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每组各19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护理前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比较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22-02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又称为“中风”,主要源于患者的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因血管阻塞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组织损伤的现象。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目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为缺血性卒中,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丧事语言功能,行走困难等,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协助完成,甚至需要靠家人照顾,许多患者因此产生自责心理,情绪变得暴躁,不仅为家属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1]。为了改善脑卒中偏袒患者的临床症状,需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随着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不断运用,新的护理措施不断增加,因此,针对脑卒中偏袒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越来越多[2]。早期康復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效果显著,也在临床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基于此,我院针对选取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就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袒患者38例,选取的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6.43±1.54)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9例,偏瘫类别:左侧肢体偏瘫12例、右侧肢体偏瘫7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59.63±1.17)岁,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8例,偏瘫类别:左侧肢体偏瘫10例、右侧肢体偏瘫9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均经医院门诊检查,符合脑卒中偏袒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也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患有血液疾病患者、患有心脑肾合并症患者、以及患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前,需要为患者做全面的检查,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符合临床护理要求,如果发现患者身体有异常,需要与相关的医师沟通。然后将患者的病情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病情。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实施运动功能训练等,提高患者临床护理配合积极性。
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因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协助完成,并且患者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患者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内心比较烦躁,不良的情绪对病情康复产生负面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交流沟通,感受患者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对病情的了解、家庭致辞系统等,然后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焦虑、紧张的患者进行语言安抚,让患者放松身心,必要的情况下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措施产生的效果,提高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②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于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握手训练和桥式运动锻炼两方面,主要避免患者身体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握手训练,指导患者将两只手握在一起,十指交叉,偏瘫一侧的手放在上面,然后将交叉的双手向前伸展,在此同时,指导患者的头颅向上抬起,握手训练能够拉伸患者的身体肌肉,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桥式训练主要锻炼患者的腰臀,患者在抬起臀部的时候,护理人员一手下压患者的膝关节,另一只手对患者偏瘫的臀部进行轻拍。③肢体摆放训练,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然后在患者肩胛后方垫软垫,将偏瘫的患侧上肢水平伸直后固定在枕头上,患侧下肢则自然弯曲,然后做髋稍内旋,在肢体运动期间,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患者的肢体受到损伤。④运动功能训练,先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在患者改善平衡后,实施坐起训练,在最初训练阶段,需要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协助完成,主要训练坐下、站起运动,在患者自己可以完成坐起训练后,在进行站立训练,在训练期间需要借助外力做辅助,可以让患者手扶椅子或者手扶墙壁,借助外力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最后过度到步行训练,初步训练依然需要借助拐杖、楼梯等辅助训练。运动训练需要不断过度训练内容,逐渐增加难度,也是患者身体康复的过程,需要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提高患者的配合积极性。第五,运动功能锻炼,运动功能训练主要从简单到复杂过度,首先训练患者自行穿衣脱衣、洗漱、上厕所等行为,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上述行为后,可再次增加难度,由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指导患者认字、发音,锻炼患者的语言功能,先从简单的词语开始,或者让患者记身边人的名字,然后换成句子,再训练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同时也能训练患者的思维能力。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情况,根据我国卒中量表(CSS)进行评分测量,主要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肌、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30分,重型31~45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根据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五大项入手,共20小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强。③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患者对我院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段分为三个:90分以上(非常满意),60~89分(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用百分率(%)表示,并行χ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x±s表示,用t值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临床护理干預,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疾病在临床比较常见,患者的发病率比较高,为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比较广泛,通过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从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3-6]。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选取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临床中运用效果显著。主要源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因患者患病容易情绪低落,并且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对病情康复不利,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容易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患者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在康复训练之前,需要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包括肢体摆放训练、运动功能锻炼,先从简单的内容开始,让患者完成简单的训练内容,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中运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葛瑛. 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19(5): 130.
[2] 李爱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40(8): 1085-1088.
[3] 陈迎春, 周伟光.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4): 259-260.
[4] 陈琴芬, 陈敏华, 陈晓红, 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20): 174-177.
[5] 刘春英.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16): 207-208.
[6] 张秀龙. 早期康复护理在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10): 136, 142.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22-02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又称为“中风”,主要源于患者的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因血管阻塞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大脑组织损伤的现象。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目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为缺血性卒中,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丧事语言功能,行走困难等,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协助完成,甚至需要靠家人照顾,许多患者因此产生自责心理,情绪变得暴躁,不仅为家属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1]。为了改善脑卒中偏袒患者的临床症状,需要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随着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不断运用,新的护理措施不断增加,因此,针对脑卒中偏袒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越来越多[2]。早期康復护理干预措施的运用效果显著,也在临床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基于此,我院针对选取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就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袒患者38例,选取的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6.43±1.54)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9例,偏瘫类别:左侧肢体偏瘫12例、右侧肢体偏瘫7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59.63±1.17)岁,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8例,偏瘫类别:左侧肢体偏瘫10例、右侧肢体偏瘫9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入院均经医院门诊检查,符合脑卒中偏袒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也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患有血液疾病患者、患有心脑肾合并症患者、以及患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前,需要为患者做全面的检查,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符合临床护理要求,如果发现患者身体有异常,需要与相关的医师沟通。然后将患者的病情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病情。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实施运动功能训练等,提高患者临床护理配合积极性。
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因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协助完成,并且患者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患者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内心比较烦躁,不良的情绪对病情康复产生负面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后与患者交流沟通,感受患者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对病情的了解、家庭致辞系统等,然后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焦虑、紧张的患者进行语言安抚,让患者放松身心,必要的情况下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措施产生的效果,提高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②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于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握手训练和桥式运动锻炼两方面,主要避免患者身体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握手训练,指导患者将两只手握在一起,十指交叉,偏瘫一侧的手放在上面,然后将交叉的双手向前伸展,在此同时,指导患者的头颅向上抬起,握手训练能够拉伸患者的身体肌肉,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桥式训练主要锻炼患者的腰臀,患者在抬起臀部的时候,护理人员一手下压患者的膝关节,另一只手对患者偏瘫的臀部进行轻拍。③肢体摆放训练,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然后在患者肩胛后方垫软垫,将偏瘫的患侧上肢水平伸直后固定在枕头上,患侧下肢则自然弯曲,然后做髋稍内旋,在肢体运动期间,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患者的肢体受到损伤。④运动功能训练,先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在患者改善平衡后,实施坐起训练,在最初训练阶段,需要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协助完成,主要训练坐下、站起运动,在患者自己可以完成坐起训练后,在进行站立训练,在训练期间需要借助外力做辅助,可以让患者手扶椅子或者手扶墙壁,借助外力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最后过度到步行训练,初步训练依然需要借助拐杖、楼梯等辅助训练。运动训练需要不断过度训练内容,逐渐增加难度,也是患者身体康复的过程,需要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提高患者的配合积极性。第五,运动功能锻炼,运动功能训练主要从简单到复杂过度,首先训练患者自行穿衣脱衣、洗漱、上厕所等行为,在患者能够独立完成上述行为后,可再次增加难度,由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指导患者认字、发音,锻炼患者的语言功能,先从简单的词语开始,或者让患者记身边人的名字,然后换成句子,再训练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同时也能训练患者的思维能力。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情况,根据我国卒中量表(CSS)进行评分测量,主要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肌、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30分,重型31~45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根据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五大项入手,共20小项目,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强。③在患者出院之前,对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患者对我院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段分为三个:90分以上(非常满意),60~89分(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用百分率(%)表示,并行χ2检验,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x±s表示,用t值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临床护理干預,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疾病在临床比较常见,患者的发病率比较高,为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比较广泛,通过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从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3-6]。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选取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临床中运用效果显著。主要源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因患者患病容易情绪低落,并且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对病情康复不利,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容易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患者克服训练中的困难。因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在康复训练之前,需要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包括肢体摆放训练、运动功能锻炼,先从简单的内容开始,让患者完成简单的训练内容,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中运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葛瑛. 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19(5): 130.
[2] 李爱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偏瘫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40(8): 1085-1088.
[3] 陈迎春, 周伟光.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4): 259-260.
[4] 陈琴芬, 陈敏华, 陈晓红, 等.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20): 174-177.
[5] 刘春英.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16): 207-208.
[6] 张秀龙. 早期康复护理在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10): 136,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