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流动主要体现为农业劳动力逐步转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过程,是经济增长、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劳动力流动的第一阶段为兴起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时期,城市工商业吸收的劳动力较少,农业成为最先快速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逐渐增长。第二阶段发生于工业革命中期阶段,该阶段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相对稳定。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程
  我国劳动力流动也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部门向林牧渔业部门转移,农业内部的生产结构作了调整。第二步是在农村地区内部向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转移。第三步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流动。具体如下: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力量控制的自发性转移,可以看作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转移。继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工业的建设。由于从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锐减3817万人,农业就业比重从1957年的81.2%陡降至58.2%,一年内下降了23个百分点。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 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于机械增长。然而,这才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短。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1957—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了 24.4%。从1961年开始不得不进行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并同时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政策控制农村人口自由进入城镇。1961年,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人,精减职工950万人,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1962年1月至1962年6月城镇人口共精减1600万人,同期精减职工1034万人,1962 年农村劳动力又比上年增加1500多万人。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到 82.5%。1964—1978年。这一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基本上被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1964年8 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的颁布与严格实施,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几乎停滞,农民也几乎被排斥在工业化之外。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就提出了把大部分毕业生送往农村的“15年安置计划”。1968—1977年,约有 1600万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同期,还有数百万城市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在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和城镇的转移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978-2008 年,我國农业就业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就业结构变动率为30.9%,平均每年下降0.99个百分点。
  二、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深受国家战略、政策、制度的影响,但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的力量逐渐增强。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短期流动,而不是永久性迁徙。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就业,绝大多数是部分家庭成员个人转移,而非举家迁移;大部分属于短期的流动性就业,而非长期迁移式就业。他们主要以获得短期较高货币收入为目标,回流现象比较明显。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呈现该特点,原因主要是:
  1.中国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仍然具有较强的限制作用,以此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对农户举家长期搬迁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2.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惠及农民工,农民在城务工并没有永久的保障,一旦失业或生大病等,他们将陷入困境。这使得理性的农民认识到城市不是他们滞留的永久之地。
  3.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低,收入比较低,竞争力不强。他们的收入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城镇的永久性定居。
  4.在城镇,农民工属于地位低下者,经常会受到社会歧视或不公正待遇。这些感觉使他们很难长久忍受,不愿意长久滞留在一个受歧视的环境。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产业性特征。
  1.就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
  (1)从劳动力流向来看,中西部地区是主要的输出地,东部地区是主要的输入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提供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报告显示, 2004年,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流动就业占全国农民工的57%,而流入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就业数量占到了全国农民工的70%。在当年转向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84.2%,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7.7%,转向西部地区的比重为8.1%。
  (2)以省内转移为主。虽然有大批量农民工跨省转移到东部发达地区,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在省内流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 6万多农户、 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 1997年,省内转移比例为68.7%,省外转移仅为31.3%; 2001年省内转移比例为65.8%,转向外省的占34.2%; 2004年省内转移比例为59.1%,转向外省的占40.9%。
  2.就产业分布来看,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政府开始推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金融改革措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为更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当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管控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历经二十多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不断深
期刊
煤炭企业的粗放式管理和落后的经营模式使得众多煤炭企业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其生产规模和发展程度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面临这种境况,煤炭企业必须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走出困境,而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是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煤炭企业构建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颁布实施以来,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妥善安置了破产企业职工,维护了社会稳定。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成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是贵州省经济的重要组成和支柱。国企改革对贵州省扩大开放,增强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破产工作特点  (一)全局性和复杂性  国企破产工作涉及股东、债权人
期刊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当中极为关键的财务管理内容,不仅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企业经济实力,同时也是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内容。现金流量管理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财务资料,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最正确的运营决策;也是将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的途径,更有利于企业决策者及时的调整战略方向,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可以说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现金流的管理,同时也是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企业现
期刊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危机事件的发生总要涉及到媒体新闻的传播,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和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媒体会正向的引导舆论的方向,为人民揭开事实的真相,有利于理性声音的表达,促进公共危机的合理解决和发展。  一、公共危机管理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公共危机事件的严重性在于其公开性、公共性和公众性。任何看似微小的言论和报道都有可能造成大的社会恐慌的
期刊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公共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在新媒体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于公共管理来说,新媒体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了解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能够促进公共管理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策略,从而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新媒体给公共管理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拓宽民众与政府的交流渠道  新媒体的特性之一就是加强人与人
期刊
微信作为信息化产物背景下的亲民工具,实现了不同知识背景下大众化和民生民意的意见反馈。继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后,政务微信成为了当下我国各级政府创新的重要內容,其快速发展和普及是政府创新扩散的集中表现。我国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基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宣教平台搭建,应运而生,尤其是在参与信息化场景创建和沟通交流中,实现政务微信和政务隐私保护及其沟通交流中,具备高效率优势。  一、政府公共管理多元化传播价值  基于
期刊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信息化的发展在为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管理模式的轉型提供的有力依据。本文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上,探讨信息化背景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产生的冲击,并分析政府利用信息化进行管理模式转型的原因;最后提出政府管理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转型的措施。  一、信息化背景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冲击  随着信
期刊
“一臂之距”原则是西方国家文化管理领域应用较广的理论,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文创园区”)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为切实有效的提出应用“一臂之距”原则对文创园区进行管理的方法措施,首先从“一臂之距”的视角出发,对文创园区现行管理模式进行梳理,重点是对园区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等进行剖析。其次,把握“一臂之距”原则的“分权”理念,对园区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设计,构建了多主体
期刊
在2013年7月1日正式施行了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劳动派遣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被派遣劳动者的一些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无法真正做到同工同酬,也得不到和正规员工一样的待遇,需要加强研究和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本文主要介绍劳务派遣制度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研究和完善劳动派遣制度的一些措施。  在我国劳动派遣的历史也比较短,属于新兴产业,但发展比较迅速。近几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