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把关”不仅有利于在政治思想、舆论导向、客观公正等原则问题上站得稳,也是提高新闻采访和制作质量、合理分配采访资源、保证栏目精品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第一时间》节目为例,谈谈民生新闻类电视直播节目如何做好采访和后期编辑的把关工作。
[关键词]《第一时间》 民生新闻 把关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是一档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节目,每天播出时长80分钟。对大信息量的强调带来的是新闻制作上的大规模突破,同时也为栏目设置了如何在质量上精挑细选的课题。传播学的新闻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媒体的自我审查,能有效避免受到法律、组织、机构或压力集团从外部施力干预的后果。在自我审查中最基础的是新闻在采访、编辑过程中的把关。在实践摸索中,《第一时间》逐渐形成了从前期采访到后期编辑审查的一系列把关制度,并且认识到,“新闻把关”不仅有利于在政治思想、舆论导向、客观公正等原则问题上站得稳,也是提高新闻采访和制作质量、合理分配采访资源、保证栏目精品化的重要手段。这里主要谈谈《第一时间》是如何做好稿件的把关工作的。
一、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第一时间》是一档民生新闻,维权投诉、舆论监督类报道比较多,要把好舆论导向关,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要坚持和贯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其次,要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三,要考虑到问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要把对问题的报道与解读政策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群众。
二、新闻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失实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误导观众、混淆视听,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引起新闻官司。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编辑工作的重点,具体做法我们总结为以下七点:(1)投诉报道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双方,给双方都有说话的机会。(2)防止对新闻事实夸大或缩小,少用个人的感觉来判断,多用具体数据进行量化,多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判断。(3)事件结论要有权威部门的声音。比如发生车祸,现场群众虽然是现场的第一目击者,但他们提供的信息只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准确,我们必须听交警的事故调查。(4)追究新闻来源,眼见为实。(5)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可为片面追求时效随意播出。(6)通讯员来稿要核实,重要报道要求盖有关单位公章,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慎重。(7)报道要符合逻辑常理。
三、新闻价值、新闻角度
对新闻价值,我们判断的标准是“好看、有用”。好看就是要“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要求我们的节目必须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写稿不用大话套话,官腔官调,要以平民视角、平民意识、平民心态来看问题,评论要娓娓道来,说出群众的心里话。要使我们的报道能为群众提供服务,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特别是对一些投诉维权事件的报道,虽然是个例,但要考虑到它的普遍性。比如,我们报道有市民买了美容卡,可很快美容店就关门的事。我们对这个消费纠纷个案做了报道,同时还做了一条针对此类消费的服务提示报道:买卡要注意什么,出现问题怎样解决,如何防止钱财被骗等等,使节目既好看又有用,这也成了我们记者进行投诉维权报道的一条准则。
四、依法行事
报道新闻必须依法行事,新闻节目不能违反法律,在新闻报道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新闻侵权和暗访时不能依法行事。
如何防止新闻侵权?首先要把好法律常识关,编辑要熟练掌握侵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名称权等的法律规定。此外,在电视画面的运用上也要防止新闻侵权,比如在报道犯罪活动时,涉及未成年人一定不能用他的肖像,不要用带有不相关的某人某单位的标志性画面,无法避免也要打上马赛克。采用别人稿件时需要注明作者,不能据为己有。
我們节目里有很多暗访报道,在暗访时记者也要做到依法行事。有的记者在做暗访节目时,为了拍到新闻,自己有时会不自觉地触犯了法律,比如暗访地下赌博,记者为不引起别人的怀疑,自己也参与赌博;为了试探网吧是否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让未成年人到网吧上网,这些都是不合适甚至是违法的,一定要避免。
五、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纪律,我们不能一味抢新闻、挖深度,把不该报道的报道出来了。特别是涉及中央、地方和军队的政治机密、军事机密、科学技术机密等不经授权不能随意报道。对重大火灾、地震、疫情、汛情的报道也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得到相关部门的通报后才能进行报道。保守秘密在我们节目中最经常的表现是在公安报道方面。警方安排、部署集中统一行动,有的新闻媒体在行动没有开展时就进行报道,严重影响了警方打击违法犯罪的效果。还有的对团伙作案在只抓到部分成员时,就将案件报道出去,这就增加了警方抓获其他涉案人员的难度。还有警方破案往往会使用一些特殊的侦查手段,媒体也把其中的细节一一展现,这会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等等。
六、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把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防止新闻中出现粗俗、低俗内容;二是新闻要以人为本,体现道德关怀,防止新闻伤害。比如在节目中,粗俗的对骂、案件中一些恐怖的细节、暗访娱乐场所时的不雅画面,我们都要将之一一剔除。
以人为本要体现节目的人文关怀,比如,在我们报道年轻女子因失恋而跳河自杀的新闻时,强调不要给当事人特写、正面的镜头。虽然她不是未成年人,但她今后的路还很长,如果我们粗暴地拍摄播出她的画面,会给她造成伤害。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关心,更是我们栏目的一种责任。人文关怀还体现在栏目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我们栏目曾对合肥一个14岁的“卖菜少年”进行过报道。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少年因为家庭的贫困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而将更多的人文关怀投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关心他们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的救济制度等等。
七、画面字幕把关
审核电视节目的内容时,仅看文字稿,很多问题看不出来,而在成片时可能会出现很多不足。比如有条新闻,报道很多人在清明节祭奠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从文字稿上看,感觉主题不错。可画面上很多人嘴上叼着烟、耳朵上夹着烟,还有放鞭炮、烧纸钱的画面,这些在审片时都做了修改。另外,车祸等灾难报道是节目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时间》规定,在这些报道里面,禁止使用过于血腥残忍的镜头。
对字幕的把关,首先是对节目中错别字的把关,杜绝错别字在节目中出现。这不仅要求把关人具有较好的文字基本功,还必须对社会有较深的了解和体验,以及对文化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其次是对字幕形式的把关,字幕的形式要与节目内容、节目主题相一致。比如轻松欢快的节目可以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字幕样式,色彩也应该鲜艳丰富。严肃沉重的话题应该运用一些大方规则的字幕。
除了稿件把关,从2005年开始,《第一时间》还加强了对选题的把关。其中提出了“选题八问”,拓展了把关内涵,不仅要求策划、记者拿到选题时要问,还要求编辑看到稿件时也要问,这样的把关不仅防止错误出现,而且提高节目质量,让节目更好看。这给《第一时间》的“新闻把关”提升了品质,也是《第一时间》新闻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一环。
责编:周蕾
[关键词]《第一时间》 民生新闻 把关
安徽经视《第一时间》是一档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节目,每天播出时长80分钟。对大信息量的强调带来的是新闻制作上的大规模突破,同时也为栏目设置了如何在质量上精挑细选的课题。传播学的新闻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媒体的自我审查,能有效避免受到法律、组织、机构或压力集团从外部施力干预的后果。在自我审查中最基础的是新闻在采访、编辑过程中的把关。在实践摸索中,《第一时间》逐渐形成了从前期采访到后期编辑审查的一系列把关制度,并且认识到,“新闻把关”不仅有利于在政治思想、舆论导向、客观公正等原则问题上站得稳,也是提高新闻采访和制作质量、合理分配采访资源、保证栏目精品化的重要手段。这里主要谈谈《第一时间》是如何做好稿件的把关工作的。
一、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第一时间》是一档民生新闻,维权投诉、舆论监督类报道比较多,要把好舆论导向关,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要坚持和贯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其次,要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三,要考虑到问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要把对问题的报道与解读政策相结合,更好地服务群众。
二、新闻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失实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误导观众、混淆视听,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引起新闻官司。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编辑工作的重点,具体做法我们总结为以下七点:(1)投诉报道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双方,给双方都有说话的机会。(2)防止对新闻事实夸大或缩小,少用个人的感觉来判断,多用具体数据进行量化,多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判断。(3)事件结论要有权威部门的声音。比如发生车祸,现场群众虽然是现场的第一目击者,但他们提供的信息只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准确,我们必须听交警的事故调查。(4)追究新闻来源,眼见为实。(5)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可为片面追求时效随意播出。(6)通讯员来稿要核实,重要报道要求盖有关单位公章,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慎重。(7)报道要符合逻辑常理。
三、新闻价值、新闻角度
对新闻价值,我们判断的标准是“好看、有用”。好看就是要“三贴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要求我们的节目必须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写稿不用大话套话,官腔官调,要以平民视角、平民意识、平民心态来看问题,评论要娓娓道来,说出群众的心里话。要使我们的报道能为群众提供服务,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帮助。特别是对一些投诉维权事件的报道,虽然是个例,但要考虑到它的普遍性。比如,我们报道有市民买了美容卡,可很快美容店就关门的事。我们对这个消费纠纷个案做了报道,同时还做了一条针对此类消费的服务提示报道:买卡要注意什么,出现问题怎样解决,如何防止钱财被骗等等,使节目既好看又有用,这也成了我们记者进行投诉维权报道的一条准则。
四、依法行事
报道新闻必须依法行事,新闻节目不能违反法律,在新闻报道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新闻侵权和暗访时不能依法行事。
如何防止新闻侵权?首先要把好法律常识关,编辑要熟练掌握侵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名称权等的法律规定。此外,在电视画面的运用上也要防止新闻侵权,比如在报道犯罪活动时,涉及未成年人一定不能用他的肖像,不要用带有不相关的某人某单位的标志性画面,无法避免也要打上马赛克。采用别人稿件时需要注明作者,不能据为己有。
我們节目里有很多暗访报道,在暗访时记者也要做到依法行事。有的记者在做暗访节目时,为了拍到新闻,自己有时会不自觉地触犯了法律,比如暗访地下赌博,记者为不引起别人的怀疑,自己也参与赌博;为了试探网吧是否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让未成年人到网吧上网,这些都是不合适甚至是违法的,一定要避免。
五、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纪律,我们不能一味抢新闻、挖深度,把不该报道的报道出来了。特别是涉及中央、地方和军队的政治机密、军事机密、科学技术机密等不经授权不能随意报道。对重大火灾、地震、疫情、汛情的报道也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得到相关部门的通报后才能进行报道。保守秘密在我们节目中最经常的表现是在公安报道方面。警方安排、部署集中统一行动,有的新闻媒体在行动没有开展时就进行报道,严重影响了警方打击违法犯罪的效果。还有的对团伙作案在只抓到部分成员时,就将案件报道出去,这就增加了警方抓获其他涉案人员的难度。还有警方破案往往会使用一些特殊的侦查手段,媒体也把其中的细节一一展现,这会提高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等等。
六、新闻道德
新闻道德把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防止新闻中出现粗俗、低俗内容;二是新闻要以人为本,体现道德关怀,防止新闻伤害。比如在节目中,粗俗的对骂、案件中一些恐怖的细节、暗访娱乐场所时的不雅画面,我们都要将之一一剔除。
以人为本要体现节目的人文关怀,比如,在我们报道年轻女子因失恋而跳河自杀的新闻时,强调不要给当事人特写、正面的镜头。虽然她不是未成年人,但她今后的路还很长,如果我们粗暴地拍摄播出她的画面,会给她造成伤害。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关心,更是我们栏目的一种责任。人文关怀还体现在栏目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我们栏目曾对合肥一个14岁的“卖菜少年”进行过报道。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少年因为家庭的贫困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而将更多的人文关怀投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关心他们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的救济制度等等。
七、画面字幕把关
审核电视节目的内容时,仅看文字稿,很多问题看不出来,而在成片时可能会出现很多不足。比如有条新闻,报道很多人在清明节祭奠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从文字稿上看,感觉主题不错。可画面上很多人嘴上叼着烟、耳朵上夹着烟,还有放鞭炮、烧纸钱的画面,这些在审片时都做了修改。另外,车祸等灾难报道是节目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时间》规定,在这些报道里面,禁止使用过于血腥残忍的镜头。
对字幕的把关,首先是对节目中错别字的把关,杜绝错别字在节目中出现。这不仅要求把关人具有较好的文字基本功,还必须对社会有较深的了解和体验,以及对文化历史地理知识的掌握。其次是对字幕形式的把关,字幕的形式要与节目内容、节目主题相一致。比如轻松欢快的节目可以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字幕样式,色彩也应该鲜艳丰富。严肃沉重的话题应该运用一些大方规则的字幕。
除了稿件把关,从2005年开始,《第一时间》还加强了对选题的把关。其中提出了“选题八问”,拓展了把关内涵,不仅要求策划、记者拿到选题时要问,还要求编辑看到稿件时也要问,这样的把关不仅防止错误出现,而且提高节目质量,让节目更好看。这给《第一时间》的“新闻把关”提升了品质,也是《第一时间》新闻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一环。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