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鬼叔中”,乍听起来颇费解的一个名字,诞生于他的写诗时代:“当年觉得爷爷帮我取的读书名(甯元乖)好俗,于是给自己取了这个怪笔名,丑人多作怪吧,生怕别人不注意,很搞笑的……”
回头再看,“名字已经变成一个意义不大的符号”,好多朋友说其实他的本名才更像笔名。
拍纪录片之前,鬼叔中写了20多年诗,是福建“三明诗群”的一员,还曾创办过诗歌民刊《放弃》。
或许暗合了“放弃”之名,有朝一日,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诗“不过是玩弄些锦绣文字”,人生兴趣于是走到了下一个阶段——拍攝纪录片。这时,是2008年。
抢救性拍摄
很多人知道鬼叔中,都始自他的纪录片《玉扣纸》和《老族谱》。
“玉扣纸”是福建宁化县一种传统的手工造纸,据《天工开物》记载:“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宋代鼎盛时期,武夷深处造纸的“槽户”多达500余,年产5万多担,其中上品,色泽洁白如玉,由此得名。到了鬼叔中少时,这样的纸作坊仍然遍布宁化乡镇。
但这样的情况,慢慢不复存在了。“七八年前,忽然发现自己小时候写字的纸没有了。”经过多方寻访,鬼叔中才找到一家玉扣纸作坊,正在开工。他赶到那里,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跟踪拍摄手工生产玉扣纸的全过程——砍竹蔴、洗竹蔴、剥竹蔴、踏竹蔴、捞纸浆、焙纸……为了一个理想的拍摄角度,鬼叔中可以整天赤脚站在冷水里;到了晚上,就跟造纸工人同睡一个简陋的床铺。
纪录片拍完之后不久,这家作坊也停产了5年。直到今春,鬼叔中再度拍摄。这一次,他打算剪一部冷静物式的《玉扣纸2》。几百年的历史、“曾经精细的民族工业”,又将在影像中复生。
如此“抢救性”的传统民俗记录,《老族谱》也是其一。说来话长,鬼叔中老家村里有祠堂,陈列有《甯氏八修族谱》——那是1992年时请了江西师傅来制作的,鬼叔中说他“当时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修谱的一整套仪规好奇不已”。
2009年,他陪伴作家萧春雷在宁化县曹坊乡石牛村做田野调查时,偶然遇见了正在为童氏家族修谱的邱志强。“一问他,居然是本县人,年轻的老师傅,马上决定跟踪拍摄。”
镜头下,邱师傅一字一字雕刻着……整齐的木活字排成数列,再小心刷上水墨——因为是水墨而非油墨,所以能保存长达三五百年。片中提到,客家人有每隔三十年重修族谱的习俗(三十年一世,一世一修)。而那些裁谱、启师、祭谱、入箱、打醮、游谱、发谱、谢师等等与修谱有关的祭祀活动,也被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
2010年,纪录片《老族谱》参加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紧接着省图书馆、央视等众多媒体蜂拥而至,“邱师傅一不小心成了名人,木活字也成了县里官方的一张文化名片”。
客家人的原乡情结
“看着日常生活经常被主流媒体打扰的邱师傅,我心里真不知是喜是忧……”鬼叔中叹道。
他自己也是客家人。福建宁化建县于唐开元年间,“宁化石壁”是海内外闻名的“客家祖地”。几经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又从这里奔赴五洲四海。据说客家人是出了名的“敬祖穆宗”,比一般人更有寻根意识。
一位导演曾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对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鬼叔中很认同。他也有原乡情结:“农耕生活值得怀念,正如故乡值得回忆。”
事实上,让他决定拍摄客家风土纪录片的初衷,并非意义重大的文化传承,而是非常单纯的——“追寻少年时代温柔的乡村记忆”。
回忆童年细节,鬼叔中的言辞中充满乐趣与暖意:“夏夜捉迷藏,黑摸摸被追到水塘里跌得浑身烂泥……带领一帮小伙伴偷袭生产队瓜田,被装睡的守护瓜田爷爷逮个正着……上山砍柴放牛,为捡到台湾空飘传单兴奋不已……”
那时,他住在闽西一带典型的“椿凿屋”木楼民居,房后有片小竹林,是宁化有名的“九竹一田”格局。造土纸、打蓆、织土布、做鼓、手工制米粉、土陶……各种老手艺在此悠悠绵延了数百上千年。
只是如今,田园荒芜人不归,乡下的田地不断抛荒,农耕时代正在消亡。“年轻人宁愿去城里打工当盲流,也不想守住乡村生活。”鬼叔中说,“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在他看来,“客家人聚居的闽西、赣南、粤东,都山高路远相对闭塞,越是落后贫穷,那一方传统的东西更可能被保留得完整些”。对纪录片工作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宁化县的4镇12乡,下辖200多个村庄。鬼叔中的纪录片已经深入过其中许多个。“我家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行政地图,很想走遍宁化毎个行政村和大部分偏僻自然村。”他说,“这两年重点在对各个村子稀奇古怪的民间信仰和古村落进行地毯式摸寻,想整理一份本县民间信仰图谱。”
他相信,“要深入一地的民俗民艺,民间信仰是一很好的切口——乡村的族权、政权在消弱,神权还是无所不在地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旧时代的一曲挽歌
很多人都会用“充满诗意”来形容鬼叔中的纪录片。对民俗节气的敏感、静谧安宁的声画、简单隽永的片名,都很符合人们对诗歌的认识。而极少的解说词、原生态的影像表达,又让它们明显区别于科教纪录片。
“有评论也曾表示不满,说我的纪录片仍然是诗人情怀满天飞,鬼叔中终究还是那个写诗的家伙!”即使在说这话的时候,鬼叔中仍然带着窃喜。他喜欢自己的纪录片里带着诗歌的养分。
从事纪录片拍摄才短短5年时间,鬼叔中已经记录下大量客家民俗和传统手工艺——“我的纪录片就像是旧时代的一曲挽歌”。
2011年拍《砻谷纪》的时候,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砻’将会是汉语世界里注定要消亡的一个字。以后根本用不着嘛!除非又回到小国寡民的大山生活。”
“砻谷窸嗦,碓米落锅;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锄,游天井。”——这是昔日流传于闽西客家的一首童谣。“砻”则是一种沿用了几千年的脱谷壳工具。片中,鬼叔中找来钉砻的师傅,为他钉制一台已经被机械碾米机取代了的土砻。“他把一份out 的手艺做得一丝不苟、不温不火,正如他的纯朴、本分、怯于言谈、口齿不清,这个中国版图上最底层的山村老实人,把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像小溪流水一样……”
回头再看,“名字已经变成一个意义不大的符号”,好多朋友说其实他的本名才更像笔名。
拍纪录片之前,鬼叔中写了20多年诗,是福建“三明诗群”的一员,还曾创办过诗歌民刊《放弃》。
或许暗合了“放弃”之名,有朝一日,他忽然觉得自己的诗“不过是玩弄些锦绣文字”,人生兴趣于是走到了下一个阶段——拍攝纪录片。这时,是2008年。
抢救性拍摄
很多人知道鬼叔中,都始自他的纪录片《玉扣纸》和《老族谱》。
“玉扣纸”是福建宁化县一种传统的手工造纸,据《天工开物》记载:“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宋代鼎盛时期,武夷深处造纸的“槽户”多达500余,年产5万多担,其中上品,色泽洁白如玉,由此得名。到了鬼叔中少时,这样的纸作坊仍然遍布宁化乡镇。
但这样的情况,慢慢不复存在了。“七八年前,忽然发现自己小时候写字的纸没有了。”经过多方寻访,鬼叔中才找到一家玉扣纸作坊,正在开工。他赶到那里,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跟踪拍摄手工生产玉扣纸的全过程——砍竹蔴、洗竹蔴、剥竹蔴、踏竹蔴、捞纸浆、焙纸……为了一个理想的拍摄角度,鬼叔中可以整天赤脚站在冷水里;到了晚上,就跟造纸工人同睡一个简陋的床铺。
纪录片拍完之后不久,这家作坊也停产了5年。直到今春,鬼叔中再度拍摄。这一次,他打算剪一部冷静物式的《玉扣纸2》。几百年的历史、“曾经精细的民族工业”,又将在影像中复生。
如此“抢救性”的传统民俗记录,《老族谱》也是其一。说来话长,鬼叔中老家村里有祠堂,陈列有《甯氏八修族谱》——那是1992年时请了江西师傅来制作的,鬼叔中说他“当时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修谱的一整套仪规好奇不已”。
2009年,他陪伴作家萧春雷在宁化县曹坊乡石牛村做田野调查时,偶然遇见了正在为童氏家族修谱的邱志强。“一问他,居然是本县人,年轻的老师傅,马上决定跟踪拍摄。”
镜头下,邱师傅一字一字雕刻着……整齐的木活字排成数列,再小心刷上水墨——因为是水墨而非油墨,所以能保存长达三五百年。片中提到,客家人有每隔三十年重修族谱的习俗(三十年一世,一世一修)。而那些裁谱、启师、祭谱、入箱、打醮、游谱、发谱、谢师等等与修谱有关的祭祀活动,也被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
2010年,纪录片《老族谱》参加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紧接着省图书馆、央视等众多媒体蜂拥而至,“邱师傅一不小心成了名人,木活字也成了县里官方的一张文化名片”。
客家人的原乡情结
“看着日常生活经常被主流媒体打扰的邱师傅,我心里真不知是喜是忧……”鬼叔中叹道。
他自己也是客家人。福建宁化建县于唐开元年间,“宁化石壁”是海内外闻名的“客家祖地”。几经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又从这里奔赴五洲四海。据说客家人是出了名的“敬祖穆宗”,比一般人更有寻根意识。
一位导演曾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对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鬼叔中很认同。他也有原乡情结:“农耕生活值得怀念,正如故乡值得回忆。”
事实上,让他决定拍摄客家风土纪录片的初衷,并非意义重大的文化传承,而是非常单纯的——“追寻少年时代温柔的乡村记忆”。
回忆童年细节,鬼叔中的言辞中充满乐趣与暖意:“夏夜捉迷藏,黑摸摸被追到水塘里跌得浑身烂泥……带领一帮小伙伴偷袭生产队瓜田,被装睡的守护瓜田爷爷逮个正着……上山砍柴放牛,为捡到台湾空飘传单兴奋不已……”
那时,他住在闽西一带典型的“椿凿屋”木楼民居,房后有片小竹林,是宁化有名的“九竹一田”格局。造土纸、打蓆、织土布、做鼓、手工制米粉、土陶……各种老手艺在此悠悠绵延了数百上千年。
只是如今,田园荒芜人不归,乡下的田地不断抛荒,农耕时代正在消亡。“年轻人宁愿去城里打工当盲流,也不想守住乡村生活。”鬼叔中说,“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在他看来,“客家人聚居的闽西、赣南、粤东,都山高路远相对闭塞,越是落后贫穷,那一方传统的东西更可能被保留得完整些”。对纪录片工作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宁化县的4镇12乡,下辖200多个村庄。鬼叔中的纪录片已经深入过其中许多个。“我家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行政地图,很想走遍宁化毎个行政村和大部分偏僻自然村。”他说,“这两年重点在对各个村子稀奇古怪的民间信仰和古村落进行地毯式摸寻,想整理一份本县民间信仰图谱。”
他相信,“要深入一地的民俗民艺,民间信仰是一很好的切口——乡村的族权、政权在消弱,神权还是无所不在地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旧时代的一曲挽歌
很多人都会用“充满诗意”来形容鬼叔中的纪录片。对民俗节气的敏感、静谧安宁的声画、简单隽永的片名,都很符合人们对诗歌的认识。而极少的解说词、原生态的影像表达,又让它们明显区别于科教纪录片。
“有评论也曾表示不满,说我的纪录片仍然是诗人情怀满天飞,鬼叔中终究还是那个写诗的家伙!”即使在说这话的时候,鬼叔中仍然带着窃喜。他喜欢自己的纪录片里带着诗歌的养分。
从事纪录片拍摄才短短5年时间,鬼叔中已经记录下大量客家民俗和传统手工艺——“我的纪录片就像是旧时代的一曲挽歌”。
2011年拍《砻谷纪》的时候,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砻’将会是汉语世界里注定要消亡的一个字。以后根本用不着嘛!除非又回到小国寡民的大山生活。”
“砻谷窸嗦,碓米落锅;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锄,游天井。”——这是昔日流传于闽西客家的一首童谣。“砻”则是一种沿用了几千年的脱谷壳工具。片中,鬼叔中找来钉砻的师傅,为他钉制一台已经被机械碾米机取代了的土砻。“他把一份out 的手艺做得一丝不苟、不温不火,正如他的纯朴、本分、怯于言谈、口齿不清,这个中国版图上最底层的山村老实人,把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像小溪流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