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自从1983年上线以来,春晚就成了人们印象中家家户户除夕之夜必看的节目。普天同庆、天下同乐,也一贯是春晚宣传的重要理念。
但事实上,南方人和北方人对看春晚的兴趣大相径庭。
有调查显示:春晚收视率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越往南,人们对春晚的兴趣越低。很多南方人甚至对看春晚露出了迷惑而嫌弃的表情,这背后的原因有些复杂。
南方人究竟为什么不爱看春晚呢?
多年前,网上就流传着一张中国春晚收视率地图。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春晚的受欢迎程度由北向南递减:由东北进入关内是一道坎,华北进入长江流域是一道坎,从华中进入岭南又是一道坎。
其实这张图传递的信息还不够惊人,因为在海南这个南陲省份,春晚的收视率其实只停留在1%左右,相比东北高达80%左右的收视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本应具有全国性的春晚,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北方人的节目,在南方缺乏影响力。
2
南方人对春晚节目本身的迷惑,是春晚在南方吃不开的重要原因之一。
春晚节目,尤其是语言类节目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有着强烈的“北方味儿”。比如曾经作为语言类节目扛把子的相声,看似具有全国性,但其实是一门发源于京津一带的艺术。被东北演员发扬光大的小品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也有上海、湖南、四川等地选派的南派语言节目入选,但多数只作为点缀,比例与北方节目不可同日而语。
语言类节目吸引观众,靠的是能产生共鸣的幽默感。这不仅需要语言上的共通性,还需要演员与观众间无须解释的文化默契。对于语言差别明显、文化习惯差异巨大的南北方人来说,看对方的幽默节目,无异于看哑剧,笑不出来才是常态。
另一重原因可能是春晚所表达的年俗、年味也都偏重北方,对南方的展示有限,难以获得南方观众的认同。
比如春晚中最常见的年味意象就是吃饺子,不仅是吃,前期还有擀皮、剁馅、包制等不同的工序。这是典型的北方习俗,甚至可以更精确地说是东北习俗,因为即使同样是北方面食,其他地区也未必就要自己包白菜肉馅的饺子,比如胶东人包海鲜饺子,华北人蒸花馍,各有不同。
至于南方,吃的是元宵年糕,就算吃饺子也不会自己擀皮。对他们来说,春晚里的场景看上去只是行为艺术,很难产生共鸣。
3
更糟糕的是,即使春晚里勉强出现了南方人或者南方节目,他们的形象也大多不太美妙。
比如来自辽宁的巩汉林老师是春晚常客中最爱扮演南方人的,可能是因为他清瘦的外形看上去够南方,于是他在角色里经常学南方口音,平舌音翘舌音不分——虽然你很難断定角色究竟是“长三角”人士还是“珠三角”人士。而在人物的塑造上,他的这类角色也往往是精明、拜金的,比如《如此包装》里祸害评戏的经纪人、《装修》里为了省一块一坐车花了七十七买钉子的业主等。
高级的喜剧应是将一个普通人置于特殊的环境中,以剧情传达欢乐,用口音和刻板形象制造的笑点本就有歧视之嫌疑。当然春晚上也会有本山老师饰演的东北农民、蔡明老师饰演的北京大妈、孙涛老师饰演的山东保安等倒口形象。但他们的人物设定往往是正面的,南方角色的形象却经常是被批判的。
南方人听到了不标准的乡音,还看到了负面的“人设”,不仅不会开心,还会觉得被冒犯,最终选择换台也不足为奇。
4
以上是对春晚节目不讨南方观众喜爱原因的探讨。但仅仅看到这一层还是浅了,因为春晚作为一种“年俗”,竞争对象不仅是各地方台的春晚,还有一些地方的除夕传统活动。活动内容越丰富,参与条件越好,人们留在家里看电视的动力就越不足。
北方,尤其是东北,春节期间气候苦寒,人们不太愿意参加室外活动。很多年轻人已经连走亲访友的动力都没有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炕上,干吃乱炖,唠家常有些冷清,打开电视用春晚当背景音是不错的选择,收视率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可在南方,传统活动因气候和文化环境而选择众多,春晚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这方面,广东人是有发言权的。
从腊月底开始,广东的花街就开始陆续摆摊了。在省会广州,各个区都有自己的花街花市,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潮汕老板们出门买金橘树配公司、大学生买桃花配对象、戴着红丝巾的阿姨买兰花配自己,这时候造访广州才会知道为什么这座城市又叫花城。
花街提供的也不仅仅是花市。舞龙舞狮、彩灯夜秀、小吃玩具应有尽有,一家老小都能在花市里找到想要的娱乐。春节期间,广东很多地方的气温都还有10℃以上,户外活动令人舒适,大家自然不用待在家里看电视。
春节期间,长江流域的气候没有广东那么宜人,但人们还是有逛庙会、赏灯的习惯。如果嫌冷不愿意出门,那摆上一桌麻将也算是传统艺能。从上游的四川、重庆,到下游的上海,过年期间的家庭麻将聚会是一年里最让人期待的保留项目。
一旦“吃杠碰”走起来,谁还想看春晚呢?
在种种室内外活动中,春晚作为一个新年节目提供的社交和娱乐功能在南方被大大稀释,存在感自然不强,很难称之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