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比率的逐步提高,养老问题已经转变为社会集体重点关注问题之一。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它既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养老产业的兴起对老年群体、家庭、社会都有正向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辽宁省养老产业的存在问题,对造成辽宁省养老产业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辽宁省养老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养老产业;人口老龄化;辽宁省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所要面临的问题,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党中央历年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对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建立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据近几年数据统计,辽宁省每4个人中就会出现一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呈现递增趋势,老年人口数所占的比例和规模逐步扩增,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养老产业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大,辽宁省养老产业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质量的提升与发展,使老年群体的需求通过养老产业得到满足。养老产业不仅是满足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需要,还是满足老年人精神健康需求等综合性产业,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的兴起存在不可避免的必然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养老产业模式
第一种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思想是建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这一模式。在家庭养老中,老年人生活在家庭里,由熟悉的亲人来负责照顾,能够得到较为强烈的精神归属感,并能满足其对亲情的需求;其次,家庭养老模降低了社会成本。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子女赡养为核心的家庭养老也出现弊端,一方面,身为子女的中年人面临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由于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让子女无法很好地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养老使得三世同堂的现象变得很常见,但思想观念的不同,隔代之间出现矛盾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其次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载体,即在社区内设置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以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组织各类文娱活动等为主要责任,使得老年人既可以在家居住,又能够得到悉心照顾。第三种是机构养老模式,是指以社会形式的养老机构为地点,以亲人资助、老年人自己准备或者国家援助为主要经济获取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所需的各类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颐养天年需求的一种养老模式。当前,机构养老模式是国内重要的养老模式。
三、辽宁省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
辽宁省虽然在养老设施进行了扩建,但仍然无法满足对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养老产业存在利润低,利润时间间隔长及前期资金投入大的情况。因此,对于许多养老产业而言,他们在前期建设中最紧张的情况就是资金不足。养老产业通常在建设的早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将养老产业机构的相对较高的投资额用于建造大规模的支出项目,比如说房屋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的使用。而这笔资金会面临着收回的时间较长,只有在养老产业正常运作和高效率的情况下,经营时间够长,才能获取收益。辽宁省绝大部分养老产业的资金主要是靠自筹,由于缺乏其他资金来源,导致大多数养老机构无法实现大规模运营,这就会使养老产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3.2缺乏专业型人才
专业性人才取决于养老产业是否能够吸引具有专业能力、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素质的人才。要将这些人才纳入养老产业,那就要有着优厚的薪资待遇等等,但由于辽宁省养老产业起步稍晚,不具备这些优势,从事养老产业人员待遇不高,所以养老产业人才严重缺乏,年轻人也少有人愿意从事养老产业。而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情况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因为大部分服务人员缺乏养老服务的专业技能培训,仅仅会做一些家政服务的相关工作,而有关医疗、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无法涉及,也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难以照顾好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这些阻力都对辽宁养老产业专业化人才分配产生了不利的阻碍作用,从而导致了辽宁养老产业整体水平停滞不前。
3.3相关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辽宁省有关养老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尚不够完善,特别是和社区养老以及养老单位相关的法律规定较少。辽宁省由于之前在城市土地规划中没有重视到养老服务产业所需的地理位置选择,在处于老龄化人口加剧的大背景下,辽宁省的养老产业尚未成熟,各项规划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养老机构不得不建设在郊区或城市边缘,然而许多老年人不想远离当前的生活环境,就会导致一些养老机构处于空窗期的状态。尽管辽宁省已经为养老产业发不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文件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原则要求和缺乏具体实施政策的情况下实施的,而在政策实行的途中优惠政策的实现异常艰难。
四、辽宁省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大资金投入
全面发展辽宁省养老产业的筹资能力,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要明确资金的整体投入,做到均衡分配,与此同时,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需要不断革新辽宁省养老产业的融资方式,建立银行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方式,从而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若民营养老企业在运营良好的趋势下无法短期内偿还贷款,可以适当延长其贷款期限,鼓励民间各界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并参与投资,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民营筹资方式,并以民营资本为重点,在辽宁省建立和发展民营养老产业服务组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借鉴和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养老产业的成功经验,构建真正符合辽宁省养老产业实际需求的模式引进外资,针对重点养老产业项目,严格把控。
4.2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或企业应该推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鼓励并支持在大学内建立养老产业相关学院,将满足专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划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为养老产业引入年轻血液。其次,要加强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免费提供培训机会,使养老产业专业人才得到更好地进步,对于拥有养老产业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才,提供奖励机制,优先上岗。同时,可以将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实践技能、专业化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构建一个薪酬待遇管理制度,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使从事养老产业的人能够在养老产业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增加积极性,留住养老产业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他们将来持续提高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4.3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就目前辽宁省内养老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说,应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养老产业使用土地情况,我国土地情况日趋紧张,尤其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使用市中心土地的成本很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中协调,给予养老服务产业一些用地福利及优惠政策,减轻其压力,使得这些机构在选址时不需要因为土地成本的问题而选择十分偏远的郊区。二是关于养老产业政策的落实,由于养老产业的扶持政策涉及很多部门,在实际情况中,政策的制定往往只是落于表面,造成各部門无法认清各自的职责,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后,可以明确各方面的权责,消除壁垒,监督政策能够进行良性的传递和执行,让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养老产业。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关键词】养老产业;人口老龄化;辽宁省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所要面临的问题,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党中央历年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对中国的养老产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要建立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据近几年数据统计,辽宁省每4个人中就会出现一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呈现递增趋势,老年人口数所占的比例和规模逐步扩增,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养老产业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大,辽宁省养老产业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质量的提升与发展,使老年群体的需求通过养老产业得到满足。养老产业不仅是满足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需要,还是满足老年人精神健康需求等综合性产业,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产业的兴起存在不可避免的必然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养老产业模式
第一种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思想是建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这一模式。在家庭养老中,老年人生活在家庭里,由熟悉的亲人来负责照顾,能够得到较为强烈的精神归属感,并能满足其对亲情的需求;其次,家庭养老模降低了社会成本。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子女赡养为核心的家庭养老也出现弊端,一方面,身为子女的中年人面临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由于高强度的生活节奏让子女无法很好地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养老使得三世同堂的现象变得很常见,但思想观念的不同,隔代之间出现矛盾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其次是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社区为载体,即在社区内设置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以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组织各类文娱活动等为主要责任,使得老年人既可以在家居住,又能够得到悉心照顾。第三种是机构养老模式,是指以社会形式的养老机构为地点,以亲人资助、老年人自己准备或者国家援助为主要经济获取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所需的各类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颐养天年需求的一种养老模式。当前,机构养老模式是国内重要的养老模式。
三、辽宁省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资金投入不足
辽宁省虽然在养老设施进行了扩建,但仍然无法满足对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养老产业存在利润低,利润时间间隔长及前期资金投入大的情况。因此,对于许多养老产业而言,他们在前期建设中最紧张的情况就是资金不足。养老产业通常在建设的早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将养老产业机构的相对较高的投资额用于建造大规模的支出项目,比如说房屋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的使用。而这笔资金会面临着收回的时间较长,只有在养老产业正常运作和高效率的情况下,经营时间够长,才能获取收益。辽宁省绝大部分养老产业的资金主要是靠自筹,由于缺乏其他资金来源,导致大多数养老机构无法实现大规模运营,这就会使养老产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3.2缺乏专业型人才
专业性人才取决于养老产业是否能够吸引具有专业能力、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素质的人才。要将这些人才纳入养老产业,那就要有着优厚的薪资待遇等等,但由于辽宁省养老产业起步稍晚,不具备这些优势,从事养老产业人员待遇不高,所以养老产业人才严重缺乏,年轻人也少有人愿意从事养老产业。而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情况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因为大部分服务人员缺乏养老服务的专业技能培训,仅仅会做一些家政服务的相关工作,而有关医疗、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无法涉及,也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难以照顾好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这些阻力都对辽宁养老产业专业化人才分配产生了不利的阻碍作用,从而导致了辽宁养老产业整体水平停滞不前。
3.3相关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辽宁省有关养老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尚不够完善,特别是和社区养老以及养老单位相关的法律规定较少。辽宁省由于之前在城市土地规划中没有重视到养老服务产业所需的地理位置选择,在处于老龄化人口加剧的大背景下,辽宁省的养老产业尚未成熟,各项规划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养老机构不得不建设在郊区或城市边缘,然而许多老年人不想远离当前的生活环境,就会导致一些养老机构处于空窗期的状态。尽管辽宁省已经为养老产业发不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文件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原则要求和缺乏具体实施政策的情况下实施的,而在政策实行的途中优惠政策的实现异常艰难。
四、辽宁省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大资金投入
全面发展辽宁省养老产业的筹资能力,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要明确资金的整体投入,做到均衡分配,与此同时,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需要不断革新辽宁省养老产业的融资方式,建立银行与企业的长效合作方式,从而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若民营养老企业在运营良好的趋势下无法短期内偿还贷款,可以适当延长其贷款期限,鼓励民间各界资本进入养老产业并参与投资,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民营筹资方式,并以民营资本为重点,在辽宁省建立和发展民营养老产业服务组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借鉴和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养老产业的成功经验,构建真正符合辽宁省养老产业实际需求的模式引进外资,针对重点养老产业项目,严格把控。
4.2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或企业应该推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鼓励并支持在大学内建立养老产业相关学院,将满足专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划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为养老产业引入年轻血液。其次,要加强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产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免费提供培训机会,使养老产业专业人才得到更好地进步,对于拥有养老产业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才,提供奖励机制,优先上岗。同时,可以将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实践技能、专业化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构建一个薪酬待遇管理制度,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使从事养老产业的人能够在养老产业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增加积极性,留住养老产业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他们将来持续提高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4.3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就目前辽宁省内养老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说,应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养老产业使用土地情况,我国土地情况日趋紧张,尤其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使用市中心土地的成本很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中协调,给予养老服务产业一些用地福利及优惠政策,减轻其压力,使得这些机构在选址时不需要因为土地成本的问题而选择十分偏远的郊区。二是关于养老产业政策的落实,由于养老产业的扶持政策涉及很多部门,在实际情况中,政策的制定往往只是落于表面,造成各部門无法认清各自的职责,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后,可以明确各方面的权责,消除壁垒,监督政策能够进行良性的传递和执行,让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养老产业。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