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时期,孙权继承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打下的基业,据有江东,建立吴国,史称“东吴”,孙权就是吴国的开国皇帝。这样一来,孙权就成了当时吴国最高层的领导人。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孙权这个人的性格中有着好几个重大的缺点,这些缺点对于吴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首先,孙权是一个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的人。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彻底打败袁绍之后,曹操派遣使臣前往江东去见孙权,命令孙权送自己的儿子到曹操把持的东汉朝廷之中。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名义上说是让孙权的儿子入朝伴驾,实际上却是要扣留孙权的儿子做人质,借此来牵制孙权。对于曹操的这个命令,孙权踌躇再三,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肱股之臣周瑜和张昭在一起商议。张昭主张送人给曹操,周瑜却坚持不能送。这时,由于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和周瑜的意见是一致的,孙权这才作出了不送儿子入朝的决定。由此可见,孙权是有犹豫不决的缺点的。
在征伐黄祖之前,孙权召集自己的一班文武商议征伐一事。《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写到,张昭说:“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意思是说,现在东吴正在国丧期间,不能动兵,要等明年再说。周瑜却说:“报仇雪恨,何待期年?”意思是说,报仇雪恨,等什么等?这时,身为吴国最高领导人的孙权又犹豫不决了。后来,黄祖手下的大将甘宁投降吴国,孙权这才下定了去征伐黄祖的决心。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孙权犹豫不决的这个缺点。
在赤壁大战之前,孙权一直犹豫不决,他拿不定主意究竟和曹操是战是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孙权。这时,幸亏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一批年轻人再三劝说和开导孙权,再加上许多武将都充满了和曹操决战的勇气,这才使孙权终于下定了迎战曹操的决心。
的确,孙权有遇事犹豫不决的性格缺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的犹豫不决却给他的下属提供了一个遇事能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这无形中就增大了吴国内部的民主、和谐的政治气氛,使孙权可以更大限度地选择到较好的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
不过,孙权虽然遇事常常犹豫不决,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孙权一般都能够下定最后的决心,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再动摇。这是难能可贵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写到,孙权在下定决心抗击曹操后,他当即拔剑砍掉了桌子的一角,对众文武说道:“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意思是说,我孙权已经下定决心和曹操决死一战了,谁再敢劝我投降曹操,我就像砍这桌子角一样砍了他!孙权在犹豫不决之后的毅然决断,弥补了他犹豫不决的这种不足。
孙权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怯懦。其实,孙权的犹豫不决往往是他的怯懦引起的。比如,赤壁之战前,孙权犹豫不决,下不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实际上这是孙权害怕曹操的兵力,而不敢大胆迎敌。还有,在孙权苦战后夺取了荆州,却被刘备不费一枪一刀地据为己有,孙权害怕把刘备逼向曹操一方,而不敢公开和刘备争夺荆州。后来,孙权采取吕蒙的计谋夺取了荆州,却又害怕刘备复仇,就耍小聪明,将关羽的首级移交给曹操,想嫁祸于人而撇清自己。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而准备征伐吴国,孙权就赶紧上表向魏文帝曹丕称臣,并接受曹丕給予的吴王封号,孙权这样做实际上是自己害刘备,想求得魏国的庇护和增援。
可以说,孙权的怯懦这种缺点是性格中的严重不足之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的怯懦这种缺点又促使吴国在保护自身方面更加敏感和灵活。
孙权还有天真稚气的缺点。孙权身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却在处理有些事情时偶尔显露出天真稚气的缺点。比如,为了向刘备索要荆州,孙权竟然不顾妹妹孙尚香的名声,想出了招亲的缺德办法,以招亲为名,将刘备诱骗到吴国,准备借此机会软禁刘备。因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再加上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等人的坚决反对,最后,孙权品尝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苦果。
孙权为了收回荆州,竟然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凭着性子就监禁了自己的心腹忠臣诸葛瑾的全家老小。孙权当时大概认为诸葛瑾是刘备的第一谋士诸葛亮的哥哥,就想借此逼迫诸葛瑾通过与诸葛亮的私人关系向刘备要回荆州。孙权这样做真是太天真稚气了。可以说,孙权是把无情的政治斗争看得过于简单,他的做法也就非常天真稚气,当然,孙权这样做最终自然是白费心血。
还有一次,在吴国的一次国宴上,孙权看见诸葛瑾的脸长得很长,就心血来潮,令人牵来一头驴,然后,孙权用笔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字。孙权这种天真稚气的做法只是为了图自己一时开心,却不考虑诸葛瑾身为大臣的人格尊严。
孙权处事天真稚气的缺点,也许是他孩提时代的天真稚气在成人后的再次表现,这种表现往往是随意的,对于一个最高领导人来说,天真稚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常常是极大的。
(请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奉寄稿酬与样刊)
首先,孙权是一个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的人。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彻底打败袁绍之后,曹操派遣使臣前往江东去见孙权,命令孙权送自己的儿子到曹操把持的东汉朝廷之中。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名义上说是让孙权的儿子入朝伴驾,实际上却是要扣留孙权的儿子做人质,借此来牵制孙权。对于曹操的这个命令,孙权踌躇再三,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肱股之臣周瑜和张昭在一起商议。张昭主张送人给曹操,周瑜却坚持不能送。这时,由于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和周瑜的意见是一致的,孙权这才作出了不送儿子入朝的决定。由此可见,孙权是有犹豫不决的缺点的。
在征伐黄祖之前,孙权召集自己的一班文武商议征伐一事。《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写到,张昭说:“居丧未及期年,不可动兵。”意思是说,现在东吴正在国丧期间,不能动兵,要等明年再说。周瑜却说:“报仇雪恨,何待期年?”意思是说,报仇雪恨,等什么等?这时,身为吴国最高领导人的孙权又犹豫不决了。后来,黄祖手下的大将甘宁投降吴国,孙权这才下定了去征伐黄祖的决心。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孙权犹豫不决的这个缺点。
在赤壁大战之前,孙权一直犹豫不决,他拿不定主意究竟和曹操是战是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孙权。这时,幸亏周瑜、诸葛亮、鲁肃等一批年轻人再三劝说和开导孙权,再加上许多武将都充满了和曹操决战的勇气,这才使孙权终于下定了迎战曹操的决心。
的确,孙权有遇事犹豫不决的性格缺点,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的犹豫不决却给他的下属提供了一个遇事能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这无形中就增大了吴国内部的民主、和谐的政治气氛,使孙权可以更大限度地选择到较好的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
不过,孙权虽然遇事常常犹豫不决,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后,孙权一般都能够下定最后的决心,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再动摇。这是难能可贵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中写到,孙权在下定决心抗击曹操后,他当即拔剑砍掉了桌子的一角,对众文武说道:“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意思是说,我孙权已经下定决心和曹操决死一战了,谁再敢劝我投降曹操,我就像砍这桌子角一样砍了他!孙权在犹豫不决之后的毅然决断,弥补了他犹豫不决的这种不足。
孙权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怯懦。其实,孙权的犹豫不决往往是他的怯懦引起的。比如,赤壁之战前,孙权犹豫不决,下不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实际上这是孙权害怕曹操的兵力,而不敢大胆迎敌。还有,在孙权苦战后夺取了荆州,却被刘备不费一枪一刀地据为己有,孙权害怕把刘备逼向曹操一方,而不敢公开和刘备争夺荆州。后来,孙权采取吕蒙的计谋夺取了荆州,却又害怕刘备复仇,就耍小聪明,将关羽的首级移交给曹操,想嫁祸于人而撇清自己。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而准备征伐吴国,孙权就赶紧上表向魏文帝曹丕称臣,并接受曹丕給予的吴王封号,孙权这样做实际上是自己害刘备,想求得魏国的庇护和增援。
可以说,孙权的怯懦这种缺点是性格中的严重不足之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权的怯懦这种缺点又促使吴国在保护自身方面更加敏感和灵活。
孙权还有天真稚气的缺点。孙权身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却在处理有些事情时偶尔显露出天真稚气的缺点。比如,为了向刘备索要荆州,孙权竟然不顾妹妹孙尚香的名声,想出了招亲的缺德办法,以招亲为名,将刘备诱骗到吴国,准备借此机会软禁刘备。因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再加上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等人的坚决反对,最后,孙权品尝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苦果。
孙权为了收回荆州,竟然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凭着性子就监禁了自己的心腹忠臣诸葛瑾的全家老小。孙权当时大概认为诸葛瑾是刘备的第一谋士诸葛亮的哥哥,就想借此逼迫诸葛瑾通过与诸葛亮的私人关系向刘备要回荆州。孙权这样做真是太天真稚气了。可以说,孙权是把无情的政治斗争看得过于简单,他的做法也就非常天真稚气,当然,孙权这样做最终自然是白费心血。
还有一次,在吴国的一次国宴上,孙权看见诸葛瑾的脸长得很长,就心血来潮,令人牵来一头驴,然后,孙权用笔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字。孙权这种天真稚气的做法只是为了图自己一时开心,却不考虑诸葛瑾身为大臣的人格尊严。
孙权处事天真稚气的缺点,也许是他孩提时代的天真稚气在成人后的再次表现,这种表现往往是随意的,对于一个最高领导人来说,天真稚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常常是极大的。
(请作者与本刊联系,以便奉寄稿酬与样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