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种子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演示实验”的改进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子的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演示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种子的呼吸作用演示实验”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内容。该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结论,从而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为学生以后在高中对“生物呼吸作用”的深化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如下图所示)
  图一所示:广口瓶里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一段时间(约24小时)后,往漏斗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中的气体进入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于是得出种子的萌发放出了二氧化碳的结论。
  图二所示: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可以看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乙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于是得出萌发的种子吸收了氧气的结论。
  2、原型实验的不足之处:
  (1)、验证种子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时(图一所示)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很好地说明二氧化碳一定来自于种子的萌发过程(呼吸作用)。
  (2)、图二所示验证种子萌发的实验设计不够严谨,因为前面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灭火),甲瓶中燃烧的蜡烛熄灭,有学生会认为是因为二氧化碳引起的,而不是氧气减少所致;也还有学生认为是种子放出的二氧化碳在揭开瓶塞的瞬间使瓶中的氧气逸出了瓶外(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其实瓶中的氧气可能并没有减少。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氧气是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3)用煮熟的种子作对照不太科学,因为煮熟种子的腐烂(或发酵)过程也会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鉴于以上不足,我认为该实验的确欠科学,需要改进。
  三、我对实验的改进方法与效果(如下图所示):
  1、课前(提前一天)准备:
  (1)、图一所示:将等量正在萌发的黄豆种子和炒熟的黄豆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软塑料瓶的纱布口袋里,悬挂于瓶中(贴上标签)。
  (2)、将图一中的两塑料瓶内充满氧气,盖紧瓶塞放到温暖的地方过夜。
  2、课堂演示:
  (1)、课堂中用注射器往甲、乙两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学生可清楚地观察到甲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乙瓶无现象。
  说明:甲瓶有二氧化碳产生,证明种子萌发过程(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2)、再用注射器往甲瓶中注射氢氧化钠溶液约20ml振荡(使瓶中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前面已知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现象:甲瓶变瘪(现象很明显)。
  说明:甲瓶中萌发的种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使原来的氧气减少了。
  (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甲、乙两瓶中剩余的气体仍然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3、实验说明:
  (1)、在瓶中悬挂装种子的小纱袋的线要细,以免装置漏气 。 (2)、注射澄清石灰水时要尽量不与种子接触,以免影响实验现象。
  四、对改进实验的自我评价
  1、设计更科学、严谨。
  (1)、进行了实验对照,使实验设计更科学。
  (2)、该实验虽然增加了老师的准备过程:制取氧气,但是,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做该实验,排除了空气中其它气体的干扰;实验的整个过程始终在密闭的前提下进行;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排除了二氧化碳对氧气检验的干扰。使实验更严谨。
  2、使用的仪器材料广泛易得:
  实验用的矿泉水瓶是干净卫生的生活用品;黄豆在农村家庭基本都有、在市场中也随时可买;注射器是现在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的常见仪器。
  3、课堂操作过程简单,现象明显、直观。
  (1)、将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减少了课堂内的实验操作。
  (2)、改用纯净的氧气做实验,排除了空气中其它气体的干扰并使实验现象变得更明显,对比更鲜明。
  (3)、不用蜡烛火焰熄灭来说明氧气减少,而用先前充满氧气的软塑料瓶变瘪来说明氧气的减少,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因此,该改进实验设计得科学、严谨、简单、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上无所事事,好像学习根本就不关他们的事。教师在讲台上累的口干舌燥,学生却无动于衷。会的学生已不再愿意听课,不会的同学仍就一无所知,因为部分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厌学英语的情况,课外时间也曾找他们谈话,每次他们的借口都是基础不好,听不懂,所以干脆就放弃了,每次教育他们,鼓励他们,虽然基础不好,但还是要努力的去听,不懂的多问,还是会进步的。但是
期刊
【摘要】正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守儿童这一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随之出现,留守儿童教育也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继而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深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数量庞大的河南省柘城县部分中小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力求通过个案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是当今的一大弊端。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欣赏课;并注重阅读效果,从数量和质量上为他们制定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悟,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 ;拓展 ;方法 ;效果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写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学生对许多物理知识及规律不善于总结、归纳。一到考试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及时把以往学过的知识规律展现出来,于是就按正常的方式来推导结论。但是如果考试时,每道题都是按正常的推理,对部分难度系数稍大的题目就很浪费时间,因此,要做完整套试题,大部分学生感到比较头疼。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其他题目时少花时间,甚至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能够节约更多时间花在比较难的题目上,这样效果会更好。因此,需要
期刊
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的。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多创设一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生动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汇报,教师给予适时指导,这样让学
期刊
【摘要】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这里谈了几点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数学教学;交流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要学生能熟练地解题,就以为达到了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
期刊
[摘要]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当是重中之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完成这一“重中之重”的任务、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呢?可以从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入手。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多种能力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当是重中之重。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完成这一“重中之重”的任务、提高中学生语文水平呢?我认为应从培养
期刊
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情感态度等。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分为两类,即: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通俗地讲,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根据学习进度,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教师要合理地确定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习起点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距离正好是学
期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最大难点。且不说基础欠一点的同学对物质的化学式和配平常常出错,就连基础好的同学也常常忘记反应条件或固体沉淀符号和气体符号;还有很多同学出现配平后竟然连等号也不打的低级错误。  通过对学生的这些不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进行认真分析发现:是我们老师自己在教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所造成的弊端。因为我们教师都是严格按照教材所总结的书写步骤“按部就班”地“死教”。如:
期刊
【摘要】沉闷的初中英语课堂让很多英语教师头疼,如何打破课堂的聋哑局面是很多人正思考的问题。经过试验发现,“疯狂英语”理念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是有效的。教师以疯狂的英语感染学生,用“三最法”训练学生,让学生抛开胆怯的束缚,自信地说出地道的句子,加以九次重复强化学生记忆,最后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以致用,在这一流程中,教师不再感觉孤单了,学生不再感觉枯燥无味了,自然英语课堂也活了。  【关键词】疯狂英语;三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