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中的修辞句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顺应论分析理雅各和辜鸿铭两个译本中比喻句的翻译,探讨如何在顺应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顺应论 《论语》 比喻句
一、引言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典籍承载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论语》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伦理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先秦早期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对比、借代、引用、排比等。《论语》中的修辞手法使语句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意味深长。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进行合理组织与筛选,还应考虑到文学作品所处的特定文化语境,在顺应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译入目的语。(丁健海,2009)
大部分的修辞负载着文化信息,因此,修辞手段翻译的难点在于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这样具有明显跨文化交际特征的行为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取向和文化立场往往决定翻译的策略顺应倾向(孟健,2012)。本文研究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中比喻句的翻译,其原因在于两位译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做出文化顺应的选择与目的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通过语言顺应论讨论其各自的翻译特色与使用的翻译策略,对探讨译者如何更好地翻译文学典籍中的比喻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论。该理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戈玲玲,2002)。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異,译者的译文要使读者能够克服文化障碍并理解原作思想内容。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对语境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同样要遵守语言顺应论所强调的原则: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现象和交际目的的一致性。(钟文,2010)
顺应论主要通过四个方面阐述语言的顺应性特征,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马卉,2006)。维索尔伦认为,语境关系顺应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即语言上下文;交际语境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并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才能创造出符合译语读者要求的译文并准确传达原语信息。结构客体顺应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译语的词汇、语法、句式结构等作出合理的选择,以体现原文的文本特色。顺应的动态性是语言顺应论的核心。语言的选择与产生会因为时间差异而发生变化,对语言的使用与理解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语言具有变异性。在语言运用中,译者不仅要根据语境来选择语言,应该顺应原语文本产生的时代环境和目标读者所处的时间背景。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是指译者在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意识凸显度,一些译者可能是在潜意识中自动顺应语言表达的各种要素,有些译者则需要提高自己的意识程度才能做到顺应影响交际的多种语言因素。出现这种意识凸显度差异的原因,一是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想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的不同,二是因为译者本身翻译素养水平的高低。
随着对典籍翻译研究和儒学研究的升温,研究视角也应进行相应的转变与突破。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论语》中比喻句的翻译,以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中国典籍中的比喻句时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提供借鉴。
三、《论语》中比喻句的翻译
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具体的、通俗的客体或情境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主体或情境。孔子将比喻贯穿于日常语言,不仅使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更让听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样的喻体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不同,为实现原文喻体与译文喻体的内涵对接,译者必须能够找准源语比喻中的喻体在目的语中相对应的文化负载喻体,而不是表象的对应词。(徐珺,刘法公,2004)
《论语》中出现的比喻包括直喻、隐喻、类喻、引喻、对喻等。由于分析方法不同,人们对比喻的种类的说法不一,但比喻大体可分为明喻、隐喻及借喻三大类。《论语》中有明喻21例,隐喻7例,借喻28例。(丁桃源,2007)在此,我们选取了理雅各与辜鸿铭英译本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研究分析。
(一)明喻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在形式上是相类关系,一般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在《论语》中,明喻一般以“犹”“若”“如”“似”等作为比喻词。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理译: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by unrighteousness are to me as a floating cloud.
辜译: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through the sacrifice of what is right,would be to me as unreal as a mirage.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他认为不符合“道义”的荣华富贵就如过眼浮云一样毫无价值。此句关键在于对“如浮云”的翻译,理雅各直译为“floating cloud”,紧扣原文;辜鸿铭则将“浮云”意译为“mirage(海市蜃楼)”。这两种意象代表的都是虚幻且不切实际的事物,因此两个版本均能传达出原文中喻体的意义。对于此类容易为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比喻,即使不考虑文化语境的顺应,依然能表达语句的内在含义。明喻中的比喻词可简单译为“as”或“like”。
(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理译:Our Master cannot be attained to,just in the same way as the heaven cannot be gone up by the steps of a stair.
辜译:Now Confucius cannot be equaled,just as no man can climb up to the sky.
“天”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它既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天,表示与“地”相对的空间或自然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内涵更加深刻复杂的主宰之天,即掌控天地万物与社会历史命运的最高权威意志(张政,胡文潇,2015)。子贡认为,孔子的贤能是不可及的,就像是天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故在此可将“天”理解为第一种意思。显然,理雅各为顺应西方的文化语境,采用归化翻译将“天”译为“heaven”,肯定了孔子如西方人眼中的“heaven”一样圣洁、崇高的地位,他的目的在于讓西方读者了解孔子在中国人心目的重要性。但此处的“天”只代表着“高得无法触及的地方”,并没有西方人眼中“heaven”的含义。辜鸿铭将“天”译为“sky”,表明他对原文的理解更加到位。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满足交际需要而进行了不同的语言选择。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理译:Tsze-kung said,“The faults of the superior man are like the eclipses of the sun and moon.He has his faults,and all men see them;he changes again,and all men look up to him.”
辜译:The same disciple remarked,“The failings of a great man are eclipses of the sun and moon. When he fails,all men see it;but,when he recovers from his failing, all men look up to him as before.”
此句中的“日月之食”比喻君子的过错。若君子知错能改,那么他的光辉终将会冲破黑暗,再次显现出来,人们还会像以前那样敬仰他。由于原文中本身就有对这个比喻的解释,因此可以直译喻体而不会造成读者的困惑。从句式上来看,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译文都很贴近原文的结构客体。《论语》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译文中的词汇、语法、句式等结构客体若能顺应原文结构客体,则更能体现原文的文体特色。
(二)隐喻
隐喻又叫暗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它们在形式上是相合关系,所强调的类似点也更加鲜明、突出。一般以“是、为、即”等作为比喻词。
(4)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侑》)
理译:The kingdom has long been without the principles of truth and right;Heaven is going to use your master as a bell with its wooden tongue.
辜译:The world has long been without the order and justice of good government;now God is going to make use of your Teacher as a tocsin to awaken the world.
“木铎”的原意是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晃木铎以召听众,因此对“木铎”的翻译是关键。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文化凋零,“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喻指上天要借助孔子来教化百姓。理雅各将“木铎”直译为“wooden tongue”,虽然这种译法保留了原文的意蕴,但读者无法理解“木铎”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辜鸿铭则采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比喻意象“tocsin”,并添加解释“to awaken the world”,传达了原文的真实含义。可以说,在此译文中,辜鸿铭完全顺应了文化交际的需要,使原文与译文的等值达到了最大化。
(5)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理译:The Master said,“The accomplished scholar is not a utensil.”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k.”
在这句话中,孔子并没有使用明显的隐喻标志词。原文之意是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理雅各直译为:君子不是一个器皿。 “utensil”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的定义是:an object for use in a particular way,esp.a tool。理雅各的译文中已经包含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段,而对于西方人来说,“utensil”本身就已包含了“单一”这个概念,所以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王东波,2008)。辜鸿铭则采取意译法补充并改写原文内容,所以他的译文更倾向于解释性:聪明的人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只适合做一种工作的机器。相比之下,两句译文各有优缺点,理译简洁明了,但不如辜译的表达浅显易懂。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辜鸿铭的语言使用和选择更能体现其交际意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儒家思想,改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见是辜鸿铭翻译《论语》的主要目的,因此他的译文主要以阐释孔子话语中的文化内涵为主。译者不同的交际目的不仅影响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能反映出译者在顺应文化语境或结构客体时意识凸显的差异。 (3)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
理译:Tsze-kung asked,“What do you say of me,Ts’ze?”The Master said,“You are a utensil.”“What utensil?”“A gemmed sacrificial utensil.”
辜译:Another disciple who heard the above remarks said then to Confucius,“And I,what do you say of me?”“You are,”answered Confucius,“a work of art.”“What work of art?”asked the other.“A rich jeweled work of art,”was the reply.
瑚琏是古代宗庙盛放黍稷的祭器,华美且贵重,喻指国家宝贵的人才。这里孔子将子贡喻为瑚琏,是对他才能超群、宽容厚德的肯定。但孔子認为,“君子不器”才是一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这里又把子贡比作“器”,说明以子贡的修养还无法成为“君子”。理雅各的译文“gemmed sacrificial utensil(用宝石装饰的祭祀器具)”与辜鸿铭的译文“a rich jeweled work of art(镶满宝石的艺术作品)”可以为读者所接受,但由于文化差异,读者只能理解喻体表面的意思,甚至可能会对孔子的评价产生误解,认为子贡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君子。作为译者,必须对原语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对译语词汇的选择。
(三)借喻
以喻体代替本体,且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的修辞手法是借喻。这种修辞手法往往更能表现出语句的哲理性。
(7)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理译: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will be his brothers.
辜译:He will find all men within the corners of the Earth his brothers.
此句需要推敲上下文语境考察,其背景是司马牛与自己的兄弟毫无共同语言,就像没有兄弟一样,子夏则安慰:作为君子,谨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和有礼,那么天下的人都会成为他的兄弟。理雅各将“四海”直译为“four seas”,但典籍中的“四海”并没有明确的海域,而是泛指全国各地,因此西方读者也许会困惑,什么是“四海”?它所代表的意义又是什么?而辜鸿铭的译文“the corners of the Earth(普天之下)”对“四海”作了阐释,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从结构客体来看,英语侧重形合,结构缜密,注重语篇的形式衔接;汉语侧重意合,结构松散,连贯依靠语义和逻辑。(马卉,2006)辜鸿铭译文中的“he will find”虽然在原文中不存在对等语,但更符合英文的形式连接,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这也就是维索尔伦顺应论中所认为的语言具有变异性和顺应性。
(8)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无杇也!”(《公冶长》)
理译:Tsai Yu being asleep during the daytime, the Master said,“Rotten wood cannot be carved;a wall of dirty earth will not receive the trowel.
辜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spent the best hours of the day in sleep. Confucius remarking on it,said,“You cannot carve anything out of rotten wood nor plaster up wall built up of rubbish.”
孔子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宰予,把他比作是不可雕的朽木、不堪涂抹的粪土之墙。此句的翻译关键在于“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朽木无法雕刻成精致实用的物品,而不是朽木是无法被雕刻的。因此,理雅各的译文“rotten wood cannot be carved”虽顺应了原文的被动句式,但严格来说,此译误解了孔子的意思。辜鸿铭的译文“you cannot carve anything out of rotten wood (用朽木雕刻不出什么东西)”则显得更加具体。
四、结语
《论语》中的修辞手段使其达到极高的文学水平,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散文史上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毛学河,1994)。探讨其修辞手段的英译,研究其翻译历程,对儒学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语言顺应论研究《论语》中比喻句的英译发现,太过忠实的译文反而会造成信息交际的障碍,译者必须在理解原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与结构客体,从而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弥补文化概念缺失,使原文的表意与特色达到最大化。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Y20132693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016]、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项目编号:JDW15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健海.《论语》两译本之顺应翻译比较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丁桃源.《论语》修辞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外语学刊,2002,(3):7-11.
[4]马卉.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7-160.
[5]毛学河.《论语》修辞手法初探[J].海南师院学报,1994(1):87-90.
[6]孟健,曲涛,夏洋.文化顺应理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为例[J].外语学刊,2012(3):104-108.
[7]王东波.《论语》英译比较研究——以理雅各与辜鸿铭译本为案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徐珺,刘法公.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4,(5):50-53.
[9]张政,胡文潇.《论语》中“天”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中国文化核心关键词英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5,(6):92-96.
[10]钟文.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40-144.
(倪玲玲 郭泉江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关键词:顺应论 《论语》 比喻句
一、引言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典籍承载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论语》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伦理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先秦早期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对比、借代、引用、排比等。《论语》中的修辞手法使语句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意味深长。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语言层面进行合理组织与筛选,还应考虑到文学作品所处的特定文化语境,在顺应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译入目的语。(丁健海,2009)
大部分的修辞负载着文化信息,因此,修辞手段翻译的难点在于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这样具有明显跨文化交际特征的行为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取向和文化立场往往决定翻译的策略顺应倾向(孟健,2012)。本文研究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中比喻句的翻译,其原因在于两位译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译过程中做出文化顺应的选择与目的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通过语言顺应论讨论其各自的翻译特色与使用的翻译策略,对探讨译者如何更好地翻译文学典籍中的比喻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论。该理论强调: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戈玲玲,2002)。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異,译者的译文要使读者能够克服文化障碍并理解原作思想内容。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对语境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同样要遵守语言顺应论所强调的原则: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现象和交际目的的一致性。(钟文,2010)
顺应论主要通过四个方面阐述语言的顺应性特征,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马卉,2006)。维索尔伦认为,语境关系顺应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即语言上下文;交际语境包括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并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才能创造出符合译语读者要求的译文并准确传达原语信息。结构客体顺应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译语的词汇、语法、句式结构等作出合理的选择,以体现原文的文本特色。顺应的动态性是语言顺应论的核心。语言的选择与产生会因为时间差异而发生变化,对语言的使用与理解也并非一成不变,因此语言具有变异性。在语言运用中,译者不仅要根据语境来选择语言,应该顺应原语文本产生的时代环境和目标读者所处的时间背景。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是指译者在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意识凸显度,一些译者可能是在潜意识中自动顺应语言表达的各种要素,有些译者则需要提高自己的意识程度才能做到顺应影响交际的多种语言因素。出现这种意识凸显度差异的原因,一是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想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的不同,二是因为译者本身翻译素养水平的高低。
随着对典籍翻译研究和儒学研究的升温,研究视角也应进行相应的转变与突破。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论语》中比喻句的翻译,以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中国典籍中的比喻句时所采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提供借鉴。
三、《论语》中比喻句的翻译
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具体的、通俗的客体或情境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主体或情境。孔子将比喻贯穿于日常语言,不仅使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更让听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样的喻体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不同,为实现原文喻体与译文喻体的内涵对接,译者必须能够找准源语比喻中的喻体在目的语中相对应的文化负载喻体,而不是表象的对应词。(徐珺,刘法公,2004)
《论语》中出现的比喻包括直喻、隐喻、类喻、引喻、对喻等。由于分析方法不同,人们对比喻的种类的说法不一,但比喻大体可分为明喻、隐喻及借喻三大类。《论语》中有明喻21例,隐喻7例,借喻28例。(丁桃源,2007)在此,我们选取了理雅各与辜鸿铭英译本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研究分析。
(一)明喻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在形式上是相类关系,一般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在《论语》中,明喻一般以“犹”“若”“如”“似”等作为比喻词。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理译: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by unrighteousness are to me as a floating cloud.
辜译: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through the sacrifice of what is right,would be to me as unreal as a mirage.
孔子提倡“安贫乐道”,他认为不符合“道义”的荣华富贵就如过眼浮云一样毫无价值。此句关键在于对“如浮云”的翻译,理雅各直译为“floating cloud”,紧扣原文;辜鸿铭则将“浮云”意译为“mirage(海市蜃楼)”。这两种意象代表的都是虚幻且不切实际的事物,因此两个版本均能传达出原文中喻体的意义。对于此类容易为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比喻,即使不考虑文化语境的顺应,依然能表达语句的内在含义。明喻中的比喻词可简单译为“as”或“like”。
(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 理译:Our Master cannot be attained to,just in the same way as the heaven cannot be gone up by the steps of a stair.
辜译:Now Confucius cannot be equaled,just as no man can climb up to the sky.
“天”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它既可以理解为自然之天,表示与“地”相对的空间或自然现象,也可以理解为内涵更加深刻复杂的主宰之天,即掌控天地万物与社会历史命运的最高权威意志(张政,胡文潇,2015)。子贡认为,孔子的贤能是不可及的,就像是天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故在此可将“天”理解为第一种意思。显然,理雅各为顺应西方的文化语境,采用归化翻译将“天”译为“heaven”,肯定了孔子如西方人眼中的“heaven”一样圣洁、崇高的地位,他的目的在于讓西方读者了解孔子在中国人心目的重要性。但此处的“天”只代表着“高得无法触及的地方”,并没有西方人眼中“heaven”的含义。辜鸿铭将“天”译为“sky”,表明他对原文的理解更加到位。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满足交际需要而进行了不同的语言选择。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理译:Tsze-kung said,“The faults of the superior man are like the eclipses of the sun and moon.He has his faults,and all men see them;he changes again,and all men look up to him.”
辜译:The same disciple remarked,“The failings of a great man are eclipses of the sun and moon. When he fails,all men see it;but,when he recovers from his failing, all men look up to him as before.”
此句中的“日月之食”比喻君子的过错。若君子知错能改,那么他的光辉终将会冲破黑暗,再次显现出来,人们还会像以前那样敬仰他。由于原文中本身就有对这个比喻的解释,因此可以直译喻体而不会造成读者的困惑。从句式上来看,理雅各与辜鸿铭的译文都很贴近原文的结构客体。《论语》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译文中的词汇、语法、句式等结构客体若能顺应原文结构客体,则更能体现原文的文体特色。
(二)隐喻
隐喻又叫暗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它们在形式上是相合关系,所强调的类似点也更加鲜明、突出。一般以“是、为、即”等作为比喻词。
(4)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侑》)
理译:The kingdom has long been without the principles of truth and right;Heaven is going to use your master as a bell with its wooden tongue.
辜译:The world has long been without the order and justice of good government;now God is going to make use of your Teacher as a tocsin to awaken the world.
“木铎”的原意是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晃木铎以召听众,因此对“木铎”的翻译是关键。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文化凋零,“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喻指上天要借助孔子来教化百姓。理雅各将“木铎”直译为“wooden tongue”,虽然这种译法保留了原文的意蕴,但读者无法理解“木铎”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辜鸿铭则采用西方读者熟悉的比喻意象“tocsin”,并添加解释“to awaken the world”,传达了原文的真实含义。可以说,在此译文中,辜鸿铭完全顺应了文化交际的需要,使原文与译文的等值达到了最大化。
(5)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理译:The Master said,“The accomplished scholar is not a utensil.”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k.”
在这句话中,孔子并没有使用明显的隐喻标志词。原文之意是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理雅各直译为:君子不是一个器皿。 “utensil”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的定义是:an object for use in a particular way,esp.a tool。理雅各的译文中已经包含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段,而对于西方人来说,“utensil”本身就已包含了“单一”这个概念,所以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王东波,2008)。辜鸿铭则采取意译法补充并改写原文内容,所以他的译文更倾向于解释性:聪明的人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只适合做一种工作的机器。相比之下,两句译文各有优缺点,理译简洁明了,但不如辜译的表达浅显易懂。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辜鸿铭的语言使用和选择更能体现其交际意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儒家思想,改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见是辜鸿铭翻译《论语》的主要目的,因此他的译文主要以阐释孔子话语中的文化内涵为主。译者不同的交际目的不仅影响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能反映出译者在顺应文化语境或结构客体时意识凸显的差异。 (3)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
理译:Tsze-kung asked,“What do you say of me,Ts’ze?”The Master said,“You are a utensil.”“What utensil?”“A gemmed sacrificial utensil.”
辜译:Another disciple who heard the above remarks said then to Confucius,“And I,what do you say of me?”“You are,”answered Confucius,“a work of art.”“What work of art?”asked the other.“A rich jeweled work of art,”was the reply.
瑚琏是古代宗庙盛放黍稷的祭器,华美且贵重,喻指国家宝贵的人才。这里孔子将子贡喻为瑚琏,是对他才能超群、宽容厚德的肯定。但孔子認为,“君子不器”才是一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这里又把子贡比作“器”,说明以子贡的修养还无法成为“君子”。理雅各的译文“gemmed sacrificial utensil(用宝石装饰的祭祀器具)”与辜鸿铭的译文“a rich jeweled work of art(镶满宝石的艺术作品)”可以为读者所接受,但由于文化差异,读者只能理解喻体表面的意思,甚至可能会对孔子的评价产生误解,认为子贡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君子。作为译者,必须对原语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否则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对译语词汇的选择。
(三)借喻
以喻体代替本体,且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的修辞手法是借喻。这种修辞手法往往更能表现出语句的哲理性。
(7)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理译:All within the four seas will be his brothers.
辜译:He will find all men within the corners of the Earth his brothers.
此句需要推敲上下文语境考察,其背景是司马牛与自己的兄弟毫无共同语言,就像没有兄弟一样,子夏则安慰:作为君子,谨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和有礼,那么天下的人都会成为他的兄弟。理雅各将“四海”直译为“four seas”,但典籍中的“四海”并没有明确的海域,而是泛指全国各地,因此西方读者也许会困惑,什么是“四海”?它所代表的意义又是什么?而辜鸿铭的译文“the corners of the Earth(普天之下)”对“四海”作了阐释,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从结构客体来看,英语侧重形合,结构缜密,注重语篇的形式衔接;汉语侧重意合,结构松散,连贯依靠语义和逻辑。(马卉,2006)辜鸿铭译文中的“he will find”虽然在原文中不存在对等语,但更符合英文的形式连接,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这也就是维索尔伦顺应论中所认为的语言具有变异性和顺应性。
(8)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无杇也!”(《公冶长》)
理译:Tsai Yu being asleep during the daytime, the Master said,“Rotten wood cannot be carved;a wall of dirty earth will not receive the trowel.
辜译:A disciple of Confucius spent the best hours of the day in sleep. Confucius remarking on it,said,“You cannot carve anything out of rotten wood nor plaster up wall built up of rubbish.”
孔子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宰予,把他比作是不可雕的朽木、不堪涂抹的粪土之墙。此句的翻译关键在于“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朽木无法雕刻成精致实用的物品,而不是朽木是无法被雕刻的。因此,理雅各的译文“rotten wood cannot be carved”虽顺应了原文的被动句式,但严格来说,此译误解了孔子的意思。辜鸿铭的译文“you cannot carve anything out of rotten wood (用朽木雕刻不出什么东西)”则显得更加具体。
四、结语
《论语》中的修辞手段使其达到极高的文学水平,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在散文史上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毛学河,1994)。探讨其修辞手段的英译,研究其翻译历程,对儒学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语言顺应论研究《论语》中比喻句的英译发现,太过忠实的译文反而会造成信息交际的障碍,译者必须在理解原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与结构客体,从而减少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弥补文化概念缺失,使原文的表意与特色达到最大化。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项目编号:Y20132693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016]、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项目编号:JDW15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健海.《论语》两译本之顺应翻译比较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丁桃源.《论语》修辞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J].外语学刊,2002,(3):7-11.
[4]马卉.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57-160.
[5]毛学河.《论语》修辞手法初探[J].海南师院学报,1994(1):87-90.
[6]孟健,曲涛,夏洋.文化顺应理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为例[J].外语学刊,2012(3):104-108.
[7]王东波.《论语》英译比较研究——以理雅各与辜鸿铭译本为案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徐珺,刘法公.英汉喻体文化内涵对接与比喻性词语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4,(5):50-53.
[9]张政,胡文潇.《论语》中“天”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中国文化核心关键词英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5,(6):92-96.
[10]钟文.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40-144.
(倪玲玲 郭泉江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