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动手、多观察,新编《生物》教材中编有许多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及大量的插图,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插图,更多强调的是生物结构的示意图。插图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对教学重点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对教材中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的一种高度概况,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但插图毕竟是“死”的,学生难以从中看到其变化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笔画画出示意图代替插图,那么教学效果更佳。
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进行版图,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教师的作图中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人就版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1.将静态的插图画成动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设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许多生物的变化过程是个动态过程,而教材中的插图无法描绘出来,这就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例如:“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这一节中,讲到受精过程时,教师可画出子房示意图,教师边讲边画出花粉管伸长直至通过珠孔进入胚珠,继而破裂放出两个精子,使花粉“运动”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如:“尿的形成”,可画出简单的肾小球和肾小管。通过讲述与版图的相互配合,学生既能够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掌握其本质,又能理解这动态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进行版图,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显著优势。教学过程中,把复杂的图画成简单的图,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局部或细节处学到知识。书本上的插图,有的内容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
通过版图,把复杂化成简单,可以使学生养成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节的观察习惯,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花的结构模式图。教师先画出雌蕊的结构,然后画雄蕊的结构,并告诉学生这两部分合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再接着画出花瓣和花萼,并说明这两部分合称花被,主要起保护花蕊的作用,最后画花托和花柄。这样,学生既能从局部认识花的结构,又能从整体上记住花的结构。
3.通过版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培养应与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在各种活动中,学生遇到的各种新奇的生命现象都能引起其兴趣,使之产生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的欲望。版图可以简明扼要地把教材中插图的重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例如:肾小体模式图。教师先画出球形的血管球,并告知这是肾小球,再画出球体两端的血管,告诉学生这就是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然后画出包在肾小球外的两层壁结构,并说明这是代表肾小囊。在教师边画图边讲述的过程中,学生会专心致致地看教师作图,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相同类型而又有不同之处的图,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指出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指出两幅图中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并在黑板上注明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清楚种子的结构。
5.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得多,而学生听得多讲得少,如果在课堂中进行版图,让学生对照书本上的图,到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注明各结构名称,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插图一般表示所学章节的主要内容,也是前后章节联系的桥梁。通过版图,从无到有的不断变化过程,不仅解决本章节的主要问题,而且可以概括出前后章相关联的知识,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先画出肺泡及周围的血管,并标明血流的方向,但不要标出血管名称,提问学生:流入肺内部和流出肺部的血管各是什么?促使学生回忆第四章有关血管的知识,待学生回答出来后,再标明肺动脉和肺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名称,再让学生思考:肺动脉和肺静脉里流的分别是什么血液?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生物教学中,合理进行版图,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教师的作图中学到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人就版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1.将静态的插图画成动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使学生较快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必须训练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设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许多生物的变化过程是个动态过程,而教材中的插图无法描绘出来,这就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例如:“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这一节中,讲到受精过程时,教师可画出子房示意图,教师边讲边画出花粉管伸长直至通过珠孔进入胚珠,继而破裂放出两个精子,使花粉“运动”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如:“尿的形成”,可画出简单的肾小球和肾小管。通过讲述与版图的相互配合,学生既能够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掌握其本质,又能理解这动态的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中进行版图,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显著优势。教学过程中,把复杂的图画成简单的图,让学生一目了然,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局部或细节处学到知识。书本上的插图,有的内容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
通过版图,把复杂化成简单,可以使学生养成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节的观察习惯,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花的结构模式图。教师先画出雌蕊的结构,然后画雄蕊的结构,并告诉学生这两部分合称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再接着画出花瓣和花萼,并说明这两部分合称花被,主要起保护花蕊的作用,最后画花托和花柄。这样,学生既能从局部认识花的结构,又能从整体上记住花的结构。
3.通过版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培养应与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在各种活动中,学生遇到的各种新奇的生命现象都能引起其兴趣,使之产生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的欲望。版图可以简明扼要地把教材中插图的重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例如:肾小体模式图。教师先画出球形的血管球,并告知这是肾小球,再画出球体两端的血管,告诉学生这就是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然后画出包在肾小球外的两层壁结构,并说明这是代表肾小囊。在教师边画图边讲述的过程中,学生会专心致致地看教师作图,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相同类型而又有不同之处的图,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然后指出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的地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指出两幅图中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并在黑板上注明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清楚种子的结构。
5.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得多,而学生听得多讲得少,如果在课堂中进行版图,让学生对照书本上的图,到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注明各结构名称,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插图一般表示所学章节的主要内容,也是前后章节联系的桥梁。通过版图,从无到有的不断变化过程,不仅解决本章节的主要问题,而且可以概括出前后章相关联的知识,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先画出肺泡及周围的血管,并标明血流的方向,但不要标出血管名称,提问学生:流入肺内部和流出肺部的血管各是什么?促使学生回忆第四章有关血管的知识,待学生回答出来后,再标明肺动脉和肺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名称,再让学生思考:肺动脉和肺静脉里流的分别是什么血液?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