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大。因此,水利工程是指工程规模、灌溉面积以及除涝面积均较小的水利工程,在生产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利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及运行管理等,对水利设施的布局、建设质量及运行效率均有很大影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但能够提高生产水平,还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运行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及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并及时解决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安全、有序开展。
关键词:新形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为解决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及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国近些年完成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属于综合性较强、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的建筑项目,因此在建设及运行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符合施工质量标准,实现预期的运行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尚且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水利工程的顺利使用带来了很多阻碍,因此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现代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关乎到经济的健康和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持续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工程的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通过加大各项小型水利设施的建造,使得农村地区在防洪抗旱灌溉等方面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在新历史背景之下,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科学开发,注重加强水利工程的建造,并做好建设之后投入使用的运行管理工作,增强基层地区的抗洪、抗旱和排涝能力,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配套,推动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革,全面保护,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确保水利工程整体的运行效率。
2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老旧设施功能退化,新的工程建设资金短缺
大部分水利工程比较落后,运行时间超过了50年,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影响了灌溉功能的发挥,尽管每年会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维修、清淤及加固,但效果并不明显,水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建水利工程也存在问题,国家财政拨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社会各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动力不足,资金筹集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正常开展。
2.2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的维护知识
现阶段基层地区所配置的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业务水平较差。而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大多是由县级以上的相关单位负责。基层地区的水利管理人员由于存在等靠要思想,造成整体的管理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基层地区的很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重视工程建设,轻视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管理。项目工程在施工建造过程中,没有将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充分考虑进去,造成各项管理设施比较简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体的维护意识较为淡薄,工作水平普遍较低。
2.3工程建设成效不理想
资金投入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质量,资金投入不足会降低工程建设标准。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其余部分由当地群众筹集,或施工企业和群众一起筹集。村民集体筹建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对工程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对施工技术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工程建设成效不理想。
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3.1明确权责,健全工作体制
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该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要从明确项目工程的产权入手,通过对产权进行有效的划分来确定项目工程的整体管理主体,并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应该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项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投资运行企业要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障整个的项目工程能够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当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出现运行故障之后,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在明确工程管理主体的前提下,不管是采用租赁、承包、股份制合作,还是拍卖经营等方式,只要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经济上都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
3.2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阶段,人才是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在改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方面,逐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首先,必须提升管理队伍的门槛,只有具备专业管理资质的人才能进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其次,要增加考核机制,让管理人员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运行管理是一种理念,是管理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可以经常组织学习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探讨。
3.3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维护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要加强管理维护力度,定期开展维护工作,设备老旧、破损时及时发现并修复或更换。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传统的水利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为促使水利管理与时俱进,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总结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引进新设备、新人才和新技术。
3.4做好建设准备工作的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工程良好建设和稳定运行的基础。准备阶段应做好的工作:一是调查清楚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土壤结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情况等,确保施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当地施工环境。二是做好施工组织编制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保障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在施工准备阶段需对各项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和核对,确保科学、合理。
3.5完善招投标制度和投资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直接影响生产。应完善招投标制度,严格审查投标方的资质,并建立健全投资机制,开展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灵活多样,对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用水有很大的帮助,对确保农民用水安全有巨大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使用之后,需要加强对整个项目工程运行过程的有效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责任,确保整个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较高,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及时发现运行出现故障或者出现问题的水利工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确保水利工程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为乡村振兴助力。
参考文献
[1]吕建.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方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2).
[2]刘宗浩,杨明娟.关于水利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3).
[3]张付奇.浅析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9(4).
[4]王欣民.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20(22):109-110.
[5]代為振,张荣.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6):252.
[6]杨晓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陕西水利,2019(6):202-203.
[7]鲁善海,姜成堃,崔秀宏,等.如何做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9):12-13.
关键词:新形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为解决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及水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国近些年完成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属于综合性较强、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的建筑项目,因此在建设及运行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符合施工质量标准,实现预期的运行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尚且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水利工程的顺利使用带来了很多阻碍,因此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现代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关乎到经济的健康和农民群众的持续增收。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持续加大经济投入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工程的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通过加大各项小型水利设施的建造,使得农村地区在防洪抗旱灌溉等方面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在新历史背景之下,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科学开发,注重加强水利工程的建造,并做好建设之后投入使用的运行管理工作,增强基层地区的抗洪、抗旱和排涝能力,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配套,推动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革,全面保护,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确保水利工程整体的运行效率。
2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老旧设施功能退化,新的工程建设资金短缺
大部分水利工程比较落后,运行时间超过了50年,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影响了灌溉功能的发挥,尽管每年会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维修、清淤及加固,但效果并不明显,水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建水利工程也存在问题,国家财政拨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社会各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动力不足,资金筹集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正常开展。
2.2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的维护知识
现阶段基层地区所配置的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业务水平较差。而水利工程的监理工作大多是由县级以上的相关单位负责。基层地区的水利管理人员由于存在等靠要思想,造成整体的管理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基层地区的很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重视工程建设,轻视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管理。项目工程在施工建造过程中,没有将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充分考虑进去,造成各项管理设施比较简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体的维护意识较为淡薄,工作水平普遍较低。
2.3工程建设成效不理想
资金投入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质量,资金投入不足会降低工程建设标准。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其余部分由当地群众筹集,或施工企业和群众一起筹集。村民集体筹建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对工程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对施工技术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工程建设成效不理想。
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3.1明确权责,健全工作体制
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应该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要从明确项目工程的产权入手,通过对产权进行有效的划分来确定项目工程的整体管理主体,并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应该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转变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项工程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投资运行企业要具体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障整个的项目工程能够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当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出现运行故障之后,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在明确工程管理主体的前提下,不管是采用租赁、承包、股份制合作,还是拍卖经营等方式,只要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经济上都可以积极推广和应用。
3.2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阶段,人才是社会上最宝贵的资源,在改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方面,逐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首先,必须提升管理队伍的门槛,只有具备专业管理资质的人才能进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其次,要增加考核机制,让管理人员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运行管理是一种理念,是管理者应有的工作态度,只有管理人员意识到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可以经常组织学习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探讨。
3.3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维护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要加强管理维护力度,定期开展维护工作,设备老旧、破损时及时发现并修复或更换。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传统的水利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为促使水利管理与时俱进,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总结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引进新设备、新人才和新技术。
3.4做好建设准备工作的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工程良好建设和稳定运行的基础。准备阶段应做好的工作:一是调查清楚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土壤结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情况等,确保施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当地施工环境。二是做好施工组织编制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文件,对保障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在施工准备阶段需对各项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和核对,确保科学、合理。
3.5完善招投标制度和投资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工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直接影响生产。应完善招投标制度,严格审查投标方的资质,并建立健全投资机制,开展多渠道、多主体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结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灵活多样,对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用水有很大的帮助,对确保农民用水安全有巨大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使用之后,需要加强对整个项目工程运行过程的有效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责任,确保整个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较高,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及时发现运行出现故障或者出现问题的水利工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确保水利工程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为乡村振兴助力。
参考文献
[1]吕建.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应对方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2).
[2]刘宗浩,杨明娟.关于水利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3).
[3]张付奇.浅析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9(4).
[4]王欣民.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20(22):109-110.
[5]代為振,张荣.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6):252.
[6]杨晓霞.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陕西水利,2019(6):202-203.
[7]鲁善海,姜成堃,崔秀宏,等.如何做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