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上古汉语的判断句问题,自《马氏文通》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总的来说,其争议的主要焦点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主要结构形式和判断词是否存在。本文列举和分析了上古汉语判断句的一些结构形式,同时还对学术界一直争论的几个词(例如“是”、“为”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期我们对上古汉语判断句有一个更清晰、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上古汉语;判断句;判断词;是;为
1.古代汉语判断句概述
1.1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定义
在语法学史上,前人给判断句下的定义都有所不同。如 :
王力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而向熹则解释为:“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表示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汉语判断句大都用名词做谓语。”吕叔湘则指出:“判断句是解释事物的涵义或判别事物的同异。”参考以上各家观点,我们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对事物的属性表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1.2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2.1 类属关系
(1)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易·系辞下)
1.2.2 比喻关系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1.2.3 等同关系
(3)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
1.2.4 因果关系
(4)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1.2.5 某种逻辑关系
(5)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结构
2.1 肯定判断句
2.1.1 主语+谓语
(6)君子之德,风。(孟子·滕文公上)
2.1.2 主语(者)+谓语(也)
2.1.2.1 主语+者+谓语
(7)夫兵者,不祥之器。(老子·三十一章)
2.1.2.2 主语+谓语+也
(8)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2.1.2.3 主语+者+谓语+也
(9)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2.1.2.4 主语+谓语+者也
(10)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2.1.3 主语+是+谓语
(11)今妇执币,是男女无别也。(国语·鲁语上)
2.1.4 主语+肯定副词+谓语
(12)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2.2 否定判断句
(1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柏舟)
(14)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
3. 上古汉语有没有判断词
在对上古汉语判断句的研究当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即上古汉语究竟有没有判断词?我们认为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并没有成熟的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下面,我们就将针对这些有争议的词来一一论述。
3.1 “者”和“也”
“主语(者)+谓语(也)”是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之一,因此有人认为“者”、“也”表示判断,为判断词。例如:
(15)君子之德,风也。(论语·颜渊)
(16)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如果“者”、“也”是判断词,那么它们应该是不能随便省略的。就算它们能省略,那么句中如果缺少了原本该有的判断词,它的意义就会改变,也不再是判断句。事实恰好相反,如例(15)与《孟子·滕文公上》中的“君子之德,风”意义并无差别,且都是判断句。总而言之,“者”、“也”并不是判断词,而是语气词。“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提顿,“也”用在谓语后面来突出谓语,帮助判断。
3.2 “是”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是”为判断词。上古汉语判断句中也存在“主语+是+谓语”的结构形式,和现代汉语的“…是…”意义没有差别,因此关于“是”的争议比较大。例如: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8)若又勿坏,是无藏币以重罪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首先,判断词能独立地运用于主谓之间。但是,我们发现在这种“主语+是+谓语”的结构形式中,谓语后面通常靠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来煞句。
其次,判断词应该具有动词的性质,可以被副词修饰。但是上古汉语的“是”除了在少数文献中有副词修饰外,其他情况下很少有副词修饰。到了汉代以后,判断词“是”才被越来越多的副词所修饰,例如:
(19)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综上所述,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一个指示代词,用在主语之后来复指主语。
3.3 “为”
上古汉语中“为”有时出现在主谓之间,并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是”来对译,因此关于“为”的争议也比较大。例如:
(20)我为楚卿,而赂盗以贱一夫于晋,非义也。(国语·楚语上)
(21)尔为尔,我为我。(孟子·公孙丑下)
根据甲骨文与金文的字形,“为”的本义是“做”,为动词,后来经过引申,使我们能够译成现代汉语的“是”。如例(21)中的“我为楚卿”译为“我是楚卿”和“我做楚卿”都是正确的。同时,从“为”的具体用例上来看,上古汉语类似判断句中用“为”的十分罕见,并且很多都有一定的场合限制。如例(22)中,“为”的前后两项字面是相同的。最后,从后世的判断句发展来看,其中并没有用“为”作判断词的例子。正因为“为”并不是判断词,由它构成的类似判断句在上古时期也不是常例,所以它就没有被后代所继承。
3.4 “非”、“乃”、“则”和“即”
有不少人认为“非”、“乃”、“则”和“即”等都是判断词,因为它们出现在判断词的位置上,并且大都可以译为“不是”、“就是”。
首先,我们谈“非”的词性问题。人们认为它是否定副词“不”与判断词“是”的结合体,认为“非”的对立面就是“是”。其实“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同时出现“是”与“非”的句子来论证。例如:
(2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3)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朱熹近思录)
在例(23)中,“是”与“非”相对,此时的“是”为指示代词,因而“非”也不应该是判断词。而例(24)中,“非”用来修饰“是”,此时的“是”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判断词,因而“非”不是判断词,而是否定副词。
由此可见,“非”是一个否定副词,在判断句中否定谓语。
“乃”、“则”和“即”并不是判断词,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同时出现的这几个词与“是”的句子来论述。例如:
(24)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世说新语·贤媛)
(25)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谢,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我们不难看出,“乃”、“即”在肯定判断句中用在判断词“是”前,因而它们不可能是判断词,而是修饰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的的副词,甚至在现代汉语都有“乃是”、“即是”、“则是”的说法。
参考文献:
[1]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王力.汉语史稿(重排本)[M].北京 :中华书局,2004.
[3]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 :中华书局,1999.
[4]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9.
【关键词】:上古汉语;判断句;判断词;是;为
1.古代汉语判断句概述
1.1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定义
在语法学史上,前人给判断句下的定义都有所不同。如 :
王力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而向熹则解释为:“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表示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汉语判断句大都用名词做谓语。”吕叔湘则指出:“判断句是解释事物的涵义或判别事物的同异。”参考以上各家观点,我们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对事物的属性表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
1.2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2.1 类属关系
(1)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易·系辞下)
1.2.2 比喻关系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1.2.3 等同关系
(3)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
1.2.4 因果关系
(4)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1.2.5 某种逻辑关系
(5)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 上古汉语判断句的结构
2.1 肯定判断句
2.1.1 主语+谓语
(6)君子之德,风。(孟子·滕文公上)
2.1.2 主语(者)+谓语(也)
2.1.2.1 主语+者+谓语
(7)夫兵者,不祥之器。(老子·三十一章)
2.1.2.2 主语+谓语+也
(8)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2.1.2.3 主语+者+谓语+也
(9)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2.1.2.4 主语+谓语+者也
(10)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2.1.3 主语+是+谓语
(11)今妇执币,是男女无别也。(国语·鲁语上)
2.1.4 主语+肯定副词+谓语
(12)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2.2 否定判断句
(1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柏舟)
(14)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
3. 上古汉语有没有判断词
在对上古汉语判断句的研究当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即上古汉语究竟有没有判断词?我们认为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并没有成熟的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下面,我们就将针对这些有争议的词来一一论述。
3.1 “者”和“也”
“主语(者)+谓语(也)”是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常见格式之一,因此有人认为“者”、“也”表示判断,为判断词。例如:
(15)君子之德,风也。(论语·颜渊)
(16)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如果“者”、“也”是判断词,那么它们应该是不能随便省略的。就算它们能省略,那么句中如果缺少了原本该有的判断词,它的意义就会改变,也不再是判断句。事实恰好相反,如例(15)与《孟子·滕文公上》中的“君子之德,风”意义并无差别,且都是判断句。总而言之,“者”、“也”并不是判断词,而是语气词。“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提顿,“也”用在谓语后面来突出谓语,帮助判断。
3.2 “是”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是”为判断词。上古汉语判断句中也存在“主语+是+谓语”的结构形式,和现代汉语的“…是…”意义没有差别,因此关于“是”的争议比较大。例如: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8)若又勿坏,是无藏币以重罪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首先,判断词能独立地运用于主谓之间。但是,我们发现在这种“主语+是+谓语”的结构形式中,谓语后面通常靠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来煞句。
其次,判断词应该具有动词的性质,可以被副词修饰。但是上古汉语的“是”除了在少数文献中有副词修饰外,其他情况下很少有副词修饰。到了汉代以后,判断词“是”才被越来越多的副词所修饰,例如:
(19)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综上所述,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一个指示代词,用在主语之后来复指主语。
3.3 “为”
上古汉语中“为”有时出现在主谓之间,并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是”来对译,因此关于“为”的争议也比较大。例如:
(20)我为楚卿,而赂盗以贱一夫于晋,非义也。(国语·楚语上)
(21)尔为尔,我为我。(孟子·公孙丑下)
根据甲骨文与金文的字形,“为”的本义是“做”,为动词,后来经过引申,使我们能够译成现代汉语的“是”。如例(21)中的“我为楚卿”译为“我是楚卿”和“我做楚卿”都是正确的。同时,从“为”的具体用例上来看,上古汉语类似判断句中用“为”的十分罕见,并且很多都有一定的场合限制。如例(22)中,“为”的前后两项字面是相同的。最后,从后世的判断句发展来看,其中并没有用“为”作判断词的例子。正因为“为”并不是判断词,由它构成的类似判断句在上古时期也不是常例,所以它就没有被后代所继承。
3.4 “非”、“乃”、“则”和“即”
有不少人认为“非”、“乃”、“则”和“即”等都是判断词,因为它们出现在判断词的位置上,并且大都可以译为“不是”、“就是”。
首先,我们谈“非”的词性问题。人们认为它是否定副词“不”与判断词“是”的结合体,认为“非”的对立面就是“是”。其实“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副词,它所否定的是整个谓语。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同时出现“是”与“非”的句子来论证。例如:
(2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3)非是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朱熹近思录)
在例(23)中,“是”与“非”相对,此时的“是”为指示代词,因而“非”也不应该是判断词。而例(24)中,“非”用来修饰“是”,此时的“是”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判断词,因而“非”不是判断词,而是否定副词。
由此可见,“非”是一个否定副词,在判断句中否定谓语。
“乃”、“则”和“即”并不是判断词,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同时出现的这几个词与“是”的句子来论述。例如:
(24)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世说新语·贤媛)
(25)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谢,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我们不难看出,“乃”、“即”在肯定判断句中用在判断词“是”前,因而它们不可能是判断词,而是修饰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的的副词,甚至在现代汉语都有“乃是”、“即是”、“则是”的说法。
参考文献:
[1]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 王力.汉语史稿(重排本)[M].北京 :中华书局,2004.
[3]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 :中华书局,1999.
[4]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