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播中心档案收集工作见闻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拆迁中的坚持
  
  2008年10月16日,我第一次走进国际广播中心。国际广播中心简称IBC,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13届夏季残奥会期间奥林匹克广播电视运行的中心及世界各地持权转播商的前方总部,是采访报道奥运会广播电视媒体人员的工作总部。它地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距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等比赛场馆不远,步行就能到达。
  可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看到的不是整洁、干净的奥运场馆,而是到处堆放钢管、电线等拆迁下来的东西。走进楼里,更是面目全非,墙壁虽是完整的,但方位指示图等标识也都拆掉了。幸运的是,带我们来的老师曾经来过这里,否则我们真是找不到地方了。由于大多数工作人员已经撤离,只剩下少数留守人员,整个大楼只剩下一部货梯在运行,客梯和其他的货梯已经全部停运。在拆迁过程中,拆迁工人在运输物资过程中极易划伤电梯。为此,仅有的一部货梯也是裹得严严实实,全部用木板做了保护层。
  我们在六楼工作,这一层留守人员最多,拆迁任务是最后进行的。这里的档案员邵老师告诉我们,9月17日残奥会结束的当晚,撤离工作就开始了。18日一早拆迁工作就开始了,所有的物资都进行了回收。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是因为档案工作的需要才在请示领导后保留下来的。
  刚来这里的第一天,我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忙着,突然间“轰”的一声巨响在头顶上炸开。我们都吓了一跳,在我们还没回过神的时候,邵老师说:“这是楼上在拆东西呢,不小心砸下来了。没事儿。”我们听了打趣道:“还以为地震了呢。”就这样,在国际广播中心近两周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这呯呯嗙嗙的拆迁声中度过的。虽然时不时地还会有巨响砸来,但是我们都习惯了而且有时候我们还要感谢这些巨响。“哎,该吃饭了。”“啊,这么晚了,该下班了。”正是这些巨响成了提醒我们吃饭和下班的“闹钟”。
  随着拆迁工作的进行,六楼的拆迁也开始了。一天下午,我们在安静地各自工作着,突然听到有人说话,而且是从头顶的方向传来的。“咦,六楼好像没有什么人了,说的还不是普通话,这是谁啊,真是奇怪。”我心中纳闷着。可这声音却离我们越来越近。遂抬头望去。只见墙头上多了两个人。原来他们在头顶上拆线呢。我们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身轻如燕”啊。拆迁的脚步,就如催促我们加紧工作的号角,要求我们片刻不要停歇地工作着。
  
  奢侈的热水
  
  在国际广播中心整理档案的这段日子,令人难忘,不仅是因为有拆迁的“催促”,还因为它是一段没有热水的日子。因为这里既没有热水器,也没有饮水机。
  刚来这里的时候,邵老师就跟我们解释了这个情况。赛时主要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大家每人发两瓶矿泉水,两瓶饮料,没有饮水机。这时我就纳闷了:“饮水机和安全有什么关系?”邵老师不缓不慢地解释道:“瓶装水,人手一瓶,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出现意外中毒等事件也是个别情况。饮水机就不同了,比较容易被恶意之人利用,出现大范围的中毒事件。现在虽没有赛时那么紧张了,但是现在大家都撤离了,物资基本上也都收回了。只留下电脑、电话等办公必备用品了。你们就将就一下吧。”
  这时我不得不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奥运安全工作真是细致入微啊。”
  收集整理工作开始的几天,天气还比较暖和,喝凉的也没什么感觉。可是后来的几天,天气突然变冷,而且整座楼里人又少,感觉上就更冷了。打字的手经常要停下来搓一搓,否则就僵了,虽然想打得快一点,但是经常冷得不听使唤。这时候就在想,如果有一杯热茶在手,就好了。
  这时的我们就只好自己打趣地说:“现在我们都快成外国人了。”在我们的感觉中,外国人更喜欢喝可乐、喝冷饮;而对于我们习惯于喝茶、喜欢热饮的人来说,喝冷饮似乎有颇多的不适应。但是为了档案工作,我们就暂时做一回“外国人”吧。
  平常由于我们住得离场馆比较远,都是赶公交,带热水实在不方便,就只能望“热水”兴叹了。幸运的是,偶尔有离家比较近的同事过来帮忙,他们会把暖瓶装满热水带过来,可以暂解我们的“热饮”之渴。
  就这样,我们在拆迁的紧逼下于10月28日顺利完成了国际广播中心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局
其他文献
2、历史档案内容的开发    《全国重点档案抢救补助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施抢救的全国重点档案是指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历史和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国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贵历史档案。”历史档案的利用价值集中体现于历史档案所记载的内容和信息能够给后人以参考印证、借鉴启迪或追溯回忆。但是,作为历史文化和古代社会产物的历史档案在文字书写和文化内涵上与今
本刊讯 6月26日上午,北京市档案馆召开了“谢振平史料调查报告会”,张廉云、谢振平烈士部分亲属以及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市地方志办公室、民革中央宣传部等有关方面领导、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了座谈。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任志在会上讲话,对与会专家、学者在史料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谢振平,河北省束鹿县百福村人,生于1892年。早年就读于北
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另一方
摘要:在对农村社会保障济贫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模型,分析农村社会保障的济贫效应。结果表明,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比较低,且对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满意程度差别较大;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状况越好,农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在农村社会保障框架下,健康状况好的农民收入水平比健康状况差的
当代文化产业的世界性战略发展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于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的解释是:“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以无形、文化为本质的内容,经过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结合,并获得智慧财产权的保障,采用产品或者服务形式来表现的产业。”文化产业被视为朝阳产业、未来趋势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应属其“重中之重”的擎天柱。比如,英国是全球第一个政策性推动文
这是八大处公园档案室珍藏的一张百年老照片。照片上中间那位,僧人打扮,须发皆白,道骨仙风,一看便知是位阅历颇深的僧人。僧人两边那两位,身穿长衫,毕恭毕敬,对僧人充满景仰之情。这三个人是谁呢?照片镜框里衬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文字如下:  余于甲辰岁春日患病,几至不起,菊岑家兄归自汴省,料理医药,顾复倍至。秋间,病稍稍愈,移居西山大悲寺静养,与兄同起居者数阅月,极荷体然老和尚高谊。余既归京
北京市第一个五年规划(1953年~1957年)明确提出要把北京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北京是数百年的封建王朝帝都,是一个工业生产极为落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畸形消费城市。据《北京工业史料》记载,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时,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1.7亿元,还不到全国的2%。产业工人仅7万人,占当时城市人口的2.8%。就连一般的日用品,如牙膏、香皂、灯泡、糖果、汽水、油漆等,都要依靠外地
[摘 要] 中国烟草业烤烟的研发成功,是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意义。尤其是农业方面,烤烟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种植作物,烤烟的发展推进了我国乡村地区农产品快速接轨商品化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土壤结构、因素的不同对烤烟种植也有不同的影响。土壤因素对于是"烤烟种植"的影响有:土壤本身的质地、养分、水分、盐量与含氯量、土壤酸碱度。  [关键词] 土壤 烤烟种植 因素影响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