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花半浸膏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湿瘀阻络证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40例临床研究

来源 :江苏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在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及饮食、运动干预基础上加用黄蜀葵花半浸膏片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湿瘀阻络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湿瘀阻络证患者80例,以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治疗及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蜀葵花半浸膏片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血压、血脂、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情况和血清HIF-1α水
其他文献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作为第一部中医传染病学专著,其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医治疫先河。首次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戾气,其传染性极强,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病机方面提出戾气侵袭,首先伏于膜原之中;将疫邪离开膜原后的传变分为九种方式,创立“表里九传”辨证。治疗上创立达原饮,开创治疗膜原戾气之先河,并注重疫病的后期调护。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本病病因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痰浊、气滞等邪毒为标,治疗上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标本兼治。临证从扶正祛邪的治疗思路出发,以解毒祛瘀、益气养阴为基本治疗方法,随证加减,屡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中晚期胃癌患者多并发血液高凝,影响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王瑞平教授认为中晚期胃癌血液高凝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正气不足、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受癌毒、热邪、出血的影响,发生气血凝滞。临证不可一味活血化瘀,需抓住其本虚标实的本质,疏肝解郁以助活血,益气扶正以助生血,注意化瘀勿动血,活血分寒热,并将调理脾胃贯穿始终,方可有效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目的:观察自拟乳痈消方口服联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滞热壅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乳痈消方联合芙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青霉素静滴,2组均予饮食、心理指导和手法定时排乳等。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统计治疗期间与治疗结束后7 d内2组患者不良转归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
女性特发性水肿可分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三期论治。青年期以气滞水停为主,治以疏肝理气、化湿消肿,方用逍遥散化裁;中年期以气虚水停为主,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消肿,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老年期以阳虚水泛为主,治以补肾温阳、利水消肿,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味。附验案2则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