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关NICU中严重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及危害的报道不多。由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复杂而困难,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新生儿病毒感染可能被低估甚至忽略。少数研究表明,NICU的病毒感染发生率在5%左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发生率(15%)。本文简要介绍了NICU常见的重症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微小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并结合NIC
【机 构】
:
10019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NICU中严重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及危害的报道不多。由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复杂而困难,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新生儿病毒感染可能被低估甚至忽略。少数研究表明,NICU的病毒感染发生率在5%左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发生率(15%)。本文简要介绍了NICU常见的重症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微小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并结合NICU的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的研究,提出可行性防控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主要肿瘤基因测序项目的开展,来源于体细胞突变的驱动突变以其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新驱动突变的不断确认使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认识从传统的病理分类到现今的基于分子水平改变的分子分型;NSCLC患者也已不再被看做是同一类型肿瘤的集合,而是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对不同的靶向药物敏感的患者群体.文章着重就NSCLC中腺癌这一特殊病理类型的常见驱动突变及相关转
患者 男,47岁,2012年9月因咳嗽、胸痛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部CT,提示左上肺肿块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舌叶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我院行头部CT等检查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左上肺中央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ⅢA期(cT2N2M0).患者在我科先后行3个周期GP方案(吉西他滨1.4 g第1、8天,顺铂40 mg第1天至第3天)化疗,疗效评估为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接受头部MRI检查,26例患者行颈或腰椎MRI检查,表现为脑沟回内结节样强化、脑脊膜线性强化、硬膜增厚强化、室管膜强化、脑室内转移、椎管内转移结节、交通性脑积液、硬膜下积液、影像学阴性.发生室管膜强化、脑室内转移及椎管内种植转
目的 比较兔肝VX2移植瘤经介入性热化疗(ITC)治疗前后1H-MRS主要代谢物的变化,并与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组织块种植的方法成功制成兔VX2肝癌模型,10d后,待肿瘤直径≥10 mm时,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14天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谱(MRS)扫描.使用Philips 1.5T MR成像仪,选取病灶不同感兴趣区(ROI),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5'-核苷酸酶(5'-NT)和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为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过氧化物酶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48例HCC患者(HCC组)、13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55例肝炎患者(肝炎组)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Cys-C、5'-NT和AFP含量
目的 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预后.方法 分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6例G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8.67岁,临床上4例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2例表现为腹部疼痛;手术方式:4例为阑尾单纯切除术,2例为阑尾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5例健康生存,1例失访.大体观察阑尾无明显肿块.显微镜下观察:4例肿瘤细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共同作用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获得DC、NK细胞,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用DC、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的微环境作用A375细胞,采用反转录PCR检测A375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下室的DC与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均能间接抑制上室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及双能量碘分布图在肾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5例肾癌患者双能量增强CT扫描数据及病理结果,分析双能量CT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双能量碘分布图在透明细胞癌及非透明细胞癌中存在的差异.结果 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图像质量相当,CT值[常规平扫:肾实质(31.90±4.10) HU,腹主动脉(45.60±6.30) HU,腰大肌(50.00±6.63) HU
患者女,43岁,主因发现上腹部肿物1个月入院.患者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约10 cm大小肿物,质中,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腹部彩色超声示:腹腔内胃后方、腹主动脉前方可探及一囊实性肿物,与肝、肾无明显关系,边界清,有包膜,大小约17.4 cm×11.1 cm,脾大.考虑肿物可能来源于胰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周边可见少许血
目的 探讨14-3-3 ε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4-3-3 ε蛋白在10例癌旁组织、25例低度恶性Buc[包括5例乳头状瘤、10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癌(PUNLMP)、10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21例高度恶性Buc(包括11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10例浸润性癌)中的定位及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