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徽因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诗人林徽因,其诗歌作品蕴涵着女性作家对人生、生命及生活等方面独到的理解与感悟,这就是林徽因诗歌作品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细腻温婉的女性气质;唯美真挚的情感书写;浪漫美好的爱情追求。
  一、细腻温婉的女性气质
  “在林徽因现存的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当是她的爱情诗”,《林徽因诗集》中的五十五首诗全是抒情诗,其中爱情诗占有很重的分量,并且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些爱情诗,大都透露出细腻温婉的女性气质。有学者评论林徽因时说:“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滋养,使林徽因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特质兼备的女性,她具有温婉优雅的气韵,”她不仅是大家闺秀,更在举止中透露出难得的温婉气韵,是其个性的展现。“情诗写得比较得体,含蓄温婉的,很有魅力”,林徽因用细腻的笔触,温婉的情怀,书写了女性在爱情面前的独特体验,构成其诗歌女性意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林徽因与诗人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故事,触发了林徽因的爱情思绪,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她的人文气质。林徽因在与徐志摩的热恋中受到徐志摩的启发和诱导,使得徐志摩“直接把她领入现代文学之门”。徐志摩触动了林徽因女性特有的爱的体验,这些体验最后升华为诗歌。如在其《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里写道:
  谁爱这
  不息的变幻,
  她的行径?
  催一阵急雨,
  抹一天云霞,
  月亮,星光,日影,
  在在都是她的花样。
  更不容
  峰峦与江海
  偷一刻安定。
  在这里,作者选取“云霞”“月亮”“星光”“日影”等意象,显得清丽,表现了诗人心底细腻的情愫,温婉又不失气度。她的许多爱情诗歌都如此,如在《一句爱的赞颂》里,押韵恰到好处,读之琅琅、流畅,三声音调的起伏,显得跌宕、婉转。句子里渗透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温婉动人,细细品味,连灵魂都会随之颤动,增强了其爱情诗的艺术魅力,体现了林徽因的女性意识。
  二、唯美真挚的情感书写
  唯美是很多现代作家共同的文艺追求。娟秀的字句,唯美清新的文风,是林徽因诗歌的主要特征。作者运用清新的字眼,优美的意象,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你是人间四月天》里,这样写道: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冠冕你戴着……
  在艺术特色上,林徽因的诗有两方面特点“一是真挚纯净,一是含蓄委婉,极少伪饰,”林徽因在其诸多诗歌作品中,大都抒发了其真挚的感情。她同其他女作家一样,有着女性特有的对爱情的憧憬与期盼,有着唯美浪漫的期待,加之受到新月派的影响,更使其诗歌唯美动人,和谐委婉。如在《一首桃花》里她把一树桃花比作“春说的一句话”,采用前人从未用过的比喻,极具创意。桃花与春天在林徽因的笔下宛若多情娇美的少女,全诗中流动着青春的柔媚与欢喜,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深笑》中,林徽因又运用通感的手法,把笑写得可听可感,有声有色。
  三、浪漫美好的爱情追求
  林徽因的诗歌还表现出对浪漫美好爱情的追求。渴望爱,追求浪漫,是女孩子的共同追求。在爱情里,她们希望得到关怀、温暖。林徽因也不例外,在其诗歌作品中,有许多都流露出对浪漫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如《笑》:
  朵朵笑
  向贝齿的闪光里躲
  这甜美的笑
  涌进了
  你的心窝
  ……
  “涌进了你的心窝”,这样的句子,是作家感情的外现,虽显得直白,但却不失味道,”林徽因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字句中,看似平白的字句,隐藏的却是作者满满的深情。林徽因与徐志摩浪漫的爱情回忆,在很大程度上,滋养了作者爱情诗歌的书写。许多与徐志摩的浪漫经历,都成为林徽因诗歌中渗透着的美好爱情追求的源泉。也正是徐志摩充满诗意的性格,更使得林徽因的爱情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追求。
  四、冷静敏锐的个性特征
  林徽因的爱情诗意象清丽、句式流畅,显现出其细腻温婉的女性情怀。细细品味,又可以发现其冷静敏锐的个性特征,呈现出其冷静独立的新女性爱情观。其爱情诗中有时会表现出忧伤、难过、彷徨,但大部分已脱离传统女性在爱情中的弱势地位,显得独立,自由,拥有爱情的主动权。
  林徽因在爱情面前保留着自己的空间,冷静而不迷茫,这种难能可贵的理性精神,在其诗歌里也得到了完美體现。“永远守住我的灵魂”,这不仅是作者爱情的操守,更是自身冷静的个性特征的展现。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往往在爱情面前表现出不自信,但这里的女主人却坚定地承诺终有一天会挎着爱神的箭射向爱人的花园,坚定的语气中流露出女性的自信,她坚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爱情的命运。在《别丢掉》这首诗里,女主人翁以倔强的品格,展现了自己在爱情面前,独立自主的精神。可见,林徽因在爱情里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冷静的,这样的个性特征,形成了她独特的爱情观。
  五、结语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诗歌发挥了女性的精致和温婉,”彰显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生命价值。林徽因将其对人生、爱情及生命的理解贯穿于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女性诗人身份与渗透在诗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一起,共同构成林徽因诗歌的艺术魅力,这也是其作品吸引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太仓地处长江口南岸,隶属苏州。新时期太仓文学发展取得了很大发展。本文从中国散文传统、江南文化和苏州文化三个方面考察太仓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作为新世纪太仓散文创作集合的《忧乐烟霞》,是在散文创作重新回归现实、回归自我和回归艺术的当代文学背景下,太仓文人对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对自己的生活记述和生命体验的全面、本真又诗意的表达。《忧乐烟霞》既是太仓新时期散文创作的一个收集归纳,也是太仓新时期散文创作风
期刊
电视剧《蜗居》和电影《匆匆那年》,都创造了超高收视率和票房,成为网络小说变身热播影视剧的成功样本,昭示出新文化语境下基于网络小说进行影视剧创作的规律:第一,网络小说的精彩故事赢得了网民的高点击率,为影视剧的热播积攒了超高人气;第二,题材的焦点性与当下性体现出接地气的“三贴近”文艺作品产生轰动效应的可然律;第三,成功的营销策略是网络化、娱乐化时代视觉艺术生产与推广的重要环节。  一、《蜗居》热播的原
期刊
在当代材料艺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创作理念、设计方法、表现形式等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材料艺术成为一种热门的艺术话题,材料的独立表现力量也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柳编材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当代艺术实践活动中,艺术形式的语言也更多地借助于材料来表达。材料成为表现情感交流和体现创作理念的主体艺术语言。材料艺术是适应时代及当代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通过对柳编材料的发掘、整理、提炼,发现柳编材料工艺有着强
期刊
本文主要探索基于用户需求的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提出用户调研、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产品设计、交互原型设计及可行性测试等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以盲人导航交互服务系统设计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尝试,论证基于用户需求的交互设计流程及方法在应用中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对交互设计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随着信息化与科技的发展,服务设计已成为设计界的热点,各高校交互设计教学非常重视服务设计相关研
期刊
现如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不断进展,这使得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文化,希望通过提高关注度使即将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将地方音乐纳入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使其得到良好地传承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各地高校的学者们共同努力,将本地区的民间音乐不断融入高校课堂中来。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人们追逐世界潮流,喜欢新鲜事物,绝大多数的人只关注流行音乐
期刊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著名作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幽默讽刺小说、儿童文学和政论作品。他的作品含义深刻,寓意隽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一部体现深刻主题的文学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人物的成长是该小说的核心主题。原型批评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文艺批评理论,它以弗雷泽、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由弗莱创建了原型批评理论。用原
期刊
麻扎和麻扎朝拜在新疆的历史悠久,麻扎在新疆穆斯林朝拜者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无所不能的神力。假如清真寺是维吾尔族人民完成拜功和接受宗教意识的场所,那麻扎则是保证维吾尔族百姓“两世”幸福的保护者。朝拜麻扎活动作为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一种生活习俗,是玛纳斯县和周围地区人民民间信仰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民族、交通等条件,使这里的民间的朝拜活动具有多样性、多元性、多种宗教并存的特点。麻扎
期刊
“大武术”走进大学校园,是在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和技能特长发展要求,以及“大武术”成为中国武术战略指导思想的背景下提出的。将“大武术”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可起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的目的,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
期刊
本文回顾翻转课堂教学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基于“导学启发式”理念下的大学英语翻转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导学启发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此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一、翻转课堂国内研究状况  自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教学传入国内,国内教育界专家就开始关注研究翻转课堂。其中河南大学段春雨老师通过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翻转课堂,提出虽然国内
期刊
李白是我国诗歌史上公认的乐府诗歌集大成者,其乐府诗的创作与《乐府诗集》有着密切的联系。《乐府诗集》全面收录了李白的乐府诗,对其诗歌进行了清晰地确定,强调了李白诗歌古典主义的特点。文章从《乐府诗集》中对李白乐府诗的体现、定位及接收意义等几方面论述李白乐府诗的经典确认问题。  李白诗歌在唐代诗歌及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研究意义。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李白诗歌是唐诗中的典型代表。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