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题研究教学法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就是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小学的课题研究则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回归儿童天性,以收集资料、文献查询、小实验等各种活动为载体进行简单的研究性学习[1]。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无须过于注重研究的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否真正具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关键词】课题研究;蚯蚓;实验
  一、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又到了‘问题大搜索’的时候。今天,你们又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新奇、有趣、值得研究的问题呢?”
  卫:“我发现许多矿泉水的瓶盖设计得不合理,难以打开。我经常看见许多人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打开。”
  沈:“我想为老师设计一个粉笔套,看见老师的手被粉笔烧坏,我们应该为老师做点事。”
  邵:“我不太喜欢蚯蚓,可我很佩服它有再生的本领。我想研究一下,它为何有这么大本领,如果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并帮助我们人类,使人体残缺的肢体可以重新长出来,那该有多好啊!”
  以上几个问题的提出都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议论开了,七嘴八舌地为自己提出的课题找种种论据并试图说服其他同学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选择、确定课题
  提出问题的同学开始为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最先发言的是快人快语的卫同学。
  卫:“老师说过课题的提出必须有一定的价值,我认为对矿泉水瓶盖进行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据我了解,在很多场合都出现过有人打不开瓶盖到处找人求助的尴尬场面。所以我认为瓶盖的设计不够人性化,我想做一次系统的调查,统计一下哪几种牌子的瓶盖需要改进,然后我们全班联名写一封建议信给那家公司,向他们提出我们的改进建议,这样不是为大家服务了吗?”
  “卫同学的课题的确不错,可我认为更应该先关心我们身边最亲的人——老师。看看她们的手吧!”沈同学继续说着,“也许很多同学不知道粉笔的成分,我查过资料,其中的石灰粉很伤皮肤。我经常看见很多老师的手在蜕皮。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老师设计一个保护手的粉笔套子吗?”
  “我好感动!”女同学也不甘示弱,加入了这场弥漫着一点硝烟的争论中。“我也认为很有必要为我们的老师设计一个粉笔套。我有一个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成立一个‘爱心套设计小组’,进行比较‘专业’的设计。同时其他同学进行别的课题研究,这不一举两得吗?这就叫作工作效率。”
  “我对刚刚两位同学提的课题都很感兴趣,我认为每一个课题都有它研究的价值,也很吸引人,下面我来说说我提出的问题吧。我并不很喜欢蚯蚓,可对它的再生能力很感兴趣,有好几次雨后,我看见河边、花坛边有些断了的蚯蚓还在蠕动,我问过爸爸妈妈。他们告诉我蚯蚓有再生能力,可当我追问‘它是如何再生的?如果断了好几节还能再生吗?’等问题时,他们说不清楚了。我查过资料,可我更希望亲自动手实验,寻找答案。而且每年的春雨过后,蚯蚓最多,现在是做实验的最佳时机。我认为可以把今天提出的问题在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让三个课题都可以实施。”
  教师感悟:看到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想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我心底由衷地高兴。在每一节探究课上,95%的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爱因斯坦曾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喜爱这门课时,兴趣已被完全激发出来,这时学习的主动权自然回到学生那里。
  三、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确定后,全班分成A、B、C、D、E、F六个小组,每组6人进行组内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最后,通过讨论的形式确定一个大体课题研究方案模块,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本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动。
  (一)课题研究目标
  探究蚯蚓的再生规律与能力:
  1.探究蚯蚓被切成二段、三段、四段时的再生情况;
  2.探究蚯蚓身体不同部位的再生能力;
  3.探究蚯蚓再生的环境与条件。
  (二)活动资源
  1.资料:有关蚯蚓的书籍与网上资料。
  2.实验工具:两个带有小孔的暗箱,小刀,小铲子,尺,喷水壶,土壤,观察记录本。
  3.样品:各种蚯蚓(长、短、大、小不一)。
  (三)蚯蚓的再生实验
  1.一组取两条外形差不多的蚯蚓,用尺子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用小刀从蚯蚓不同部位进行分割,切割时注意观察蚯蚓体内流出的液体,进行记录。
  2.用尺子量出被切后两条蚯蚓的长度,记录有关数据(蚯蚓被切后的长度,切割时的时间及温度),将数据保存。
  3.将被切后的两条蚯蚓分别放在带有小孔的暗箱里,用喷水壶洒一定量的水并加入食物(腐烂的叶、水果),放在阴暗的角落里。
  4.每天给土壤加少量水分,保持80%的湿度(手指按一按出水的程度),每天观察蚯蚓被切部位的变化、身体长度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
  教师感悟: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不再是老师一手包揽的工作,在探究的每一个过程中,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任何建议都有一定的价值,而我是凝听者与组织者。在对方案进行设计与修改的讨论中,我把课堂的中心位置让给了每一位发言者。希望在每处小细节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四、实施课题研究
  从实验研究开始到结束,每個小组进程不同。因为工具不齐全、合作不愉快及实验不规范等各种原因,有成功,有失败,也有学生不甘心做了两次实验。下面笔者选取了F组的几天观察记录,从简单的字句中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实验研究的全过程。
  日期:4月9日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在开放式画圆的情境中渗透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验证、合作交流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各部分名称,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及圆所蕴含的文化特性。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出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通过一线课堂实践来实现,一线教师也希望得到高观点的指引。研究在对比吴正宪老师和我校数学老师教授“平均数”一课中课堂提问的差异基础上,进行了可量化的观察和数据处理,提出了思维发散、严谨有序、情境变换、提问灵活、以学定问等策略来为课堂提问增质提效。  [关键词]课堂提问;核心素养;对比观察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借助VR/AR技术促进小
教材分析:  平移变换是最简单的保距变换。如果原图形中的点都沿着平行的途径运动一个恒等的距离而到达映象,这样的变换称为平移。对于物体的平移,有两个要点:第一,物体沿直线方向运动;第二,运动前后物体本身(形状、大小、方向)未发生变化。  旋转变换是第二种保距变换。如果原图形中的点都绕着一个固定的中心点转动一个恒等的角度,这样的变换称为旋转。对于物体的旋转,有两个要点:第一,物体以一个点或以一个轴为中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所占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童言的童话世界中激发想象力,感受美好,感悟哲理。教师在教学童话类文本时,要从童话的情节、人物和情境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有趣的情节、纯真的人物形象和真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提出教
一个学校的发展要有一个先进的指导理念,要有一群富有协作精神和战斗力的教师群体,一个是做什么的方向,一个是如何做和如何做得更好的基础这两者是相关的,空有理念,没有这样的教师群体,再先进的理念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就更谈不上什么实效了;有了富有战斗力的教师群体,如没有先进的理念作引领,就只能是一种“盲干”,是一种“有勇无谋”的行动,结果或是事倍功半,或是徒劳无功只有两者相得益彰,学校的
【摘要】在教育活动中,合理运用引导的教学方法,采取有温度的教学模式,既能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能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对“做有温度的教育”进行了分析探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有温度的教学,从而让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更密切。  【关键词】教书育人;温度教育;分析探讨  一、前言  “教书育人,如履薄冰。”教师应该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很多时候稍有不慎就会
一、两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教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你会列式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18÷3/10)  师:18+3/10击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请大家自学课本的推导方法,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如果你们小组还不理解,可在全班集中交流时提出来讨论。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奠基时期,文化品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所以,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并在教学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落实。  【关键词】英语课堂;实践活动;口语教学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各种能力都处于萌芽状态,这一时期也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摘要】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高年级阶段,转化思想的运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教学内容渗透转化思想,运用转化思想为学生搭建由旧知到新知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树立转化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转化思想;转化意识;主要途径;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相比,课程总
【摘要】在整合教育观的指引下,文章尝试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将优质有效的教育资源以主题统整的方式进行优化、整合,深入幼儿生活去发掘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求知欲,把幼儿的认知、情感带入崭新的发展区,使艺术教育获得知、情、意、行的整体效应,从而拓展艺术教育的内涵,实现课程与幼儿同生共长。  【关键词】艺术教育;主题活动;整合;共生共长;生活  一、引言  美,是人世间富有魅力的字眼。艺术教育是实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