易、杜牧、王安石的作品,各有3首。
  (二)小学语文教材收录诗词特点分析
  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这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诗词的收录方面有相似点,但也各具特色。
  1.收录诗词朝代:诗词基本兼顾各个朝代,以诗词成就高的唐、宋两朝为主
  北师大版收录唐代的诗词有44首,宋代的有17首;人教版唐代的有35首,宋代的有18首;苏教版唐代的有28首,宋代有19首。这和诗词的发展规律与特点有直接关系,唐、宋两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巅峰时期,代表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最高成就。每个版本的诗词收录基本上兼顾各个朝代,能够反映出诗词发展的特点,而且突出了诗词成就高的朝代的作品,如《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这些诗词承载了从西周至清代三千多年的诗史,充分体现出中华诗词悠久的历史、广阔的传播范围和超强的影响力。
  2.诗词作者的特点:作者众多,兼顾不同风格,而每个版本的作品收录3首以上者不超过5位
  收录诗词作者众多,且兼顾不同风格,其中李白和杜甫的作品收录最多,突出了“李杜”在中国诗歌史中的地位,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能表现出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更能反映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两位诗人无论是继往还是开来,在中国诗坛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收录诗词的体裁特点:绝句的收录呈现绝对优势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课本均以绝句为主,这种选择和绝句本身的特点有关系。绝句按字数分为五言和七言,按格律分为古绝和律绝。五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字,整首共二十字;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整首共二十八个字。绝句整体短小精悍,语言自然、平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4]。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诗词的收录中,占绝大部分的绝句收录就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汉语教材中诗词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国际汉语教材诗词情况,除专门的诗词教材外,本文选择了60本教材进行统计,其中有22本初级教材,23本中级教材,15本高级教材。
  (一)汉语教材中诗词数量统计   1.初级汉语教材收录诗词统计
  按照HSK等级考试标准,HSK1-2级是初级水平。
  初级汉语教材一共选择了22本,这些教材类型包括口语、听力、交际、综合、文化、写作、阅读、HSK教程。其中只有5本收录了诗词,教材类型是综合、阅读,分别是《跟我学汉语》(英语版)(第1册)和(第2册)、《快乐汉语》(第1册)和(第2册)、《汉语系列阅读》(初级)。
  2.中级和高级汉语教材收录诗词统计
  按照HSK等级考试标准,HSK3-4级是中级水平。
  中级教材选择了23本,其中10本收录了诗词,教材类型是阅读、综合、写作,分别是《成长汉语》(第3册)、《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2)》《写作教程》(第4册)、《综合教程》(第4册)、《跟我学汉语》(英语版)(第3册)(第4册)、《快乐汉语》(第3册)、《汉语乐园(3)》(英语版)、《中文读本》(第1册)、《汉语系列阅读(中级)》。
  按照HSK等级考试标准,HSK5-6级是高级水平。
  高级教材选择了15本,其中5本收录了诗词,教材类型是阅读、HSK模拟试题,分别是《发展汉语高级阅读(Ⅰ)》《汉语水平考试(HSK)模拟试题集(高等)》《阅读教程》(第5册)(第6册)、《中文读本》(第3册)。
  (二)汉语教材收录诗词特点分析
  1.诗词是以课后拓展的形式而不是以课文的形式收录
  《跟我学汉语》四册书是常用综合教材中收录诗词最多的教材,四册书一共收录完整诗词不足30首,以课后拓展发音练习的形式出现。《成长汉语》第3册中收录了2首王维的完整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山居秋暝》,這两首诗的收录是因为在课文中出现了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在后面完整地写出了这首诗;并在课文的拓展部分展示了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要求学生欣赏并背诵。
  2.以诗句而不是以一首完整诗歌的形式收录
  绝大多数收录诗词的教材,诗词基本上零零散散,更多的是以诗句的形式出现于教材中。从体裁上来看,诗词收录较杂,除收录诗词,还收录古文的选句、选段。
  总体而言,收录诗词的汉语教材不多,汉语教材中诗词的收录量也较少,呈零星分布。从汉语级别来看,收录诗词主要集中在中级教材,只有少部分的初级、高级教材收录了诗词。从教材类型来看,听力教材没有收录诗词。
  三、小学语文教材和汉语教材中诗词的对比分析
  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各个阶段汉语教材收录诗词特点的对比分析,对小学语文教学、国际汉语教学以及教材编写,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一)诗词数量的对比分析
  从总量来看,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诗词数量较多,北师大版收录75首诗词,人教版收录65首,苏教版收录59首,并且收录的均是完整的诗词。而收录诗词的汉语教材不多,汉语教材中诗词的收录更少,且大多呈零星分布,较少有完整诗词的收录。
  从不同阶段的诗词数量来看:小学语文可分为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在三个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学段收录的诗词数量相差较小,并且各年级诗词数量分布相对均匀。
  汉语教材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不同阶段的诗词数量差异较大。初级教材只有很少一部分收录诗词,诗词收录主要在中级和高级。60本样本中,仅20本收录有诗词,占比为33.3%;而这20本教材中,初级教材5本,占比为25%;中级教材10本,占比为50%;高级教材5本,占比为25%。所收录诗词在各级教材中分布不均衡。
  (二)诗词内容对比分析
  从诗词的内容来看,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诗词内容相对多样,如爱国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咏物言志诗《墨梅》《马诗》、民生诗《悯农》、写景诗《鸟鸣涧》、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再从体裁来看,不同版本收录的绝句虽然呈现优势,但是也不乏乐府诗、民歌、词、律诗、散曲等。
  汉语教材收录的诗词从内容看有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水诗《山居秋暝》、记游诗《游山西村》、说理诗《观书有感》、词《水调歌头》等。从体裁上看有乐府诗、古诗、绝句、律诗、词。由于收录的诗词数量本来比较少,而且收录较杂,除了收录诗词,还收录古文的选句、选段,所以诗词在内容和体裁方面没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丰富多样。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诗词的作者众多,而汉语教材由于收录的诗词较少,涉及的作者相对也较少,很多教材中诗词的选择缺乏典型性。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收录更加科学和规范,汉语教材中诗词的收录不仅在数量上比较少,而且在内容和体裁方面也没有小学语文教材的丰富多样,没有突出中国诗词发展的特点,更缺乏对中国诗词代表人物和优秀作品的介绍。尽管此次调研受到笔者所查阅教材范围和数量的局限,所作调研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也能部分地反映出汉语教材编写中诗词收录方面的普遍现状。
  自2017年9月起,小学开始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其中诗词的变化最大,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5],其中古诗词112首。在2016~2017学年小学语文教材中诗词平均66首,与之相比,新版统编教材增加了46首,平均每个年级18~19首左右。诗词在国内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也是逐渐增加的。
  四、诗性文化视阈下汉语教材编写理念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诗词教育的理念,弘扬中华诗教传统
  诗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式。孔子整理编订的“诗三百”就是教授门徒的教材之一,不仅要求熟读背诵,还要能用于政治活动。《论语》记载:“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6]到六朝时期,贵族子弟从小学诗,读诗、写诗蔚然成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就包括赋、诗、文三种文学样式。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兴盛,赋诗填词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时入仕和日常交流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人词家。《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专门为教学而编的唐诗选集,其序云:“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7] 。从中可见中华诗教传统的悠久历史。   (二)由浅入深逐级增加诗词数量,提高诗词感性认知能力
  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汉语教材编写中均应适当有序地增加中国传统诗词数量。
  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8],对于初级汉语教材,一级目标的字词标准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汉字,初步掌握约150个与日常生活、学校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词语;二级目标是掌握3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习约300个与日常生活、学校生活有关的基本词语。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9]规定第一学段会写800个汉字相比,汉语二级水平300字的识字目标量比母语学习者的少了许多,因而古诗文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初级阶段可收录10首左右浅显易懂的诗词。
  中级阶段,三级目标是掌握6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会约600个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有关的词语。四级目标是掌握1 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会拓展使用约1 200个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相关的常用词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二学段会写1 600个汉字,显然汉语四级水平1 000字的识字目标量比母语学习者的少了许多,但比初级阶段识字量还是增加了,因而中级阶段汉语教材可收录15首诗词。
  高级阶段,五级目标是掌握1 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了解汉语词汇的词义变化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词汇,能使用约2 500个常用词语。六级目标是掌握2 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使用约5 000个常用词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三学段会写2 500个汉字,与汉语六级水平的识字量相当。在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水平相对较高,高级教材中收录20首诗词是比較合理的。
  初、中、高级汉语教材编写中适当有序地增加一些中国传统诗词,既符合汉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又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
  (三)以史为纲,循序渐进,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诗史意识
  诗词选取应遵循学习规律和诗词发展的特点,通过掌握不同级别汉语学者的学习规律,按照中国诗歌发展史的演变进程和特点,循序渐进地收录诗词作品。初级阶段收录的诗词难度低,数量较少,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参照不同版本小学语文课本诗词收录情况,汉语教材中的诗词收录可兼顾各个朝代,符合诗词发展的特点,以诗词成就高的时代为主,收录以绝句为主,突出对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的学习,逐渐培养诗史意识。
  (四)重视跨文化特点,与时俱进,适当增加海外风情主题的传统诗词
  汉语教学跨文化特点鲜明,应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对比学习,突出差异,实现跨文化之间的交流。适当增加海外风情主题的传统诗词,在文化差异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针对英国学生,可以选择有“比较文学之父”美誉的诗人吴宓的有关英国风土人情主题的传统诗词,或者对中英同一主题的诗词进行对比学习,引起学习者的共鸣。其次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选取描写现当代生活的诗词,贴近生活,拉近诗词与生活的距离,让汉语学习者认识到诗词在现实生活中的魅力。
  (五)配备诗词相关视频、音频材料,培养汉语诗性感悟理解能力
  在统计的很多教材中,都缺乏相应的视频和音频材料,对于诗词静态的外语翻译和拼音注释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配备诗词相关的视频、音频材料,让学生模仿朗读,举行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有利于在动态的影音中培养学生汉语诗性感悟理解能力。高级水平阶段,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诗词的理解改编故事并进行演绎,或者让学生尝试写简单的中国传统诗词,从听说读写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诗性感悟理解力,感受诗词魅力,提高汉语学习兴趣。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诗性文化始终体现在不同的文学形式和发展历程中。而且中国的诗教历史悠久,不同的历史朝代都体现出了对诗教的重视。“在所有的艺术产品中,诗歌具有主导和扩散的地位”[10]。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11]。
  当今小学语文教材诗词数量增加,国际汉语学习者人数逐年增长,汉语教材应当与时俱进,适时适量增加诗词作品。小学语文总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出发,更偏向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的目标更侧重于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二者也有共同之处,如发展汉语语言能力、学习汉语语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了解中国文化知识等,都是国内小学语文教学和国际汉语教学的相通之处。诗词的学习无论对国内小学生还是国际汉语学习者而言,都是感受中国诗性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6-2017学年系列小学语文教材.
  [2]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6-2017学年系列小学语文教材.
  [3]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6-2017学年系列小学语文教材.
  [4]崔峦.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基本精神的说明[J].辽宁教育,2000(8).
  [5]新学期,三科教科书大变样——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新生统一使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部编本”教材[J].中国民族教育,2017(9).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5.
  [7](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3.
  [8]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2+7+13+19+25+3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0+12.
  [10]陈炎.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J].理论学刊,2000(6).
  [11]刘旭.习近平谈古代诗词: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N].北京青年报,2014-09-10.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短视频以其丰富多元的内容和迅速的传播方式获得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个人和媒体的话语空间,改善和强化了现代人的互联网意识,进而深刻有力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形态。但与此同时,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亟待优化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社会各方面造成了影响,制约了短视频的长远发展。因此,分析短视频的传播效果并进一步提出引导策略,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短视频;传播效果
期刊
摘要:《烈火英雄》和《勇往直前》都是消防题材类的灾难电影,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在题材选择和内涵体现上都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两部影片在灾难场景的设置与呈现以及英雄形象的塑造与表达上,均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本文即从视听手段和英雄人物塑造两方面出发,分析对比这两部影片的类型实现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灾难电影;英雄主义;消防题材  中图分类号: 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期刊
摘要:社会舆论是目前中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关注的重点领域,而社会情绪是社会舆论的内在驱动力。想要掌控社会舆论的主导性,就必须先疏解和引导社会情绪的正向表达和传播。社会情绪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表现在舆论形成的各个阶段,本文从舆论的生成过程切入,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舆论实践为例,重点分析在舆论的不同阶段社会情绪的不同特性对舆论的影响作用,进而从中得出一些关于社会情绪合理引导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与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选秀节目历经了萌芽、盛放、凋零、复苏、新盛的颠簸起伏,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争议性。在选秀节目发展中当节目所使用的传播手段违背了传播的基本伦理,则可以说该类节目出现了伦理失范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选秀节目伦理失范问题的演进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伦理失范现象的表现变化,分析其原因并寻求应对措施。  关键词:选秀节目;伦理失范;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改编自同名小说的48集历史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在网络播出后便成为暑期档的热播剧,它体现着美国编写的反恐类型叙事与中国主体文化诉求的冲突,在既定的“反恐”故事范式下,制作者力图“还原”大唐生活风貌,而观众也通过对“盛唐气象”的想象与认同来寻找身份——此后支撑的是全球化意识下中国主体面对美国的复杂心态。《长安十二时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民族文化诉求与美国建立的既有娱乐范式相结合,融合了全球化意
期刊
摘要:面对重大纪念年份,媒体推出重大主题报道展示区域社会发展的成就。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地方电视台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不断实践创新。本文以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研究样本,以地方发展变化、普通人物报道、贴近民众生活这三个创新点作为切入,深入分析地方电视台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地方电视台;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问世的媒介延伸理论专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不仅奠定了媒介在理论上的全新定位,还极其富有预见性地以超现代化的视野重构了媒介的属性和类型。在新媒体时代,麦克卢汉理论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转变媒介认识、重新理解媒介是做好传媒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新媒体时代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4-0078-03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湖北日报》和财新网的涉医报道为样本,通过新闻文本的框架分析,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务人员的媒介形象特征。研究发现,两家媒体遵循不同的新闻框架,疫情期间医务人员的集体形象有“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型与“专业严谨、精益求精”型,个体形象有“先锋党员模范”型与“平民草根英雄”型,《湖北日报》采用散点铺陈的叙事方式营造积极乐观的语境,财新网则偏重焦点透视的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城市景观如何作为一种可视形式向接收者传达反映城市性格与本质的信息;随后概述东亚大都市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人口数量、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等复杂因素作用下,在受到当代消费主义观念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所呈现出的奇异城市景观的“自下而上”的可视形式,列举并分析其中位于上海的三个典型案例,探究这些作为可视形式的特殊城市景观传递出的信息对进一步认识研究上海这一东亚大都市的意义。  
期刊
摘要: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不断丰富,受众对于电影的认识从起初单纯将其视为“视觉艺术”转为兼具画面空间和听觉空间的“视听艺术”。声音不再是电影语言中的“附属品”,或是“辅助性”元素,它影响着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本文以高口碑印度悬疑类电影《调音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音乐元素、音响元素、语言元素对电影情节的叙事建构。  关键词:隐喻;互文性;想象性;叙事建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