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同的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思维差异。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语言的交流和运用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如果对语言文化、思维差异一无所知,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那么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将是困难重重,必然导致交际障碍、交际冲突和交际误解,导致“语用失误”。反之,则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运用英语思维,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1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更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因为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却在某些方面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target language 的文化,是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的。同时,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虽然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和背景知识,使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思维差异
所谓“思维差异”,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中国人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在生活各个层面中的差异。例如,见面“拥抱”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礼仪,但是对于一个酒店专业的学生,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去拥抱客人,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再如,一个酒店专业的学生在一个五星级的酒店大堂接待一个美国人,在接待的过程中,老外突然对那个学生说: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请问洗手间在哪儿?)这个学生在学校里的专业英语学得还不错,听力也可以,马上听明白了老外的话,心想,五星级酒店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这一句话,把老外弄得晕头转向。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不合适宜,必然导致交际失误。
3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知词义和文化的差异将会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和文化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由于文化中的差异,虽然心理上对世间万物都具有某些共同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例如,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凶残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 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英语中的颜色词也颇具特色。例如,“He is a black sheep”在英语中的意思是“他是一匹害群之马,或者一个名誉很坏的人”,而不是“他是一只黑色的绵羊”。这些句子乍一看可能有些费解。一旦你懂得这些词的用法和文化内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义了,走出交际误区。
4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知词义和文化差异不仅反映在语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是不相同的。例如,请客吃饭,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5 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新词汇、新的表达法不断出现,旧词新义更为普遍。这些词汇是一国文化的侧面反映。我们应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汇上,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后,可以多种方式方法交叉运用,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師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如果不介绍相关的文化内涵,学生一定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影响沟通和交际的正常进行。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角色表演。从对角色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提高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交际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从而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1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更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因为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却在某些方面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target language 的文化,是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的。同时,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虽然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应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和背景知识,使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思维差异
所谓“思维差异”,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中国人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在生活各个层面中的差异。例如,见面“拥抱”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礼仪,但是对于一个酒店专业的学生,在接待客人的过程中去拥抱客人,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再如,一个酒店专业的学生在一个五星级的酒店大堂接待一个美国人,在接待的过程中,老外突然对那个学生说: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请问洗手间在哪儿?)这个学生在学校里的专业英语学得还不错,听力也可以,马上听明白了老外的话,心想,五星级酒店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这一句话,把老外弄得晕头转向。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不合适宜,必然导致交际失误。
3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知词义和文化的差异将会导致语义不同
词义和文化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由于文化中的差异,虽然心理上对世间万物都具有某些共同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数字词和颜色词最有代表性。例如,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凶残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 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英语中的颜色词也颇具特色。例如,“He is a black sheep”在英语中的意思是“他是一匹害群之马,或者一个名誉很坏的人”,而不是“他是一只黑色的绵羊”。这些句子乍一看可能有些费解。一旦你懂得这些词的用法和文化内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义了,走出交际误区。
4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并熟知词义和文化差异不仅反映在语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是不相同的。例如,请客吃饭,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5 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新词汇、新的表达法不断出现,旧词新义更为普遍。这些词汇是一国文化的侧面反映。我们应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汇上,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最后,可以多种方式方法交叉运用,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師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如果不介绍相关的文化内涵,学生一定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影响沟通和交际的正常进行。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角色表演。从对角色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通过种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提高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交际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从而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