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市中考有一道语文试题:“在淮安市繁华的商业中心淮海广场上,有一座名为江淮明珠,的球形雕塑。这座雕塑体现了淮安的区域特点,是淮安城区的一大景观。最近,有人建议用周恩来总理塑像代替这座雕塑,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对这一建议,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某报记者采访了你。”
可以说这是一道很好的试题。一是所提供的“问题”是情境的、真实的,能够考察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问题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感受,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有话可说。三是开放的,学生能够调动“以往的经验”来对这一问题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四是逻辑的,必须有观点有依据,观点和理由之间相匹配,合乎逻辑。这道题本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实现“有个性的表达”。遗憾的是,答题要求却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思路前行。试题只设“请问你是否赞同”和“请你说说理由(第一、第二)”两个问,这就把答案圈定在“是——否”的范围,非此即彼,二者只居其一。没想到就真有另类出现,有学生走了“第三条路线”,回答“既赞同又不赞同”。尽管理由说得很充分,很合理,也很有见地,但是,按照判分标准,这不是“是”与“否”的回答,是“没有观点”,当然是不能得分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失掉了一题易得的分数,真是可惜。
仅从考试来看,这事很简单,不按要求回答问题却要“独创”,没得到分也不冤枉。然而,透过这一现象,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令人深思。这种“是”与“否”的选择,表面看来,仅仅是一种命题方法和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它却折射着一种教育的评价观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一种教学传统和思维定势。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绝对地规范为“正确”“错误”的二元存在。考试也主要在“是——否”的二元知识形态中选择。考引导着教,教是为了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种“二元对立”的知识观和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成为教师的教学关注,教师总是以静态的、孤立的、封闭的眼光看待知识和能力,看待学生的素质发展,把学生的学习、训练和评价主要置放在知识的正误、对错、是非的判别中进行,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准确把握、答案的唯一,而不是知识的联系性、生成性和学习的建构性。在“是”与“否”的规定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思维、机械思维,而很少作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形成相信书本、崇尚权威的习惯,言听计从、循规蹈矩的习惯,而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则在不经意间被慢慢淡化。最终,学生得到的是分数,失掉的却是想象力、创新力。由此可见,这种“是——否”的知识观念和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甚至它就是一只被忽视的隐性“黑手”。
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很多的问题里,答案不只是一个。不赞同,也不一定就要反对。有时,当激进与保守发生矛盾冲突时,“中间路线”反倒显得更有价值。儒家的“中庸之道”遭受了那么多的批判和责难,到今天还有着不衰的生命力,是很能说明问题的。真理是相对的,是发展的,在人类的认识中,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正是这种认识的发展性、答案的多样性,才为人们的求新、求异思维提供了生长的沃土。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转变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和意义建构上来,关注学生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敢于探索的勇气,在复杂的情境中,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形成独立的、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个性发展,而不是采取统一化的标准,或者一味强调跟着老师走;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作为教改的价值取向,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可以说这是一道很好的试题。一是所提供的“问题”是情境的、真实的,能够考察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问题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感受,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有话可说。三是开放的,学生能够调动“以往的经验”来对这一问题作出个性化的解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四是逻辑的,必须有观点有依据,观点和理由之间相匹配,合乎逻辑。这道题本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实现“有个性的表达”。遗憾的是,答题要求却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思路前行。试题只设“请问你是否赞同”和“请你说说理由(第一、第二)”两个问,这就把答案圈定在“是——否”的范围,非此即彼,二者只居其一。没想到就真有另类出现,有学生走了“第三条路线”,回答“既赞同又不赞同”。尽管理由说得很充分,很合理,也很有见地,但是,按照判分标准,这不是“是”与“否”的回答,是“没有观点”,当然是不能得分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失掉了一题易得的分数,真是可惜。
仅从考试来看,这事很简单,不按要求回答问题却要“独创”,没得到分也不冤枉。然而,透过这一现象,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令人深思。这种“是”与“否”的选择,表面看来,仅仅是一种命题方法和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它却折射着一种教育的评价观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一种教学传统和思维定势。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学的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绝对地规范为“正确”“错误”的二元存在。考试也主要在“是——否”的二元知识形态中选择。考引导着教,教是为了考,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种“二元对立”的知识观和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成为教师的教学关注,教师总是以静态的、孤立的、封闭的眼光看待知识和能力,看待学生的素质发展,把学生的学习、训练和评价主要置放在知识的正误、对错、是非的判别中进行,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准确把握、答案的唯一,而不是知识的联系性、生成性和学习的建构性。在“是”与“否”的规定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思维、机械思维,而很少作发散思维、辩证思维和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形成相信书本、崇尚权威的习惯,言听计从、循规蹈矩的习惯,而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则在不经意间被慢慢淡化。最终,学生得到的是分数,失掉的却是想象力、创新力。由此可见,这种“是——否”的知识观念和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甚至它就是一只被忽视的隐性“黑手”。
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很多的问题里,答案不只是一个。不赞同,也不一定就要反对。有时,当激进与保守发生矛盾冲突时,“中间路线”反倒显得更有价值。儒家的“中庸之道”遭受了那么多的批判和责难,到今天还有着不衰的生命力,是很能说明问题的。真理是相对的,是发展的,在人类的认识中,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正是这种认识的发展性、答案的多样性,才为人们的求新、求异思维提供了生长的沃土。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当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转变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和意义建构上来,关注学生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敢于探索的勇气,在复杂的情境中,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形成独立的、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个性发展,而不是采取统一化的标准,或者一味强调跟着老师走;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作为教改的价值取向,而非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