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现代社会的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也尤为重要。语文教育自然也能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它的作用。
  结合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在完成语文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尤其应该重视调动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呢?
  首先,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
  由于青少年具有敏感、好奇、善于模仿等心理特点,他们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大多依靠直观感觉,所以教师的良好形象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重。一个得体大方的教师,自然会给学生一种清爽、洒脱之感,在刹那间引发学生在审美情趣上良好的反应,进而在感情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反之,一个衣冠不整和浓妆艳抹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已不正焉能正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人格及品质,是其内在的本质体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在主观素质上多做一些努力,使自己成为"师的表率"、"生的榜样",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必然学生相互仿效,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校风、校貌。
  另外,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出众的语文专业知识、优越的语言艺术感染魅力,更是一个语文教师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向往与遐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其本身就应有一桶水。"可从现代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变革的角度来看,教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通晓各种文体的教学技能,并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要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吸收他人的先进经验和现代教育理念,能时刻总结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并使之形成理论、经验。据调查表明,学生在对教师的相貌、衣着等外在要求上要远远低于对教师本人文化底蕴与丰富的知识水平的要求,大部分的学生都渴望在自己的求学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个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的好教师,这样方能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我在与学生长时间的接触中,对这一点则有更深的体会。实践和调查表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内在的素质修养水平,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一个教师实现自身价值,搞好语文教学,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参与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次,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变换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并利用好课堂教师资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前不久提出的"向40分钟要质量"这一口号正体现了这一点。中学教师传道授业的机会区别于小学教师传授知识中存在的随机性。40分钟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寸阴尺璧,一刻千金,谁能够充分地驾驭课堂,谁就是无可厚非的好教师。因而,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刘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引音乐入教。
  匈牙利的音乐家李斯特曾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肺腑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液。"的确,喜爱音乐的人都会晓得它的魅力,把它引入语文教学中来,可以说是扣开艺术大门的一种手段。
  我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就大量运用了音乐教学。譬如在教戴望舒的《乡愁》一诗,深情地配乐朗诵,加上适当的内容点拨,使学生认识到思乡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是平等、自主的尊重与患难与共的坚贞。在讲《乡愁》一诗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了对母爱的深切温习,继而引起学生对故乡和祖国的的眷恋。而学生晶莹的泪花,就是对这堂课最好的评价。
  2.引古典文言诗句入教。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古典诗词的积累,加强了对学生灵性与悟性的培养。例如:在班级开展名句接龙活动,让学生在这平台自由展示知识的积累,或者让学生用名句来写作文开头,创设意境体现文采,这都是相互学习的好机会,也能由此而彼的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激趣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鲁迅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亲身感受了的东西,他才会深有印象。"间接得来的经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只能称之为经验,而体尝不到刻骨铭心。要想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体验到课本中选文的内在思想精华,与其教师滔滔不绝地唾沫星子横飞,莫不如给机会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这样即便没有收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效果,恐怕也会略得其中三味。
  例如,讲《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老师自己扮演裁缝,用幽默和激情的口吻讲述故事,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讲到皇帝光着身子招摇过市时,有学生提出台前表演,通过表演更形象的地体会了皇帝的那种愚昧相;讲《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让学生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在表演中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学习的艰辛,由此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毅力,把握有力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4,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新颖别致。
  40分钟的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地把握脉搏,问题设计的技巧也有一定研究。问题设计好了,就可以引领学生进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例如:我在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便设计了一系列层层相扣的问题:先是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后问:"如此的月色中作者为何无眠?"来整体感知课文背景;然后提出"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成为闲人?"直接切入教学任务,触摸重难点,深入剖析文章,来突破重难点。
  如果说课堂的40分钟教学是语文学习的"经",那么课后的巩固与广泛积累就是学习语文的"纬"。"经纬"有机的结合,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余生活,可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1、师生共同练笔。选优秀的日记、作文在年级中交流,既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2、定期举行各项竞赛活动,加强竞争意識。在教学中定期开展《古诗词默写竞赛》、《成语接龙竞赛》、《美文竞赛》等文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在班级以内办手抄报,在校园之内举办文学社。增进学生对作文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迅速而真实地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扩大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范围。
  5、广泛阅读,使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在假期建议学生阅读名著三篇,大量背诵课本外的文言文诗词,古典精美散文,加强古诗文的阅读与积累。相信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社会极度发展的今天,语文教育承担这空前绝后的历史任务。我们深感语文教学之路的艰辛和任重道远,相信有了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这些体会,语文学科会有更大的科研空间!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长期的文化底蕴。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文化的产物。语言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它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中。所以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还要了解该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学生的文化功底。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这就要求英语教學
期刊
现代政府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以提高绩效为目标。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公共部门管理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加强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
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既具有人文性又具有工具性特征,它对促进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英语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使英语课程在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价值观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高中英语课程的语言技能是听、说、读和写。听是语言的接受技能(听的活动就是要听要点,听细节,听特定的词,听内
入侵检测系统实际上就是根据安全需求监控目标系统,采集数据和信息,运用一系列技术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评估,找出其中包含恶意行为的流量或记录,并依据安全策略作出响应,实现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给我国社会面貌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一些采取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数字 GDP的行为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现象也随之而来。由于环境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拙见:  1 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
期刊
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医治多年来积淀而成的教育沉疴,加大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理念,也就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此可见,"创新"的含义比创造发明的含义更宽。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