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的优势研究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在我国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局面,央视从2014年开始试水,到今天许多省级卫视也开始尝试。本文主要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亮丽内蒙古北疆新跨越·大数据告诉你》为基础,深入分析电视数据新闻在可视化报道方面的优势和技巧运用,解析数据可视化的多样形式,可视化视觉设计的技巧以及“场景+数据”是如何增强报道互动性的,以期探讨电视数据新闻生产的逻辑和方法,并提出如何提高记者的数据素养以及培养电视行业的数据新闻思维的对策。
  【关键词】数据新闻 可视化报道 表达
  现如今,数据新闻正成为一种主流的新闻报道方式,它以风靡全球之势引领着一场全新运动。2009年英国《卫报》的“数据博客”上线,探索和开创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传统新闻叙事(storytelling)和内容生产方式,在诸多方面颠覆了人们对新闻、新闻生产和新闻业的概念。2014年春运期间,央视《晚间新闻》推出“据说春运”专题新闻报道,开创了我国在电视新闻中采用数据可视化思维进行报道的先例。此后,一些省级电视台也开始尝试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报道。
  为做好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会前报道,从2016年11月11日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在《内蒙古新闻联播》栏目推出了十集系列报道——《亮丽内蒙古北疆新跨越·大数据告诉你》(以下简称《大数据告诉你》)。利用由计算机制作的虛拟场景和摄像机拍摄的真实场景进行数字化合成,让虚实互动实现了无缝融合。除了简单的演播室运用,更是融合了动态跟踪动画,让每一期节目都有不同的侧重。本文分别从少数民族地区成就性报道的角度和省级卫视数据新闻实践发展的角度,对《大数据告诉你》进行解析,对电视数据新闻的核心价值和数据新闻思维的实现给予了一些建议。
  一、数据新闻与可视化报道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广泛应用,可视化的兴起让数据更容易理解,以及一些重大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数据统计的支持;简单明了、内容详实的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一)数据新闻与精准新闻报道、计算机辅助报道
  数据新闻采用与精准新闻报道相同的,运用数字语言来报道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然后运用数据来反映社会现实。精准新闻报道帮助记者使用社会科学研究技术来增加重大报道的深度和准确度,这都在数据新闻上得以进一步体现。数据新闻与计算机辅助报道的共同点是都借助了计算机技术,但数据新闻是一个完整的报道方式,可以说是在计算机辅助报道的优势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①
  (二)可视化报道的优势
  数据可视化就是数据新闻中的可视化形式,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数字处理,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数据可视化一般会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准确性、创新性和简洁性。
  目前,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在电视媒体的传播方面,有着传统纸媒不可比拟的动态呈现,但是相比较网络媒体而言会受到传播媒介的限制,缺乏和观众之间的互动。电视媒体的数据可视化的形式除了有图表、图形的数据可视化,也会有动态交互性的数据地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新闻联播》栏目推出的十集系列报道《大数据告诉你》,尝试运用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传统的新闻报道手法和新技术力量相结合,直观快速地展示了内蒙古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摆脱了观众对成就性新闻报道方式的固有看法。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在《大数据告诉你》中的运用
  (一)数据可视化的多样形式
  从观众的角度,数据可视化可以让观众快速抓住要点信息,让关键的数据点从人的眼睛快速通往心灵深处。在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可视化形式目前来看,大体分为三类:数据地图、图表和卡通形象的运用。
  1.基于地图的数据可视化
  数据地图是一种数据和地图相结合的产物,能把地域性的数据信息通过地图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基于地图的数据可视化适合于地理信息明确的数据新闻,在地图的传达空间信息基础上利用其他的可视化元素设置不同的数据维度。在《大数据告诉你》的第八集《“大块头”的全球之旅》中,就用地图分解了大型货物的运送路线,从包头用火车到港口,走海路再运输到纳米比亚,路线清晰,一目了然。同时还展现了G7京新高速公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公路交通工程,在内蒙古境内有930多公里,运用数据地图,脉络清晰地勾勒出G7京新高速公路把内蒙古与北京、河北、山西、甘肃、新疆六省市的上百个城镇连接起来,成为内蒙古打通丝绸之路北路、融入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黄金通道。在第十集《来自草原的味道》中,介绍内蒙古的9个羊肉国家地理标志,就是用内蒙古地图标注了苏尼特羊肉、西旗羊肉、呼伦贝尔羊肉、赤峰羔羊肉、乌珠穆沁羊、达茂草原羊、乌拉特羊肉和察哈尔羊肉等9个羊肉的原产地。
  2.基于图表的数据可视化
  图表这种数据可视化形式是数据新闻中最基础的表现形式,比如使用折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趋势,饼形图来表现个体数据与整体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条形图更适合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比较。在《大数据告诉你》的第十集《来自草原的味道》中,使用了饼形图表明内蒙古在全国羊肉市场中占据的份额。还介绍我国华南地区90%的马铃薯的种薯都来自内蒙古,而5年前这个数字是50%,同样使用了饼形图来对比。而用条形图展示了农牧民在产业化中的收入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的四成,比2011年增长了64%这一可喜成就。
  3.基于卡通形象的可视化
  卡通形象的设计应用在新闻中打破了成就性报道惯常的枯燥感,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解数据,主持人还可以跟卡通人物进行互动,为作品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大数据告诉你》的第二集《飞吧!科技的种子》里给可爱的太空育种羊“萌萌”制作的身份证,让大家一目了然的知道“萌萌”的与众不同;第四集《把钱留给百姓花》给蒙古族小孩“乐乐”进行诙谐幽默的配音,解读内蒙古的成就背后的一个个可喜数据,这些生动的卡通形象展示都是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走进大数据中的内蒙古。   (二)注重可视化视觉设计
  多屏时代的来临,让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的节目内容,电视节目画面要更加精美,形式更加丰富,才能吸引观众尤其年轻观众由小屏移向大屏,由移动转为锁定。处于浅阅读时代的人们更倾向于快速、简单地观看模式。通过可视化可以迅速抓住观众眼球,更清晰、直观的把事件表达清楚,所以说可视化的数据新闻满足了当下观众的视觉需求。
  1.色彩的巧妙运用
  色彩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美感,利用人们对色彩的敏感度、颜色的深浅还能表达指数值的强弱和大小,是数据可视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帮助观众达到快速理解数据的目的。例如,在《大数据告诉你》第一集《35%:“煤老大”蝶变》中,就用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等色彩标注重要数字来强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蒙古的煤炭产业成了能源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
  2.面积尺寸的大小对比应用
  图形的面积和尺寸在数据新闻可视化中,通过外在图形直观的产生对比,来清晰表达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集《35%:“煤老大”蝶变》中,就按照1:1的比例用“铝箔”在地面平铺30平方米,直观说明了一小块铝锭通过内蒙古龙头企业进行深加工变出了几百倍面积的铝箔。
  3.模糊概念可视化
  将抽象的事物或者指标数据转换成人们日常熟悉的容易量化的数据时,观众便容易理解这些日常很难接触的概念。第一集《35%:“煤老大”蝶变》中,乌海市的一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生产线,正在建设的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项目,这些离观众生活很远,观众模糊的概念都被《大数据告诉你》用100%的模拟场景搬到了演播室,让观众第一次对这些难以理解的项目、生产线有了具体的概念。在第二集《飞吧!科技的“种子”》中,模拟了内蒙古新研发的洋葱——红绣球,造型可爱,令观众印象深刻。在第八集《“大块头”的全球之旅》中,将目前我国最大吨位的电动轮矿用车按照同等比例,運用模拟技术搬到了演播厅,主持人同时解说这台车能卖到3000多万元,观众对于这样的新闻概念输出,接受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场景+数据”增强报道互动性
  成就性报道因为话题的特殊,内容没有新意,往往给观众死板印象,单纯地叠加数据也令观众感到枯燥,而“场景+数据”增强了报道的互动性,让虚实互动实现了无缝融合。除了简单的演播室运用,更是融合目前国内最流行的动态跟踪动画,和主持人融为一体,提高了新闻的可看性。《大数据告诉你》十集系列报道在“场景+数据”的报道方式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利用虚拟技术为观众营造逼真的场景
  在第六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中,主持人穿着玫瑰色衬衫套装裙在玫瑰园里荡秋千的浪漫场景令人难忘,这个场景就是把实实在在的演播室和虚拟的玫瑰园进行了结合。主持人并不是坐在秋千上,而是隐藏在虚拟的玫瑰花园里的凳子上……主持人穿越到太空舱、大草原、在玫瑰园里荡秋千、足球场里踢球。观众看到的这些大型场景,医院、工厂、花海全部都是模拟实景制作。《大数据告诉你》不仅在电视新闻领域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让人大呼“神奇”的还有炫酷的视频技术。从足球场到医院、从餐厅到超市、从大青山漫步到伊利乳业生产线……都只有“一步之遥”。十集节目中,主持人带着观众到处穿越,并不是简单照片场景,是一个个虚拟现实,每一个场景都是360度的实景演绎。主持人在不同场景之间瞬间穿越,自由切换,仿佛有了哆啦A梦的任意门。
  2.利用虚拟技术实现主持人与动画的互动
  《大数据告诉你》中出现的从货架上取锡纸、品尝饭桌上新出炉的肉炒洋葱,主持人是如何做到隔空取物的呢?其实是把计算机制作的虚拟场景与摄像机拍摄的真实场景,进行数字化合成,让虚实互动,实现了无缝融合,旁边辅助的工作人员和绿布景一起被虚拟场景“融”了进去,就神不知鬼不觉了。在第四集《把钱留给百姓》中,介绍全区的绿化面积时,主持人就进入了一个模拟的小足球场,还踢了一回足球,随着主持人一声“走你”,模拟场景就跟着踢走的足球一起切换回演播厅了,互动诙谐,实现了成就性报道中难得的幽默看点。
  3.利用动态追踪技术讲好内蒙古故事
  《大数据告诉你》中那些频繁出现在画面上的数字和特效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这个效果叫做动态追踪,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画面表现形式,靠的就是幕后的制作和设计。对于《大数据告诉你》的创作团队来说,除了简单的演播室运用,更是融合目前国内最流行的追踪动画,让每一期节目都有不同的侧重。例如第十集《来自草原的味道》,就带领观众走进内蒙古老百姓家的餐桌,看伊利乳业的生产线,到超市看马铃薯七十二变……
  三、电视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如何给冰冷的大数据赋予新闻的生命力,让它具有可视性,并让观众能够看懂,是国内媒体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从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来看,目前的数据新闻呈现给观众的内容,可视性更强,除了视频、文字、图表、柱状图、春运迁徙热门线路图这样的服务性资讯外,还运用了虚拟演播室的播出形式,使得报道更加新鲜、有趣,提升了观众对于节目的关注度。
  大数据时代如何让新闻报道焕发出新的活力呢?
  首先,搭建优质数据库。专业的结构化数据库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目前,数据库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公共数据,主要是政府机关的网站、对外发布的报告、专业机构公开的数据等权威渠道。《大数据告诉你》就属于这种渠道,这种渠道的好处是准确、客观;二是媒体资料数据库,主要是媒体自身在长期的新闻报道中积累起来的新闻报道素材和数据等信息;三是受众的个性化数据,主要来自社交媒体和移动媒体。目前,百度等一直是这类数据的提供者。央视《“据”说春运》就是如此,这也暴露了当前我国电视媒体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力不足。②所以说只有建立起优质、结构化的专业数据库,才能为做好数据新闻报道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提高记者的数据素养。英国《卫报》著名数据编辑西蒙·罗杰斯曾说,想要做好数据新闻,记者要有高超的数据素养、敏锐的数据感觉和分析能力,能够在大数据信息中,嗅到有价值的新闻选题,挖掘背后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如果拥有构建数据模型的能力,就能对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写出预测性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提升新闻价值。数据新闻也好,机器新闻也好,新闻业的确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样的变革大潮中,新闻记者安身立命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反思的问题和命题。
  最后,要培养电视行业的数据新闻思维。除了建设专业数据库和提高记者的数据素养,电视媒体本身乃至整个业界都应该具有利用数据的意识和培养数据可视化的思维模式。当前,我国的数据新闻普遍存在重视对全体数据样本的分析,而忽视对个体的关注。2014 年央视的《晚间新闻》的“据”说系列节目十分关注个体或小群体,而2015年央视《“据”说过年》节目对单个个体的关注明显减少。内蒙古电视台的《大数据告诉你》基本没有对个体的关注。我国的数据新闻出现可视化形式单一、堆砌数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数据新闻报道不仅需要新闻敏感和文字能力,还需要数据搜索、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能力,最终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方式将报道展现给观众。③
  电视数据新闻要想有更大的发展潜力,除了当前的数据可视化呈现和说明外,更需要发挥大数据的预测功能。在分析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预测,正是大数据的魔力所在。除此之外,电视媒体还应拓宽选题方向。当前国内媒体大多围绕节假日和重要事件进行报道,但还有很多话题可以开发,例如体育赛事、解读财政开支、医疗等等。电视媒体在大众传播方面,应突破现有的电视数据新闻报道模式,利用数据新闻更好地实现服务大众的职能。
  注释:
  ①文卫华、李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J].现代传播,2013(05).
  ②西蒙·罗杰斯.数据新闻大趋势——释放可视化报道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③赵培.大数据背景下电视数据新闻发展策略研究——以央视数据新闻为例[D].山东大学,2016.
  作者简介:谢琼,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新范式、新方法研讨会暨白润生先生学术思想座谈会日前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共同主办。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俊豪,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会前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赵丽芳教授主持。 
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发布《201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7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485.23亿册(份、盒、张),较上年降低5.43%。除出版图书92.44亿册(张),增长2.29%之外,期刊24.92亿册、报纸362.50亿份、音像制品25591.88万盒(张)、电子出版物28132.93万张,较2016年均有所下降。此外,全国出版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为2
期刊
知识付费其实不算一个新词,在书店里买几本书、报补习班交学费,其实都是在为“知识”付费的行为。早在1996年OECD就基于重新认识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地位,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这一术语。  近两年高学历网民规模扩大、网民个人月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节奏加快、生活环境复杂多变,群体焦虑刺激引发了用户的知识需求。在人人皆可传播的大众传媒时代,信息爆炸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
7月14—15日,第九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在新疆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国新,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辉锋,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书记阿不都伟力,中国少数民
期刊
【内容提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由于准入门槛低、意见表达易操作等特性,网络谣言传播愈演愈烈。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新闻平台Steemit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的可行性,凭借其分布储存、难篡改、去中心化等手段,引入了声望指数等名誉和经济性的数量化约束,使在互联网络进行信用的简单传递成为可能,为建立网络征信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治理网络谣言和重构网络信任提供了
期刊
【內容提要】智能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推动个性服务与用户体验极佳的音频产品迎来了春天。然而,夺得用户青睐的智能产品中优质音频内容才是长久留住用户的至关法宝。本文将从资源整合、用户定位、知识付费三方面探讨音频智能时代声音传播如何做到新样态、多玩法。  【关键词】语音拟合技术 用户群组 有声读物 知识付费  如今,一个以加速度裂变的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发展,智能语音、人机交互、语音识别等技术渐成大
期刊
【内容提要】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精耕细作本无可厚非,关键是“标题党”的标题并非“点睛之笔”,徒有一时的“吸睛效力”,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慢慢蚕食媒介已经建立或尚未建立的公信力。治理“标题党”应疏通导正,以专业学养建立典范,积极引导“标题党”,使其既能吸引受众注意力,又能反映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真正成为新闻报道的“题眼”。本文以《中国青年报》2016年里约奥运会报道为例,阐述以好标题抵制和
期刊
【内容提要】武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陶崇园坠楼事件在知识性问答平台知乎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本文从内容分析的角度出发,发现知乎平台用户参与呈现出个人碎片化留言,意见领袖引领式发言的特点,参与舆情讨论的主体呈现出二元式的发展趋势,在构建的舆情内容与议题中,角度多元且丰富,但问答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除了参与主体与内容层面体现的特点外,该舆情事件也显示了在问答性平台建立有效与完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研究以阿克塞哈萨克族社会生活的历时性变迁为个案,以新中国68年纵向时间轴为研究基础,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定量研究等混合研究方法,同时深入3户具有典型意义的哈萨克族牧民家庭(库丽达热一家、贾尔恒一家、海达尔汗一家)进行深度访谈和跟踪,从而获得该族群68年来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科学数据,来揭示阿克塞哈萨克族牧民68年中媒介与社会生活、社会变迁的整体概貌。  【关键词】媒介 阿克塞哈萨克族
期刊
【内容提要】服务化拉近了与网友的距离,做实了党的理论宣传,温暖了网民的心灵;具象化让深奥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鲜明,改变了理论传播的单一形态;数字化开放、兼容、共享的特征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加速了信息的流轉速度。服务化、具象化和数字化是网络空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具象化 数字化 理论传播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72亿。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