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音时长学习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辅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初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塞音、塞擦音辅音时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塞音、塞擦音辅音时长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母语负迁移、教材等问题是形成偏误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塞音塞擦音时长偏误
1、引言
北京话语音时长的测量分析开始于1934年,白涤洲使用浪纹计首次测量了北京话四个声调时长。1979年,吴宗济、曹健芬先生利用示波器、语图仪等测试了普通话的辅音和辅音元音之间过渡段的时长。1982年,齐士钤、张家騄先生发表了《汉语普通话辅音音长分析》,介绍了他们对普通话的22个辅音音长的测试结果,这是第一篇专门研究汉语音长的文章。
2、实验设计
2.1 实验目的。借助实验手段和声学实验数据,对中级汉语水平的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时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praat软件做出的数据及语图,全面考察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的时长情况,并从中找出其习得的特点、难点及偏误现象。
2.2 测试材料。测试材料包括了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与单韵母、双韵母、三韵母相拼的情况。同时为了保证实验材料的典型性和实验结果的全面性,单韵母我们选了低元音[a]和高元音[i]为代表;双音素韵母我们选择了前响[ai]和后响[ia]为代表;三音素韵母则是以前元音开头、以后元音结尾的[iao]和以后元音开头、以鼻音结尾的[uan]为代表。
2.3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共有4名泰国学生(两男两女)和两名中国学生(一男一女),其中泰国学生的母语为泰语,没有母语发言的差异,汉语水平都为初级。中国学生都来自北方方言区,普通话水平均达到国家二级甲等。
3、测试材料
3.1 声母时长。测量声母时长首先要在音节中将其与韵母分开。北京话中只有n、ng两个辅音出现在韵母的末尾,所以声母韵母的分界实际上是一个辅音元音的分界问题①。齐士钤、张家騄(1982)在汉语普通话辅音音长分析中说:“元辅音的分界基本上一有无声调来判别,但往往有较长的过渡过程,测量时取中间位置。”国外测量“辅元辅”结构中的元音时长有时采用浊音的有无来判别,但在连续语流中清辅音由于受前后音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浊化或部分浊化的现象,因此本文在测量是采用冯隆(1985)的观点:“声韵母的分界是以共振峰为标志的。”
3.2 实验数据的提取。本次录音采用praat录音软件,录音频率为11025赫兹,单声道,实验分析软件为Praat语音分析软件,录音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进行。
所有实验字都是以单字形式读的,拼合后产生音节共36个,每个字读2遍,共4个发音人,所以其样本数量36×2×4=288。
4、实验结果分析
4.1 中—泰学生塞辅音声母时长平均值对比。首先采用praat声学软件对所录样本就行分析,从而得到初级泰国留学生塞音、塞擦音的声母时长,然后对其进行平均,求出平均值;对中国学生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平均值,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其结果如图所示(单位:毫秒)
泰国学习者的塞音音长有着明显的区别,当为送气的塞音时,音长较长;而当为不送气的塞音时则音长较短。但反观塞擦音之间则不像塞音那样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塞擦音中只有zh[t?]和ch[t??]之间的差距显著,剩余的j[?]、q[??]、z[?]、c[??]之间的区别则不是特别的明显,很多则相差十几毫秒,最多的也就相差25毫秒.
4.2 中—泰学生塞辅音声母时长T检验结果分析。从4.1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泰学生之间在发塞音、塞擦音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尤其是在发塞擦音的时候,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是显著性的吗?中—泰学生之间在发塞音时差异不是很大,那么他们二者之间是不是就没有区别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spss软件中的T检验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将praat统计所得的数据导入spss中,然后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以求得中-泰学生在塞音、塞擦音方面的差异是否为显著性差异。
5、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5.1 偏误分析
5.1.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迁移”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乃至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就叫正迁移,反之,便叫负迁移。汉语和泰语都有送气、不送气之分,而且他们同样都采用了拉丁字母来记音,这样一方面使初学汉语的泰国学生可以迅速的熟悉汉语拼音,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5.1.2 学习环境的影响。调查对象为在桂的泰国留学生, 所以广西人所讲的普通话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影响。广西众多汉语方言中大多没有普通话之舌尖后音,当地人讲普通话时一般以舌尖前音代替。泰国学生长期在桂学习、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 势必会受到当地普通话的影响。
5.2 教学建议
5.2.1 语系对比。在泰国学生入学之初有必要将汉语-泰语的语系进行对比,使留学生从整体上对汉-泰语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可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5.2.2 强化练习。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汉语也不例外。因此,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在学过一段时间后要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求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金燕燕(198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系200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声学实验和偏误分析》,项目编号:2009106020501M26的成果之一
关键字:塞音塞擦音时长偏误
1、引言
北京话语音时长的测量分析开始于1934年,白涤洲使用浪纹计首次测量了北京话四个声调时长。1979年,吴宗济、曹健芬先生利用示波器、语图仪等测试了普通话的辅音和辅音元音之间过渡段的时长。1982年,齐士钤、张家騄先生发表了《汉语普通话辅音音长分析》,介绍了他们对普通话的22个辅音音长的测试结果,这是第一篇专门研究汉语音长的文章。
2、实验设计
2.1 实验目的。借助实验手段和声学实验数据,对中级汉语水平的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时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praat软件做出的数据及语图,全面考察缅甸留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的时长情况,并从中找出其习得的特点、难点及偏误现象。
2.2 测试材料。测试材料包括了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与单韵母、双韵母、三韵母相拼的情况。同时为了保证实验材料的典型性和实验结果的全面性,单韵母我们选了低元音[a]和高元音[i]为代表;双音素韵母我们选择了前响[ai]和后响[ia]为代表;三音素韵母则是以前元音开头、以后元音结尾的[iao]和以后元音开头、以鼻音结尾的[uan]为代表。
2.3 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共有4名泰国学生(两男两女)和两名中国学生(一男一女),其中泰国学生的母语为泰语,没有母语发言的差异,汉语水平都为初级。中国学生都来自北方方言区,普通话水平均达到国家二级甲等。
3、测试材料
3.1 声母时长。测量声母时长首先要在音节中将其与韵母分开。北京话中只有n、ng两个辅音出现在韵母的末尾,所以声母韵母的分界实际上是一个辅音元音的分界问题①。齐士钤、张家騄(1982)在汉语普通话辅音音长分析中说:“元辅音的分界基本上一有无声调来判别,但往往有较长的过渡过程,测量时取中间位置。”国外测量“辅元辅”结构中的元音时长有时采用浊音的有无来判别,但在连续语流中清辅音由于受前后音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浊化或部分浊化的现象,因此本文在测量是采用冯隆(1985)的观点:“声韵母的分界是以共振峰为标志的。”
3.2 实验数据的提取。本次录音采用praat录音软件,录音频率为11025赫兹,单声道,实验分析软件为Praat语音分析软件,录音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进行。
所有实验字都是以单字形式读的,拼合后产生音节共36个,每个字读2遍,共4个发音人,所以其样本数量36×2×4=288。
4、实验结果分析
4.1 中—泰学生塞辅音声母时长平均值对比。首先采用praat声学软件对所录样本就行分析,从而得到初级泰国留学生塞音、塞擦音的声母时长,然后对其进行平均,求出平均值;对中国学生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平均值,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其结果如图所示(单位:毫秒)
泰国学习者的塞音音长有着明显的区别,当为送气的塞音时,音长较长;而当为不送气的塞音时则音长较短。但反观塞擦音之间则不像塞音那样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塞擦音中只有zh[t?]和ch[t??]之间的差距显著,剩余的j[?]、q[??]、z[?]、c[??]之间的区别则不是特别的明显,很多则相差十几毫秒,最多的也就相差25毫秒.
4.2 中—泰学生塞辅音声母时长T检验结果分析。从4.1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泰学生之间在发塞音、塞擦音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尤其是在发塞擦音的时候,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是显著性的吗?中—泰学生之间在发塞音时差异不是很大,那么他们二者之间是不是就没有区别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spss软件中的T检验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将praat统计所得的数据导入spss中,然后采用T检验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以求得中-泰学生在塞音、塞擦音方面的差异是否为显著性差异。
5、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5.1 偏误分析
5.1.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迁移”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乃至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就叫正迁移,反之,便叫负迁移。汉语和泰语都有送气、不送气之分,而且他们同样都采用了拉丁字母来记音,这样一方面使初学汉语的泰国学生可以迅速的熟悉汉语拼音,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麻烦。
5.1.2 学习环境的影响。调查对象为在桂的泰国留学生, 所以广西人所讲的普通话会对他们产生一定影响。广西众多汉语方言中大多没有普通话之舌尖后音,当地人讲普通话时一般以舌尖前音代替。泰国学生长期在桂学习、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 势必会受到当地普通话的影响。
5.2 教学建议
5.2.1 语系对比。在泰国学生入学之初有必要将汉语-泰语的语系进行对比,使留学生从整体上对汉-泰语之间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可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5.2.2 强化练习。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汉语也不例外。因此,在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的进行大量的练习,而且在学过一段时间后要找出学生的薄弱点,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以求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金燕燕(198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系200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声学实验和偏误分析》,项目编号:2009106020501M26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