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喂,陈四叔,请你明天带你的弟兄来帮我盖一天房子嘛……。”
近日,在黔西县永兴彝族苗族乡复兴村二组,村民刘兴强放下电话后,眉飞色舞地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乡自从有了农活打工队后,土地宽,人手少的人家就不用再担心活干不完,耽误粮食的收成了……”。
“农活打工队”究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能如此受欢迎?为此,笔者在当地进行了深入了解,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村民首创:打工赚钱不用离乡
永兴乡农活打工队即是永兴乡劳动力资源协会的前身,是活动在该乡的一支特殊队伍,专为那些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提供各种农活承包服务。
永兴乡党委书记吴轩歧告诉笔者:“我们乡在黔西县是典型的农业乡,到目前为止,全乡每个劳动力要承担1.22亩的耕种任务。但是近年来,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很多家庭劳动力极为缺乏,导致许多田土荒芜,农活无人干。这,成了群众一块心病,也是乡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
就在大家为此伤透脑筋时,却有人挑起了这一重担,此人就是永兴乡打底村50来岁的村民李庆丰,是当地出了名的“点子大叔”。这几年,见村里一方面劳动力不够田土要撂荒,一方面一些在家的劳动力找不到别的活干,日子越过越紧巴,他就每天琢磨着有个法子改变这一局面。2005年,李庆丰把在家27个劳动力召集起来,组建了永兴乡第一支农活打工队,专门在各村揽活。只要群众有需要,自己队又能做的,李庆丰都一律承揽过来,然后统一安排。这样既解决那些缺少劳动力的人家农活无人干的问题,又促进了在家劳动力的再就业,让他们不出门也有活干,也有钱赚。
打底村村民马良英2007年3月加入农活队,自己的活做完就跟着大伙走家串寨,平均每个工作日的打工收入约合50元左右(烟、酒、水和一日三餐除外),一年不到,取得劳动报酬8100多元。他说,赶上农忙季节活多得接不过来,有些人家还到处托人请他们。这样忙碌虽然累,但是心里高兴。
政府帮助:因势利导健康发展
看到打工队“致富不离乡”,其他村民纷纷效仿,仅三年时间,永兴就成立了农活打工队56支,有队员1580人,活跃在全乡每一个村落,极大地解决了当地因劳动力缺乏而土地荒芜的局面。
永兴乡农活打工队的迅速发展,不仅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还得到县乡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帮助。2007年12月5日,在永兴乡党委政府和县劳促会的帮助协调下,全乡56支农活打工队协调在一起组成了永兴乡劳动力资源协会,这也是毕节地区第一家劳动力资源协会。
协会对原农活打工队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和合理分组,把服务外延扩展到外出务工和劳动力输出方面。并打算对劳动力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培训后,将有外出务工倾向和在家就业的进行分册登记。对想外出的人员按照外界需求有序输出;在家的根据其所学或自身特长进行分工,结合群众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茨落村村民马德忠说:“以前总是陷入两难境地,要出门找钱就顾不了家庭,照顾不了老小,呆在家里,又找不了钱,愁啊!参加了劳动力资源协会,我又会点泥水工,除了下蛮力的活,有修建之类的活我也拿得下。几个月下来,还赚了不少,真是不错,赚了钱又保了家庭,满意了!”
永兴乡自有了农活打工队后,没劳动力的人家不再愁无人干活了。家住永兴街道的王晓海,以前为了做生意,无暇打理土地,如果承包不出去就只有任其荒芜。自有了农活打工队后,他把土地全部承包给他们,偶尔去看看,从栽种到收进家门自己没有插过手,收成却比自己做时还高,付出的工资又比往年承包给别人划算。现在他不仅做生意,还搞起了养殖,一年下来,收入6万余元。用他的话说这叫一举三得。
连锁效应:村风民俗因此改变
打工队在“搅活”了乡村经济的同时也改变着乡村的面貌。到目前为止,全乡电话普及率从2005年的25%提高到80%;有一半以上的人用上手机,其中农活打工队队员手机执有率高达91%以上,队员冯磊认为要方便和队里联系,加强队员之间的沟通,让群众及时找到人,手机是最好的联系工具;有些甚至还购买了摩托车,以便于随叫随到。
村里大多数劳动力每天早出晚归干活挣钱,聚在一起赌博的现象不见了,农闲时节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吵架闹事的情况也渐趋减少,大家聚在一起谈的都是这个月做了多少桩活,赚了多少钱。村里人多了几分和气,人与人之间增了更多亲切和团结,日子越过越火,人越活越精神,民风也越来越和谐。
如今走进永兴乡,一幢幢青砖瓦房拔地而起,农家院坝里鸡欢狗跳,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贫穷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据统计,2007年永兴乡粮食总产量从去年的9897吨增至11703吨,人均纯收入达2100元,首次突破人均2000元大关。
“如今的永兴乡,与往年不一样,处处禾飘香,遍地是人忙……”走在永兴乡的乡村小道上,偶尔会听见村民唱起这首自编的曲子,歌声里洋溢着无尽的喜悦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