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听到有些同事感叹“现在初中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一届不如一届”“现在的初中学生越来越不读书了”“现在的初中数学越来越难教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本人从教将近二十年,也确实颇有同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产生的恶果。虽然,目前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给我们留下的阴影还很难全部抹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去适应新课程呢?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它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强。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部分学生的思维不易跟上,上课时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慢慢地学习就会跟不上,加上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就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逆反情绪,就会沦落为后进生。而常常被教师看好的是优秀生,后进生很容易被教师不自觉地冷落,这样,后进生就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困扰我们的教学。如果教师能及时关注他们,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多加关心,对他们的进步多加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步提高。
二、创设使学生参与的情境
情境是教师根据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可能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趋力。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有利于能动建构的良好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延伸,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公试时,教师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粹成如下图的两块,拿哪一块到玻璃店去可以划出和原来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呢?为什么?
学生通过联想、讨论,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数学化,学生轻而易举就将角边角公理掌握了,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经历受挫的艰辛和“痛苦挣脱”中的反思,领略成功的喜悦之后才能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概念、原理或数学方法,与其教师声嘶力竭地讲析,不如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更为有效。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公理”时,可先启发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⑴画图:用三角板、量角器画一个△ABC,使AB=3cm,∠A=60°,BC=5cm
⑵思考:同桌的两位同学所画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⑶验证:将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看是否能完全重合。
⑷抽象概括: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从上面的过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边角边”公理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
⑸建模:请同学们把公理的文字内容、几何符号及图形语言对译内化。
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在实践中直观地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达到了共同内化的目的,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发现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许多数学命题、定理都是先猜想得出的结论,然后再通过验证或证明,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证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垂径定理”时可按如下过程进行:
⑴观察上图:已知AB为弦,CD为⊙O的直径,
CD⊥AB,垂足为E
⑵引导学生猜想:通过观察,根据已知条件你能
猜想出什么结论?
⑶问:你能用语言叙述上述已知和结论吗?
这样垂径定理就很自然地由学生得出来了。
⑷学生讨论:下列各图是否能运用垂径定理得出AE=BE
这样垂径定理就很自然地由学生得出来了。
⑷学生讨论:下列各图是否能运用垂径定理得出AE=BE
通过上述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热烈讨论,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克服了思维和探索的惰性,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对垂径定理真正做到了心领神会。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要取得这次改革的胜利,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410300湖南省浏阳市官渡中学)
一、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它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强。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部分学生的思维不易跟上,上课时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慢慢地学习就会跟不上,加上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就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逆反情绪,就会沦落为后进生。而常常被教师看好的是优秀生,后进生很容易被教师不自觉地冷落,这样,后进生就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久而久之,还会形成恶性循环,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困扰我们的教学。如果教师能及时关注他们,对他们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多加关心,对他们的进步多加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步提高。
二、创设使学生参与的情境
情境是教师根据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可能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内能自我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的内趋力。给学生创设可望、可及、有利于能动建构的良好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延伸,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公试时,教师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粹成如下图的两块,拿哪一块到玻璃店去可以划出和原来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呢?为什么?
学生通过联想、讨论,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数学化,学生轻而易举就将角边角公理掌握了,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经历受挫的艰辛和“痛苦挣脱”中的反思,领略成功的喜悦之后才能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概念、原理或数学方法,与其教师声嘶力竭地讲析,不如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更为有效。
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公理”时,可先启发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⑴画图:用三角板、量角器画一个△ABC,使AB=3cm,∠A=60°,BC=5cm
⑵思考:同桌的两位同学所画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⑶验证:将所画的三角形剪下来,看是否能完全重合。
⑷抽象概括: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从上面的过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样“边角边”公理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
⑸建模:请同学们把公理的文字内容、几何符号及图形语言对译内化。
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在实践中直观地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达到了共同内化的目的,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建立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发现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许多数学命题、定理都是先猜想得出的结论,然后再通过验证或证明,例如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至今还没有被完全证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垂径定理”时可按如下过程进行:
⑴观察上图:已知AB为弦,CD为⊙O的直径,
CD⊥AB,垂足为E
⑵引导学生猜想:通过观察,根据已知条件你能
猜想出什么结论?
⑶问:你能用语言叙述上述已知和结论吗?
这样垂径定理就很自然地由学生得出来了。
⑷学生讨论:下列各图是否能运用垂径定理得出AE=BE
这样垂径定理就很自然地由学生得出来了。
⑷学生讨论:下列各图是否能运用垂径定理得出AE=BE
通过上述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热烈讨论,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克服了思维和探索的惰性,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对垂径定理真正做到了心领神会。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要取得这次改革的胜利,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410300湖南省浏阳市官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