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我们更应该清楚,我们创设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生活要素,这些生活要素使得情境本身富有情趣,教师不能任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浅表的层面。
案例一:
曾经听过一节一年级的“小小商店”,老师事先让学生带来家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贴上价格标签。有的带学习用具,有的带生活用品,还有的带一些玩具。老师分组安排了一次模拟购物的情境,几个“售货员”辛辛苦苦地搬来许多真正的商品,其余的学生进行实际购物。在进行小结点评后,紧接着对全班的所有的商品集中,进行全班任意购买。
这节课可以说具有很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沉浸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体会购物带来的快感,但是我们在想,教师对学生提供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必要吗?
我们通过听课了解到这样几个现象,在汇报交流时,教师分别让购物人员、售货员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购物时要看清价格,了解自己带的钱够不够,才能判断买不买,以及找回多少钱等等。而学生交流时却说“我想买的被某某买走了,谁把买来的东西打开吃了,还有为买同样一件东西而发生你争我抢的现象,有的同学甚至说到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该我买。”于是老师便告诉学生要文明购物。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时,学生都将文明购物作为了小结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此处的情境创设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未必一定要用真实的物品才能达到情境创设的高潮,学生本身就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他们在平时已经接触到许多有关于购物的体验,并且学生在购物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钱正好,二是钱有剩余,三钱不够。而第三种情况学生很少考虑,因为多数学生在购物前会问多少钱而后判断自己的钱够不够。我想如果修改一下设计方案效果会更好些:
案例二:《小小商店》片段
师:在生活中,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你是怎样到商店买东西的?
生:先看看有什么,在问问价钱。
师:为什么要问问价钱呢?不问行不行?
生:略
师:班上有三位小朋友去商店,同时看上了一件玩具,请你帮忙看一看,谁能买到玩具,为什么?
(玩具12元 小明带了13元 小丽带了11元 小芳带了12元)
生:略
师:为什么小明和小芳可以买这个玩具?他们卖完玩具后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如果小丽也想买这个玩具该怎么办?
生:略
通过“为什么要问价钱?不问行不行?”激起学生的元认知,初次体会到价钱与所付钱数之间的关系。而接下来的一个情境的创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钱有剩余、正好、不够三种情况。而“如果小丽也想买这个玩具,该怎么办?”激起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兴趣,真正做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数学性不能被生活化的情境所淹没,应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形成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活化并不是形成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的唯一手段和必经途径。让课堂静下来,还学生一个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比形式上的热闹要好的多。
二、情境的创设、脱离了生活
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在该课的练习部分,老师通过一些基础练习、比较练习、变式练习后,又设计了两个练习,目的是将所学内容生活化:
案例三:商场清仓特卖,上衣每件13元,裤子每件20元(多媒体展示)。紧接着教师口述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3件上衣多少钱?买2条裤子多少钱?买一套需要多少钱?买3套100元够吗?
很显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其中一问的出示是为防止思维定势。但此题稍有违背常理的现象,试问现在有几位家长会同时买2、3件相同的衣服呢?
数学不只是要生活的趣味,生活也不是需要用数学来做简单的注解。并非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性与生活化不是同一层面的,应从生活中“化”出数学性,数学性应高于生活化。
诚然,我们需要一定量的相关练习,但当提炼出数学性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时,此时的生活化运用的思维层次要有所提高。
三、情境的创设、干扰了思维
将数学性回到生活化,不是对数学性的一次次生活实例重演,应当以生活经验为依据,是更高层次的生活化。此时的生活化不但是对数学性的一次感性的检验,而且是对数学性的一次理性拓展,更应该是对数学性的一次创造性运用。而不应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意创造。
由于出示的是学生喜爱的玩具,并且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学生都争着抢着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但这个问题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根本不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做,多数是买两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且是用加法来解答。我想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来说学生要的是两种而不是一种两个。尽管教师在解答过程中进行解释说明,学生还是我行我素按原有的想法来表述。很显然此情境的创设违背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种现实情境也是一种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通过这两节课,我想作为一线的老师,大家更多地是考虑要将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认为在课堂上,能让别人感觉到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是符合新程课标。恰恰相反,《标准》中的生活化是现实的,而不是虚设的,捏构的,更不应是不存在的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我们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作者单位:东海县平明中心小学 江苏】
我们更应该清楚,我们创设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生活要素,这些生活要素使得情境本身富有情趣,教师不能任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浅表的层面。
案例一:
曾经听过一节一年级的“小小商店”,老师事先让学生带来家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并在家长的帮助下贴上价格标签。有的带学习用具,有的带生活用品,还有的带一些玩具。老师分组安排了一次模拟购物的情境,几个“售货员”辛辛苦苦地搬来许多真正的商品,其余的学生进行实际购物。在进行小结点评后,紧接着对全班的所有的商品集中,进行全班任意购买。
这节课可以说具有很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沉浸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体会购物带来的快感,但是我们在想,教师对学生提供这样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必要吗?
我们通过听课了解到这样几个现象,在汇报交流时,教师分别让购物人员、售货员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购物时要看清价格,了解自己带的钱够不够,才能判断买不买,以及找回多少钱等等。而学生交流时却说“我想买的被某某买走了,谁把买来的东西打开吃了,还有为买同样一件东西而发生你争我抢的现象,有的同学甚至说到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该我买。”于是老师便告诉学生要文明购物。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时,学生都将文明购物作为了小结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此处的情境创设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未必一定要用真实的物品才能达到情境创设的高潮,学生本身就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他们在平时已经接触到许多有关于购物的体验,并且学生在购物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钱正好,二是钱有剩余,三钱不够。而第三种情况学生很少考虑,因为多数学生在购物前会问多少钱而后判断自己的钱够不够。我想如果修改一下设计方案效果会更好些:
案例二:《小小商店》片段
师:在生活中,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
生:买过。
师:你是怎样到商店买东西的?
生:先看看有什么,在问问价钱。
师:为什么要问问价钱呢?不问行不行?
生:略
师:班上有三位小朋友去商店,同时看上了一件玩具,请你帮忙看一看,谁能买到玩具,为什么?
(玩具12元 小明带了13元 小丽带了11元 小芳带了12元)
生:略
师:为什么小明和小芳可以买这个玩具?他们卖完玩具后有什么不同?
生:略
师:如果小丽也想买这个玩具该怎么办?
生:略
通过“为什么要问价钱?不问行不行?”激起学生的元认知,初次体会到价钱与所付钱数之间的关系。而接下来的一个情境的创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钱有剩余、正好、不够三种情况。而“如果小丽也想买这个玩具,该怎么办?”激起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兴趣,真正做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数学性不能被生活化的情境所淹没,应通过生活化这一手段形成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活化并不是形成数学思维及数学素养的唯一手段和必经途径。让课堂静下来,还学生一个思考的环境,让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比形式上的热闹要好的多。
二、情境的创设、脱离了生活
在一次听课中,一位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在该课的练习部分,老师通过一些基础练习、比较练习、变式练习后,又设计了两个练习,目的是将所学内容生活化:
案例三:商场清仓特卖,上衣每件13元,裤子每件20元(多媒体展示)。紧接着教师口述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3件上衣多少钱?买2条裤子多少钱?买一套需要多少钱?买3套100元够吗?
很显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继续练习,其中一问的出示是为防止思维定势。但此题稍有违背常理的现象,试问现在有几位家长会同时买2、3件相同的衣服呢?
数学不只是要生活的趣味,生活也不是需要用数学来做简单的注解。并非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性与生活化不是同一层面的,应从生活中“化”出数学性,数学性应高于生活化。
诚然,我们需要一定量的相关练习,但当提炼出数学性后,再运用到生活中去时,此时的生活化运用的思维层次要有所提高。
三、情境的创设、干扰了思维
将数学性回到生活化,不是对数学性的一次次生活实例重演,应当以生活经验为依据,是更高层次的生活化。此时的生活化不但是对数学性的一次感性的检验,而且是对数学性的一次理性拓展,更应该是对数学性的一次创造性运用。而不应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意创造。
由于出示的是学生喜爱的玩具,并且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学生都争着抢着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但这个问题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根本不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做,多数是买两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且是用加法来解答。我想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来说学生要的是两种而不是一种两个。尽管教师在解答过程中进行解释说明,学生还是我行我素按原有的想法来表述。很显然此情境的创设违背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种现实情境也是一种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通过这两节课,我想作为一线的老师,大家更多地是考虑要将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认为在课堂上,能让别人感觉到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就是符合新程课标。恰恰相反,《标准》中的生活化是现实的,而不是虚设的,捏构的,更不应是不存在的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我们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作者单位:东海县平明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