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已经成为境外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在所有的外媒报道中,我们更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本文选取美国《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2013年至2016年的报道为研究文本,从报道题目、报道角度、英文译法、消息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框架。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报道框架 新闻分析
一、媒体报道概况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项重大提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力图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①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境外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在所有的外媒报道中,我们更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这是因为美国是塑造中国周边环境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至关重要。美国媒体能否以建设性的、积极的态度报道“一带一路”,关系着“一带一路”能否获得更多国际认同和支持,关系着“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舆论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②
框架理论认为,媒体机构的日常新闻报道通过选择、界定、评价和解释等手段,架构出客观社会事实的真实框架,建构知识,反映社会价值进而形成社会规范、塑造社会共识,这些知识、社会规范与共识一旦被信息接受者接受,就会变成其对客观社会事件进行意义化的框架,透过此框架对不同社会事件一再作类似的诊视。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美国的新闻媒体对“一带一路”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报道,形成了固定的报道框架。本文选取美国两大知名报纸《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2013年至2016年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来自《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外文版,数据初步选取的原则是全文中含有“silk road”以及“one belt one road”的关键词,通过对所得到结果的进一步的阅读,共得出样本12篇,其中《洛杉矶时报》5篇,《华盛顿邮报》7篇。
二、媒体报道文本解读
(一)报道题目
新闻报道的题目相当于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从报道题目能够基本看出整篇文章的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倾向。本文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标题,分别是“Along the new Silk Road, a city built on sand is a monument to China’s problems”(沿着新丝绸之路建立的一座城市成为了中国问题的纪念碑)“In Central Asia, Chinese inroads in Russia’s back yard”(在中亚,中国人入侵到了俄罗斯的后院)“China's bold gambit to cement trade with Europe--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中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策略——沿着古代中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来巩固与欧洲的贸易)”“China's dream of a new Silk Road runs into hurdles at its first stop: Pakistan”(中国新丝绸之路的梦想在第一站:巴基斯坦就陷入了困境)“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 A Chinese vision, a Pakistani corridor”(从这山到那海:一个中国视角,一个巴基斯坦走廊)。从这几篇的题目来看,题目中或多或少都用到了对中国“一带一路”产生质疑的词汇,例如,problem,boldgambit,hurdles,inroad等,说明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这一倡议抱有一种警惕和防范心理,体现出了对这项倡议的一种偏见甚至是误解。美国媒体有这样的一种倾向: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陷入了问题和困境之中。
由此看见,美国媒体并没有将“一带一路”建设当成是一个我国国家政策的一项重大决策的提出,而是看作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演绎”,在美国媒体的理解下,“一带一路”倡议不过是借助新的名字来重新唤醒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丝绸之路是从汉代开始,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在那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是中国古代贸易的最为鼎盛的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唐朝达到了鼎盛。其实,在西方到达亚洲之前,亚洲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区域国际秩序,即以本区域最大国家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美国媒体认为此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这个主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贸易往来路线,加强与周边沿线国家的贸易来往,建立一个全新的亚洲新秩序。
(二)報道角度
美国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角度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的某一细节出发,揭示在此细节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从这几篇文章的开头来看,《洛杉矶时报》一篇文章是这样的,“一辆装满货物的列车从中国郑州开往德国,在沿着弯曲的莱茵河坐落的办公室里,货运站老板Bernd Putens可以看到和听到中国所谓的新丝绸之路的萌芽。”《华盛顿邮报》是这样报道的:“这些报道是‘一带一路’倡议进程在运作中出现的一些小插曲……”美国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并没有对整个倡议进行一个解读,而是选取“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具体城市或者是此倡议的某一个细节为出发点,就此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背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宏图以及由此涉及的国家间的关系,借此来发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张。
“一带一路”倡议从宣布实施起,就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热议的焦点,外国媒体不止是对整个倡议进行全盘分析和解读,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例如,在《洛杉矶时报》所刊发的关于巴基斯坦的“一带一路”建设报道中,通过描述在巴基斯坦这项工程建设的多个场景,像闭门会议上官员的反对、将瓜达尔港小镇移交给国有公司等,揭示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现象,继而引出了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放缓,负债水平过高,贷款严重等经济问题。 分析可得,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着眼于“小事件”。众所周知,在一项倡议提出时,总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或者有需要协调的情况出现,而美国媒体擅长“小题大作”,从一些不和谐的场景或者小事入手来看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全局。美国媒体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沿线国家例如巴基斯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会时常面临动荡的局势,中国此时提出“一带一路”政策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从美国媒体所选择的报道角度来看,这些事件多是消极的、否定的,其不会选取“一带一路”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类的事件去展开报道,只会看到这个倡议执行过程中的弊端和不利之处。中国一旦与周边以及欧洲国家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和运输路线之后,就会给美国亚洲地区的贸易带来一定的冲击,减弱美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控制力,中国就有可能在亚洲地区获得较强的领导力,威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三)消息来源
本文选取了5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对报道中出现的消息来源进行了统计。美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中,作者平均每篇使用的采访对象超过10人,这其中包含政府、国际机构等官员、高校专家、研究院等学术界人士还有一些在“一带一路”建设周边的居民等等,报道对象从上至下,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笔者对这些消息来源进行了相关统计,内容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界、经济界以及政界的观点占据较大比重,说明美国媒体偏向于采用精英主义的观点,以彰显其权威性和代表性,在涉及普通民众的消息来源时,其相对模糊,且文中选取的都是对美国偏有利、对中国偏歧视的观点,企图利用美国精英主义的话语权来引导广大民众的心理,有较强的偏见。美国是一个以精英主义为主导的社会,政界、学界等学者均属于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相当于整个社会的“意见领袖”,因此,美国媒体充分引用学者的这些观点对美国民众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美国国内形成的舆论导向就会是中国正在抓住各种机会,推广中国的亚洲地缘政治,这样的舆论导向无疑会对中国这项倡议的实施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报道称谓
2015年9月23日,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的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1.“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
2.“倡议”一词译为“initiative”,且使用单数。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辞。
3.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一词出现频率较高,在非正式场合,除首次出现时使用英文全称译文外,其简称译法可视情况灵活处理,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视情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其他译法不建议使用。
在2016年美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有关“一带一路”的描述分为以下几种方式:“new silk road””China’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one road one belt”“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modern silk road”,对其中每种说法出现的频率请看下图:
这些对“一带一路”的表述中官方给出的“one belt one road”出现次数最多,这项倡议的全称在报道中仅当作一个名词解释才会出现,而“new silk road ”或“morden silk road”在美国媒体中是对“一带一路”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另外,在文章中,对“倡议”一词的用法,“project”“strategy”“agenda”等词仍会时常出现。
其实,在美国也有“new silk road”这种说法,其主张建立一个南北向联通的新丝绸之路,通过铁路和公路连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该计划把阿富汗作为连接中亚和南亚的中心国家,试图推动建立一个形成经济和交通的连接网络,但这个计划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有效的措施。
美国媒体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自身的新丝绸之路用同种方式进行表述,说明美国媒体有自身习惯的话语体系,其并没有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官方给出倡议之后,还会随意变换说法,也可以看出美国媒体习惯将“一带一路”倡议看成是丝绸之路的一种衍生品,其认为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大多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而对于所使用的“project”“strategy”等词可译为“策略,战略”,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这项倡议仍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媒体在报道国家政策时,按道理应该严格遵守官方给出的规范标准予以报道,可是,美国媒体无视中国的这项规范,在官方用法出现之后,依然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理解去使用不规范的词汇。美国受众在阅读这些报道时,就会对中国的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产生误解和歧义,与中国本身的政策意图不符。
三、媒体报道框架
结合以上分析,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还是存在偏见。
在报道中,美国媒体或多或少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都用到了一些质疑或者带有贬义的词汇,体现了美国媒体对中国这项倡议的不信任与反对;其次,美国媒体对丝绸之路的表述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与中国官方给出的规范用法有所不同,这样会对美国读者理解“一带一路”产生歧义;再者,针对报道中消息来源的引用也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倾向性,对采访对象的选擇完全是按照记者的报道走向来的,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选择性报道,虽然选取的都是客观事实,但美国媒体忽略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给周边国家带去的便利等事实。 通过对这12篇样本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美国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会有以下几种框架:1.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给沿线各国带来了各种问题与挑战;2.中国企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建立亚洲新秩序;3.中国通过与周边以及欧洲国家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和运输路线,减弱美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控制力,威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根据美国媒体的表述来看,其认为“一带一路”的最大受益者当属中国,中国通过此项倡议联结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力图重新打造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恢复在古代建立起来的以本区域最大国家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由此看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总体上呈现一种悲观和消极的态度,整体上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是有固有的议程设置和偏见存在。由于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存在报道框架,鉴于美国的强大的世界影响力,这样就会使美国乃至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这项倡议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影响到国家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塑造。因此,在今后的对外传播中,中国应该注意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及时纠正各国媒体出现偏差的地方,使世界各国对中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印象,营造出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注释:
①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 人民日报,2015-03-29(04).
②周萃、康健.美国主流媒体如何为“一带一路”构建媒介框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6):163-165.
③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99-204.
参考文献:
[1]康健. 美国主流媒体如何调整对华报道框架——以《华尔街日报》为例[J]. 传媒,2016(20).
[2]王洋涛.浅谈德媒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J]. 长江丛刊,2016(11).
[3]郑华、李婧. 美国媒体建构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基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分析[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01).
[4]邵静.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2011.
[5]黄慧. 阿拉伯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研究[J]. 西亚非洲,2016(02).
作者简介:段硕,中央民族大學新闻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长 青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报道框架 新闻分析
一、媒体报道概况
“一带一路”倡议是在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项重大提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力图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①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境外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在所有的外媒报道中,我们更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这是因为美国是塑造中国周边环境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反应至关重要。美国媒体能否以建设性的、积极的态度报道“一带一路”,关系着“一带一路”能否获得更多国际认同和支持,关系着“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舆论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②
框架理论认为,媒体机构的日常新闻报道通过选择、界定、评价和解释等手段,架构出客观社会事实的真实框架,建构知识,反映社会价值进而形成社会规范、塑造社会共识,这些知识、社会规范与共识一旦被信息接受者接受,就会变成其对客观社会事件进行意义化的框架,透过此框架对不同社会事件一再作类似的诊视。③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美国的新闻媒体对“一带一路”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报道,形成了固定的报道框架。本文选取美国两大知名报纸《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2013年至2016年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来自《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的外文版,数据初步选取的原则是全文中含有“silk road”以及“one belt one road”的关键词,通过对所得到结果的进一步的阅读,共得出样本12篇,其中《洛杉矶时报》5篇,《华盛顿邮报》7篇。
二、媒体报道文本解读
(一)报道题目
新闻报道的题目相当于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从报道题目能够基本看出整篇文章的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倾向。本文选取了几篇有代表性的标题,分别是“Along the new Silk Road, a city built on sand is a monument to China’s problems”(沿着新丝绸之路建立的一座城市成为了中国问题的纪念碑)“In Central Asia, Chinese inroads in Russia’s back yard”(在中亚,中国人入侵到了俄罗斯的后院)“China's bold gambit to cement trade with Europe--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中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策略——沿着古代中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来巩固与欧洲的贸易)”“China's dream of a new Silk Road runs into hurdles at its first stop: Pakistan”(中国新丝绸之路的梦想在第一站:巴基斯坦就陷入了困境)“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 A Chinese vision, a Pakistani corridor”(从这山到那海:一个中国视角,一个巴基斯坦走廊)。从这几篇的题目来看,题目中或多或少都用到了对中国“一带一路”产生质疑的词汇,例如,problem,boldgambit,hurdles,inroad等,说明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这一倡议抱有一种警惕和防范心理,体现出了对这项倡议的一种偏见甚至是误解。美国媒体有这样的一种倾向: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陷入了问题和困境之中。
由此看见,美国媒体并没有将“一带一路”建设当成是一个我国国家政策的一项重大决策的提出,而是看作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演绎”,在美国媒体的理解下,“一带一路”倡议不过是借助新的名字来重新唤醒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丝绸之路是从汉代开始,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在那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是中国古代贸易的最为鼎盛的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唐朝达到了鼎盛。其实,在西方到达亚洲之前,亚洲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区域国际秩序,即以本区域最大国家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美国媒体认为此时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这个主张就是为了开辟新的贸易往来路线,加强与周边沿线国家的贸易来往,建立一个全新的亚洲新秩序。
(二)報道角度
美国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角度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的某一细节出发,揭示在此细节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从这几篇文章的开头来看,《洛杉矶时报》一篇文章是这样的,“一辆装满货物的列车从中国郑州开往德国,在沿着弯曲的莱茵河坐落的办公室里,货运站老板Bernd Putens可以看到和听到中国所谓的新丝绸之路的萌芽。”《华盛顿邮报》是这样报道的:“这些报道是‘一带一路’倡议进程在运作中出现的一些小插曲……”美国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并没有对整个倡议进行一个解读,而是选取“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具体城市或者是此倡议的某一个细节为出发点,就此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背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宏图以及由此涉及的国家间的关系,借此来发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张。
“一带一路”倡议从宣布实施起,就成为世界各国媒体热议的焦点,外国媒体不止是对整个倡议进行全盘分析和解读,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例如,在《洛杉矶时报》所刊发的关于巴基斯坦的“一带一路”建设报道中,通过描述在巴基斯坦这项工程建设的多个场景,像闭门会议上官员的反对、将瓜达尔港小镇移交给国有公司等,揭示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引发的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现象,继而引出了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放缓,负债水平过高,贷款严重等经济问题。 分析可得,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着眼于“小事件”。众所周知,在一项倡议提出时,总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或者有需要协调的情况出现,而美国媒体擅长“小题大作”,从一些不和谐的场景或者小事入手来看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全局。美国媒体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沿线国家例如巴基斯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会时常面临动荡的局势,中国此时提出“一带一路”政策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从美国媒体所选择的报道角度来看,这些事件多是消极的、否定的,其不会选取“一带一路”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类的事件去展开报道,只会看到这个倡议执行过程中的弊端和不利之处。中国一旦与周边以及欧洲国家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和运输路线之后,就会给美国亚洲地区的贸易带来一定的冲击,减弱美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控制力,中国就有可能在亚洲地区获得较强的领导力,威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三)消息来源
本文选取了5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对报道中出现的消息来源进行了统计。美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中,作者平均每篇使用的采访对象超过10人,这其中包含政府、国际机构等官员、高校专家、研究院等学术界人士还有一些在“一带一路”建设周边的居民等等,报道对象从上至下,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笔者对这些消息来源进行了相关统计,内容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界、经济界以及政界的观点占据较大比重,说明美国媒体偏向于采用精英主义的观点,以彰显其权威性和代表性,在涉及普通民众的消息来源时,其相对模糊,且文中选取的都是对美国偏有利、对中国偏歧视的观点,企图利用美国精英主义的话语权来引导广大民众的心理,有较强的偏见。美国是一个以精英主义为主导的社会,政界、学界等学者均属于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相当于整个社会的“意见领袖”,因此,美国媒体充分引用学者的这些观点对美国民众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美国国内形成的舆论导向就会是中国正在抓住各种机会,推广中国的亚洲地缘政治,这样的舆论导向无疑会对中国这项倡议的实施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报道称谓
2015年9月23日,据国家发改委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的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1.“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
2.“倡议”一词译为“initiative”,且使用单数。不使用“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措辞。
3.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一词出现频率较高,在非正式场合,除首次出现时使用英文全称译文外,其简称译法可视情况灵活处理,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视情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其他译法不建议使用。
在2016年美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中,有关“一带一路”的描述分为以下几种方式:“new silk road””China’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one road one belt”“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modern silk road”,对其中每种说法出现的频率请看下图:
这些对“一带一路”的表述中官方给出的“one belt one road”出现次数最多,这项倡议的全称在报道中仅当作一个名词解释才会出现,而“new silk road ”或“morden silk road”在美国媒体中是对“一带一路”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另外,在文章中,对“倡议”一词的用法,“project”“strategy”“agenda”等词仍会时常出现。
其实,在美国也有“new silk road”这种说法,其主张建立一个南北向联通的新丝绸之路,通过铁路和公路连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该计划把阿富汗作为连接中亚和南亚的中心国家,试图推动建立一个形成经济和交通的连接网络,但这个计划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有效的措施。
美国媒体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自身的新丝绸之路用同种方式进行表述,说明美国媒体有自身习惯的话语体系,其并没有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官方给出倡议之后,还会随意变换说法,也可以看出美国媒体习惯将“一带一路”倡议看成是丝绸之路的一种衍生品,其认为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大多是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而对于所使用的“project”“strategy”等词可译为“策略,战略”,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这项倡议仍持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媒体在报道国家政策时,按道理应该严格遵守官方给出的规范标准予以报道,可是,美国媒体无视中国的这项规范,在官方用法出现之后,依然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理解去使用不规范的词汇。美国受众在阅读这些报道时,就会对中国的整个“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产生误解和歧义,与中国本身的政策意图不符。
三、媒体报道框架
结合以上分析,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还是存在偏见。
在报道中,美国媒体或多或少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都用到了一些质疑或者带有贬义的词汇,体现了美国媒体对中国这项倡议的不信任与反对;其次,美国媒体对丝绸之路的表述说明美国对中国的报道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与中国官方给出的规范用法有所不同,这样会对美国读者理解“一带一路”产生歧义;再者,针对报道中消息来源的引用也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倾向性,对采访对象的选擇完全是按照记者的报道走向来的,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选择性报道,虽然选取的都是客观事实,但美国媒体忽略了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给周边国家带去的便利等事实。 通过对这12篇样本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美国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会有以下几种框架:1.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给沿线各国带来了各种问题与挑战;2.中国企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建立亚洲新秩序;3.中国通过与周边以及欧洲国家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和运输路线,减弱美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控制力,威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根据美国媒体的表述来看,其认为“一带一路”的最大受益者当属中国,中国通过此项倡议联结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力图重新打造一条全新的“丝绸之路”,恢复在古代建立起来的以本区域最大国家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由此看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总体上呈现一种悲观和消极的态度,整体上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是有固有的议程设置和偏见存在。由于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存在报道框架,鉴于美国的强大的世界影响力,这样就会使美国乃至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这项倡议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影响到国家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塑造。因此,在今后的对外传播中,中国应该注意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及时纠正各国媒体出现偏差的地方,使世界各国对中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印象,营造出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注释:
①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 人民日报,2015-03-29(04).
②周萃、康健.美国主流媒体如何为“一带一路”构建媒介框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6):163-165.
③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99-204.
参考文献:
[1]康健. 美国主流媒体如何调整对华报道框架——以《华尔街日报》为例[J]. 传媒,2016(20).
[2]王洋涛.浅谈德媒对“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J]. 长江丛刊,2016(11).
[3]郑华、李婧. 美国媒体建构下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基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分析[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01).
[4]邵静.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涉华报道研究[D].上海大学,2011.
[5]黄慧. 阿拉伯媒体的“一带一路”报道倾向研究[J]. 西亚非洲,2016(02).
作者简介:段硕,中央民族大學新闻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