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结

来源 :花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大肚是某局的副局,摘掉“副”字是他多年的愿望。
  今天李大肚的心情特好,坐在自家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他刚得到消息,局长近期要调走,他将是接替局长位置的最有利人选。他还听说,上级领导有可能会派人进行暗访。
  “铃铃铃......”门铃响个没完。李大肚晃了两下脑袋,厨房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老婆正在做饭,八成没听见门铃响。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李大肚懒洋洋地起身去开门。一个农民打扮的陌生男人站在门口。
  “你有事?”李大肚盯着男人问。
  “哦,也没啥事。”陌生男人显得有些腼腆,脸微红,“俺就是想问,问您家年前买猪肉了吗?”
  李大肚提高了警惕,以为是推销的,挥了挥手说:“我不吃猪肉。”他的意思很明显,不吃猪肉,当然不会买猪肉了。
  “哦。”男人失望地离开了。
  李大肚坐回沙发上继续想着他要如何才能爬上局长的宝座。
  “铃铃铃......”门铃又一次响起。李大肚老婆正好做好饭出来,径直向门口走去。
  “请问,您年前买猪肉了吗?”男人的声音。
  “当然,谁家过年不买肉呢”李大肚老婆的声音。
  “太好了!”略带惊喜的声音,“那您是买了一百斤吗?”
  “是呀。”
  “那,请问您给钱了吗?”男人的声音里带着颤音。
  李大肚老婆愣了一下,马上回答:“给了。”
  “哦。”男子失望地走了。
  李大肚有点坐不住了,心里猜测着男子的真正意图,该不会是上边的人假扮的吧?想到此处,李大肚惊得出了一身的冷汗。不过,那人为什么单问猪肉的事情呢?
  李大肚虽是个副局,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送礼的人也不老少。从前,他老婆专门列了个账单,记满了收礼的明细账,但去年例外。因为某局的一个副局家里的账单被小偷顺手牵羊了,还给捅了出去,那副局就“进局”了。有此前车之鉴,去年就没列账单,甚至谁送的啥都不知道。送礼的都雇佣农民送货,万一有人问的话,只说是主人买的。难道,那送猪肉的人把自个给告了?李大肚越想越心惊,越想越害怕,结果是一夜未眠。
  第二天,李大肚照常上班。看着局里的人,挨个“排查”,一会儿觉得年前猪肉是冯科送的,一会儿又觉得像李副送的,一会儿又觉得都不像,像秘书小李送的。越想越像时,突然想起小李是年后才调来的。李大肚变着法的对“嫌疑人”绕着圈地问有关猪的问题。整得全局上下莫名其妙,议论纷纷。
  在此后的几天里,有七八个人给李大肚家送来肉,弄得他老婆直报怨:冰箱都塞满了!咋办?李大肚听烦了,把猪肉搬出家门,站在门口正发愁。一个过路的陌生女人问:“大哥,您这肉是卖的?”
  “哦,是呀”李大肚喜出望外,他发现那女人看猪肉的眼睛都亮了。若是把肉卖了,岂不省事?李大肚主动询问那女人买不买?
  女人问:“多少钱一斤?”
  李大肚想了想,还真不知该卖多少钱。他最后一次买猪肉是什么时候?记不得了。不过他记得价钱,随口说“三块。”见女人犹豫,便改口说:“两块五角。”女人居然满口答应,还说全要了。女人找来称,称一下猪肉,不多不少,刚好一百斤。女人痛痛快快地付了二百五十块钱,还不忘让李大肚打个收条。李大肚也没多想,大笔一挥,就给写了个二百五十元的收条。
  女人刚走,前几天的男人又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本子。男人仔细地向李大肚说了年前他给人送货,把别人家定的猪肉错送到他家了。他还拿出那个记账的本子让李大肚看。李大肚看完本子,心里忍不住窃喜,多天的心结总算解开了。他顺手将手里的钱递了过去。男人没接,尴尬地笑了笑,说:“一百斤猪肉,每斤十五元,您看......”
  李大肚这才明白刚才的女人为啥猴急着将猪肉包圆了,心里虽觉憋屈,却没办法,自掏腰包将钱补齐。男人乐呵呵地走了。
  第二天,李大肚刚一进单位,就看见有人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仔细一看居然是昨天买猪肉的女人。李大肚嘎巴两下嘴,不知该说什么。女人却开口说:“李大肚同志,我是上级派来的.......”临了,女人将昨天李大肚亲手写的收条扔了过来。
  看着飘过来的收条,李大肚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黑龙江省友谊县人和小区8号楼1单元601室 邮编:155800)
其他文献
人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时年的自己已即将跨入四十而不惑的年轮,但我依然感觉自己童心未泯,依然我感觉心性曾经如此的清纯,如此的童真。我曾如此的执着,如此的狂妄。我想写点人生的感悟,却不料下笔狂书出是些缠绵如许的“情”的诗句,我不想掩饰什么,我只想写一下自己的所有感思。一个想用笔去诉说的人生,必须去裸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观点,如果这点最基本的东西都能用笔法去掩饰,那么你的笔下渲染出的岂
期刊
溟蒙的山寨宛若一幅古朴的般画。  泥塑水铸的善男善女头枕古老,脚履陈俗,偏狭的黄土地掩了一辈辈沉滞的日子,层叠的峰峦囚禁了几代人。一个“败俗”的女人不忍独子留根儿窒息于山谷,便在那年冬天哀求丈夫栓柱将儿子送进了山外学堂,在亘古的叠嶂间碾出一条通往文明的曲径。一日,大雪封锁了狗皮袜子趟出的文明,父子盲人般探行。不料,栓柱一脚踏空身栽渊谷,旷野荡着留根儿的尖嚎。凄惨。从此,山寨人咒那女人的槽没将爷们拴
期刊
2013年的雪纷纷而下。如我所愿。这使我非常高兴。  在过年的前几个月,天气异常寒冷。那时候母亲就比照往年说今年的过节气氛是热的。因为2012年是润了月的,入春也早。  而今近除夕,天气冷了,又下起了雪。母亲的预测被打破。就在感谢上苍的恩赐。毕竟我算是半个北方人,过年爱冷的气氛。  你想啊,天外下着鹅毛大雪,一家人团聚吃火锅,围炉夜话,那将是多么的惬意!没有比这更让人幸福的了。  如今,外面的工厂
期刊
躺在大山怀抱里的小城,象熟睡的婴儿,有种宁静的气息。  闲散惯了的小城人,对于山外的世界,有种天然的木讷与疏离。日本鬼子打到两百公里外的消息,传进小城,只如一块石头掉进河里,咚地弄出些声响,旋即沉入水底,重归宁静。  小城人对于书法却有着特殊的偏爱与热情。曾经,一位小城的秀才,凭一手漂亮的书法,在遥远的京城,获得了大清皇帝的赏识,为小城赢得了空前巨大的荣誉。敬重书法,由此成了小城的传统。  城里书
期刊
说实话,作为一个读了十多年书的读书人,作为一个百无是处的书生,我的文化水平也不怎么高。因此,我本无资格论说阅人无数经历丰富的领导们的文化高低。可是,面对无知的歪曲,无意的悖论,我又忍不住要说几句。  话得从前段时间的培训说起。一天,州某局的某某领导给我们讲课,说的是公务员的录用。他从我们国家的科举制度说起,于是提到了科举前的官员选拔历史,讲到了这么一句文言文:“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这句话来
期刊
我的心没有一刻是宁静的,我心中所想的事实施起来总那么难。也许十年来,没有一天我曾是完全快乐轻松的。我的人生怎么会这样?我成年生活中没有过太多的失误,包括爱情。我知道我肩上背负着什么?与常人有何不同?十年来为能出人头地,为能走的昂首阔步,我付出的太多太多,包括一切人间滋味。这种生活原本没有任何乐味:我如一架没有思想的机器不停的运转着。人的职能是这样的么?没有理由说出人的职能不是这样。特别对于一个刚刚
期刊
《红楼梦》是作者在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切的生活基础上创作的,是现实生活最典型、最精美、最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它所反映的现实,其涵盖面和社会意义极其深广。它具体、细致、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中的广阔的生活场景,礼仪习俗、爱情友情、喜怒哀乐、饮食穿着、行医游赏等等生活细节,无不一一毕现。它打破了以往小说戏剧传统的写人手法,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作者如实描写
期刊
001  南音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101次求婚》,剧情有点俗套,但男主用真心将女神娶回了家。那时的南音还是不免俗地感动哭了,她记得当时用了一沓面纸。  而现实的情况是,她要和晁阳分手了。他们分了无数次手,每次都是南音气极提出分手,然后她又离不开晁阳,主动和好。而这次,南音暗自发誓一定会离开这个人,永不回头。  “你说什么,你要去非洲当志愿者?”南音下意识地伸出手想去探晁阳的额头,看他是不是还在清
期刊
法官,一个神圣的职业,背负着法律的庄严,肩扛着社会的公正,析万物之理,而判天地之美,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堡垒与防线。一次次的调解,一桩桩的案卷,没有喝彩,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公堂一笔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法官对法律忠诚,对人民忠诚,用默默无闻的工作撑起司法审判的脊梁,用勤勤恳恳的守护铸就法治社会的精魂。  清如菊花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  也许,作一名法官,一生囊中羞涩;也许,作一名法官,
期刊
1980年全国首届美学会议上胡经之提出“文艺美学”,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山东人学设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多年来,文艺美学己成为中国1980年代以来文化演进中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一种“认真”的学术建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文艺美学,应怎样看待和定位,论说甚多,公案末了,但以上三个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三个——也许不很恰当的词——绝、怪、玄。  一、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