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如何拥有好口才尤为重要。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并适应这个社会,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本文通过怎样对幼儿实施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实践探究,促使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更多的语言、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一副“好口才”。
关键词:口才;语言运用能力;表达
一、一次谈话活动引起的思考
(一)孩子的语言
一次周末回来的晨间谈话,主题是:怎样过一个“健康”的周末:
1.“我玩玩具、画画。”
2.“做操。”
3.“我星期六不睡懒觉,先早早的起来,然后吃饭,然后学画画,然后我就和妈妈回家吃午饭睡觉了。”……
4.我……
(二)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在集体面前表达。但是大部分孩子却在表达中也碰到了一些小麻烦:
1.语言跟不上逻辑。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整,往往只用一些简短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表达条理不够清楚。一些孩子在表达想法时,不能很好的将语言组织起来,只会用些重复的连接词,如“然后……然后……”。
3.语言发展的差距。有些孩子很爱表达,有些孩子却羞于表达。或者有些孩子虽然有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一起来发言的时候就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现象都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活动中渗透引导幼儿学习的一些词、还有我们一直提醒幼儿要“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到最后却收效甚微呢?怎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氛围宽松、心情放松,幼儿才有表达的意愿
幼儿在园生活中,顾及到班级常规,教师经常会出现否定性的语言指令,如“不许说话”“不许争吵”“不许……”等等。专制性的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教师高高在上的不平等的师幼关系。有专家说过:“3-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心理,越是不让他们做的事他越想做”而我们专制性的语言,又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消极后果。所以在活动时,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气氛,在这样的宽松无压力的环境下幼儿才敢于表达自己的语言,感到表达语言时的自由、没有压力、不紧张、不怕说错。所以,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无压力的环境,让幼儿才敢表达自己。
因此,平时的在园生活中,我们要耐心对待幼儿在表达中的“错误”。
由于追求表达的完整性,所以一开始我们会在活动中,在幼儿回答中或者回答后,要求幼儿“说完整”、“用好听的词说”等等,实际效果往往是幼儿的表达愿望在这样的“打断”中受到了挫伤。在全语言教育者的眼中,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没有“错误”可言的,有的只有他们的“尝试”和“创新”,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幼儿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对与幼儿来说,“错误”是正常而暂时的。教师要有一颗理解“錯误”的平常心,更要多一些耐心,相信幼儿会在表达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
(二)当幼儿交流的鼓励者,促进幼儿表达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为了教学的完整性、连贯性,教师可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幼儿的说话愿望,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老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往者”。因此,为了更好的起到“鼓励者”的作用,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幼儿的自信,提供表达的机会。
建立自信,为幼儿提供幼儿表达的机会,这是语言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必须要有成人的帮助,尤其对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幼儿,教师必须时时鼓励。如:在故事表演《西游记》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自愿选择的角色的机会,给予幼儿表达的信心。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相互之间不断调节、学习,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2.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实践证明,在集体活动在中我们给幼儿提供的语言机会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把语言教育活动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在区角游戏中鼓励幼儿开展讲述、表演等语言游戏,在生活环节中鼓励幼儿多表发自己的意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自由交流的机会,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三)多种方式展示,让幼儿更好地表达
学习语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中展示幼儿语言也是很重要。我们应给予幼儿多种展示自己语言的方式,让幼儿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如:绘本教学活动《秋秋找妈妈》中,为了帮助平时羞于表达自己的幼儿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请幼儿把那个分页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交流。这样,孩子们就相当于拿着一本自己画的图画书在和同伴讲故事,即使是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画的画表达完整自己的想法。这个活动中,美术活动这个展示形式辅助帮助了幼儿的表达。并且也大大提高了幼儿表达的兴趣。此外,举行“小小故事会”、“我当播音员”等活动,也能给与幼儿展示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
通过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展示幼儿这三个过程,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渐成长起来,在这些过程中,幼儿定会愿意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将来,定会拥有一副好“口才”。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教师版》.2005年1月出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4月出版.
[3]新《纲要》新实践.2003年9月出版.
关键词:口才;语言运用能力;表达
一、一次谈话活动引起的思考
(一)孩子的语言
一次周末回来的晨间谈话,主题是:怎样过一个“健康”的周末:
1.“我玩玩具、画画。”
2.“做操。”
3.“我星期六不睡懒觉,先早早的起来,然后吃饭,然后学画画,然后我就和妈妈回家吃午饭睡觉了。”……
4.我……
(二)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在集体面前表达。但是大部分孩子却在表达中也碰到了一些小麻烦:
1.语言跟不上逻辑。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整,往往只用一些简短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表达条理不够清楚。一些孩子在表达想法时,不能很好的将语言组织起来,只会用些重复的连接词,如“然后……然后……”。
3.语言发展的差距。有些孩子很爱表达,有些孩子却羞于表达。或者有些孩子虽然有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一起来发言的时候就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些现象都让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活动中渗透引导幼儿学习的一些词、还有我们一直提醒幼儿要“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到最后却收效甚微呢?怎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氛围宽松、心情放松,幼儿才有表达的意愿
幼儿在园生活中,顾及到班级常规,教师经常会出现否定性的语言指令,如“不许说话”“不许争吵”“不许……”等等。专制性的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教师高高在上的不平等的师幼关系。有专家说过:“3-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心理,越是不让他们做的事他越想做”而我们专制性的语言,又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消极后果。所以在活动时,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气氛,在这样的宽松无压力的环境下幼儿才敢于表达自己的语言,感到表达语言时的自由、没有压力、不紧张、不怕说错。所以,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无压力的环境,让幼儿才敢表达自己。
因此,平时的在园生活中,我们要耐心对待幼儿在表达中的“错误”。
由于追求表达的完整性,所以一开始我们会在活动中,在幼儿回答中或者回答后,要求幼儿“说完整”、“用好听的词说”等等,实际效果往往是幼儿的表达愿望在这样的“打断”中受到了挫伤。在全语言教育者的眼中,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没有“错误”可言的,有的只有他们的“尝试”和“创新”,因此,我们应当允许幼儿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对与幼儿来说,“错误”是正常而暂时的。教师要有一颗理解“錯误”的平常心,更要多一些耐心,相信幼儿会在表达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
(二)当幼儿交流的鼓励者,促进幼儿表达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为了教学的完整性、连贯性,教师可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幼儿的说话愿望,久而久之,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老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往者”。因此,为了更好的起到“鼓励者”的作用,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幼儿的自信,提供表达的机会。
建立自信,为幼儿提供幼儿表达的机会,这是语言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必须要有成人的帮助,尤其对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幼儿,教师必须时时鼓励。如:在故事表演《西游记》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自愿选择的角色的机会,给予幼儿表达的信心。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相互之间不断调节、学习,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2.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实践证明,在集体活动在中我们给幼儿提供的语言机会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把语言教育活动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在区角游戏中鼓励幼儿开展讲述、表演等语言游戏,在生活环节中鼓励幼儿多表发自己的意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自由交流的机会,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三)多种方式展示,让幼儿更好地表达
学习语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其中展示幼儿语言也是很重要。我们应给予幼儿多种展示自己语言的方式,让幼儿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如:绘本教学活动《秋秋找妈妈》中,为了帮助平时羞于表达自己的幼儿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请幼儿把那个分页画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交流。这样,孩子们就相当于拿着一本自己画的图画书在和同伴讲故事,即使是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也能根据自己画的画表达完整自己的想法。这个活动中,美术活动这个展示形式辅助帮助了幼儿的表达。并且也大大提高了幼儿表达的兴趣。此外,举行“小小故事会”、“我当播音员”等活动,也能给与幼儿展示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
通过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展示幼儿这三个过程,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渐成长起来,在这些过程中,幼儿定会愿意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将来,定会拥有一副好“口才”。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教师版》.2005年1月出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4月出版.
[3]新《纲要》新实践.2003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