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侧管状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对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双侧管状通道下MIS-TLIF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0.7岁;滑脱类型:退变性滑脱18例,峡部裂性滑脱3例;滑脱程度:Ⅰ°滑脱17例,Ⅱ°滑脱4例;滑脱节段:L4-5滑脱17例,L5-S1滑脱4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以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评估患者腰痛及腿痛的程度,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功能改善情况;测量椎间隙平均高度、腰椎Cobb角和手术节段Cobb角、腰椎滑脱指数,评价椎间孔恢复及腰椎矢状位曲度改变情况。末次随访时,以Siepe评价标准评估椎间融合情况,以MacNab量表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前后影像学与功能学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35.2±30.2) min,术中出血量(238.1±130.3) ml,术后引流量(95.7±57.1) ml,术中射线暴露(47.1±8.8)次。统计学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腰痛VAS(t=11.1,P<0.01)、腿痛VAS(t=17.8,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腰痛VAS(t=21.9,P<0.01)、腿痛VAS(t=22.2,P<0.01)、ODI(t=30.1,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相比,腰痛VAS(t=10.5,P<0.01)、腿痛VAS(t=5.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椎间隙平均高度(t=-10.9,P<0.01)、腰椎Cobb(t=-2.4,P<0.05)及手术节段Cobb(t=-5.2,P<0.01)、腰椎滑脱率(t=17.1,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椎间隙平均高度(t=-10.5,P<0.01)、腰椎Cobb(t=-2.7,P=0.01)及手术节段Cobb(t=-4.2,P<0.01)、腰椎滑脱率(t=18.6,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腰椎滑脱获得复位。末次随访时,按照Siepe评价标准评估,1级12例、2级7例;按照MacNab量表评估,优17例,良3例,可1例。
结论双侧管状通道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