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胎骨是漆器的支撑,以金属做胎骨的漆器称作金属胎漆器。大漆防腐、防酸的特性能够保护金属材料不被腐蚀,并且大漆鲜艳的颜色可作为金属表面的装饰。考古发现证明,金属胎漆器的制作历史悠久,本文由此入手,试图梳理金属胎漆器在漆艺中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金属;漆器;历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95-2
胎骨是漆器的支撑,若将漆器比作人,胎骨就是人的骨架。制作胎骨选材众多,工艺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胎体以木胎为主,还有竹胎、夹纻胎、纸胎、皮胎、陶胎及金属胎等。金属材料种类众多,以铜为底胎的漆器叫铜胎漆器又称漆衣铜器,另有金、银、铁、铝、铅等金属材料曾被用作胎骨。
漆器中金属胎体相对木质胎骨比较稳定,能经时间长久而不腐坏,又可以避免因为木胎体的收缩引起的漆面开裂,同时金属胎表面的漆层有着防腐、防酸的功效,可以有效避免金属因氧化而生锈。出土的商代文物显示,表面经髹饰的铜器虽漆层剥落,但呈黄色的铜色,比其他未经髹饰的部位保存更好。金属胎的使用最早始于青铜器的流行,青铜器铸造工艺极其复杂,难度较高,又因铜易锈且颜色单一,在金属器皿表面髹涂大漆可以起到防锈的作用,而且漆颜色的样,有着装饰、美观的功效,工艺更简单易行。发掘在1979年的河南罗山天湖商周墓出土的三个铜鼎表面有大漆髹饰的痕迹,说明在金属表面髹漆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阶级扩大了对于金属胎漆器的需求,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了显著的发展:近年发掘的安徽寿县春秋末期蔡侯墓出土的铜器表面的彩绘漆装饰,虽已剥落,但仍可看出残余的漆皮为黑底,绘有朱色花纹。在战国时期,金属胎漆器以铜镜上彩绘纹样居多。湖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彩绘铜镜(图1)是其中代表,其材质为铜。镜面微微凸出,打磨光滑并富有光泽。镜背面以红、黄、金色绘制内外两组图案:内圈由对称图案组成,每一单元内有一凤一凰,空隙处填卷云纹组成;外圈为连续式边缘适合变形卷云纹。图案线条流畅,气韵生动,造型极富装饰效果。虽经千年,纹样的色彩依然鲜艳。
汉代是金属胎漆器的发展高峰,大量文物的出土显示了它的发展较前朝代有了更大的提高。如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西南地方舶汉墓,出土了铜胎的漆鼎、漆壶、漆钫、漆甑等,表面皆用彩漆绘制狩猎图案和风纹;山东诸城汉墓的彩绘铜胎漆壶;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出土的彩绘铜胎漆壶,漆筒及漆盆,皆以漆彩绘装饰器物口沿、腹内及外壁。其中以彩绘铜胎漆盆(图2)最为精美,其腹部有四只兽首衔环辅手。器物口沿用黄漆绘有菱形图案,腹内壁绘有龙、鱼和卷纹。其中两条龙构成图案主题,两侧辅手内壁的铆钉巧妙地作为龙口内含着的明珠。另两侧铆钉则被装饰为柿蒂形纹样;内壁空隙期间填补鱼和卷云纹。腹外壁绘人物故事,以辅手为界分为四组,各自成一画面,内有奔马,异兽,有束发盘坐的首领人物,也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再现了人物格斗,侍立,奔走和与猛兽搏斗的场面。画面极其生动,内容打破了以往装饰的连续纹样,由画师凭观察或想象构成画面,再辅以丰富的色彩自由创作而成,使这件彩绘铜胎漆盆较其他黑红色调为主的漆器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时,汉代除了给铜器上髹漆以外,还前所未有地在铅、铁等金属上髹漆。比如山东临沂西汉墓的铁胎漆鼎,铁胎漆钫;山西朔县汉墓的铅胎漆箭,山西浑源毕村汉墓的铅胎漆六博等等。这些金属胎漆器均体现出汉代漆器的发达兴旺,然而金属胎漆器却在西汉以后走向式微。以木胎为主的漆器占据主流,青铜器铸造逐渐衰落。铜胎漆器可能只是当时部分贵族家特殊喜爱的器具。
隋唐时期流行制作铜镜并在镜背面髹漆并装饰金属材质的工艺做法。出土于河南郑州的唐“金银平托飞凤花鸟镜”(图3)是一件以铜为胎的镜子,镜背以金银平托工艺装饰。此镜镜面微凸,可以清晰地照出人面,镜背围绕圆鈕嵌金银片镂刻八宝莲花座,又有表面毛雕的花鸟飞凤金银片穿梭其间,制作精美,形态生动活泼。据《朝野佥载》称:“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自照,人马并在镜中。”所谓金花银叶是在镜背之上,用胶将金银片裁成的纹样贴在表面,经髹漆数层后仔细研磨,直至金银片充分显现出来,并与漆面平齐。这些工艺充分体现了唐代华贵奢侈的艺术特性。
四川成都西郊出土的五代前蜀王建墓出土的银铅胎漆碗(图4)展现了金属胎漆器的胎体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件银铅胎漆碗由铅制成胎体,内层包银,外层为铅,共厚约1毫米,铅质表面粗糙,其上髹漆,内层银胎外露,上覆极薄金皮一层并钻花纹,钻口露出铅胎。空白处,金皮镂空,露出银胎,金银交相辉映,精美异常。这件碟可能是记录中所载的金银胎赐红。
宋代是金属胎漆器的又一发展高峰。《髹饰录·坤集》载有:“宋内府中器有金胎、银胎者,近日有鍮胎锡胎者,即所教俲也。金银胎多文间见其胎也,漆地刻锦者不漆器内。又有通漆者,上掌则太重。鍮银胎者多通漆。又有磁胎者,布漆胎者,共非宋刻……戗迹露金胎或银胎,文图灿烂分明。”明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卷十四有:“高子曰:宋人雕红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像,……有锡胎者……。”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有:“宋朝内府中物,多金银作素者。”这一时期的金属胎漆器多以金、银等有色贵金属为胎,髹涂红漆若干层,再戗划出纹路,露出胎体,金属光泽与朱红对比分明,更显灿烂夺目。宋代的金、银、铜胎漆器的出现,标志着金属胎漆器最具代表性时刻的到来。戗金法也正是受宋代剔红漆器启发而来,可见金属胎漆器的影响之大。然而目前暂未发现传世的宋代金银胎漆器,或正是因为以金银为胎,才使得宋代金属胎漆器的传世作品少之又少。宋之后还有明代的锡胎漆器,代表作有进狮图剔红圆盒及宣德款人物楼阁红方盘,清代卢葵生也常用锡作胎制作漆器。
我国现代漆艺中金属胎漆器依旧常见。如北京的雕漆,常用铜为胎。现代金属工艺与漆工艺结合,这种跨材料的艺术形式不仅被我国艺术家所利用,在日本和韩国也相当常见。如在刀具等金属表面做装饰,或是用于制作首饰等。所以,金属胎漆器也好,漆衣铜器也好,都是我国漆艺文化中重要的篇章。金属与漆的结合,自古至今,延绵不断。
参考文献:
[1]乔十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4.
[2]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刘杨,女,安徽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手工艺。
关键词:金属;漆器;历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95-2
胎骨是漆器的支撑,若将漆器比作人,胎骨就是人的骨架。制作胎骨选材众多,工艺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胎体以木胎为主,还有竹胎、夹纻胎、纸胎、皮胎、陶胎及金属胎等。金属材料种类众多,以铜为底胎的漆器叫铜胎漆器又称漆衣铜器,另有金、银、铁、铝、铅等金属材料曾被用作胎骨。
漆器中金属胎体相对木质胎骨比较稳定,能经时间长久而不腐坏,又可以避免因为木胎体的收缩引起的漆面开裂,同时金属胎表面的漆层有着防腐、防酸的功效,可以有效避免金属因氧化而生锈。出土的商代文物显示,表面经髹饰的铜器虽漆层剥落,但呈黄色的铜色,比其他未经髹饰的部位保存更好。金属胎的使用最早始于青铜器的流行,青铜器铸造工艺极其复杂,难度较高,又因铜易锈且颜色单一,在金属器皿表面髹涂大漆可以起到防锈的作用,而且漆颜色的样,有着装饰、美观的功效,工艺更简单易行。发掘在1979年的河南罗山天湖商周墓出土的三个铜鼎表面有大漆髹饰的痕迹,说明在金属表面髹漆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阶级扩大了对于金属胎漆器的需求,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了显著的发展:近年发掘的安徽寿县春秋末期蔡侯墓出土的铜器表面的彩绘漆装饰,虽已剥落,但仍可看出残余的漆皮为黑底,绘有朱色花纹。在战国时期,金属胎漆器以铜镜上彩绘纹样居多。湖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漆彩绘铜镜(图1)是其中代表,其材质为铜。镜面微微凸出,打磨光滑并富有光泽。镜背面以红、黄、金色绘制内外两组图案:内圈由对称图案组成,每一单元内有一凤一凰,空隙处填卷云纹组成;外圈为连续式边缘适合变形卷云纹。图案线条流畅,气韵生动,造型极富装饰效果。虽经千年,纹样的色彩依然鲜艳。
汉代是金属胎漆器的发展高峰,大量文物的出土显示了它的发展较前朝代有了更大的提高。如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西南地方舶汉墓,出土了铜胎的漆鼎、漆壶、漆钫、漆甑等,表面皆用彩漆绘制狩猎图案和风纹;山东诸城汉墓的彩绘铜胎漆壶;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出土的彩绘铜胎漆壶,漆筒及漆盆,皆以漆彩绘装饰器物口沿、腹内及外壁。其中以彩绘铜胎漆盆(图2)最为精美,其腹部有四只兽首衔环辅手。器物口沿用黄漆绘有菱形图案,腹内壁绘有龙、鱼和卷纹。其中两条龙构成图案主题,两侧辅手内壁的铆钉巧妙地作为龙口内含着的明珠。另两侧铆钉则被装饰为柿蒂形纹样;内壁空隙期间填补鱼和卷云纹。腹外壁绘人物故事,以辅手为界分为四组,各自成一画面,内有奔马,异兽,有束发盘坐的首领人物,也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再现了人物格斗,侍立,奔走和与猛兽搏斗的场面。画面极其生动,内容打破了以往装饰的连续纹样,由画师凭观察或想象构成画面,再辅以丰富的色彩自由创作而成,使这件彩绘铜胎漆盆较其他黑红色调为主的漆器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时,汉代除了给铜器上髹漆以外,还前所未有地在铅、铁等金属上髹漆。比如山东临沂西汉墓的铁胎漆鼎,铁胎漆钫;山西朔县汉墓的铅胎漆箭,山西浑源毕村汉墓的铅胎漆六博等等。这些金属胎漆器均体现出汉代漆器的发达兴旺,然而金属胎漆器却在西汉以后走向式微。以木胎为主的漆器占据主流,青铜器铸造逐渐衰落。铜胎漆器可能只是当时部分贵族家特殊喜爱的器具。
隋唐时期流行制作铜镜并在镜背面髹漆并装饰金属材质的工艺做法。出土于河南郑州的唐“金银平托飞凤花鸟镜”(图3)是一件以铜为胎的镜子,镜背以金银平托工艺装饰。此镜镜面微凸,可以清晰地照出人面,镜背围绕圆鈕嵌金银片镂刻八宝莲花座,又有表面毛雕的花鸟飞凤金银片穿梭其间,制作精美,形态生动活泼。据《朝野佥载》称:“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自照,人马并在镜中。”所谓金花银叶是在镜背之上,用胶将金银片裁成的纹样贴在表面,经髹漆数层后仔细研磨,直至金银片充分显现出来,并与漆面平齐。这些工艺充分体现了唐代华贵奢侈的艺术特性。
四川成都西郊出土的五代前蜀王建墓出土的银铅胎漆碗(图4)展现了金属胎漆器的胎体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件银铅胎漆碗由铅制成胎体,内层包银,外层为铅,共厚约1毫米,铅质表面粗糙,其上髹漆,内层银胎外露,上覆极薄金皮一层并钻花纹,钻口露出铅胎。空白处,金皮镂空,露出银胎,金银交相辉映,精美异常。这件碟可能是记录中所载的金银胎赐红。
宋代是金属胎漆器的又一发展高峰。《髹饰录·坤集》载有:“宋内府中器有金胎、银胎者,近日有鍮胎锡胎者,即所教俲也。金银胎多文间见其胎也,漆地刻锦者不漆器内。又有通漆者,上掌则太重。鍮银胎者多通漆。又有磁胎者,布漆胎者,共非宋刻……戗迹露金胎或银胎,文图灿烂分明。”明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卷十四有:“高子曰:宋人雕红器如宫中用盒,多以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像,……有锡胎者……。”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有:“宋朝内府中物,多金银作素者。”这一时期的金属胎漆器多以金、银等有色贵金属为胎,髹涂红漆若干层,再戗划出纹路,露出胎体,金属光泽与朱红对比分明,更显灿烂夺目。宋代的金、银、铜胎漆器的出现,标志着金属胎漆器最具代表性时刻的到来。戗金法也正是受宋代剔红漆器启发而来,可见金属胎漆器的影响之大。然而目前暂未发现传世的宋代金银胎漆器,或正是因为以金银为胎,才使得宋代金属胎漆器的传世作品少之又少。宋之后还有明代的锡胎漆器,代表作有进狮图剔红圆盒及宣德款人物楼阁红方盘,清代卢葵生也常用锡作胎制作漆器。
我国现代漆艺中金属胎漆器依旧常见。如北京的雕漆,常用铜为胎。现代金属工艺与漆工艺结合,这种跨材料的艺术形式不仅被我国艺术家所利用,在日本和韩国也相当常见。如在刀具等金属表面做装饰,或是用于制作首饰等。所以,金属胎漆器也好,漆衣铜器也好,都是我国漆艺文化中重要的篇章。金属与漆的结合,自古至今,延绵不断。
参考文献:
[1]乔十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4.
[2]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刘杨,女,安徽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