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有人用“你能行”“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等话语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一些没做过的事情,但往往大家忽略了其中转化的过程:从他人口中的“你能行”,到孩子发自内心的想法“我能行”,直至孩子放手挑战、突破自己,证明“我能行”。
印度一所学校名叫河沿(Riverside)小学为完善这个过程提供了一种方案。学校创始人Kiran Bir Sethi推行教育创新理念:用“我能行”的“病毒”,教会孩子们社区责任感和改变的力量。
2009年,学校又创立了“孩子创意行动挑战赛”项目,项目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超级英雄”。这一项目荣获世界顶级的设计奖项“丹麦INDEX-设计改善生活奖”和联合国教育优秀实践奖。
有种叫“我能行”的病毒,传染的是自信
笑是会传染的,热情是会传染的,灵感是会传染的。Kiran Bir Sethi提到,她从那些杰出的演讲里,演讲者们精彩的故事里,找到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相信自己“我能行(I can)”!在Kiran看来,他们都被“传染”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我能行”的病毒。
Kiran也分享了自己在17岁时被“传染”的经历。那时,她还是在设计院校学习的学生。她回忆,跟大人们交流想法时,其他人真的认同了她的想法。在不断的辩论中,他们一起喝茶聊天,探讨得很深入。这让她很震撼,“我多么希望,我早在7岁的时候就被‘传染’了”。
这段经历也促使Kiran开始研究,如何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更早地将“我能行”的信念“传染”给孩子。
大人的支持,孩子的自信
于是,当Kiran来到河沿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教学试验。她在那里创建和完善了一个流程,一个可以不断传染给人“我能行”意念的流程——那就是,如果能把学习带到现实当中来,如果模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分界线,那么,孩子们将经历一个自己认知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看到改变发生,学生接受改变,然后受到鼓舞,主導改变并且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孩子们变得更有竞争力,不再感到无助。
改变只需要三步:一是意识到需要改变;二是想到“我想改变”;三是行动。
河沿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儿童权益课程时,被要求制作庙里用的香用材料。工作8小时让学生们体验到童工的境遇。他们在制作香料两个小时以后,后背开始酸痛,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被改变了。一旦感受到了、被改变了,他们就会用切身感受说服城市里的每一个童工必须被禁止。
当孩子被信任,他们能做得更好
正如Kiran在演讲中对大家所说的:“你什么时候才会觉醒,而意识到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潜力?你什么时候才会把孩子们当做社会的一分子?”
2007年8月15号,印度的国庆节那天,河沿小学的学生们走出校园去“传染”整个Ahmedabad城(印度西部大城市)。这不再只是河沿小学的事,它关系到所有的孩子。学生们“厚着脸皮”,不再羞怯,走进市政厅,走进警察局,走进出版社,走进各个公司。
当然,孩子们又一次做到了。从2007年开始,每两个月,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会停止行车,并临时改造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这就是这座城市对孩子们的回应:“你们能行!”
充满热情的孩子可以改变社会
从河沿小学的200名儿童,到Ahmedabad全城3万多个孩子,再到遍及整个印度。用同样的方法,Kiran和河沿小学的教育理念使得10万名儿童说:“我能行!”
他们做了套简单的工具,翻译成8种语言(印度方言),发给了3.2万所学校,只给孩子们非常简单的任务:如教父母识字、邀请大家一起跳舞等。只需要选一个话题,任何孩子们觉得烦恼的话题,然后引导他们用一周时间来改变周围的人的生活。
在这之后,关于改变的故事,从印度各地如雪片般飞来,孩子们自行设计了各式各样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消除孤独感觉,修补路面不平,再到克服酗酒,还有32个来自Rajasthan的学生取消了他们的娃娃亲。一切都让Kiran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正再次说明了,当大人信任孩子,对他们说‘你能行’的时候,他们就真的行吗?”
“我能行”项目的部分活动:(1)让穷孩子也进豪华影院看电影;(2)让穷孩子也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3)让整个主街成为游乐场;(4)让家长孩子一起到公园玩;(5)让孩子与名人面对面。
河沿小学的“我能行”活动,或许会是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孩子们会发挥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亲身解决一些身边的问题,领导同龄人,甚至教育他们的父母,透过实际行动令世界变得更美好。
孩子们从中可以收获很多东西:处理事情,做决策的能力;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思考操作能力等,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正面作用。
知识固然重要,但陪伴孩子一生,在人生经验中更需要的或许是某种信念的支撑。印度的教育已经慢慢改革,开始渗透,旨在把“我能行”类似的理念和热情传染给所有儿童。这对于国内正在不断改革的教育,不知能否提供一些参考。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校长传媒)
印度一所学校名叫河沿(Riverside)小学为完善这个过程提供了一种方案。学校创始人Kiran Bir Sethi推行教育创新理念:用“我能行”的“病毒”,教会孩子们社区责任感和改变的力量。
2009年,学校又创立了“孩子创意行动挑战赛”项目,项目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超级英雄”。这一项目荣获世界顶级的设计奖项“丹麦INDEX-设计改善生活奖”和联合国教育优秀实践奖。
有种叫“我能行”的病毒,传染的是自信
笑是会传染的,热情是会传染的,灵感是会传染的。Kiran Bir Sethi提到,她从那些杰出的演讲里,演讲者们精彩的故事里,找到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相信自己“我能行(I can)”!在Kiran看来,他们都被“传染”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我能行”的病毒。
Kiran也分享了自己在17岁时被“传染”的经历。那时,她还是在设计院校学习的学生。她回忆,跟大人们交流想法时,其他人真的认同了她的想法。在不断的辩论中,他们一起喝茶聊天,探讨得很深入。这让她很震撼,“我多么希望,我早在7岁的时候就被‘传染’了”。
这段经历也促使Kiran开始研究,如何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更早地将“我能行”的信念“传染”给孩子。
大人的支持,孩子的自信
于是,当Kiran来到河沿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教学试验。她在那里创建和完善了一个流程,一个可以不断传染给人“我能行”意念的流程——那就是,如果能把学习带到现实当中来,如果模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分界线,那么,孩子们将经历一个自己认知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看到改变发生,学生接受改变,然后受到鼓舞,主導改变并且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孩子们变得更有竞争力,不再感到无助。
改变只需要三步:一是意识到需要改变;二是想到“我想改变”;三是行动。
河沿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儿童权益课程时,被要求制作庙里用的香用材料。工作8小时让学生们体验到童工的境遇。他们在制作香料两个小时以后,后背开始酸痛,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被改变了。一旦感受到了、被改变了,他们就会用切身感受说服城市里的每一个童工必须被禁止。
当孩子被信任,他们能做得更好
正如Kiran在演讲中对大家所说的:“你什么时候才会觉醒,而意识到每个孩子幼小的身体里面都蕴藏着巨大潜力?你什么时候才会把孩子们当做社会的一分子?”
2007年8月15号,印度的国庆节那天,河沿小学的学生们走出校园去“传染”整个Ahmedabad城(印度西部大城市)。这不再只是河沿小学的事,它关系到所有的孩子。学生们“厚着脸皮”,不再羞怯,走进市政厅,走进警察局,走进出版社,走进各个公司。
当然,孩子们又一次做到了。从2007年开始,每两个月,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会停止行车,并临时改造为孩子们嬉戏的乐园,这就是这座城市对孩子们的回应:“你们能行!”
充满热情的孩子可以改变社会
从河沿小学的200名儿童,到Ahmedabad全城3万多个孩子,再到遍及整个印度。用同样的方法,Kiran和河沿小学的教育理念使得10万名儿童说:“我能行!”
他们做了套简单的工具,翻译成8种语言(印度方言),发给了3.2万所学校,只给孩子们非常简单的任务:如教父母识字、邀请大家一起跳舞等。只需要选一个话题,任何孩子们觉得烦恼的话题,然后引导他们用一周时间来改变周围的人的生活。
在这之后,关于改变的故事,从印度各地如雪片般飞来,孩子们自行设计了各式各样问题的解决方案。从消除孤独感觉,修补路面不平,再到克服酗酒,还有32个来自Rajasthan的学生取消了他们的娃娃亲。一切都让Kiran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正再次说明了,当大人信任孩子,对他们说‘你能行’的时候,他们就真的行吗?”
“我能行”项目的部分活动:(1)让穷孩子也进豪华影院看电影;(2)让穷孩子也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3)让整个主街成为游乐场;(4)让家长孩子一起到公园玩;(5)让孩子与名人面对面。
河沿小学的“我能行”活动,或许会是孩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孩子们会发挥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亲身解决一些身边的问题,领导同龄人,甚至教育他们的父母,透过实际行动令世界变得更美好。
孩子们从中可以收获很多东西:处理事情,做决策的能力;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思考操作能力等,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正面作用。
知识固然重要,但陪伴孩子一生,在人生经验中更需要的或许是某种信念的支撑。印度的教育已经慢慢改革,开始渗透,旨在把“我能行”类似的理念和热情传染给所有儿童。这对于国内正在不断改革的教育,不知能否提供一些参考。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校长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