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袋整复术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睑部整形术,也是最容易产生术后出血及血肿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手术。我们在近4年139例的眼袋整复术中,共发生4例术后继发性眶外出血及血肿,经处理未发生视力减退或眼睑硬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9例,女性121例,男性18例。年龄30~67岁,平均52岁,均为双侧。术后随访3周~3年5个月。术后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2.87%(4/139)。
1.2 手术方法:就医者平卧位,用美蓝距睑缘1.5mm标记第一条切口线,内眦端不超过泪小点,画到外眦后,沿鱼尾纹斜向外下方1cm,用无齿镊夹持下睑松弛的皮肤,以睑缘无外翻为标准,标记第二条切口线;用2%利多卡因10ml加0.1%肾上腺素1~2滴进行下睑部浸润麻醉,沿切口线将皮肤切开,剪除两切口之间的皮肤,用电刀在第二条切口线下切开眼轮匝肌,沿肌肉深层分离至眶骨缘,剪开眶隔膜,轻压眼球,将疝出的内侧、中央及外侧脂肪球分别去除,将眶隔膜在内、中、外三点分别与眶下缘骨膜缝合固定。检查无出血后,把下部眼轮匝肌皮瓣覆盖在所保留的下睑板部的眼轮匝肌瓣表面,肌皮瓣切缘与睑缘侧切缘缝合。
1.3 结果:本组共139例,随访139例,4例术后继发性眶外出血及血肿,经处理血肿吸收未发生视力减退或失明的病例,一月后恢复正常;平均随访时间1年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部外形圆钝流畅,呈现年轻化形态,均没有出现视力减退、失明以及眼睑外翻等并发症,患者满意。
2 出血及血肿的典型病例处理
2.1 病例1,女性,55岁,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术后前6天未来复诊,术后7天来拆线时,发现双侧下睑皮下广泛瘀血,球结膜下充血,患者有紧绷感,但视力正常,诊断眼袋整复术后瘀血,给予热敷、理疗及活血化淤药物治疗,术后1个月,瘀血消退,视力正常,手术效果满意。
2.2 病例2,女性,30岁,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术后第二天电话咨询左眼肿胀明显且有瘀血,嘱来院复诊,患者因路途遥远未来复诊,术后7天来拆线时,发现左侧下睑皮下广泛瘀血,肿胀明显,球结膜下充血,患者有紧绷感,但视力正常,诊断眼袋整复术后瘀血伴血肿形成,随即在局麻下行探查术,术中发现眼轮匝肌瓣下有血肿,已凝固,清除血肿后,见眼轮匝肌有少许渗血,给予电凝止血后关闭切口,探查术后1周,瘀血消退,外观恢复。
2.3 病例3,女性,40岁,术前检查无异常,术前1天来月经,患者隐瞒,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术后第3天右眼肿胀明显且有瘀血,来院复诊,发现右侧下睑皮下广泛瘀血,肿胀明显,球结膜下充血,诊断眼袋整复术后瘀血伴血肿,随即在局麻下行探查术,术中发现眼轮匝肌瓣下有血肿,已凝固,清除血肿后,见内眦下方眶骨膜处有出血点,给予电凝止血后关闭切口,探查术后1周,瘀血消退,术后2周外观恢复正常。
2.4 病例4,女性,35岁,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因1年前做过内切口去眼袋术,故仅去处眶隔中间少许脂肪和皮肤,术后当天晚上饮酒,术后第二天右眼肿胀明显且有瘀血,来院复诊,发现右侧上下睑皮下广泛瘀血,肿胀明显,球结膜下充血,诊断眼袋整复术后出血伴血肿形成,随即在局麻下行探查术,术中发现眼轮匝肌瓣下有血肿,清除血肿后,见眶骨外侧骨膜处有出血点,给予电凝止血后关闭切口,探查术后1周,瘀血消退,以后失访。
3 讨论
3.1 眼袋手术后根据出血或血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①皮下瘀血;②结膜下出血;⑧眶隔外出血或血肿;④眶隔内出血或血肿。其中皮下瘀血和结膜下出血早期不需做特别处理,可以临床观察,术后1周给予热敷,多数术后2周可以恢复正常。而对于眶隔内外的出血或血肿,应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才可避免视力下降或失明的严重后果。
3.2 眶隔内出血或血肿的诊断:①眼部胀痛,视物模糊,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②查体见皮肤瘀血,青紫,结膜出血,眼球突出,活动受限,瞳孔散大,视力下降等。
3.3 眶隔内出血或血肿的后果:眶内出血或血肿可引起球后血肿,致使眶压增高,压迫视神经、血管引起视神经视网膜的缺血,水肿,最后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
3.4 眶隔内出血或血肿的原因:①术前原因:就医者有出血性疾病倾向,如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未作相关检查,患者在月经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②术中因素:麻醉时针刺过深,进入眶隔,刺破眶内血管:去除眶脂肪时手术粗暴,过度牵拉脂肪,造成眶内脂肪血管破裂;切除眶脂肪后,未止血或止血不彻底,眶脂肪残端缩回眶深处,一旦出血,由于出血位置较深,出血点难以找到,止血困难;另外麻醉药中含有肾上腺素过多,术后肾上腺素作用消失致创面继发反馈性的毛细血管渗血,以及眶外结构止血不彻底造成创面慢性渗血,可以引起眶外的出血和血肿,血液向眶内渗透,最后引起球后血肿;③术后处理:术后加压包扎,长时间压迫眼球,致使眶压增高,压迫视神经、血管引起视神经缺血,也可能眶外的出血和血肿因过度的术后加压致使血液向眶内渗透,最后引起球后血肿所致;手术后发现眶外出血或血肿,没有及时手术探查,久之使血液向眶内渗透,引起球后血肿。此外术后饮酒,使用活血的药物或补品,剧烈活动等也可以引起出血或血肿。
3.5 笔者的经验:①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完善术前检查和病史采集,有出血性疾病倾向的,应做相应的处置后,再决定是否可以手术;②手术中应遵循整形外科的手术原则,无创手术,彻底止血,麻醉液中的肾上腺素应适量,我们常规使用2%利多卡因10ml加0.1%。肾上腺素1~2滴,两侧眼袋应同时手术,去处一侧的眶脂后,不要马上关闭切口,应接着去处另一侧的眶脂,再返回先去处眶脂的一侧检查有无出血,确定无出血后,我们常规缝合眶隔,以防眶隔外的出血进入眶隔内,最后再去处多余的皮肤再检查出血并缝合皮肤;③手术后我们不主张加压包扎,目的是一旦有出血,血液可以尽量向外渗透而不向眶隔内渗透,可以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另外可以避免过度包扎,长时间压迫眼球,致使眶压增高的情况出现;术后常规嘱患者冰敷双眼1~2h;禁止饮酒、使用活血的药物或补品,剧烈活动等;一旦出现眼部胀痛,皮肤瘀血,青紫,肿胀,结膜充血等症状和体征,应果断给予手术探查。
总之,眼袋整复术造成出血或血肿原因很多,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手术中仔细小心,术后的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眼袋整复术后并发的出血及血肿是可以预防的,致球后血肿导致视力减退或失明的情况就可以避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9例,女性121例,男性18例。年龄30~67岁,平均52岁,均为双侧。术后随访3周~3年5个月。术后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2.87%(4/139)。
1.2 手术方法:就医者平卧位,用美蓝距睑缘1.5mm标记第一条切口线,内眦端不超过泪小点,画到外眦后,沿鱼尾纹斜向外下方1cm,用无齿镊夹持下睑松弛的皮肤,以睑缘无外翻为标准,标记第二条切口线;用2%利多卡因10ml加0.1%肾上腺素1~2滴进行下睑部浸润麻醉,沿切口线将皮肤切开,剪除两切口之间的皮肤,用电刀在第二条切口线下切开眼轮匝肌,沿肌肉深层分离至眶骨缘,剪开眶隔膜,轻压眼球,将疝出的内侧、中央及外侧脂肪球分别去除,将眶隔膜在内、中、外三点分别与眶下缘骨膜缝合固定。检查无出血后,把下部眼轮匝肌皮瓣覆盖在所保留的下睑板部的眼轮匝肌瓣表面,肌皮瓣切缘与睑缘侧切缘缝合。
1.3 结果:本组共139例,随访139例,4例术后继发性眶外出血及血肿,经处理血肿吸收未发生视力减退或失明的病例,一月后恢复正常;平均随访时间1年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部外形圆钝流畅,呈现年轻化形态,均没有出现视力减退、失明以及眼睑外翻等并发症,患者满意。
2 出血及血肿的典型病例处理
2.1 病例1,女性,55岁,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术后前6天未来复诊,术后7天来拆线时,发现双侧下睑皮下广泛瘀血,球结膜下充血,患者有紧绷感,但视力正常,诊断眼袋整复术后瘀血,给予热敷、理疗及活血化淤药物治疗,术后1个月,瘀血消退,视力正常,手术效果满意。
2.2 病例2,女性,30岁,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术后第二天电话咨询左眼肿胀明显且有瘀血,嘱来院复诊,患者因路途遥远未来复诊,术后7天来拆线时,发现左侧下睑皮下广泛瘀血,肿胀明显,球结膜下充血,患者有紧绷感,但视力正常,诊断眼袋整复术后瘀血伴血肿形成,随即在局麻下行探查术,术中发现眼轮匝肌瓣下有血肿,已凝固,清除血肿后,见眼轮匝肌有少许渗血,给予电凝止血后关闭切口,探查术后1周,瘀血消退,外观恢复。
2.3 病例3,女性,40岁,术前检查无异常,术前1天来月经,患者隐瞒,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术后第3天右眼肿胀明显且有瘀血,来院复诊,发现右侧下睑皮下广泛瘀血,肿胀明显,球结膜下充血,诊断眼袋整复术后瘀血伴血肿,随即在局麻下行探查术,术中发现眼轮匝肌瓣下有血肿,已凝固,清除血肿后,见内眦下方眶骨膜处有出血点,给予电凝止血后关闭切口,探查术后1周,瘀血消退,术后2周外观恢复正常。
2.4 病例4,女性,35岁,术前检查无异常,行外切口眼袋整复术,因1年前做过内切口去眼袋术,故仅去处眶隔中间少许脂肪和皮肤,术后当天晚上饮酒,术后第二天右眼肿胀明显且有瘀血,来院复诊,发现右侧上下睑皮下广泛瘀血,肿胀明显,球结膜下充血,诊断眼袋整复术后出血伴血肿形成,随即在局麻下行探查术,术中发现眼轮匝肌瓣下有血肿,清除血肿后,见眶骨外侧骨膜处有出血点,给予电凝止血后关闭切口,探查术后1周,瘀血消退,以后失访。
3 讨论
3.1 眼袋手术后根据出血或血肿的部位不同,可分为:①皮下瘀血;②结膜下出血;⑧眶隔外出血或血肿;④眶隔内出血或血肿。其中皮下瘀血和结膜下出血早期不需做特别处理,可以临床观察,术后1周给予热敷,多数术后2周可以恢复正常。而对于眶隔内外的出血或血肿,应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才可避免视力下降或失明的严重后果。
3.2 眶隔内出血或血肿的诊断:①眼部胀痛,视物模糊,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②查体见皮肤瘀血,青紫,结膜出血,眼球突出,活动受限,瞳孔散大,视力下降等。
3.3 眶隔内出血或血肿的后果:眶内出血或血肿可引起球后血肿,致使眶压增高,压迫视神经、血管引起视神经视网膜的缺血,水肿,最后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
3.4 眶隔内出血或血肿的原因:①术前原因:就医者有出血性疾病倾向,如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未作相关检查,患者在月经期,没有仔细询问病史;②术中因素:麻醉时针刺过深,进入眶隔,刺破眶内血管:去除眶脂肪时手术粗暴,过度牵拉脂肪,造成眶内脂肪血管破裂;切除眶脂肪后,未止血或止血不彻底,眶脂肪残端缩回眶深处,一旦出血,由于出血位置较深,出血点难以找到,止血困难;另外麻醉药中含有肾上腺素过多,术后肾上腺素作用消失致创面继发反馈性的毛细血管渗血,以及眶外结构止血不彻底造成创面慢性渗血,可以引起眶外的出血和血肿,血液向眶内渗透,最后引起球后血肿;③术后处理:术后加压包扎,长时间压迫眼球,致使眶压增高,压迫视神经、血管引起视神经缺血,也可能眶外的出血和血肿因过度的术后加压致使血液向眶内渗透,最后引起球后血肿所致;手术后发现眶外出血或血肿,没有及时手术探查,久之使血液向眶内渗透,引起球后血肿。此外术后饮酒,使用活血的药物或补品,剧烈活动等也可以引起出血或血肿。
3.5 笔者的经验:①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完善术前检查和病史采集,有出血性疾病倾向的,应做相应的处置后,再决定是否可以手术;②手术中应遵循整形外科的手术原则,无创手术,彻底止血,麻醉液中的肾上腺素应适量,我们常规使用2%利多卡因10ml加0.1%。肾上腺素1~2滴,两侧眼袋应同时手术,去处一侧的眶脂后,不要马上关闭切口,应接着去处另一侧的眶脂,再返回先去处眶脂的一侧检查有无出血,确定无出血后,我们常规缝合眶隔,以防眶隔外的出血进入眶隔内,最后再去处多余的皮肤再检查出血并缝合皮肤;③手术后我们不主张加压包扎,目的是一旦有出血,血液可以尽量向外渗透而不向眶隔内渗透,可以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另外可以避免过度包扎,长时间压迫眼球,致使眶压增高的情况出现;术后常规嘱患者冰敷双眼1~2h;禁止饮酒、使用活血的药物或补品,剧烈活动等;一旦出现眼部胀痛,皮肤瘀血,青紫,肿胀,结膜充血等症状和体征,应果断给予手术探查。
总之,眼袋整复术造成出血或血肿原因很多,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手术中仔细小心,术后的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眼袋整复术后并发的出血及血肿是可以预防的,致球后血肿导致视力减退或失明的情况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