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艺术是对美的再现与表现,中国的儒家、道教、佛教三教思想中保留大量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禅意”、“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对日后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不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手法、艺术造型等,都深受这些哲学思想影响,这些哲学思想对艺术影响既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总的来说异多于同。
【关键词】:儒家;道教;佛教;天人合一;艺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有六家,即儒、道、墨、法、禅、兵。赵士林先生将其归纳为二十四个字: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而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儒家思想。儒家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其主要思想追求“和为贵”、“中庸”,也即是《易经》所体现的阴阳平衡。《易经》是由《周易》改造而来的。《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以阴阳是否平衡为判断吉凶的标准。《易经》为“群经之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石。各家思想的哲学渊源均来自于《易经》,如儒家的“太极生两仪”,主张和谐中庸,道家的有、无“同出”、“守中”,“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物极必反观念,“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思想,法家的对立和斗争的强制理念,佛家的“中道”、“色、空”一体等。
艺术来源于文化,且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艺术,但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比较模糊,说法不一,中国古代所说艺术,一般指的“六艺”的艺,是一种道德修养,近代对于艺术的界定也有多种看法,常常将“艺术”同“美术”和“技艺”相混淆,如王国维就曾多次再其文著中提到美术和艺术两个概念,经常将两个概念通用,但他解释了艺术同哲学关系,他认为哲学影响艺术,艺术体现哲学。而近代较成熟观念则对艺术定义认为艺术是美的艺术,它是对美的再现和表现。
儒、道、释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三个思想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同时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主体,这里面又孕育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维。
1、艺术理论
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于奴隶社会,形成并发展在封建社会,从周秦时期到明清时期,在近两千年的时间跨度内,使中国形成了自身的哲学、美学体系。儒道释三家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哲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都直接影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为中国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哲学对艺术的渗透,而根底却在于它们本来就是审美的人生哲学.儒、道、释三家开始对心灵与精神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体现在艺术中,便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成为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格的情操,一种恬淡清幽与空灵澄澈的。
从古代到清末,无论在那个朝代,儒道释三教思想中必然有一个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封建王朝尊儒或者尚道再或者崇信佛教,都需要借助这些思想来进行统治,进而大力宣扬。进行艺术创作的主体为“人”,他们的艺术思维则是来自于儒家或者其他两教的思想,艺术创作更多流露出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对美的认识。从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方法、艺术构成等方面,都吸纳了传统三教的哲学思想,比如“山高月小”创作手法、绘画中留白、建筑的对称手法等等,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
2、艺术创作题材
儒家从维护文明制度的角度出发,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儒家的努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充实之谓美”,“不纯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境界。道家从反抗异化现实的目的入手,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邏辑,非秩序,非符号的美学天地。道家的努力是一种删繁就简,去蔽澄明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境界。佛家则从人生觉悟的高度出发,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具有深度模式的审美意象。佛家的努力是一种外繁内简,似有实无的过程,其追求的是“明心见性”,“因色悟空”的境界。
由此可见,儒家多是宣扬诸子百家或孝道等与儒家思想相关的人物或事迹,就是入世中的社会,他们是现实存在的,比如顾恺之、赵孟頫、仇英他们都曾创作过《七贤图》;而相反,道教多宣扬神仙或神仙故事或者高道,道教的神仙皆是拟人化的,这与佛教是不同的,道教的许多神仙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道士,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道教文献或绘画中,他们的表现往往也是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的,如艺术题材中经常表现的八仙过海、真武大帝等,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如张道陵、吕洞宾等,而且在展现这些道教人物时,多配有云彩或自然万物,这也体现道家修仙的思维,比如武当山建筑群中就有关于真武大帝从小求学到成仙的完整神话拟人过程;佛教也多事宣扬神仙或神仙故事或者高僧,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融入了很多中国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对此吸收颇多。如佛教佛像从印度样式变化为中国样式,在这点上,观音就是最明显的,观音随着佛教发展,不但从男性变成女性,造型上也完全是東方女性外貌。例如还有,佛教高僧弘一法师曾题过一对联:“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其“人情”、“物情”同儒学的仁爱观念一脉相承。法师的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婴行)有一幅画,名为“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此联出自清朝诗人何钱的《普和看梅云》:“酒沽林外野人家,霁日当檐独树斜。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丰子恺以书画艺术将其表现与演译出来。画面上有一间小屋,屋前有一块小草地,草地上围绕着小方桌坐了三个人,空的一面旁是一株正开放的梅花。右边题了“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两句诗,诗与画相呼应,画龙点睛,留有余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然,这是儒家文化与禅的高度融合。丰子恺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佛教徒。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佛教的积德、布施、慈悲、普渡众生、孝敬父母等均深受儒学影响。儒、道、释三者在表现题材方面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三者有机结合,求同存异。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以建筑、绘画和雕塑为例。 (1)建筑手法
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的。古代建筑受儒家规范、礼制的影响,一般以华丽炫耀于世,建筑风格追求一种绚烂之美,主要在于显示帝王的权威与富有。审美机制在“天人合一”。格局整齐、气势宏大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单体设计都体现出一种对称和威严。作为几千年来一直深深影响中国人的儒家文化,已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目标和审美观,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所固定而成为传统。
儒家的建筑多修建于世俗社会之中,儒家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建筑注入理性灵魂,表现出来不是石块与木材组合,更多是注入灵魂,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三纲五常、伦理之说,倡导社会秩序,在它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呈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则是对中庸和中正思想的最好体现,而且除此,儒家建筑比起佛教和道教建筑还具有明显等级性,体现在建筑上就是依据等级,不同等级的阶层建筑使用的房屋屋顶样式不同,重檐庑殿式是最高级别,多为皇家才能使用,悬山式和歇山式则是常见的,多为一般常见建筑样式,比起道家建筑,更显得威仪和庄重,是入世的代表。
道教建筑师法自然,融于山川,体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境界,追求一种非人工的自然之美,顺其自然,是其最高追寻,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与儒家思想相比,它追寻是一种自然境界,天地为阴阳,五行为方位,阴阳相生,五行相克,道教建筑在艺术手法上非常注重五行学说和顺应自然,道教建筑的建造多遵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如道教建筑多依山而建,视为土,常修有水池或附近有河流,视为水,建筑多为木构建筑,视为木,青铜等材质使用视为金,符合道教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亦有按照八卦方位,比如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殿、天一水池等建筑则是按照中间丹炉依照八卦方位依次建造,而且“道法自然”对中国道教建筑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故而道教的知名建筑也多建于名山大川之中,比如武当山道教建筑群、青城山道教建筑群、龙虎山道教建筑群,道教将大量建筑修建于名山大川之中,避开尘世,更多也是追求这种全身心融入自然之中,以求修道,达到悟道境界。与儒家思想影响下建筑相比,道家建筑就是出世代表;佛教建筑受到佛教出世观和入世观双重思想影响,体现在建筑上则既无儒家的雄伟恢弘,又没有道家的虚静和空灵,更多表现很冲淡,及淡的社会生活,富有禅意,建筑呈现“轴对称”样式,建于世俗间,是入世的表现,如长沙开福寺;同道教建筑一样,许多佛教建筑也修建于名山大川之中,是出世的表现,如岳麓山的麓山寺等。
(2)中国画
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表现手法,这类艺术创作者多为士大夫、道士、僧尼等,无论从绘画的原理,创作手法再或是绘画意境等都深深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影响,如道教的阴阳学说对国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国画表现手法上都是以黑白为主,黑为阴,白为阳,虚实相生,而传统国画题材中的山水画则是对道教乾坤思想的体现,山水画也是中国传统国画中重要题材。这些士大夫接受教育思想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在艺术创作中则流露出更多儒家思想,僧道在进行绘画创作上也流露出道教或佛教的思想,但在绘画创作中更多是三者思想的一种交叉融合,根据绘画者思想意识不同,可能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结合,也可能是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融合等等。比如山水绘画之中并非全幅只画山与水,同时点缀有人物、建筑、动物等,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巍峨的山岳,飞泻的瀑布,树林中楼观若隐若现,岩石之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既体现了道教的“道法自然”,又体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思想。而王维的绘画和诗中则更多体现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诗中透露一种“禅意”,其诗“偶然值林叟,谈笑无归期”体现出佛教中禅意和超越审美感。
(3)雕刻艺术
雕刻艺术与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雕刻这一艺术手法来表现美,表现社会和自然。艺术家将自己的信仰和思维通过这一具象手段表现出来。河南龙门石窟所体现出的便是佛教的艺术的美,山西的龙山石窟则体现是道教的艺术的美,但在大足石刻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就不仅仅是某一宗教的,而是既有佛教文化又有道教文化,体现三教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意识上融合,在文化上共存,共同影响艺术的发展。
纵观儒、道、释三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发展,可以看到,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儒道释三教思想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搞清楚三教中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影响,就必须搞清楚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儒道释三教都是一种意识形态,三教同源,在哲学思维上,都是解释宇宙或人的思维,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儒家是宣扬既神又圣的积极入世思想,道教则是虚静,不与世俗同的出世思想,至于佛教则更多体现平淡,禅意的入世与出世思想,洞察世间一切。三教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影响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又各有各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淦铭、王燕编校.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3]黄寿祺等.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王國维.人间词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作者简介:许倩(1994—),女,漢族,湖南永州人,硕士学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画研究方向 。
【摘要】:艺术是对美的再现与表现,中国的儒家、道教、佛教三教思想中保留大量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禅意”、“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对日后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不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手法、艺术造型等,都深受这些哲学思想影响,这些哲学思想对艺术影响既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总的来说异多于同。
【关键词】:儒家;道教;佛教;天人合一;艺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有六家,即儒、道、墨、法、禅、兵。赵士林先生将其归纳为二十四个字: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而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儒家思想。儒家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其主要思想追求“和为贵”、“中庸”,也即是《易经》所体现的阴阳平衡。《易经》是由《周易》改造而来的。《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以阴阳是否平衡为判断吉凶的标准。《易经》为“群经之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石。各家思想的哲学渊源均来自于《易经》,如儒家的“太极生两仪”,主张和谐中庸,道家的有、无“同出”、“守中”,“将欲废之,必固兴之”的物极必反观念,“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思想,法家的对立和斗争的强制理念,佛家的“中道”、“色、空”一体等。
艺术来源于文化,且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产生了艺术,但概念的界定一直都比较模糊,说法不一,中国古代所说艺术,一般指的“六艺”的艺,是一种道德修养,近代对于艺术的界定也有多种看法,常常将“艺术”同“美术”和“技艺”相混淆,如王国维就曾多次再其文著中提到美术和艺术两个概念,经常将两个概念通用,但他解释了艺术同哲学关系,他认为哲学影响艺术,艺术体现哲学。而近代较成熟观念则对艺术定义认为艺术是美的艺术,它是对美的再现和表现。
儒、道、释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三个思想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同时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主体,这里面又孕育了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维。
1、艺术理论
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于奴隶社会,形成并发展在封建社会,从周秦时期到明清时期,在近两千年的时间跨度内,使中国形成了自身的哲学、美学体系。儒道释三家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哲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都直接影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为中国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这种影响可以理解为哲学对艺术的渗透,而根底却在于它们本来就是审美的人生哲学.儒、道、释三家开始对心灵与精神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体现在艺术中,便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成为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格的情操,一种恬淡清幽与空灵澄澈的。
从古代到清末,无论在那个朝代,儒道释三教思想中必然有一个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封建王朝尊儒或者尚道再或者崇信佛教,都需要借助这些思想来进行统治,进而大力宣扬。进行艺术创作的主体为“人”,他们的艺术思维则是来自于儒家或者其他两教的思想,艺术创作更多流露出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对美的认识。从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方法、艺术构成等方面,都吸纳了传统三教的哲学思想,比如“山高月小”创作手法、绘画中留白、建筑的对称手法等等,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
2、艺术创作题材
儒家从维护文明制度的角度出发,以"建构“的方式来装点逻辑化,秩序化,符号化的美学世界。儒家的努力是一种从无到有,由简而繁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充实之谓美”,“不纯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境界。道家从反抗异化现实的目的入手,以“解构”的方式寻求着一个非邏辑,非秩序,非符号的美学天地。道家的努力是一种删繁就简,去蔽澄明的过程,其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境界。佛家则从人生觉悟的高度出发,以“重构”的方式创造一种具有深度模式的审美意象。佛家的努力是一种外繁内简,似有实无的过程,其追求的是“明心见性”,“因色悟空”的境界。
由此可见,儒家多是宣扬诸子百家或孝道等与儒家思想相关的人物或事迹,就是入世中的社会,他们是现实存在的,比如顾恺之、赵孟頫、仇英他们都曾创作过《七贤图》;而相反,道教多宣扬神仙或神仙故事或者高道,道教的神仙皆是拟人化的,这与佛教是不同的,道教的许多神仙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道士,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道教文献或绘画中,他们的表现往往也是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的,如艺术题材中经常表现的八仙过海、真武大帝等,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如张道陵、吕洞宾等,而且在展现这些道教人物时,多配有云彩或自然万物,这也体现道家修仙的思维,比如武当山建筑群中就有关于真武大帝从小求学到成仙的完整神话拟人过程;佛教也多事宣扬神仙或神仙故事或者高僧,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融入了很多中国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对此吸收颇多。如佛教佛像从印度样式变化为中国样式,在这点上,观音就是最明显的,观音随着佛教发展,不但从男性变成女性,造型上也完全是東方女性外貌。例如还有,佛教高僧弘一法师曾题过一对联:“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其“人情”、“物情”同儒学的仁爱观念一脉相承。法师的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婴行)有一幅画,名为“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此联出自清朝诗人何钱的《普和看梅云》:“酒沽林外野人家,霁日当檐独树斜。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丰子恺以书画艺术将其表现与演译出来。画面上有一间小屋,屋前有一块小草地,草地上围绕着小方桌坐了三个人,空的一面旁是一株正开放的梅花。右边题了“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两句诗,诗与画相呼应,画龙点睛,留有余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然,这是儒家文化与禅的高度融合。丰子恺无疑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佛教徒。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佛教的积德、布施、慈悲、普渡众生、孝敬父母等均深受儒学影响。儒、道、释三者在表现题材方面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三者有机结合,求同存异。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以建筑、绘画和雕塑为例。 (1)建筑手法
中国古代对自然的审美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的。古代建筑受儒家规范、礼制的影响,一般以华丽炫耀于世,建筑风格追求一种绚烂之美,主要在于显示帝王的权威与富有。审美机制在“天人合一”。格局整齐、气势宏大的建筑群体,布局和单体设计都体现出一种对称和威严。作为几千年来一直深深影响中国人的儒家文化,已根深蒂固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目标和审美观,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所固定而成为传统。
儒家的建筑多修建于世俗社会之中,儒家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建筑注入理性灵魂,表现出来不是石块与木材组合,更多是注入灵魂,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三纲五常、伦理之说,倡导社会秩序,在它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呈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则是对中庸和中正思想的最好体现,而且除此,儒家建筑比起佛教和道教建筑还具有明显等级性,体现在建筑上就是依据等级,不同等级的阶层建筑使用的房屋屋顶样式不同,重檐庑殿式是最高级别,多为皇家才能使用,悬山式和歇山式则是常见的,多为一般常见建筑样式,比起道家建筑,更显得威仪和庄重,是入世的代表。
道教建筑师法自然,融于山川,体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境界,追求一种非人工的自然之美,顺其自然,是其最高追寻,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与儒家思想相比,它追寻是一种自然境界,天地为阴阳,五行为方位,阴阳相生,五行相克,道教建筑在艺术手法上非常注重五行学说和顺应自然,道教建筑的建造多遵循“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如道教建筑多依山而建,视为土,常修有水池或附近有河流,视为水,建筑多为木构建筑,视为木,青铜等材质使用视为金,符合道教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亦有按照八卦方位,比如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殿、天一水池等建筑则是按照中间丹炉依照八卦方位依次建造,而且“道法自然”对中国道教建筑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故而道教的知名建筑也多建于名山大川之中,比如武当山道教建筑群、青城山道教建筑群、龙虎山道教建筑群,道教将大量建筑修建于名山大川之中,避开尘世,更多也是追求这种全身心融入自然之中,以求修道,达到悟道境界。与儒家思想影响下建筑相比,道家建筑就是出世代表;佛教建筑受到佛教出世观和入世观双重思想影响,体现在建筑上则既无儒家的雄伟恢弘,又没有道家的虚静和空灵,更多表现很冲淡,及淡的社会生活,富有禅意,建筑呈现“轴对称”样式,建于世俗间,是入世的表现,如长沙开福寺;同道教建筑一样,许多佛教建筑也修建于名山大川之中,是出世的表现,如岳麓山的麓山寺等。
(2)中国画
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重要表现手法,这类艺术创作者多为士大夫、道士、僧尼等,无论从绘画的原理,创作手法再或是绘画意境等都深深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影响,如道教的阴阳学说对国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国画表现手法上都是以黑白为主,黑为阴,白为阳,虚实相生,而传统国画题材中的山水画则是对道教乾坤思想的体现,山水画也是中国传统国画中重要题材。这些士大夫接受教育思想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在艺术创作中则流露出更多儒家思想,僧道在进行绘画创作上也流露出道教或佛教的思想,但在绘画创作中更多是三者思想的一种交叉融合,根据绘画者思想意识不同,可能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结合,也可能是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融合等等。比如山水绘画之中并非全幅只画山与水,同时点缀有人物、建筑、动物等,以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巍峨的山岳,飞泻的瀑布,树林中楼观若隐若现,岩石之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既体现了道教的“道法自然”,又体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思想。而王维的绘画和诗中则更多体现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诗中透露一种“禅意”,其诗“偶然值林叟,谈笑无归期”体现出佛教中禅意和超越审美感。
(3)雕刻艺术
雕刻艺术与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雕刻这一艺术手法来表现美,表现社会和自然。艺术家将自己的信仰和思维通过这一具象手段表现出来。河南龙门石窟所体现出的便是佛教的艺术的美,山西的龙山石窟则体现是道教的艺术的美,但在大足石刻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就不仅仅是某一宗教的,而是既有佛教文化又有道教文化,体现三教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意识上融合,在文化上共存,共同影响艺术的发展。
纵观儒、道、释三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发展,可以看到,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儒道释三教思想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最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搞清楚三教中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影响,就必须搞清楚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儒道释三教都是一种意识形态,三教同源,在哲学思维上,都是解释宇宙或人的思维,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儒家是宣扬既神又圣的积极入世思想,道教则是虚静,不与世俗同的出世思想,至于佛教则更多体现平淡,禅意的入世与出世思想,洞察世间一切。三教哲学思想对艺术的影响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又各有各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姚淦铭、王燕编校.王国维文集.第三卷[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版
[3]黄寿祺等.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王國维.人间词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作者简介:许倩(1994—),女,漢族,湖南永州人,硕士学历,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水彩画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