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通过这一建设可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打造一个生态优美,环境优良,宜居的生活空间,本文通过总结美丽乡村绿化过程中最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便美丽乡村绿化工作能够不断完善。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 美丽乡村是农村人们生活的聚居地,对美丽乡村进行绿化和美化,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同时,推进美丽乡村绿化进程,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人们居住条件也具有重要意义[1]。美丽乡村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和优化农村生态居住环境,近年来,各地都在大搞美丽乡村绿化[3]。通过资料查阅,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美丽乡村绿化工作有一定成效,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绿化逐步完善,美丽乡村整体形象也越来越越好,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真正建成具有现代气息的美丽乡村,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但仍有一些共性问题有待解决。
1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中常见问题
1.1 綠化品种选择盲目,绿化特色不突出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在绿化品种的选择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美丽乡村盲目模仿城市小区绿化形态,在种植过程中,绿化档次较低,品种选择单一、廉价,美丽乡村绿化被看做是简单的种树种草。此外,由于缺乏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绿化过程中,所配备的绿色植被结构单一、绿化效果低下。另外,一些美丽乡村沿袭传统习惯,只是种植传统的树木,这样便很容易引发农村生态系统失调。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将美丽乡村绿化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旧存在随处乱扔垃圾、随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美丽乡村绿化的效果[4]。第二个常见问题就是,有些美丽乡村在绿化过程中,盲目跟风大城市,希望在农村搞公园,为了短期内把美丽乡村变成公园,不惜种植高档花卉、树木和草坪。但长远来看,农村即使引进了这些高档的品种,但是后期却负担不起高昂的养护费用。此外,目前美丽乡村集体经费积累并不充足,一般不具备城市绿化应有的专业水平的管护人员,然而草坪以及一些高档花卉树木经常花大量费用养护,所以美丽乡村很可能后期养护不到位,导致前功尽弃。这些盲目追求城市绿化建设的美丽乡村,往往由于没有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绿化选中,以致没有美丽乡村特色,绿化不尽人意。
1.2 农民绿化意识薄弱,植物保护不到位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很多农民依然有“种花种草没有温饱,种果、种树不能致富”的想法,他们普遍认为美丽乡村绿化带来不了什么实质性效益,只是停留在遮荫乘凉作用的认识层次上。其次,农村基层干部对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热情不高,缺乏组织积极性,认为美丽乡村绿化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硬指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不到带动作用[5]。尽管美丽乡村绿化建设最大得益者是农民,绿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但在村里,农民整体素质依然不高,往往由于农户绿化意识薄弱,对花草、树木的保护意识不强,从而导致不少美丽乡村绿化后的第一年还可以,但到了第二年只有很少的花草树木保留了下来。还有一些村民对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并配合,他们认为美丽乡村绿化与自己无关,是政府要做的事,所以绿化保护的积极性不高,这无疑给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村民绿化意识薄弱,日常生活并不注重政府美丽乡村绿化,以致刚栽的苗木、花草得不到保护,苗木是忙率极高,绿化成果得不到巩固。
1.3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后期管护缺乏
通常情况下,美丽乡村绿化费用主要来源于城市财政补助经费,美丽乡村绿化投资这块经费往往不高,然而花卉树木的种植以及后期养护都需要较高成本。草坪、花卉以及树木的种植费用、养护费用等都是美丽乡村绿化工程所包含的,一般这些经费都非常有限,因此许多绿化建设单位,只能在一些美丽乡村种植低廉的花卉、草坪和树苗等植被,这导致许多美丽乡村的绿化质量不高。另外,在后期养护上,村里往往存在资金缺乏、管护经验不足以及无专职管护队等问题。因为缺乏资金的投入,不少美丽乡村绿化前期的造林绿化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管护期满后一般都不会再统一管理,只能靠村民的自觉自愿的看管自家家前屋后的花草、树木,进行维护,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由于后续管理缺乏资金投入,仅仅靠村、组和村民管理,从而导致绿化幼苗死亡率高、牲畜践踏,缺株死株的现象较为严重,杂草较多,树苗长势差养。这样若干年后,绿化效果就千差万别,有的农户绿化培育管护效果较好,有的较差,有的甚至把当初的绿化成果破坏殆尽,严重影响了绿化的整体效果。
2 完善美丽乡村绿化的对策建议
2.1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应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传统文化、彰显自然和谐,应根据不同美丽乡村相异的地形和建筑等特点采用多样化绿地布局,不搞千村同面和千篇一律。绿化建设中,应对路边、宅边、水旁等采取多样绿化形式,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6]美丽乡村绿化应该具备浓郁的乡土文化特征,不能盲目模仿城市绿化,要有区别于与城市的“美丽乡村”特色。首先在整治开始前要对美丽乡村绿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以致村内外,村头以及村民庭院能够共同构成具有本村特色的乡村空间。其次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行整体绿化美化的同时,对于原始美丽乡村和新建美丽乡村要根据其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绿化建设,以便能够彰显美丽乡村绿化特色。在对整理改造型美丽乡村绿化时,应把中心区建成村作为绿化重点,其余地方可以见缝插绿,逐步增加绿地面积;最后对部分有种植“经济林”传统的美丽乡村,应注重提倡发展庭园经济,建设经济型绿化示范村。
2.2 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美丽乡村绿化意识
美丽乡村的绿化建设对于提高村民整体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仅靠政府投资建设是不能有效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响应。因此,乡政府,村集体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村民参与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性的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可以采用知识讲座、有奖竞答、入户宣传、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方式提高农民绿化热情,使农民了解村中绿化的意义,切实感受美丽乡村绿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并使村民意识到美丽乡村绿化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这样才能形成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村民对花卉、树苗、草坪格外爱惜,从而减少村民肆意采摘践踏行为。
2.3 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后期养护
“三分种,七分管”美丽乡村绿化是一项长效措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美丽乡村绿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养护管理工作做不好,常常会出现“年年种树不见绿”的现象。没有养护或者养护跟不上,已有的绿化成果就会丧失,政府投资就要损失为此,绿化养护管理不仅是生产力,更是政绩。美丽乡村绿化工作应始终坚持“养治结合、建管并举”的方针,制定和探讨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养护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把阶段性集中绿化建设同做好长效养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政府要改变“只种不管或管护粗放”的现象,必须拿出专项资金抓绿化,对于所栽植的树木应全部实行承包到户或专业队或专人管护。将树木养护工作,作为保证成活率的关键、美丽乡村绿化美化的前提。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美丽乡村绿化,达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琴,周升春.FQA 当下美丽鄉村绿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J].科技资讯,2010(25):244.
[2] 王坚娅,张汝忠,吴忠东. 仙居县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No.46011:89-90.
[3] 畅晓霞. 美丽乡村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农业科学,2008,No.27008:84-85.
[4] 邹庆华. 实施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J]. 吉林农业,2016,No.37102:116.
[5] 钟雨庭. 浅谈美丽乡村绿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J]. 科技创新导报,2011,No.20424:132.
[6] 徐建峰,夏志萍,庄丽珠,郑婷. 关于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9,No.50208:256.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 美丽乡村是农村人们生活的聚居地,对美丽乡村进行绿化和美化,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同时,推进美丽乡村绿化进程,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人们居住条件也具有重要意义[1]。美丽乡村绿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和优化农村生态居住环境,近年来,各地都在大搞美丽乡村绿化[3]。通过资料查阅,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美丽乡村绿化工作有一定成效,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绿化逐步完善,美丽乡村整体形象也越来越越好,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真正建成具有现代气息的美丽乡村,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但仍有一些共性问题有待解决。
1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中常见问题
1.1 綠化品种选择盲目,绿化特色不突出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在绿化品种的选择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美丽乡村盲目模仿城市小区绿化形态,在种植过程中,绿化档次较低,品种选择单一、廉价,美丽乡村绿化被看做是简单的种树种草。此外,由于缺乏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绿化过程中,所配备的绿色植被结构单一、绿化效果低下。另外,一些美丽乡村沿袭传统习惯,只是种植传统的树木,这样便很容易引发农村生态系统失调。还有一些地区没有将美丽乡村绿化同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依旧存在随处乱扔垃圾、随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美丽乡村绿化的效果[4]。第二个常见问题就是,有些美丽乡村在绿化过程中,盲目跟风大城市,希望在农村搞公园,为了短期内把美丽乡村变成公园,不惜种植高档花卉、树木和草坪。但长远来看,农村即使引进了这些高档的品种,但是后期却负担不起高昂的养护费用。此外,目前美丽乡村集体经费积累并不充足,一般不具备城市绿化应有的专业水平的管护人员,然而草坪以及一些高档花卉树木经常花大量费用养护,所以美丽乡村很可能后期养护不到位,导致前功尽弃。这些盲目追求城市绿化建设的美丽乡村,往往由于没有根据当地实际进行绿化选中,以致没有美丽乡村特色,绿化不尽人意。
1.2 农民绿化意识薄弱,植物保护不到位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很多农民依然有“种花种草没有温饱,种果、种树不能致富”的想法,他们普遍认为美丽乡村绿化带来不了什么实质性效益,只是停留在遮荫乘凉作用的认识层次上。其次,农村基层干部对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热情不高,缺乏组织积极性,认为美丽乡村绿化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硬指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不到带动作用[5]。尽管美丽乡村绿化建设最大得益者是农民,绿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但在村里,农民整体素质依然不高,往往由于农户绿化意识薄弱,对花草、树木的保护意识不强,从而导致不少美丽乡村绿化后的第一年还可以,但到了第二年只有很少的花草树木保留了下来。还有一些村民对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并配合,他们认为美丽乡村绿化与自己无关,是政府要做的事,所以绿化保护的积极性不高,这无疑给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村民绿化意识薄弱,日常生活并不注重政府美丽乡村绿化,以致刚栽的苗木、花草得不到保护,苗木是忙率极高,绿化成果得不到巩固。
1.3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后期管护缺乏
通常情况下,美丽乡村绿化费用主要来源于城市财政补助经费,美丽乡村绿化投资这块经费往往不高,然而花卉树木的种植以及后期养护都需要较高成本。草坪、花卉以及树木的种植费用、养护费用等都是美丽乡村绿化工程所包含的,一般这些经费都非常有限,因此许多绿化建设单位,只能在一些美丽乡村种植低廉的花卉、草坪和树苗等植被,这导致许多美丽乡村的绿化质量不高。另外,在后期养护上,村里往往存在资金缺乏、管护经验不足以及无专职管护队等问题。因为缺乏资金的投入,不少美丽乡村绿化前期的造林绿化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管护期满后一般都不会再统一管理,只能靠村民的自觉自愿的看管自家家前屋后的花草、树木,进行维护,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由于后续管理缺乏资金投入,仅仅靠村、组和村民管理,从而导致绿化幼苗死亡率高、牲畜践踏,缺株死株的现象较为严重,杂草较多,树苗长势差养。这样若干年后,绿化效果就千差万别,有的农户绿化培育管护效果较好,有的较差,有的甚至把当初的绿化成果破坏殆尽,严重影响了绿化的整体效果。
2 完善美丽乡村绿化的对策建议
2.1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应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传统文化、彰显自然和谐,应根据不同美丽乡村相异的地形和建筑等特点采用多样化绿地布局,不搞千村同面和千篇一律。绿化建设中,应对路边、宅边、水旁等采取多样绿化形式,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6]美丽乡村绿化应该具备浓郁的乡土文化特征,不能盲目模仿城市绿化,要有区别于与城市的“美丽乡村”特色。首先在整治开始前要对美丽乡村绿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以致村内外,村头以及村民庭院能够共同构成具有本村特色的乡村空间。其次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行整体绿化美化的同时,对于原始美丽乡村和新建美丽乡村要根据其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绿化建设,以便能够彰显美丽乡村绿化特色。在对整理改造型美丽乡村绿化时,应把中心区建成村作为绿化重点,其余地方可以见缝插绿,逐步增加绿地面积;最后对部分有种植“经济林”传统的美丽乡村,应注重提倡发展庭园经济,建设经济型绿化示范村。
2.2 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美丽乡村绿化意识
美丽乡村的绿化建设对于提高村民整体生活环境有重要意义,仅靠政府投资建设是不能有效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响应。因此,乡政府,村集体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村民参与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性的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可以采用知识讲座、有奖竞答、入户宣传、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方式提高农民绿化热情,使农民了解村中绿化的意义,切实感受美丽乡村绿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并使村民意识到美丽乡村绿化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这样才能形成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村民对花卉、树苗、草坪格外爱惜,从而减少村民肆意采摘践踏行为。
2.3 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后期养护
“三分种,七分管”美丽乡村绿化是一项长效措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美丽乡村绿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养护管理工作做不好,常常会出现“年年种树不见绿”的现象。没有养护或者养护跟不上,已有的绿化成果就会丧失,政府投资就要损失为此,绿化养护管理不仅是生产力,更是政绩。美丽乡村绿化工作应始终坚持“养治结合、建管并举”的方针,制定和探讨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养护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把阶段性集中绿化建设同做好长效养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政府要改变“只种不管或管护粗放”的现象,必须拿出专项资金抓绿化,对于所栽植的树木应全部实行承包到户或专业队或专人管护。将树木养护工作,作为保证成活率的关键、美丽乡村绿化美化的前提。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美丽乡村绿化,达到建成一片、见效一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琴,周升春.FQA 当下美丽鄉村绿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J].科技资讯,2010(25):244.
[2] 王坚娅,张汝忠,吴忠东. 仙居县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No.46011:89-90.
[3] 畅晓霞. 美丽乡村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农业科学,2008,No.27008:84-85.
[4] 邹庆华. 实施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J]. 吉林农业,2016,No.37102:116.
[5] 钟雨庭. 浅谈美丽乡村绿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思路[J]. 科技创新导报,2011,No.20424:132.
[6] 徐建峰,夏志萍,庄丽珠,郑婷. 关于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09,No.502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