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大学语文实践教学形态和教学设计,倡导大语课程贯彻落实由理论本位向实践本位的转型。教师应通过因需施教的现场写作指导,引领并监控学生实施在线读写互动,同时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需要,使其将语言知识、文学鉴赏经验、写作技能等语文能力要素转变成一定的创造能力,最终升华为创新创业的实际本领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在线读写互动 大学语文课程 转型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普遍面临着将应用型落到实处的转型发展,因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现已是当务之急。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通常是由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构成,也有将一些设计环节划归实践教学范畴的,这仍然是基于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的延续,人为地造成了学生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下面依据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本质内涵,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对所谓转型发展加以具体分析。
一、以思维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
1.以思维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不容忽视。从高等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宗旨出发,学校教育应该基本完成将自然人转变为职业人的任务,不可忽视学生动作思维性的心智技能的培养。动作思维性的心智技能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些应该作为地方本科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这是以思维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主要特点是通过体验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语言逻辑思维等习惯和能力,从而成为心智健全的人。我们可将这种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称为“软实践”,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当下是被多数人忽视的。好比考驾照,如果只是强调科目二和科目三的重要性,而忽略、甚至试图取消科目一和科目四的考试,无疑是要把人训练为只有动作技能的机器,必会导致多数驾驶员缺乏健全的心智。
2.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听说读写。对于语文课程的本质内涵,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连起来说就叫语文。这就是著名的语文“能力”说,同时也是语文教师们常说的“听说读写”。据此可以认为,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简言之,语文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这就是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而现实中几乎所有开设大语课程的高校,基本是按照理论教学体系拟制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是以理论本位的语文课程观为基础,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其实是对语文课程的片面性理解。正因如此,多数高校把大学语文界定为理论课,好比开设中文系的高校往往有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笔者所谓大学语文课程转型,是根据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强调由阅读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论课型向创作导向的读写互动的实践本位转变。换言之,大语课程不应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文学鉴赏理论,而应更注重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跟帖与接龙等形式的读写互动积累实践经验,因此不仅要将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纳入课堂教学,而且要以配合学生专业学习和现实需要提升其写作水平为侧重点。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形态和教学设计
1.大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形态。受高等教育属性及实践教学的内涵所决定,高校的实践教学一般有三种基本形态,即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及实习实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大语课程尤其如此,课堂教学是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不能延续中学语文以语言传输式的阅读教学为主的模式。因此,大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听说读写、尤其是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展开,通过落实“创作导向”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双创”意识和能力。事实上,出类拔萃的学生,水平是读出来的,更是写出来的。这要求我们坚持“创作导向”,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去创造,使其按照选择性学习的理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触类旁通,从而获得终生受益的创造力。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一部分学生起初只是复制和粘贴,但也毫无疑问积累了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读写水平;而那些爱好语文的学生,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力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学生都有收获,甚至受益终生。综上,大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形态,应当是充分利用网络化课程教学资源与互动平台,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们选择性学习的阅览室和创作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掀起“读写运动”,借此培养创造力,逐步成长为“创客”。
2.多元化的读写互动教学设计。心智性实践技能是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大学语文要以做中学、学中思和思中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而读写互动作为实训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应具有多向性、选择性和生成性。为此,大语课理应根据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做到理論与实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正如笔者自主开发的鱼化龙文苑,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解读、评论、改写方面的多元化训练。这需要教师从生命高度看待语文教学,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多样化学习活动由学生选择,落实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表达与交流。以古诗《蒹葭》为例,学生在自主阅读理解基础上,可以书面解读其思想内容、当堂写读后感、评论,也可以改写为散文或小小说,有能力的同学当然还可以把它制作成音画、游戏、动漫或微电影。实践中,我的学生们常以文学评论的写作为主,包括关于评论的评论。网上读写互动,可以实现个性化表达与交流,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获取素材、活跃文思,分享各自的作品,从而提升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大语课程落实在线读写互动的关键
大学语文要以多元化的在线互动实现课程转型,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积极行动起来。要致力于整合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研发与维护读写互动的软件及运行平台,注意强化读写互动过程的引导与监控,同时全面实施过程性考核,用学生作品及其创作过程来“结算”课业成绩。如此便可落实大语课程向实践本位转型,从而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总之,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综合实训、开发性实训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并形成理论技术,从而培养学生从业的基本能力。而大语教学可转型为在线跟帖与接龙等形式的读写互动,将综合性实践环节落到实处,这是学生积累相关实践经验并形成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大语教师应通过因需施教的现场指导,引领并监控学生实施在线互动,同时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需要,使其将语言知识、文学鉴赏经验、写作技能等语文能力要素转变成一定的创造力,最终升华为创新创业的实际本领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怡杉.鱼化龙文苑以留学通道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长江丛刊,2015(19).
[2]周韦韦.鱼化龙文苑以网络技术实施课程教学的实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 (18).
[3]卜小伟."鱼化龙文苑"的飞速发展历程及教育成果述评[J].科学与财富,2015(6).
[4]赵艳.鱼化龙文苑的少年大师之论[J].劳动保障世界,2015(10).
[5]张洋 司雯雯 王延松.反思“微音画创作团”的曲高和寡[J].长江丛刊,2015(8).
[6]童瑾.浅析“网络推手”与“拟态环境”的塑造[J].科技展望,2015(6).
[7]孙颖.“鱼化龙文苑”的精英主义取向[J].品牌,2015(7).
作者简介:贾勇(1967—),男,西安市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研究。
关键词:在线读写互动 大学语文课程 转型
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普遍面临着将应用型落到实处的转型发展,因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现已是当务之急。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通常是由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构成,也有将一些设计环节划归实践教学范畴的,这仍然是基于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的延续,人为地造成了学生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下面依据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本质内涵,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对所谓转型发展加以具体分析。
一、以思维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
1.以思维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不容忽视。从高等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宗旨出发,学校教育应该基本完成将自然人转变为职业人的任务,不可忽视学生动作思维性的心智技能的培养。动作思维性的心智技能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些应该作为地方本科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这是以思维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主要特点是通过体验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语言逻辑思维等习惯和能力,从而成为心智健全的人。我们可将这种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称为“软实践”,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当下是被多数人忽视的。好比考驾照,如果只是强调科目二和科目三的重要性,而忽略、甚至试图取消科目一和科目四的考试,无疑是要把人训练为只有动作技能的机器,必会导致多数驾驶员缺乏健全的心智。
2.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听说读写。对于语文课程的本质内涵,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连起来说就叫语文。这就是著名的语文“能力”说,同时也是语文教师们常说的“听说读写”。据此可以认为,语文课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而不是理论课,简言之,语文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这就是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而现实中几乎所有开设大语课程的高校,基本是按照理论教学体系拟制大纲和教学计划,这是以理论本位的语文课程观为基础,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其实是对语文课程的片面性理解。正因如此,多数高校把大学语文界定为理论课,好比开设中文系的高校往往有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笔者所谓大学语文课程转型,是根据实践本位的语文课程观,强调由阅读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论课型向创作导向的读写互动的实践本位转变。换言之,大语课程不应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文学鉴赏理论,而应更注重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实践训练,让学生通过跟帖与接龙等形式的读写互动积累实践经验,因此不仅要将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纳入课堂教学,而且要以配合学生专业学习和现实需要提升其写作水平为侧重点。
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形态和教学设计
1.大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形态。受高等教育属性及实践教学的内涵所决定,高校的实践教学一般有三种基本形态,即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及实习实训。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大语课程尤其如此,课堂教学是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不能延续中学语文以语言传输式的阅读教学为主的模式。因此,大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听说读写、尤其是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展开,通过落实“创作导向”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双创”意识和能力。事实上,出类拔萃的学生,水平是读出来的,更是写出来的。这要求我们坚持“创作导向”,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去创造,使其按照选择性学习的理念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触类旁通,从而获得终生受益的创造力。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一部分学生起初只是复制和粘贴,但也毫无疑问积累了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读写水平;而那些爱好语文的学生,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力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最后的结果是,所有学生都有收获,甚至受益终生。综上,大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基本形态,应当是充分利用网络化课程教学资源与互动平台,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们选择性学习的阅览室和创作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掀起“读写运动”,借此培养创造力,逐步成长为“创客”。
2.多元化的读写互动教学设计。心智性实践技能是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大学语文要以做中学、学中思和思中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而读写互动作为实训教学的一种特殊方式,应具有多向性、选择性和生成性。为此,大语课理应根据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做到理論与实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正如笔者自主开发的鱼化龙文苑,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解读、评论、改写方面的多元化训练。这需要教师从生命高度看待语文教学,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多样化学习活动由学生选择,落实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表达与交流。以古诗《蒹葭》为例,学生在自主阅读理解基础上,可以书面解读其思想内容、当堂写读后感、评论,也可以改写为散文或小小说,有能力的同学当然还可以把它制作成音画、游戏、动漫或微电影。实践中,我的学生们常以文学评论的写作为主,包括关于评论的评论。网上读写互动,可以实现个性化表达与交流,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获取素材、活跃文思,分享各自的作品,从而提升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大语课程落实在线读写互动的关键
大学语文要以多元化的在线互动实现课程转型,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积极行动起来。要致力于整合CNKI和慕课、微课等信息资源,研发与维护读写互动的软件及运行平台,注意强化读写互动过程的引导与监控,同时全面实施过程性考核,用学生作品及其创作过程来“结算”课业成绩。如此便可落实大语课程向实践本位转型,从而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总之,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综合实训、开发性实训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并形成理论技术,从而培养学生从业的基本能力。而大语教学可转型为在线跟帖与接龙等形式的读写互动,将综合性实践环节落到实处,这是学生积累相关实践经验并形成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关键。大语教师应通过因需施教的现场指导,引领并监控学生实施在线互动,同时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需要,使其将语言知识、文学鉴赏经验、写作技能等语文能力要素转变成一定的创造力,最终升华为创新创业的实际本领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怡杉.鱼化龙文苑以留学通道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J].长江丛刊,2015(19).
[2]周韦韦.鱼化龙文苑以网络技术实施课程教学的实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 (18).
[3]卜小伟."鱼化龙文苑"的飞速发展历程及教育成果述评[J].科学与财富,2015(6).
[4]赵艳.鱼化龙文苑的少年大师之论[J].劳动保障世界,2015(10).
[5]张洋 司雯雯 王延松.反思“微音画创作团”的曲高和寡[J].长江丛刊,2015(8).
[6]童瑾.浅析“网络推手”与“拟态环境”的塑造[J].科技展望,2015(6).
[7]孙颖.“鱼化龙文苑”的精英主义取向[J].品牌,2015(7).
作者简介:贾勇(1967—),男,西安市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及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