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做一名电视人,要拍摄出好的电视画面,必须要有过硬的摄像技术,而制约技术提高的关键要领必须得掌握,那就是画面构图,白平衡和光圈,而这些技术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都有不同的体会,只有把这些技术掌握才能了才能练就过硬的摄像本领。
【关键词】画面构图;白平衡;光圈
进入电视行业这么多年,如何做一名好的电视摄像员,除了书上的理论,自身的实践帮我摸索出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下面我就画面的构图,白平衡调整、光圈调整、三个方面做剖析。
一、 画面的构图
研究摄像画面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给经以鲜明的造型,应从有法求无法,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善形式的摄像艺术作品。
从画面构图的均衡性上来看,摄像艺术的均衡不单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对称和平均,主要是艺术上的坦然自若,是变化中的均衡。由于电视画面通常是运动的、活生生的,因此,电视画面的均衡主要是艺术上的均衡,是变化中的均衡及心理上的均衡。均衡不等于分配。把主体体置于中间,或者对称排列,这样虽然均衡了,虽然有稳定感,但上分呆板,缺少变化。摄像构图的均衡,绝对不是对称的,而是对立统一关系,过分追求绝对对称,会使画面毫无活泼的气息。在画面布局中影响均衡的因素很多,如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数量、形状、走向,运动物体的方向,影调的深浅,色彩的浓淡等。再者电视是一次性构图,不管画在构图是否理想,拍摄完后无法改变。当然了,电视画面除了固定镜头拍摄外,还常常用推、拉、摇、跟、移、甩等技法拍摄画面,在这些运动拍摄的镜头中过多地顾及运动状态中的画面均衡是很难做到的。
以拍摄角度来解决构图问题,这是拍摄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拍摄有下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北面角度,上述三种方法。拍摄有正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北面角度,上述三种角度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可分为平摄、仰摄和俯摄。选择摄像角度可用一组镜头表现某一事物,这一组镜头可选用不同的角度。如想把物体拍摄得很高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靠近一点,用仰角拍摄,技术上也可用广角镜头或超广角等,就可夸大被摄物。如想把场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得辽阔广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的结果。如想把物体拍的具有立体感,除了选择灯光位置,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立体感就出来了。
研究摄像画面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给经以鲜明的造型,应从有法求无法,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善形式的摄像艺术作品
二、白平衡调整
众所周知,准确的白平衡是电视画面色彩还原逼真的保证。现在无论是家用摄像机还是专业摄像机基本上都有自动白平衡和手控白平衡。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是:顺光,单色光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使用自动白平衡方式不能拍出具有某一种色调气氛的画面,如喜庆时使画面产生偏红的基调,拍不出晚霞、朝霞的红色气氛。下面从三种场合加以阐述。
1.舞台光线下的白平衡调整
舞台灯光千变万化、五颜六色。用自动白平衡拍摄时,会出现人物偏色且色彩不饱和的现象。此种状态下必须使用手控白平衡。调整方法是:在节目演出前舞台彩用单一色温的光线照明时(一般都是色温为3200k的碘钨灯),手控调整白平衡。有的摄像机除了手控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方式外还有“室内”和“室外”两档方式,把色温状态设置在“室内”档即可。
2.霞光下的白平衡调整
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色温都非常低,在人脑海中的印象是红色的霞光。然而用自动白平衡方式拍出的画面都没有一点红色气氛。此时也需要采用手控调整白平衡。方法是:把白平衡测试卡放置在阴影处,再对着它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霞光。有的摄像机色温方式有“室外”档,也可把水平衡设置在“室外”档再拍摄。
手控白平衡调整的基本特点是:若对着偏冷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面呈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面呈冷色调。具体例子是:为了给喜庆场面增加气氛,想让画面呈现暖色调(如偏红),可在相同光线条件下,使摄像机对着蓝纸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
三、光圈调整
摄像机的自动光圈也是有条件的: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受光,而且是整个画面的平均曝光。满足这些条件下的拍摄可以拍出曝光较为正确的画面。然而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
1.逆光拍摄下光圈的调整
有时为了拍出晶莹透明对象的质感(如服装、花朵)或脉络(如树叶),必须采用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方式,这时若采用自动光圈方式。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自动光圈镜头对着拍摄对象,看一下光圈值(假设为F8)然后把光圈方式设为手控,眼睛年头寻像器的同时逐渐加大光圈(一般需增加一到两级光圈,如从F8增加到F5.6或F4),直到拍摄对象亮度合适为止,对于专业摄像机来说直到刚刚出现斑马纹为止。有的家用或专业摄像机高能 “逆光”方式,在拍摄逆光的对象时也可把光圈曝光方式高为“逆光”而不需人为加大光圈。
2.拍摄主体亮度与环境亮度对比过分悬殊条件下的光圈调整
(1)拍摄主体亮度高的情况:在拍摄舞台节目时,为了突出主持人或报幕人,他们通常由聚光灯强光照明。一般情况摄像机离拍摄主体均较远,只能拍摄摄人的中景或全景。此时由于拍摄主体(主持人或报幕人)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过分悬殊,若采用自动光圈拍摄,则必然出现主体(如主持人的脸部)曝光过度而呈现雪白一片而无任何层次。这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缩小光圈值。调整时,要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调整,直到出现层次较丰富画面为止。
(2)拍摄主体亮度低的情况:当人处在背景较亮的环境下(如背景为白色的墙壁、白雪、天空等),由于人脸部的反光与背景的反光过分悬殊,此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光圈拍摄中景或全景,必然造成面部曝光不足的后果。
电视摄像入门很容易,但要真正的排好电视画面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勤学苦练,需要细心的体会和总结,相信只要掌握了画面构图白平衡和光圈调整,再加上你的刻苦努力,你就会完全掌握摄像技术,成为一名出色的电视人。
【参考文献】
[1] 任金州.《电视摄像》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画面构图;白平衡;光圈
进入电视行业这么多年,如何做一名好的电视摄像员,除了书上的理论,自身的实践帮我摸索出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下面我就画面的构图,白平衡调整、光圈调整、三个方面做剖析。
一、 画面的构图
研究摄像画面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给经以鲜明的造型,应从有法求无法,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善形式的摄像艺术作品。
从画面构图的均衡性上来看,摄像艺术的均衡不单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对称和平均,主要是艺术上的坦然自若,是变化中的均衡。由于电视画面通常是运动的、活生生的,因此,电视画面的均衡主要是艺术上的均衡,是变化中的均衡及心理上的均衡。均衡不等于分配。把主体体置于中间,或者对称排列,这样虽然均衡了,虽然有稳定感,但上分呆板,缺少变化。摄像构图的均衡,绝对不是对称的,而是对立统一关系,过分追求绝对对称,会使画面毫无活泼的气息。在画面布局中影响均衡的因素很多,如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数量、形状、走向,运动物体的方向,影调的深浅,色彩的浓淡等。再者电视是一次性构图,不管画在构图是否理想,拍摄完后无法改变。当然了,电视画面除了固定镜头拍摄外,还常常用推、拉、摇、跟、移、甩等技法拍摄画面,在这些运动拍摄的镜头中过多地顾及运动状态中的画面均衡是很难做到的。
以拍摄角度来解决构图问题,这是拍摄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拍摄有下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北面角度,上述三种方法。拍摄有正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北面角度,上述三种角度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可分为平摄、仰摄和俯摄。选择摄像角度可用一组镜头表现某一事物,这一组镜头可选用不同的角度。如想把物体拍摄得很高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靠近一点,用仰角拍摄,技术上也可用广角镜头或超广角等,就可夸大被摄物。如想把场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得辽阔广大,只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的结果。如想把物体拍的具有立体感,除了选择灯光位置,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立体感就出来了。
研究摄像画面构图的实质,就在于帮助我们从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中选择出典型的生活素材,并赋给经以鲜明的造型,应从有法求无法,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与完善形式的摄像艺术作品
二、白平衡调整
众所周知,准确的白平衡是电视画面色彩还原逼真的保证。现在无论是家用摄像机还是专业摄像机基本上都有自动白平衡和手控白平衡。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是:顺光,单色光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使用自动白平衡方式不能拍出具有某一种色调气氛的画面,如喜庆时使画面产生偏红的基调,拍不出晚霞、朝霞的红色气氛。下面从三种场合加以阐述。
1.舞台光线下的白平衡调整
舞台灯光千变万化、五颜六色。用自动白平衡拍摄时,会出现人物偏色且色彩不饱和的现象。此种状态下必须使用手控白平衡。调整方法是:在节目演出前舞台彩用单一色温的光线照明时(一般都是色温为3200k的碘钨灯),手控调整白平衡。有的摄像机除了手控白平衡、自动白平衡方式外还有“室内”和“室外”两档方式,把色温状态设置在“室内”档即可。
2.霞光下的白平衡调整
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色温都非常低,在人脑海中的印象是红色的霞光。然而用自动白平衡方式拍出的画面都没有一点红色气氛。此时也需要采用手控调整白平衡。方法是:把白平衡测试卡放置在阴影处,再对着它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霞光。有的摄像机色温方式有“室外”档,也可把水平衡设置在“室外”档再拍摄。
手控白平衡调整的基本特点是:若对着偏冷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面呈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若对着偏暖色调的对象手控调整白平衡,则在同样光线下拍出的画面呈冷色调。具体例子是:为了给喜庆场面增加气氛,想让画面呈现暖色调(如偏红),可在相同光线条件下,使摄像机对着蓝纸手控调整白平衡,然后再拍摄。
三、光圈调整
摄像机的自动光圈也是有条件的: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受光,而且是整个画面的平均曝光。满足这些条件下的拍摄可以拍出曝光较为正确的画面。然而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
1.逆光拍摄下光圈的调整
有时为了拍出晶莹透明对象的质感(如服装、花朵)或脉络(如树叶),必须采用逆光或侧逆光照明方式,这时若采用自动光圈方式。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自动光圈镜头对着拍摄对象,看一下光圈值(假设为F8)然后把光圈方式设为手控,眼睛年头寻像器的同时逐渐加大光圈(一般需增加一到两级光圈,如从F8增加到F5.6或F4),直到拍摄对象亮度合适为止,对于专业摄像机来说直到刚刚出现斑马纹为止。有的家用或专业摄像机高能 “逆光”方式,在拍摄逆光的对象时也可把光圈曝光方式高为“逆光”而不需人为加大光圈。
2.拍摄主体亮度与环境亮度对比过分悬殊条件下的光圈调整
(1)拍摄主体亮度高的情况:在拍摄舞台节目时,为了突出主持人或报幕人,他们通常由聚光灯强光照明。一般情况摄像机离拍摄主体均较远,只能拍摄摄人的中景或全景。此时由于拍摄主体(主持人或报幕人)的亮度与周围环境的亮度过分悬殊,若采用自动光圈拍摄,则必然出现主体(如主持人的脸部)曝光过度而呈现雪白一片而无任何层次。这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缩小光圈值。调整时,要一边观看取景器,一边调整,直到出现层次较丰富画面为止。
(2)拍摄主体亮度低的情况:当人处在背景较亮的环境下(如背景为白色的墙壁、白雪、天空等),由于人脸部的反光与背景的反光过分悬殊,此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光圈拍摄中景或全景,必然造成面部曝光不足的后果。
电视摄像入门很容易,但要真正的排好电视画面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勤学苦练,需要细心的体会和总结,相信只要掌握了画面构图白平衡和光圈调整,再加上你的刻苦努力,你就会完全掌握摄像技术,成为一名出色的电视人。
【参考文献】
[1] 任金州.《电视摄像》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