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译界对翻译的语言学问题提出了质疑,作为一种学术探索,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但遗憾的是,有的学者似乎走向极端,完全否定语言学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研究的指导价值。本文的目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审视,希望更充分地利用语言学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对翻译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语言学问题;翻译;意义
要争取翻译在普通语言学论著中获得一席之地,让翻译像双语现象、语言接触现象、语言地理学或词源学一样,受到语言科学的重视,并非一件易事。除了语言学界的排斥之外,这一为翻译争取科学研究领地的努力还受到了众多翻译家的异议,他们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反对把翻译说成是一种严格地隶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特别是隶属于语言分析范围的活动。翻译的许多问题,诸如翻译活动的正当性、可行性等基本问题,都可以从语言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
一、义与译
在西方翻译理论界,最早且较为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研究应属于语言学研究范围的,是前苏联的费道罗夫。他在1953年发表的《翻译理论概要》中明确指出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在翻译中,语言问题应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认为翻译研究首先应当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并宣称只有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手段,才能科学地揭示出翻译的规律和本质。翻译中,意义的传达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翻译,不应该只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要译意, 还要译味”。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意义能否转换,如何转换是翻译理论界长期以来探索的主要问题。对于翻译来说,如何确定词的意义只是第一步,而从一种语言向另外一种语言转换,就有个转换是否等值的问题。索绪尔认为,由于词是系统的一部分,在同一种语言内部,所有表达相邻近的观念的词都是互相限制的,而词的内容不是预先规定了的观念,而是由系统发出的价值。
二、篇章与翻译
语篇与翻译密切相关。翻译的直接对象是原文的语篇,翻译的最终产品是译文的语篇,而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联系的识别重建过程。正确认识语篇,对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主要讨论篇章语言学在以下5个方面指导翻译实践。
2.1.宏观结构。语篇的宏观结构是语篇的话语高层次的语义结构。语篇的宏观结构理论首先是由Van Dijk提出来的。在互译中,从宏观结构来翻译,可以有助于找到篇章各段之间的联系,即语用接应,或者语义接应。了解语义接应,有助于理解语篇的语内微观结构和语外宏观结构的逻辑意义。有时从语内微观结构上看某些语句的翻译是正确的,但从语外的宏观结构上看就不一定合适。
例文:There will be no heroics in a war where the safest place will be the front line, if there is one, and the most dangerous houses of our civilian population.
译文:在将来的战争中,如果有什么安全地方的话,那就是前线,而最危险的地方将是平民的房屋。
上述译文,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只要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译文全然不是原文的意思。原因如下:(1)heroics有两种解释:英雄行为和说过头话,本文应是前者;(2)if there is one这个插入语紧跟the front line而距the safest place较远。正确译文应是:“在一场以前线(如果有什么前线的话)最为安全,以平民房屋最为危险的战争中,是谈不上什么英雄行为的。”
从以上的翻译可以看出,要注意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从宏观结构上探讨一词一句的逻辑意义,否则,就会把句子译得面目全非。
2.2.衔接。衔接称词语连接,是指一段话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两方面都有联系。它是篇章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衔接是语段、语篇的重要特征。语篇之所以成为语篇,而不是句子的堆砌,正是因为句子与句子之间有适当的衔接关系,才使整个语篇浑然一体,为更大的中心思想服务。因此译文要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按逻辑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
例文:The new directive for ‘Green’ dated Berlin, May 20, 1938, is an interesting and significant document... Three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for commencing the operation’ are considered...
译文: 对“绿色方案”的新指示是1938年5月20日在柏林发出的,它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文件……文件中曾考虑到3个可以“开始军事行动的政治上的可能性”。
译文第二段首的“文件中”3字是译者为了使译文上下贯通而增译的,采用的是词汇重述手段。译者通过语篇分析,看到are considered的逻辑上的执行者是上段的document。译文中把这两段隐含的衔接纽带用汉语表达出来,使译文通顺畅达。
2.3.连贯。连贯常常被译为语篇各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既包括话语结构形式上的衔接,也包括话语、语义的连续和发展。语篇必须是连贯的,也就是说前后照应,首尾一致。
例文:为了逃避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睛,释放后,经人介绍,他来到湖南一家木器厂做临工。
译文:In order to avoid those familiar eyes, he didn’t return to his hometown after release, but found an odd job in a furniture factory in Human Province through introduction.
从上下文可知,湖南并非他的家乡,因此可“逃避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睛”。下文又提到他“回乡”。为使译文语义连贯,畅晓明白,宜加上he didn’t return to his hometown, 以使读者不感唐突。这里,汉语原文的语义连贯转向译语的形式衔接。
2.4.意向性(intentionality)。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者,译者应首先对始发语篇的意向性有所感知,然后再根据目的语的规范设法创造相似的语境以传达这些意圖。
例文:Neither she nor he had entered the house since drizzly November days for forty-seven years ago when the moves had cleaned out their furniture damaging the care-backed sofa and breaking two plated of Philadelphia blue ware in the process.
译文:47年前11月的一天,细雨濛濛,搬家的工人搬走了他们家的所有家具,搬家过程中,弄破了那个藤背沙发,打碎了两个费城蓝盘子。从那天起他与她再也没踏进那所房子。从上文这个长句所在的更大语篇来看,将“从那天起……”这句子解释性的话移到句末,与解释对象远远隔开,削弱了与上文的语气连贯,影响了原文作者的意向性,因此译成下文较为妥帖。
译文:“47年来,她与他再也没有踏进那所房子。那年11月的一天,细雨濛濛,搬家的工人搬走了他们的所有家具,搬家过程中,弄破了那……”
2.5.文体风格(style)。文体风格的体现,具有很强的语篇性。在翻译中,就不能放弃语篇的文体风格去俯就个别词语而影响整个语篇的文体风格。恰恰相反,我们必须以语篇的文体风格去指导词语的选择与句式安排。
例文: “The boy went out. They had eaten with no light on the table and the old man took off his trousers and went to bed in the dark. He rolled his trouser up to make a pillow, putting the newspaper inside them he rolled himself in the blanket and slept on the other old newspapers that covered the springs of the bed. He was asleep in a short time and he dreamed of Apica he was a boy.”
譯文:孩子去了,他俩吃饭的时候,桌子上连个灯都没有。孩子走开以后,老头儿脱掉裤子,摸黑上了床。他把裤子卷成枕头,把那些报纸塞在里边,然后用军毯裹住身子,睡在破床弹簧上面的旧报纸上。
译文多用简单短句,篇清明快,这与海明威简洁的文风正好吻合,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文体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语篇的宏观结构、衔接、连贯、意向性和文体风格角度来指导翻译具有较强的语义解释。它是实践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手段,只要运用得当,能达到一般翻译方法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翻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刚刚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它跟其它年轻的学科一样,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的依托以发展和构建自己的结构。翻译的过程复杂,无论是翻译过程本身,还是对其进行的研究,往往都是跨学科的,语篇语言学是其中的一种。总之,如能恰当运用语言学知识于翻译,会对翻译的性质、过程以及翻译涉及的方方面面有个较好的认识,从而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3]刘秀明.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8.
[4]泰勒特(Tytler).翻译的原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Langone, John. The Mystery of Time: Huamnity’s Quest for Order and Measure[M].Washington. DC:National Geographic, 2000.
[6]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编辑/牛小源
关键词:语言学问题;翻译;意义
要争取翻译在普通语言学论著中获得一席之地,让翻译像双语现象、语言接触现象、语言地理学或词源学一样,受到语言科学的重视,并非一件易事。除了语言学界的排斥之外,这一为翻译争取科学研究领地的努力还受到了众多翻译家的异议,他们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反对把翻译说成是一种严格地隶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特别是隶属于语言分析范围的活动。翻译的许多问题,诸如翻译活动的正当性、可行性等基本问题,都可以从语言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
一、义与译
在西方翻译理论界,最早且较为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研究应属于语言学研究范围的,是前苏联的费道罗夫。他在1953年发表的《翻译理论概要》中明确指出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在翻译中,语言问题应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认为翻译研究首先应当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并宣称只有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手段,才能科学地揭示出翻译的规律和本质。翻译中,意义的传达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翻译,不应该只是译词,“还要译意;不但要译意, 还要译味”。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意义能否转换,如何转换是翻译理论界长期以来探索的主要问题。对于翻译来说,如何确定词的意义只是第一步,而从一种语言向另外一种语言转换,就有个转换是否等值的问题。索绪尔认为,由于词是系统的一部分,在同一种语言内部,所有表达相邻近的观念的词都是互相限制的,而词的内容不是预先规定了的观念,而是由系统发出的价值。
二、篇章与翻译
语篇与翻译密切相关。翻译的直接对象是原文的语篇,翻译的最终产品是译文的语篇,而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联系的识别重建过程。正确认识语篇,对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主要讨论篇章语言学在以下5个方面指导翻译实践。
2.1.宏观结构。语篇的宏观结构是语篇的话语高层次的语义结构。语篇的宏观结构理论首先是由Van Dijk提出来的。在互译中,从宏观结构来翻译,可以有助于找到篇章各段之间的联系,即语用接应,或者语义接应。了解语义接应,有助于理解语篇的语内微观结构和语外宏观结构的逻辑意义。有时从语内微观结构上看某些语句的翻译是正确的,但从语外的宏观结构上看就不一定合适。
例文:There will be no heroics in a war where the safest place will be the front line, if there is one, and the most dangerous houses of our civilian population.
译文:在将来的战争中,如果有什么安全地方的话,那就是前线,而最危险的地方将是平民的房屋。
上述译文,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只要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译文全然不是原文的意思。原因如下:(1)heroics有两种解释:英雄行为和说过头话,本文应是前者;(2)if there is one这个插入语紧跟the front line而距the safest place较远。正确译文应是:“在一场以前线(如果有什么前线的话)最为安全,以平民房屋最为危险的战争中,是谈不上什么英雄行为的。”
从以上的翻译可以看出,要注意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从宏观结构上探讨一词一句的逻辑意义,否则,就会把句子译得面目全非。
2.2.衔接。衔接称词语连接,是指一段话中各部分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两方面都有联系。它是篇章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衔接是语段、语篇的重要特征。语篇之所以成为语篇,而不是句子的堆砌,正是因为句子与句子之间有适当的衔接关系,才使整个语篇浑然一体,为更大的中心思想服务。因此译文要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按逻辑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
例文:The new directive for ‘Green’ dated Berlin, May 20, 1938, is an interesting and significant document... Three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for commencing the operation’ are considered...
译文: 对“绿色方案”的新指示是1938年5月20日在柏林发出的,它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文件……文件中曾考虑到3个可以“开始军事行动的政治上的可能性”。
译文第二段首的“文件中”3字是译者为了使译文上下贯通而增译的,采用的是词汇重述手段。译者通过语篇分析,看到are considered的逻辑上的执行者是上段的document。译文中把这两段隐含的衔接纽带用汉语表达出来,使译文通顺畅达。
2.3.连贯。连贯常常被译为语篇各组成部分在意义或功能上的连接关系,既包括话语结构形式上的衔接,也包括话语、语义的连续和发展。语篇必须是连贯的,也就是说前后照应,首尾一致。
例文:为了逃避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睛,释放后,经人介绍,他来到湖南一家木器厂做临工。
译文:In order to avoid those familiar eyes, he didn’t return to his hometown after release, but found an odd job in a furniture factory in Human Province through introduction.
从上下文可知,湖南并非他的家乡,因此可“逃避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睛”。下文又提到他“回乡”。为使译文语义连贯,畅晓明白,宜加上he didn’t return to his hometown, 以使读者不感唐突。这里,汉语原文的语义连贯转向译语的形式衔接。
2.4.意向性(intentionality)。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者,译者应首先对始发语篇的意向性有所感知,然后再根据目的语的规范设法创造相似的语境以传达这些意圖。
例文:Neither she nor he had entered the house since drizzly November days for forty-seven years ago when the moves had cleaned out their furniture damaging the care-backed sofa and breaking two plated of Philadelphia blue ware in the process.
译文:47年前11月的一天,细雨濛濛,搬家的工人搬走了他们家的所有家具,搬家过程中,弄破了那个藤背沙发,打碎了两个费城蓝盘子。从那天起他与她再也没踏进那所房子。从上文这个长句所在的更大语篇来看,将“从那天起……”这句子解释性的话移到句末,与解释对象远远隔开,削弱了与上文的语气连贯,影响了原文作者的意向性,因此译成下文较为妥帖。
译文:“47年来,她与他再也没有踏进那所房子。那年11月的一天,细雨濛濛,搬家的工人搬走了他们的所有家具,搬家过程中,弄破了那……”
2.5.文体风格(style)。文体风格的体现,具有很强的语篇性。在翻译中,就不能放弃语篇的文体风格去俯就个别词语而影响整个语篇的文体风格。恰恰相反,我们必须以语篇的文体风格去指导词语的选择与句式安排。
例文: “The boy went out. They had eaten with no light on the table and the old man took off his trousers and went to bed in the dark. He rolled his trouser up to make a pillow, putting the newspaper inside them he rolled himself in the blanket and slept on the other old newspapers that covered the springs of the bed. He was asleep in a short time and he dreamed of Apica he was a boy.”
譯文:孩子去了,他俩吃饭的时候,桌子上连个灯都没有。孩子走开以后,老头儿脱掉裤子,摸黑上了床。他把裤子卷成枕头,把那些报纸塞在里边,然后用军毯裹住身子,睡在破床弹簧上面的旧报纸上。
译文多用简单短句,篇清明快,这与海明威简洁的文风正好吻合,朴实无华的语言特色,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文体风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语篇的宏观结构、衔接、连贯、意向性和文体风格角度来指导翻译具有较强的语义解释。它是实践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手段,只要运用得当,能达到一般翻译方法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翻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刚刚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它跟其它年轻的学科一样,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的依托以发展和构建自己的结构。翻译的过程复杂,无论是翻译过程本身,还是对其进行的研究,往往都是跨学科的,语篇语言学是其中的一种。总之,如能恰当运用语言学知识于翻译,会对翻译的性质、过程以及翻译涉及的方方面面有个较好的认识,从而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3]刘秀明.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8.
[4]泰勒特(Tytler).翻译的原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Langone, John. The Mystery of Time: Huamnity’s Quest for Order and Measure[M].Washington. DC:National Geographic, 2000.
[6]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编辑/牛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