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胃窦(胃L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窦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的129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分组收集切除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等方面的关系.结果
【机 构】
:
710068,西安,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窦(胃L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窦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的129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分组收集切除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等方面的关系.结果 本组129例胃窦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阳性80例(62%).共收获3295枚淋巴结,平均每例25.54枚,中位数24枚/例,转移淋巴结数889枚.胃窦癌患者No.1、No.3、No.4d、No.5、No.6、No.7、No.8a、No.9、No.11p、No.12a、No.14v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60%、48.84%、37.98%、38.76%、44.19%、31.01%、10.85%、14.73%、4.65%、1.55%及0.78%,其中以No3和No6组为最高.结论 在实施胃癌根治手术时,应综合考虑各临床病理因素,并结合胃窦区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转移的特点,合理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以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文献
例1 男,84岁.腹股沟疝术后4年2个月,伤口肿痛2个月于2008年4月14日入院.4年前因右腹股沟斜疝嵌顿,行嵌顿疝松解,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查体:右下腹疝手术伤口处可扪及5 cm×4 cm包块。
目的 研究p53和k-ras蛋白在胆囊良性病变和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探讨其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患者标本,按病种不同分为4组:A组:101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B组:20例胆固醇息肉;C组:22例胆囊腺瘤;D组:25例胆囊癌(含5例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对4组的p53和k-ras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各组标本中均存
由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0年6月4日至7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成功举办.此次大会参会代表1200余人,盛况空前.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进展.在会议上共有15位著名专家围绕此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患者女,89岁.因右上腹胀痛2周于2008年10月13日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7.2℃,呼吸20次/min,脉搏85次/min,血压100/58 mm Hg(1 mm Hg=0.133 kPa).巩膜和皮肤黄染,腹平软,可触及肿大胆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明显,肠鸣音2次/min。
肝内外胆管术后残余结石一直是胆道外科临床工作的一项复杂疑难课题.手术方式虽几经改进,但仍不能完全解除肝内胆管多处狭窄,也难以彻底取净结石,使部分胆石病患者反复开腹手术.纤维胆道镜(cholidocho-fibroscope,CHF)技术的问世,为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辅助手段,明显降低了残石率和再手术率.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应用CHF治疗了256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间50例低位直肠癌采用新辅助治疗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接受FOLF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后接受保肛手术.行预防性回肠末段造口的19例患者未发生吻合口漏,31例未行预防性回肠末段造口术中有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其中2例合并直肠阴道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FOL
患者女,51岁.因"反复腹痛一年,加重4 d"入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时腹痛、腹泻、发热伴有血象明显升高,同时合并中度贫血和轻度低蛋白血症,经腹部CT、肠镜检查,病理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肠癌".于2010年8月20日转入胃肠外科准备手术治疗。
国际肝移植学会第16 届年会于2010年6月16-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世界40个国家的1200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有500余篇论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现就大会中有关心脏死亡供体应用的论述作一介绍. 一、心脏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肝移植的现状与未来世界上首例肝脏移植及心脏移植手术均采用的是心脏死亡供体.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由
自1987年法国的Moure首次在人体用腹腔镜方法切除胆囊成功后,腹腔镜逐渐成为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发生钛夹游走是罕见的并发症,Onghena等在1992年首先报道.现将我们治疗的一例报告如下。
在创伤急诊中,四肢血管损伤约占人体血管损伤的80%,而股动脉损伤则居四肢血管损伤的首位[1],特别是股静脉、股动脉损伤后出血凶猛,失血性休克发生率高常危及生命,如果不及时修复重建可能导致患肢丢失或永久性功能障碍,尤其近端股三角内股动脉、股静脉因其解剖的特殊性,损伤后止血、修复困难,后果更为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