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以学习为快乐之事,这是教育的职责,所以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育;兴趣;主动性
二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层层深入,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把乐学作为了治学的最高境界。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述而》),孔子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育情境和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好之”与“乐之”其实是相互依存的,要想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首先必须得对它感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投入之后,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
首先,要有好学的精神,孔子对自己的好学精神是很欣赏的,《论语·公治长》中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谈到好学的标准时,他这样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孔子的言传身教也熏陶了弟子,《论语·子张》中子夏进一步突出了好学的重要性:“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子夏觉得所学成功的最佳方法,就是每日求新知,固守旧习。当学习从起初的兴趣发展到渐入佳境的情趣时,孔子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学习的快乐达到了高峰。孔子不仅自己如此,更是把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运用在教学中,在教授之中,他既善于引据往古经典,又善于比附当下食物,授课生动,引人入胜,使学生对学习有“欲罢不能”之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种和谐而又生动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这种启发诱导的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例如:
出现“打主意”一词,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个词,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带“打”字的动宾词组,并让他们分析不同词组里“打”字的不同含义。于是学生会有可能说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词,如:打球是玩球,打伞是撑开伞,打井是掘井、挖井,打毛衣是编织毛衣,打水是接水、灌水,打车是叫车、要车。打鼓是敲鼓,打拳是练拳,打油、打醋是买油、买醋,“打针是扎针注射的意思,等等。再如,学过上学、上课等词之后 就可以写出“上心、上色、上口、上门、上路、上火、上访、上冻、上操、上场、上报”等让学生分析“上”的意思 。这种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素材,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重视学生的全面性教育,现代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融合多种知识,提供多种教育,给受教育者以理智、情感、道德、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以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孔子的教学具有丰富的内容: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被誉为“圣门四科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志于道、据于德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等等。孔子的教学内容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学习内容是无所不包的,从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到学习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从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和社群关系,到学习各种艺术和在生活中体现的文化;从学习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到学习如何面对困境和磨难等等。在孔子看来,教育要贯穿于个性发展的始终,注重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它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校内外教育组成的统一的有机体。
有这样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关于美国小学教育的事情: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学位在一所大学任教后,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到美国小学读书。孩子适合的年级是五年级。但美国小学的自由随便和只鼓励不纠错的教学传统使我们这位学者深感担忧。担心这样学不到什么,并动了把小孩送回国读书的念头。但一年多以后的一件事极大地改变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后问他:“什么叫文化?”这是一个大得叫人很难简单说清的问题。没有办法,这位学者只好硬着头皮说了一通。儿子显然不满意,便不再问他的父亲。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只看到孩子忙得很起劲,跑图书馆,浏览网站,打电话和同学交流,邀小朋友来家里商讨……
一个星期以后,从电脑里打印出一封报告:什么叫文化?从各种途径得到了关于文化的17种定义,以及它们的出处;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都不同意这些观点,得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适应形势的变化,文化就生存,就发展;不适应,文化就消亡。接下来还说,如果要继续研究,还有如下参考文献,列了整整三页的参考文献。这就是一份学术论文的开题报告:有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有自己的假设,有进一步研究的计划,特别是有自己的创见。
这位学者惊叹自己到研究生阶段才做的事情,美国的教育却在小学阶段就已培养学生的这种探索研究的能力。显然,学校里的老师已经激发了儿子的兴趣,才使得儿子如此投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儿子当然很满意,很高兴,因此,儿子的学习劲头是越来越大,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因为他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身得到了增长。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的真正意义对一个孩子来说,当他学语文的时候应该能全身心去体会优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当他学数学的时候应该是感叹数字世界的神奇,当他学物理化学的时候应该是感受科学的魅力。
邓小平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看看我们的教育,让人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幼年时颇有天赋的孩子,一旦上了学,接受了教育,就变得平庸了许多,兴趣没有了,天赋也看不见了,追求真知的精神也逐渐磨灭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学习由学技能,学思维,学方法,学做人被异化成了啃课本,做习题,考高分,对父母来说,教育应该不再是帮助孩子改变社会地位的工具,不再是自己的面子问题,不再是自己所要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压力,抱持的应是更为平和的心态,真正关心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教育只局限于课本、习题、分数,这样的教育只会教得人心越来越死,眼光越来越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的学生们像鸭子一样,被动咀嚼着强灌进来的知识。获取学习知识固然重要,而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建立对于一个人整个的人生来说更加重要。当下盛行的统一的教学内容,牺牲了学生的个性,整齐划一的答案,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统一的教育评价,更是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快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获得知识,学会方法,更要感觉到有意思,很快乐!
综上所述,“乐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乐学”其实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从学习中能获得快乐,能高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认识到了这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思维活跃了各方面的能力才会有飞跃性的进展,创新也才会产生。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2][清]刘宝楠撰,《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
[3]程树德著《论语集释》,北京:国立华北编译馆,1943年版。
(作者简介:景浩荣(1981-),宁夏彭阳人,现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
关键词:教育;兴趣;主动性
二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层层深入,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把乐学作为了治学的最高境界。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述而》),孔子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育情境和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好之”与“乐之”其实是相互依存的,要想把学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情,首先必须得对它感兴趣,有了兴趣之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投入之后,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
首先,要有好学的精神,孔子对自己的好学精神是很欣赏的,《论语·公治长》中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谈到好学的标准时,他这样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孔子的言传身教也熏陶了弟子,《论语·子张》中子夏进一步突出了好学的重要性:“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子夏觉得所学成功的最佳方法,就是每日求新知,固守旧习。当学习从起初的兴趣发展到渐入佳境的情趣时,孔子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学习的快乐达到了高峰。孔子不仅自己如此,更是把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运用在教学中,在教授之中,他既善于引据往古经典,又善于比附当下食物,授课生动,引人入胜,使学生对学习有“欲罢不能”之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种和谐而又生动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这种启发诱导的方法在我们的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例如:
出现“打主意”一词,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这个词,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带“打”字的动宾词组,并让他们分析不同词组里“打”字的不同含义。于是学生会有可能说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词,如:打球是玩球,打伞是撑开伞,打井是掘井、挖井,打毛衣是编织毛衣,打水是接水、灌水,打车是叫车、要车。打鼓是敲鼓,打拳是练拳,打油、打醋是买油、买醋,“打针是扎针注射的意思,等等。再如,学过上学、上课等词之后 就可以写出“上心、上色、上口、上门、上路、上火、上访、上冻、上操、上场、上报”等让学生分析“上”的意思 。这种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素材,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重视学生的全面性教育,现代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融合多种知识,提供多种教育,给受教育者以理智、情感、道德、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以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孔子的教学具有丰富的内容:如“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被誉为“圣门四科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志于道、据于德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等等。孔子的教学内容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学习内容是无所不包的,从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到学习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从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和社群关系,到学习各种艺术和在生活中体现的文化;从学习如何对待工作和生活,到学习如何面对困境和磨难等等。在孔子看来,教育要贯穿于个性发展的始终,注重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它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校内外教育组成的统一的有机体。
有这样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关于美国小学教育的事情: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学位在一所大学任教后,把自己的儿子也带到美国小学读书。孩子适合的年级是五年级。但美国小学的自由随便和只鼓励不纠错的教学传统使我们这位学者深感担忧。担心这样学不到什么,并动了把小孩送回国读书的念头。但一年多以后的一件事极大地改变了他对美国教育的看法。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后问他:“什么叫文化?”这是一个大得叫人很难简单说清的问题。没有办法,这位学者只好硬着头皮说了一通。儿子显然不满意,便不再问他的父亲。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只看到孩子忙得很起劲,跑图书馆,浏览网站,打电话和同学交流,邀小朋友来家里商讨……
一个星期以后,从电脑里打印出一封报告:什么叫文化?从各种途径得到了关于文化的17种定义,以及它们的出处;最难能可贵的是,孩子都不同意这些观点,得出了自己的意见: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适应形势的变化,文化就生存,就发展;不适应,文化就消亡。接下来还说,如果要继续研究,还有如下参考文献,列了整整三页的参考文献。这就是一份学术论文的开题报告:有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有自己的假设,有进一步研究的计划,特别是有自己的创见。
这位学者惊叹自己到研究生阶段才做的事情,美国的教育却在小学阶段就已培养学生的这种探索研究的能力。显然,学校里的老师已经激发了儿子的兴趣,才使得儿子如此投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儿子当然很满意,很高兴,因此,儿子的学习劲头是越来越大,兴趣也越来越广泛,因为他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自身得到了增长。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的真正意义对一个孩子来说,当他学语文的时候应该能全身心去体会优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当他学数学的时候应该是感叹数字世界的神奇,当他学物理化学的时候应该是感受科学的魅力。
邓小平曾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看看我们的教育,让人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幼年时颇有天赋的孩子,一旦上了学,接受了教育,就变得平庸了许多,兴趣没有了,天赋也看不见了,追求真知的精神也逐渐磨灭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学习由学技能,学思维,学方法,学做人被异化成了啃课本,做习题,考高分,对父母来说,教育应该不再是帮助孩子改变社会地位的工具,不再是自己的面子问题,不再是自己所要面临的最严重的经济压力,抱持的应是更为平和的心态,真正关心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教育只局限于课本、习题、分数,这样的教育只会教得人心越来越死,眼光越来越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的学生们像鸭子一样,被动咀嚼着强灌进来的知识。获取学习知识固然重要,而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建立对于一个人整个的人生来说更加重要。当下盛行的统一的教学内容,牺牲了学生的个性,整齐划一的答案,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统一的教育评价,更是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快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获得知识,学会方法,更要感觉到有意思,很快乐!
综上所述,“乐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乐学”其实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学生从学习中能获得快乐,能高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认识到了这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主动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思维活跃了各方面的能力才会有飞跃性的进展,创新也才会产生。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2][清]刘宝楠撰,《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
[3]程树德著《论语集释》,北京:国立华北编译馆,1943年版。
(作者简介:景浩荣(1981-),宁夏彭阳人,现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