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释了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特点以及任务,提出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建议,转变武术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打破常规,改善滞后的教材;大胆创新,让传统武术出新,讲练结合、让课堂稳扎稳打,从而全面推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高全民体育素质。
关键词:高校;武术;改革
20多年前,影视作品《少林寺》的播出,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习武术的热潮,无数的热血青年怀揣一颗“功夫梦”勤学苦练,如今武术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作为中国社会的新生力量,高校学生的武术学习目前的现状如何呢?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特点以及任务
武术教学的活动是脑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通过身体各部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高校学生学业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而每个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也不径相同,所以说教学如果以班级为单位的话效果就不会很明显;自古以来,武德也代表着人的品德,所以在练武过程中能真正的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能及时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纠正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武术学习过程。
二、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练习武术,也可以让高校学生强身健体、调节大学生活、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这作为我国高校学生培养全面素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高校中,从学校到学生对武术课程的认识是不足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转变观念,让学生们了解,武术的学习并不是非常复杂的,这是一种由浅入深的锻炼过程。其次,学校要有意识的去丰富校园的武术文化,如开展武术比赛、武术观摩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激發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在这点上高校中的社团就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有许多同学对于武术的学习是很有兴趣的,如果将社团活动与武术教学相结合,那么这样的团体活动,将会在高校武术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打破常规,改善滞后的教材
目前,我国高校的武术教材基本上大差不离,主要是以介绍、基本动作练习为主。实质性的内容很少,趣味性也不高。而这套教材给老师的可操作性也不强。武术学习主要抓好基本功,基本功的学习是前提和基础,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按照体形的练习,可划分为好多种类:如腿部练习、手部练习、脚步练习等。
所以我们的高校老师要打破常规,一改之前较为死板的教材。合理、科学的编排课程,调整课程进度,编写一个能够适应自己学生的课程。而且,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仅限于老师做,学生学的这样一个无止境的枯燥循环反复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学生对于武术的创新与认识更是提不上。
(三)大胆创新,让传统武术出新
在传统武术的套路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太沉闷。所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后的效果就更不用说了,高校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如果将武术套路和一些新鲜物大胆的穿插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将合适的音乐和武术的套路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习得武术的要领,而且音乐的融入可以使得武术套路上的许多环节,流畅而完美的得到诠释,以及相应的衔接。
在新的社会环境当中,许多传统的文化是要继承和传承的,但我们也要做到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对武术和新事物的融合也是多方面的,如服装的大胆改造、道具的改造、背景音乐的大胆尝试等等。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武术的死板沉闷,也可以让学生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讲练结合、让课堂稳扎稳打
武术的流派众多,内容丰富,而教学中我们主要依托学校的教材为主,但教师上课时可有所取舍。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稳扎稳打、有效而多样性是非常关键的。在注重学生武术基本功练习的前提下,抓好组合动作的练习教学也非常重要。通过反复的组合练习使学生在精神上与动作上达到形神合一、内外结合。
在套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性格爱好特点,选择一到两个套路分组进行学习。在老师完整的示范下,简洁明了的讲解下,学生准确而完整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做到劲力、节奏内外合一。这也为学生日后的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各种掌法、拳法的掌握也是对自身柔韧性、意志力的一种考验。
三、结语
武术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但是武术教学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树立武术教学的新型理念,以传承为载体,以创新和改革为依托,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地位,大胆的尝试创新教材,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主动性与热情。为中华武术在高校中的推广做好的铺垫。上好每一节武术课,增强每个学生的体质,强健体魄,实现中华民族强身健体的中国梦,我们相信高校武术教学之路一定可以越走越强!
参考文献:
[1]陈勤.试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路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89-90.
[2]刘旭东.试析“以人为本”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兼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6):159-160.
(作者单位: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高校;武术;改革
20多年前,影视作品《少林寺》的播出,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学习武术的热潮,无数的热血青年怀揣一颗“功夫梦”勤学苦练,如今武术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作为中国社会的新生力量,高校学生的武术学习目前的现状如何呢?本文主要针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特点以及任务
武术教学的活动是脑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通过身体各部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高校学生学业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而每个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也不径相同,所以说教学如果以班级为单位的话效果就不会很明显;自古以来,武德也代表着人的品德,所以在练武过程中能真正的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能及时的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纠正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武术学习过程。
二、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练习武术,也可以让高校学生强身健体、调节大学生活、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这作为我国高校学生培养全面素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高校中,从学校到学生对武术课程的认识是不足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转变观念,让学生们了解,武术的学习并不是非常复杂的,这是一种由浅入深的锻炼过程。其次,学校要有意识的去丰富校园的武术文化,如开展武术比赛、武术观摩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激發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在这点上高校中的社团就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有许多同学对于武术的学习是很有兴趣的,如果将社团活动与武术教学相结合,那么这样的团体活动,将会在高校武术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打破常规,改善滞后的教材
目前,我国高校的武术教材基本上大差不离,主要是以介绍、基本动作练习为主。实质性的内容很少,趣味性也不高。而这套教材给老师的可操作性也不强。武术学习主要抓好基本功,基本功的学习是前提和基础,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按照体形的练习,可划分为好多种类:如腿部练习、手部练习、脚步练习等。
所以我们的高校老师要打破常规,一改之前较为死板的教材。合理、科学的编排课程,调整课程进度,编写一个能够适应自己学生的课程。而且,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仅限于老师做,学生学的这样一个无止境的枯燥循环反复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学生对于武术的创新与认识更是提不上。
(三)大胆创新,让传统武术出新
在传统武术的套路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太沉闷。所以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后的效果就更不用说了,高校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如果将武术套路和一些新鲜物大胆的穿插起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如将合适的音乐和武术的套路相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习得武术的要领,而且音乐的融入可以使得武术套路上的许多环节,流畅而完美的得到诠释,以及相应的衔接。
在新的社会环境当中,许多传统的文化是要继承和传承的,但我们也要做到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对武术和新事物的融合也是多方面的,如服装的大胆改造、道具的改造、背景音乐的大胆尝试等等。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武术的死板沉闷,也可以让学生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讲练结合、让课堂稳扎稳打
武术的流派众多,内容丰富,而教学中我们主要依托学校的教材为主,但教师上课时可有所取舍。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稳扎稳打、有效而多样性是非常关键的。在注重学生武术基本功练习的前提下,抓好组合动作的练习教学也非常重要。通过反复的组合练习使学生在精神上与动作上达到形神合一、内外结合。
在套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性格爱好特点,选择一到两个套路分组进行学习。在老师完整的示范下,简洁明了的讲解下,学生准确而完整的掌握动作的要领,做到劲力、节奏内外合一。这也为学生日后的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各种掌法、拳法的掌握也是对自身柔韧性、意志力的一种考验。
三、结语
武术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但是武术教学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树立武术教学的新型理念,以传承为载体,以创新和改革为依托,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地位,大胆的尝试创新教材,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主动性与热情。为中华武术在高校中的推广做好的铺垫。上好每一节武术课,增强每个学生的体质,强健体魄,实现中华民族强身健体的中国梦,我们相信高校武术教学之路一定可以越走越强!
参考文献:
[1]陈勤.试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路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89-90.
[2]刘旭东.试析“以人为本”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兼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6):159-160.
(作者单位: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