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高铁时代铁路通信的快速发展对通信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阐述了适应高铁发展加快通信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铁路通信发展;培训的紧迫性;培训的途径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当前已进入了高铁时代,铁路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有了飞速发展,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综合化方向融合。随着济南铁路局管内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和京沪高铁的完成及新线建设的全面展开,通信的设备类型、维护要求和作业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传统通信技术升级,既有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改造已基本完成;二是高速重载安全保障系统,机车综合信息系统加快建设;三是铁路综合信息化系统,MIS网络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完成;四是GSM-R新技术全面应用于高铁,铁路通信从单一的语音联络直接参与列车控制。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构成了现代铁路信息化系统,标志着铁路通信快速步入信息化高铁时代。信息通信网络是高铁的神经系统,是高速铁路、智能列车的重大关键和支撑技术。这对铁路职工尤其是肩负铁路信息化重任的通信职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加强通信职工培训,提高通信职工素质,以适应高铁发展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 铁路高速发展,加速通信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现有的铁路通信队伍是于2010年由当时的铁通公司专网整体划回铁路管理的,原来的公司化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运营模式与现在铁路专业化保障存在较大差距。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现在的高安全、高标准、严要求、严管理的理念和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存在明显不适应,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课题,主要表现在:
1.1 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供求矛盾大。随着管内电气化的陆续开通,通信新设备的大量增加,需要配足配齐素质过硬的管理维护队伍,而原铁通专网老职工多,年龄偏高,35岁以上的职工占67%,平均年龄39岁,既有的业务知识都已老化,新职工又缺乏工作经验,相对缺员,人力资源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1.2 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半衰期迅速缩短,知识的老化过程加快,职工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在铁路现代化程度持续提高的情况下,技术设备、生产环境不断变化,电气化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电气化作业防护成为了的主要生产方式,很多职工对新技术条件下的设备维护和作业防护比较生疏,没有维护和防护经验。对于GSM-R、CIR、高速信息网、数字调度等新技术,现场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远远滞后于新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设备巨大变化的高要求与维护和防护经验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1.3 对铁路通信专业化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对“培训”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软任务”,培训少,质量低。一是培训经费不到位,培训设施不配套,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制度不落实;二是培训师资队伍不完备,教材内容不新颖,尤其是缺乏铁路专用通信培训教材,这与培养新型实用人才要求差距较大。信息化高铁,提出了维护质量“零缺陷”的高标准、严要求,需要具有一支高速度、高效率、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岗位技能的通信人才队伍,才能适应铁路信息化服务的需求。而重视教育、强化职工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对通信段而言,下大力气搞好通信人才的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职工队伍势在必行。
2 适应高铁发展的需要,加快通信人才培养的途径
为适应高铁通信发展的需要,应在现有的职工队伍基础上加快培养一批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掌握先进技术、适应岗位作业要求的高质量通信人才。如何才能建设这样一支业务过硬、技术精湛,为高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人才队伍?笔者以为应切实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抓好以下措施。
2.1 建立健全培训保障体系。要发挥培训作用,全面构建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管理体系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效果的跟踪和管理。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育培训队伍,对专兼职教师实行资格认定,要把科技拔尖人才和技术业务能手聘为兼职教师,在对外考察、工作考核、待遇分配等方面给以适当倾斜,让这支队伍置身于铁路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二要坚持“统筹规划、系统优化、注重功能、适度超前”原则,建立通信系统培训基地,及时更新模拟演练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硬软件设备,满足通信人才的技能培训需求。三要提高教材质量。高质量的教材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在广泛调查,突出岗位需要的基础上,针对实际,运用院校和厂家专家的专业理论,选拔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兼职教师、技师共同参与编撰和制作铁路專用通信教材,使培训教材既突出通信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根据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以全面提高通信人才素质的需要。
2.2 注重厂家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讲师培训、网络视频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形势。也可以采取路外委培、与高校合作共建技能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做到优势互补和共享资源。
为全面提高职工的实作技能和对新技术、新业务的适应能力,2010年以来,济南通信段组织了19期通信骨干到设备制造厂家进行现场培训,共224人次,熟悉了新技术装备制造工艺和装配流程、使用方法和维修技术;聘请专家授课17次,培训人员905人次,有效提升了职工岗位适应能力。
2.3 注重通信人才的培训内容。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培训前应做好培训需求的调研,讨论或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训内容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可利用性,能强化职工岗位锻炼以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2010年,根据管内京沪高铁开通前的实际需要,济南通信段先后选拔63人前往武广高铁武汉通信段进行现场培训,跟班作业,熟悉高铁运行模式和维护要求,提前介入高铁的通信运维管理体系和现场管理经验,提高了职工高铁通信维护的实践能力。顺利开通、接管了京沪高铁的通信设备。 2.4 重视通信人才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以其基础性、长效性、超前性和储备性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必要的充电与储能作用。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加强后续教育是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学历教育,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多方面综合素质,适应新的环境,实现更高的目标。35岁以下的职工是企业远期发展的动力资源,强化这部分人的岗位学历标准是学历教育的重点,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至关重要。
济南通信段将职工专业学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职工教育整体工作,对职工队伍整体学历和重点岗位专业学历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制订了职工学历教育和重点岗位专业学历达标实施方案和送培计划,2010年鼓励并组织114名职工参加函授和网络教育报名考试,97名职工进入了高等院校得到了函授和网络教育。2011年又向高等院校函授和网络教育部门输送了67名职工,进行学历教育,这将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段职工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2.5 加大通信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推行力度。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契机,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培训,促进职工岗位技能达标,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参加高一级的职业资格鉴定。
2.6 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促进职工学技术、比业务的积极性,掀起学技术、练业务、强本领的热潮,以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促进职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业务能力。济南通信段高度重视职工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工作,先后两次分阶段有步骤实施。首先是全员岗位练兵阶段,把练兵比武活动融入到正常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段三级教育网络的作用,加强日常岗位理论和实做培训,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岗位练兵的积极性,职工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二是技术比武阶段,广泛开展全员技术比武活动,本着“全员参与、层层选拔、全面提高”的宗旨,分七个专业十五个项目,2010年有186名、2011年有221名职工参加了段技术比武。比武结束后,按项目将参赛人员召集在一起,请出题人就正确答案与参赛人员进行解析互动,使活动收到了实在的效果;三是总结表彰阶段,为调动全体职工参加比赛的积极性,根据技术比武的结果,对十五个比赛项目分别取得1-3名的优秀选手给予数额不等的表彰奖励、对平常练兵比武高度重视、组织有力的集体也予以表彰奖励。通过职工技能竞赛,一批通信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今年,济南通信段选拔了6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全国铁路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分别取得了(第2、5、7、9、10、13名)好成绩,其中一名选手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5名选手被授予了全路技术能手。
2.7 完善机制运作,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完善机制运作,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要着力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形成有力的发展机制。关键要促成“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的一体化,形成职工培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机制。通过定期的考核和成绩排序对职工的业务技能连挂经济和岗位进行动态考核,促使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为自己保岗、竞岗和获得更高的待遇而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从而有效推进职工素质的自觉提高。同时,应高度关注培训结果的考核,通过考核,发现存在问题和已取得成绩,从而为下一步制定针对性培训措施奠定基础,也帮助职工从不同方面、不同环节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落实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全员性、长期性的工作,决非朝夕之功。要使通信職工队伍适应高铁时代通信保障的需要,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培训的创新和发展,切实落实培训制度、规范培训行为、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铁路通信发展;培训的紧迫性;培训的途径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当前已进入了高铁时代,铁路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有了飞速发展,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综合化方向融合。随着济南铁路局管内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和京沪高铁的完成及新线建设的全面展开,通信的设备类型、维护要求和作业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传统通信技术升级,既有数字调度通信系统改造已基本完成;二是高速重载安全保障系统,机车综合信息系统加快建设;三是铁路综合信息化系统,MIS网络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完成;四是GSM-R新技术全面应用于高铁,铁路通信从单一的语音联络直接参与列车控制。这些新设备、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构成了现代铁路信息化系统,标志着铁路通信快速步入信息化高铁时代。信息通信网络是高铁的神经系统,是高速铁路、智能列车的重大关键和支撑技术。这对铁路职工尤其是肩负铁路信息化重任的通信职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加强通信职工培训,提高通信职工素质,以适应高铁发展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 铁路高速发展,加速通信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我们现有的铁路通信队伍是于2010年由当时的铁通公司专网整体划回铁路管理的,原来的公司化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运营模式与现在铁路专业化保障存在较大差距。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现在的高安全、高标准、严要求、严管理的理念和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存在明显不适应,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课题,主要表现在:
1.1 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供求矛盾大。随着管内电气化的陆续开通,通信新设备的大量增加,需要配足配齐素质过硬的管理维护队伍,而原铁通专网老职工多,年龄偏高,35岁以上的职工占67%,平均年龄39岁,既有的业务知识都已老化,新职工又缺乏工作经验,相对缺员,人力资源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1.2 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半衰期迅速缩短,知识的老化过程加快,职工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在铁路现代化程度持续提高的情况下,技术设备、生产环境不断变化,电气化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电气化作业防护成为了的主要生产方式,很多职工对新技术条件下的设备维护和作业防护比较生疏,没有维护和防护经验。对于GSM-R、CIR、高速信息网、数字调度等新技术,现场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远远滞后于新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设备巨大变化的高要求与维护和防护经验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1.3 对铁路通信专业化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对“培训”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软任务”,培训少,质量低。一是培训经费不到位,培训设施不配套,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制度不落实;二是培训师资队伍不完备,教材内容不新颖,尤其是缺乏铁路专用通信培训教材,这与培养新型实用人才要求差距较大。信息化高铁,提出了维护质量“零缺陷”的高标准、严要求,需要具有一支高速度、高效率、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又有过硬的岗位技能的通信人才队伍,才能适应铁路信息化服务的需求。而重视教育、强化职工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对通信段而言,下大力气搞好通信人才的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快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适应新技术、新业务的职工队伍势在必行。
2 适应高铁发展的需要,加快通信人才培养的途径
为适应高铁通信发展的需要,应在现有的职工队伍基础上加快培养一批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掌握先进技术、适应岗位作业要求的高质量通信人才。如何才能建设这样一支业务过硬、技术精湛,为高铁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人才队伍?笔者以为应切实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抓好以下措施。
2.1 建立健全培训保障体系。要发挥培训作用,全面构建培训管理体系。培训管理体系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效果的跟踪和管理。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育培训队伍,对专兼职教师实行资格认定,要把科技拔尖人才和技术业务能手聘为兼职教师,在对外考察、工作考核、待遇分配等方面给以适当倾斜,让这支队伍置身于铁路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二要坚持“统筹规划、系统优化、注重功能、适度超前”原则,建立通信系统培训基地,及时更新模拟演练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硬软件设备,满足通信人才的技能培训需求。三要提高教材质量。高质量的教材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要在广泛调查,突出岗位需要的基础上,针对实际,运用院校和厂家专家的专业理论,选拔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兼职教师、技师共同参与编撰和制作铁路專用通信教材,使培训教材既突出通信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根据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以全面提高通信人才素质的需要。
2.2 注重厂家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讲师培训、网络视频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形势。也可以采取路外委培、与高校合作共建技能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做到优势互补和共享资源。
为全面提高职工的实作技能和对新技术、新业务的适应能力,2010年以来,济南通信段组织了19期通信骨干到设备制造厂家进行现场培训,共224人次,熟悉了新技术装备制造工艺和装配流程、使用方法和维修技术;聘请专家授课17次,培训人员905人次,有效提升了职工岗位适应能力。
2.3 注重通信人才的培训内容。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培训前应做好培训需求的调研,讨论或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训内容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可利用性,能强化职工岗位锻炼以提高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2010年,根据管内京沪高铁开通前的实际需要,济南通信段先后选拔63人前往武广高铁武汉通信段进行现场培训,跟班作业,熟悉高铁运行模式和维护要求,提前介入高铁的通信运维管理体系和现场管理经验,提高了职工高铁通信维护的实践能力。顺利开通、接管了京沪高铁的通信设备。 2.4 重视通信人才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以其基础性、长效性、超前性和储备性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必要的充电与储能作用。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加强后续教育是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学历教育,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多方面综合素质,适应新的环境,实现更高的目标。35岁以下的职工是企业远期发展的动力资源,强化这部分人的岗位学历标准是学历教育的重点,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至关重要。
济南通信段将职工专业学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单位职工教育整体工作,对职工队伍整体学历和重点岗位专业学历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制订了职工学历教育和重点岗位专业学历达标实施方案和送培计划,2010年鼓励并组织114名职工参加函授和网络教育报名考试,97名职工进入了高等院校得到了函授和网络教育。2011年又向高等院校函授和网络教育部门输送了67名职工,进行学历教育,这将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段职工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2.5 加大通信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推行力度。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契机,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培训,促进职工岗位技能达标,同时鼓励职工积极参加高一级的职业资格鉴定。
2.6 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促进职工学技术、比业务的积极性,掀起学技术、练业务、强本领的热潮,以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氛围促进职工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业务能力。济南通信段高度重视职工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工作,先后两次分阶段有步骤实施。首先是全员岗位练兵阶段,把练兵比武活动融入到正常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段三级教育网络的作用,加强日常岗位理论和实做培训,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岗位练兵的积极性,职工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二是技术比武阶段,广泛开展全员技术比武活动,本着“全员参与、层层选拔、全面提高”的宗旨,分七个专业十五个项目,2010年有186名、2011年有221名职工参加了段技术比武。比武结束后,按项目将参赛人员召集在一起,请出题人就正确答案与参赛人员进行解析互动,使活动收到了实在的效果;三是总结表彰阶段,为调动全体职工参加比赛的积极性,根据技术比武的结果,对十五个比赛项目分别取得1-3名的优秀选手给予数额不等的表彰奖励、对平常练兵比武高度重视、组织有力的集体也予以表彰奖励。通过职工技能竞赛,一批通信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今年,济南通信段选拔了6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全国铁路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分别取得了(第2、5、7、9、10、13名)好成绩,其中一名选手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5名选手被授予了全路技术能手。
2.7 完善机制运作,加强对培训结果的考核。完善机制运作,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要着力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形成有力的发展机制。关键要促成“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的一体化,形成职工培训、竞争上岗的环流机制。通过定期的考核和成绩排序对职工的业务技能连挂经济和岗位进行动态考核,促使职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为自己保岗、竞岗和获得更高的待遇而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从而有效推进职工素质的自觉提高。同时,应高度关注培训结果的考核,通过考核,发现存在问题和已取得成绩,从而为下一步制定针对性培训措施奠定基础,也帮助职工从不同方面、不同环节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落实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全员性、长期性的工作,决非朝夕之功。要使通信職工队伍适应高铁时代通信保障的需要,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培训的创新和发展,切实落实培训制度、规范培训行为、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