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提高教与学的最佳环境,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健康阳光,多才多艺的人才。
笔者提出小学体育来开发学生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增强老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努力提高老师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 活动;探索;创造力;特色教育
一、小学体育不足的方面
体育运动是小学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支配的。小学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但目前我觉得我校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我曾对我校小、中、大班小学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小学在体育活动中一遍一遍重复练习,一部分小学在自由体育活动中无所事事,旁观别人或经老师提醒和安排才开展活动,有的小班小学甚至悄悄溜回教师搭积木。对以上情况我作了具体分析:
1、教师对主动性的认识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他们只把小学的主动性和部分教育活动中的操作活动联系在一起。
2、教师关注小学动作技能掌握你的程度超过对小学主动探索精神的关注。动作技能的掌握是意见成果的,而情感态度由于它在端机内不易见效的,易被忽视。于是,我在我班进行了“发挥小学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精神”的有益尝试。小学非常喜欢这一能发展其创造性的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是发展小学主动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目标引领创造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1、建立体育与艺术社团和体育与艺术俱乐部。体育与艺术社团和俱乐部要做到组织有章程,活动有计划,工作有保障,配备体育与艺术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坚持常年开展活动,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参加社团和俱乐部的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并使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成为开展群体竞赛活动的骨干。每学期全校举办集体舞比赛和校运会班级集体舞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集体舞水平的提高,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2、建立领导组织,统一思想,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形成具有专业的活动模式。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身意识,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从审美中学会生活,有利于学生思想灵魂的求真向善。培养老师学生由内而外的气质和优秀品质。
三、引导小学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发展小学的创造性
1、探索活动安排在开始阶段,教师提出操作要求,但不作任何指向性说明;或者教师只提供,不作任何要求,以保证小学有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
2、探索活动安排在体育活动结束阶段,可启发小学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验证性探索或创造性探索。如在学习双脚跳后,鼓励小学运用器械去练习双脚跳,并看谁的玩法最新。再如学习了传球后,让小学自由玩球,比赛谁的玩法多,结果小学想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玩法:拍球、抛球、夹球走等。
3、如果探索活动是分段连续,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进行的,教师分别交代不同步骤的,操作要求,分段控制好时间,防止小学出现来不及想或因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的现象。这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小学相互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交流想法与发现。当某个小学有新的发现时,可把这一小学介绍给其他小学,教师也可尝试一下小学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支持小学的想法与创新。在活动结束后,多评价小学在游戏中的探索热情和所付出的努力,这就保护了那些探索认真但未成功的孩子的探索热情,也引导了其他小学。
四、总体规划和展望,形成特色教育
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遵循课内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大力开展“乐器进课堂”、“班班有歌声、人人会乐器、学校有特色”活动,大力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体育艺术活动体系,学校提出组建多个校级艺术团体,组织各个层级的兴趣小组和社团,积极开展小型、松散、灵活、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校级艺术节(周)活动,参加市级艺术节、合唱节等大型活动,通过活动创设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提高,又有利于体育艺术优秀苗子脱颖而出的环境。
五 、促进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逐步向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转变,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是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念逐渐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感受到极大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地提高,加深了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了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增强了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增强了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式和操作运转办法,推进新课标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04.
[2]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
笔者提出小学体育来开发学生的能力,从而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增强老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努力提高老师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 活动;探索;创造力;特色教育
一、小学体育不足的方面
体育运动是小学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支配的。小学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而运动则成为他们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以实现其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平衡。但目前我觉得我校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我曾对我校小、中、大班小学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小学在体育活动中一遍一遍重复练习,一部分小学在自由体育活动中无所事事,旁观别人或经老师提醒和安排才开展活动,有的小班小学甚至悄悄溜回教师搭积木。对以上情况我作了具体分析:
1、教师对主动性的认识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他们只把小学的主动性和部分教育活动中的操作活动联系在一起。
2、教师关注小学动作技能掌握你的程度超过对小学主动探索精神的关注。动作技能的掌握是意见成果的,而情感态度由于它在端机内不易见效的,易被忽视。于是,我在我班进行了“发挥小学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精神”的有益尝试。小学非常喜欢这一能发展其创造性的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是发展小学主动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目标引领创造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1、建立体育与艺术社团和体育与艺术俱乐部。体育与艺术社团和俱乐部要做到组织有章程,活动有计划,工作有保障,配备体育与艺术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坚持常年开展活动,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参加社团和俱乐部的学生都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并使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成为开展群体竞赛活动的骨干。每学期全校举办集体舞比赛和校运会班级集体舞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集体舞水平的提高,提高个人艺术修养。
2、建立领导组织,统一思想,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形成具有专业的活动模式。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身意识,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从审美中学会生活,有利于学生思想灵魂的求真向善。培养老师学生由内而外的气质和优秀品质。
三、引导小学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发展小学的创造性
1、探索活动安排在开始阶段,教师提出操作要求,但不作任何指向性说明;或者教师只提供,不作任何要求,以保证小学有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
2、探索活动安排在体育活动结束阶段,可启发小学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验证性探索或创造性探索。如在学习双脚跳后,鼓励小学运用器械去练习双脚跳,并看谁的玩法最新。再如学习了传球后,让小学自由玩球,比赛谁的玩法多,结果小学想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玩法:拍球、抛球、夹球走等。
3、如果探索活动是分段连续,贯穿于整个体育活动进行的,教师分别交代不同步骤的,操作要求,分段控制好时间,防止小学出现来不及想或因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的现象。这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小学相互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交流想法与发现。当某个小学有新的发现时,可把这一小学介绍给其他小学,教师也可尝试一下小学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支持小学的想法与创新。在活动结束后,多评价小学在游戏中的探索热情和所付出的努力,这就保护了那些探索认真但未成功的孩子的探索热情,也引导了其他小学。
四、总体规划和展望,形成特色教育
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遵循课内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大力开展“乐器进课堂”、“班班有歌声、人人会乐器、学校有特色”活动,大力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级体育艺术活动体系,学校提出组建多个校级艺术团体,组织各个层级的兴趣小组和社团,积极开展小型、松散、灵活、多样的课外艺术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校级艺术节(周)活动,参加市级艺术节、合唱节等大型活动,通过活动创设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提高,又有利于体育艺术优秀苗子脱颖而出的环境。
五 、促进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对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产生很大冲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逐步向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转变,在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是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念逐渐改变,对待体育的态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感受到极大的快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明显地提高,加深了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了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心理品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增强了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增强了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的基础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式和操作运转办法,推进新课标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4-04.
[2] 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