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良好的新课导入也就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凤头”,为整个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化学的新课导入也要因新课内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方法,要贯彻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原则。下面结合初中化学教材,谈谈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 “矛盾” 故事 图片 观察 温习 引入
一堂化学课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教学首要的,更是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使整节课的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化学的新课导入也要因新课内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方法,要贯彻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原则。下面结合初中化学教材,谈谈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实验导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课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现象新颖、变化明快的实验,再配以生动的描述,将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一)用趣味实验导入新课。“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以此为契机,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向深引入。例如,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先安排学生看一个“水中生火”的趣味实验:通过玻璃管将氧气与浸在热水中的白磷接触,结果白磷竟然在水中燃烧起来,出現了“水火相容”的奇迹。这种酷似魔术的实验,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从而为燃烧条件的讲解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创设“矛盾”实验导入新课。教学实践表明,平淡无奇,无矛盾冲突地导入新课,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的兴趣的。在新课导入时,若设计一些“矛盾”实验,造成认知冲突的情景,构成悬念,即对某一问题学生想急于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却又无法解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讲授新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如“分子”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教师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1 1≠2”,此时,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立即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并形成认知冲突。
二、故事导入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例如,在讲“甲烷”这节课时,一上课,教师说:“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1928年夏天,趁军阀混战,群龙无首的机会,军阀徐源泉部下的一名军长,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富丽豪华的东陵慈禧墓,想发笔横财,开墓后,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精致的烟盒装着上等的鸦片,这时一个军官烟瘾大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抽几口,那知刚一点火,墓室就发生了爆炸,里面的官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后来经调查才知道,爆炸是一种叫甲烷的气体引发的。甲烷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认识它的一些性质。”
三、温习导入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巴甫洛夫也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这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也是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的O2、H2的实验室制法中的药品、装置、步骤及操作要点,然后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同样,可通过复习“酸的通性”导入“碱的通性”,回忆分子的性质导入原子的教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温故导课中的“温故”是为“知新”服务的,切不可颠倒主次。
四、引述导入
引用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诗词、迷语、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主题,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启迪。
(一)引用古诗、成语、农谚。不少古诗中含有化学知识。在学习“石灰石”时,可引用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导入新课,学生觉得非常有趣,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如,许多学生对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形象仍记忆犹新。教师边朗诵,边模仿小燕子的动作表情,既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水的宝贵,又为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类似地,通过成语“百炼成钢”导入“生铁和钢”,“冰清玉洁”导入“溶解度”,通过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导入“化学肥料”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迷语导入。用迷语导入新课更是别有风味,例如,可通过“父母离婚,儿子被分”导入“分子”的教学,通过迷语“半月向太阳,点火冒蓝焰,追捕无踪影,杀人不见血。”导入“一氧化碳”。类似地,“金库被盗”或“大意失金(荆)洲”可导入“铁”,“二人抬把梯,一心想升天,不愿脚踏地,遇火化为水。”导入“氢气”等等,都能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并为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
所以,化学新课的导入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时,各种方法又要配合使用,即使是同一节课,也可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当然,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力求做到既在学生意料之外,又在教学情理之中。正如傅元根老师所说:“导语无一定之规,但有一定之妙。”另外,新课导入虽然很重要,但它毕竟是为新课教学服务的,所以不能喧宾夺主,拖泥带水。故新课导入应简洁,快速到位。可以这样说:新课的导入,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研究》、《初中化学之友》
关键词:实验 “矛盾” 故事 图片 观察 温习 引入
一堂化学课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教学首要的,更是重要的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使整节课的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化学的新课导入也要因新课内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方法,要贯彻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的原则。下面结合初中化学教材,谈谈几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实验导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课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现象新颖、变化明快的实验,再配以生动的描述,将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一)用趣味实验导入新课。“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以此为契机,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向深引入。例如,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先安排学生看一个“水中生火”的趣味实验:通过玻璃管将氧气与浸在热水中的白磷接触,结果白磷竟然在水中燃烧起来,出現了“水火相容”的奇迹。这种酷似魔术的实验,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从而为燃烧条件的讲解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创设“矛盾”实验导入新课。教学实践表明,平淡无奇,无矛盾冲突地导入新课,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的兴趣的。在新课导入时,若设计一些“矛盾”实验,造成认知冲突的情景,构成悬念,即对某一问题学生想急于解决,但用所学过的知识却又无法解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讲授新课的效果自然也就好。如“分子”一节的教学,一开始教师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1 1≠2”,此时,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立即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并形成认知冲突。
二、故事导入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例如,在讲“甲烷”这节课时,一上课,教师说:“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1928年夏天,趁军阀混战,群龙无首的机会,军阀徐源泉部下的一名军长,把贪婪的目光盯上了富丽豪华的东陵慈禧墓,想发笔横财,开墓后,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精致的烟盒装着上等的鸦片,这时一个军官烟瘾大发,摸出火柴就想美美抽几口,那知刚一点火,墓室就发生了爆炸,里面的官兵被炸得血肉横飞。后来经调查才知道,爆炸是一种叫甲烷的气体引发的。甲烷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认识它的一些性质。”
三、温习导入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巴甫洛夫也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这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也是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的O2、H2的实验室制法中的药品、装置、步骤及操作要点,然后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同样,可通过复习“酸的通性”导入“碱的通性”,回忆分子的性质导入原子的教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温故导课中的“温故”是为“知新”服务的,切不可颠倒主次。
四、引述导入
引用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诗词、迷语、谚语等,可以起到点明主题,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启迪。
(一)引用古诗、成语、农谚。不少古诗中含有化学知识。在学习“石灰石”时,可引用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导入新课,学生觉得非常有趣,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如,许多学生对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形象仍记忆犹新。教师边朗诵,边模仿小燕子的动作表情,既让学生很自然的体会到水的宝贵,又为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类似地,通过成语“百炼成钢”导入“生铁和钢”,“冰清玉洁”导入“溶解度”,通过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导入“化学肥料”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迷语导入。用迷语导入新课更是别有风味,例如,可通过“父母离婚,儿子被分”导入“分子”的教学,通过迷语“半月向太阳,点火冒蓝焰,追捕无踪影,杀人不见血。”导入“一氧化碳”。类似地,“金库被盗”或“大意失金(荆)洲”可导入“铁”,“二人抬把梯,一心想升天,不愿脚踏地,遇火化为水。”导入“氢气”等等,都能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并为教学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
所以,化学新课的导入要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时,各种方法又要配合使用,即使是同一节课,也可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当然,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力求做到既在学生意料之外,又在教学情理之中。正如傅元根老师所说:“导语无一定之规,但有一定之妙。”另外,新课导入虽然很重要,但它毕竟是为新课教学服务的,所以不能喧宾夺主,拖泥带水。故新课导入应简洁,快速到位。可以这样说:新课的导入,它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艺术。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研究》、《初中化学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