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州谜案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7863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宝庆二年,复州出了件奇事,潘岳楼美艳的老板娘李婉儿,向复州通判大人宋慈报案:自从该店住下赶考的书生后,那栋豪华的主楼,几天来没有住人,反而不明不白的一连死了三人,好好的主楼一下子成了凶宅。宋慈和助手雷岳振一道去了潘岳楼,查看了死者尸体,死者身上并没有任何刀枪伤害的痕迹,反而看得出死者死前惊恐过度,作垂死挣扎而死。宋慈对这起凶宅杀人案也琢磨不透,回府后派雷岳振暗中去侦探,打算找出可靠依据再办案。
  雷岳振跟随宋慈已多年,是位侦破高手,夜晚时飞身躲进了凶宅,老板娘也不知道。第一夜,半夜时分,悠扬的笛声突然响起,接着那笛声如奔腾的江水,如汹涌澎湃的吼声,他听了有点心烦。正在这时,楼下传来“哎呀”一声,待雷岳振去看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已死在地上。那汉子四周,亮着蓝色灯光。再一细看,是几十条五步蛇,正朝雷岳振吐着蛇信。雷岳振见此地不可久留,马上飞身逃走了,他想:怪呀,南方才有五步蛇,蛇从何来?
  宋慈让雷岳振不要打草惊蛇,继续观察是何方高人,能指挥五步蛇杀人,又为啥要杀人。当第二夜雷岳振又隐藏在凶宅后,又是半夜时分传来一阵吼叫声。推开窗户一看,只见一位赶考的书生,在月光下坐在池旁,拿出笛子,一曲《春江花月夜》吹完,那门前的吼叫声早已消失了。再细看,又有一人死了。读书人收起笛子,一跺脚回到房里。从书生跺脚的样子来看,内功相当深厚,难道是他指挥蛇去杀人,他远道而来,怎会有仇家呢?雷岳振想不通,将看到的一切告诉宋慈,宋慈指责雷岳振侦查的对象错了,该换一个人去观察。要注意谁的行动呢?雷岳振思索了一整天,店中没有第二人,决定跟踪老板娘李婉儿试试。
  李婉儿实际上才二十来岁,人长得极标致,不知为啥丈夫去远方做生意后,三四年没有回来,家里一切由李婉儿操持。第三天夜里,李婉儿轻轻打开房门,左右看了一下,又轻手轻脚关了门,小跑着开了侧门,门外立刻闪进一个大汉,将李婉儿一抱,就如风一样跑进李婉儿的房里。雷岳振知道这李婉儿是浪荡之人,不想再看下去,正准备回房时,突然听到李婉儿的房门又开了,那大汉走了出来,向书生房间走去。就在这时,书生的笛声响起,这会儿吹的是《春江花月夜》,一曲终了,那大汉走到半路,一声不吭地死在路上,吓得在后面的李婉儿飞一样往回跑,马上关了房门。雷岳振再一细看,地上又出现了无数五步蛇,正高昂着头,难怪那大汉一声不吭地死了,不吓死才怪呢。雷岳振没惊动书生,马上向宋慈报告。
  宋慈第二天命人将老板娘传来,追问她为何要谋财害命,反而赔上了同伙的性命。这一问问得奇怪,让雷岳振一时不知宋慈是何用意。李婉儿大喊“冤枉”,声称她守法经营,从来没谋财害命,望大人明察。宋慈也不含糊,令雷岳振带上李婉儿,去她房中察看。雷岳振带着李婉儿进了房间,并没有看出可疑之处,正要出来时,宋慈令他掀开床铺再看,这一声令下,吓得李婉儿双腿发抖。雷岳振掀开床,发现床下面有个洞,雷岳振走入洞中才发现,那是一个地下室,地洞下面大概一丈见方,藏着满满二十箱金银。宋慈下令马上将金银搬走,李婉儿绝望地大喊大叫:“这是我祖宗留下的遗产,宋大人,你不能搬走!”
  “你祖上经营此业多少年?老实告诉本官。”宋慈严厉地问。
  “传到我这辈,已有四代人了。”
  “这就对了。”宋慈如数家珍一五一十讲了出来,“南诏王在你祖父经营时来住店,你祖父偷走了南诏王500两银子,南诏王当然不在意,觉得区区小事,追问反而丢了面子。你父亲后来又将一位大商人的十八箱银子,一一换成了石头,那商人欲与你父亲对簿公堂,你父亲反而令打手打伤商人,并且将商人弄成了哑巴,可怜那商人一路讨饭回家去了。你父亲怕有人追杀,带上你母亲、弟弟出逃,留下你来看店,我没有说错吧?”
  李婉儿又一阵大叫:“冤枉,大人是捏造事实,诬陷好人!”
  “那,我就请李建横出来讲话了。李秀才,你来与李婉儿对质吧。”
  宋慈说完,那个书生从屋中出来,向宋慈行礼之后,十分奇怪地问:“宋大人,你是如何知道我的行踪,让我来对质呢?”
  这一切,把雷岳振弄糊涂了。照说,老板娘为人诡秘,又风流成性,她的表现奇怪,应当与江洋大盗之类没有区别。而怪书生李建横远方而来,自己也没摸清底细,李建横的行踪,宋大人又为何了如指掌呢?正在雷岳振疑惑时,李建横提出一个请求,让宋慈将李婉儿身上的绳子解了,让她在潘岳楼的花园中间坐下,并且让四周围观的人马上离开,宋慈和雷岳振等也远远观看。那不是让她趁机逃走?雷岳振正要说,李建横冲人们说:“李婉儿跑不了,马上会惊吓得讲出实话。”
  接着,李建横拿起笛子,吹起一段《春江花月夜》,吹完停下,讥笑着说:“李婉儿,好戏要开场了,若现在不讲实话,别怪我心狠手辣!”
  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李婉儿的四周,几十条五步蛇围了过来,个个伸着头,吐出信子,慢慢向李婉儿围去。李婉儿吓得大喊:“侠士,你让那蛇走开,我怕,我实在怕!它们不走,我哪讲得出话?”
  李建横吹了两声笛子,五步蛇眨眼间不见了。李建横这才厉声说:“快说,若不说,你就做蛇口之鬼了!”
  “我,不是我,这是我父亲欠你李家的血债,可我父亲已被你杀死了呀!”李婉儿终于讲出实话,承认了她家几代人开黑店,偷窃客人财物的罪行,一五一十讲出暗中害了五条人命的事。
  李建横这才向宋慈说明,他父亲贩运珠宝,往来于大理与京城之间,那年得了十八件银子,用十八个箱子装着,存放在潘岳楼里,当他父亲要回家,去取十八箱银子时,打开来看全是乱石装在箱子里,指责老板黑心,要拉老板去见官,老板一声令下,几个家丁把李建横之父打了一顿,又将他的喉咙损坏,让他成了哑巴,老板又用钱收买了当地官员,让李建横之父告状无门,只好回到大理,回去不几年就含恨去世了。李建横决心为父亲报仇,夺回自己的财产,他向一位高人学艺,学得一种奇特的吹笛子功夫。那几十条五步蛇,也是他养的,很听他的话,当笛声吹响,五步蛇就马上出来,攻击相应目标,无往不胜。住进潘岳楼后,李建横先后吓死了五人,分别是李婉儿的父亲、母亲、丈夫、弟弟,还有一个是她的情夫,只不过这些人一一出门在外,回来取银子去花,让李建横一一看到了。讲到这儿,李建横跪下说:“宋大人,我已为先父报了仇,该受惩罚就请大人发落。不过,宋大人何以知道我的行踪?”
  “李侠士,二十年前,你父亲虽已成了哑巴,可他有文化能写字。好在当时州官还算讲良心,怕你父死在这儿,才判了个不允之词,实际上是想让你父亲逃生,以后再来告状。这状子我一到就查了出来,心里在想,为啥这商人不再来告状呢?这时,李婉儿来告潘岳楼一连死了三人,我把它与这事联系在一起,果然不出我所料,李家来报仇了。”宋慈当场宣判:李婉儿隐藏赃物有罪,带回狱中关押。李建横虽为父报仇,却不该杀死罪犯,理应告到官府惩办,罚白银500两。其父十八箱银子,扣除500两后,归还李家取回。
  李建横忙向宋慈谢恩,租了一辆马车,把剩余银两装上车,临走时,他吹奏一曲,打开一个大木箱,只见四下游来五步蛇,争先恐后向木箱里钻,一一收入后,李建横才盖了木箱,与宋慈挥手告别。至此,复州谜案告破。
  选自《民间故事》2015.10
其他文献
三岔河口那边那块地,各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无奇不有。码头上的东西,一半是本地的特产,一半是南来北往的船捎来的新鲜货;外来的玩意儿招引当地人,本地的土产招引外来客。于是,走江湖卖艺的都跑到这儿来赚钱吃饭,吃饭赚钱。可是,要想在这儿立足就不易了。谁知道嘛时候忽然站出一位能人高人奇人,把你一脚踢一个跟斗。    民国初年,一位打山东来的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
期刊
民国初年,河北沧州城里来了个姓耿的大老板。  像他这么大的老板,安家落户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当然是请个保镖了。全城武艺高强的人都来遍了,竟然没有一个人被老板看上。  一天,老板风尘仆仆地从远方回来,竟然带回一个两眼死鱼样的瞎子老头儿,并且立刻向下人们交代:“大家看好了,这就是本府新来的看院保镖夏冠勇先生,以后有什么安全上的事情尽管找他好了!”  仆人们不禁一愣,心说老板啊你找谁不好呢,干嘛偏偏找这样一
期刊
中國有许多关于山神的传说,古代人将山岳神化,并对其十分崇拜。《山海经》里就记载了有关山神的各种传说,尤其是《中山经》。可以说,《中山经》是《山海经》五部分山经中内容最多的一部,共记载了中部地区一百九十七座山,以及发源于这些山的各条河流和山上生长的植物、生活在山上的动物,还有出产的矿物。当然了,也有和山、水有关的神话人物。  《山海经中次二经》里这样记载:“凡济山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
期刊
北宋徽宗年间,右丞相曾布与左丞相韩忠彦在朝中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两人常常暗暗较劲。这不,眼看皇上的生日就快到了,两人想尽办法四处搜罗礼物。  这天上午,曾布得到了大书法家钟繇的真迹,他不禁暗自高兴,这礼物总算有着落了,皇上酷爱书法,除了特别珍稀的书法真迹外,还真没什么能打动他。  曾布正高兴呢,墨缘阁的掌柜来了,带来一个重要的消息,有人去他那里卖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要价千金,他实
期刊
东汉时,京城太学府聚集了一批博学之士,他们个个精通儒家道义,被封为博士。有一年年底,皇帝赐给每位博士一只活羊。可当一大群羊被赶进府时,众博士犯了难:这些大小、肥瘦不一的羊,该怎样分配才公平呢?  有人提议把羊宰杀后分肉,肥瘦搭配,每人一份,这样就公平了,有人觉得这样分太麻烦,不如众人抓阉,分到什么羊全凭运气,有人觉得抓阄不够大度,有辱身份……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办法。这时,一向沉
期刊
云城县县令黄天才是个贪官。这天上午,他正和心腹商量以治理云水河为借口求朝廷下拨银两的事,突然,一名衙役跑来禀报,说有人要面见县太爷有要事相告。  来人是云城县卖烧饼的王二,他是特意来向黄天才告密的—  原来,七日前云城县来了一个江湖郎中,这郎中姓华,据说是华佗的后裔,医术高明,医治好了城中人不少的疑难杂症。刚才,米行刘老板把华郎中请到米行给儿子看病。看过病后,刘老板好心提醒华郎中:“听说皇太子得了
期刊
浙江嵊县有许多名点心,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好运来”小笼包。这包子的个头不过如核桃一般大,却皮薄汁多,入口鲜美异常。人们都说,到了嵊州不吃“好运来”小笼包,就等于没到过嵊州。关于这小笼包,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嵊县城外西面有个古镇,因镇上有东西两个高耸的大台门,故而镇名叫作“两头门”。镇里街市长一里余,各行各业的商家鳞次栉比,饮食行当尤其兴旺,可多年来,卖包子的铺子却只有
期刊
秋风起,芦苇黄。平湖村几百里长的河湾,生长着大片芦苇。一入秋,芦苇逐渐变黄,芦花像漫天飞舞的雪,白茫茫一片。每到芦花飞舞时,大桂山的土匪就会到村里抢秋。  那年,芦花五岁。芦花出生时,芦花像雪一样飘飘悠悠。爹从地里回来,看了一眼像小猫般蜷在被子里的芦花,说了一句,叫芦花吧。  土匪抢秋时,芦花爹想,咱穷人家,倒了水缸水,啥也没有,土匪抢的是有钱人家,他们家一贫如洗,土匪不稀罕。  深夜,土匪的火把
期刊
明朝万历年间,张正超来到丰阳做县令,上任不久,就接到州里的通知,让把不久前所收赋税送到州里。他派人找来县尉赵步子,把公文交给他看,让他办理。赵步子接到任务,按照张县令的吩咐,让捕头刘山带着一队人马,一刻不得停留,把粮食押送到州里。  张县令和赵步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丰阳县内最近有伙蒙面盗贼,专门和官府作对,经常拦路抢劫官物。前任知县因此被罢职,至今还关在狱中。  这次,他们决定出其不意,让这伙盗
期刊
晚清乱世,人心惶惶。最近风传革命党人要起事,推翻清王朝。屠苏县的县令金禄担心,一旦主子栽了,他这官也做到了头,那他捐官的银子可就收不回来了。  于是,金县令便整日盘算着聚财之道。这天,他带着马主簿在街上走着,当走到破落大户赵家门前时,一阵略带怨气的质问声传出了院:“眉月,那个年轻男人是谁?你为啥送他干粮?”    问话的是赵掌柜的遗孀赵刘氏。屠苏县赵家,原本是声名显赫的富户,去年,赵掌柜外出经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