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预后及并发症。

方法

选择晚期NSCLC患者10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并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应用卡氏(KPS)评分表评估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77.36%(41/53),对照组为71.70%(3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46,P> 0.05);治疗组PFS(4.26±0.38)个月,对照组(3.72±0.3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94,P> 0.05);治疗组KPS(74.48±4.04)分,高于对照组的(69.76±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33,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81.13%(43/53),低于对照组的90.57%(4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61, P< 0.05)。

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NSCLC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技术)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间该院门诊及病房经胃镜检查经病理确诊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共52例,对这52例患者应用PENTAX电子内镜检查,依次采用普通模式、i-scan模式进行观察,并应用i-scan模式对Barrett食管黏膜的腺管开口进行Endo分型,于黏膜病变明显处取活检并对其进行病理组
目的:探讨儿童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疗效,以提高对儿童隐球菌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确诊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
目的评估胱抑素C(Cys c)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风险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7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冠心病(CAD)合并首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共55例;第二组患者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疾病,但冠脉造影为阴性的患者,共22例。观察两组Cys C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第一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较第二组显著升高[(1.23±1.07)mg/L比(0.71± 0
目的分析试产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试产后发生感染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未发生产后感染的212例进行比较。结果产后感染高危因素中,感染组在试产超过48 h、剖宫产、阴道炎方面分别为85.8%、87.7%、67.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2.6%、36.8%、35.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试产时间延长是导致感染的首位原因。严格掌握引产催产指征,才能有效
目的:评估米力农持续泵入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3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了解淮南市吸毒人员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丙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组人群,一组为2014年1~12月在淮南市吸毒强戒人员,另一组为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随机健康体检人员为检测对象。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常规采集两组人员的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备用,选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整个试验过程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和试剂盒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两组人群进行了血清
目的分析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青年人胃癌患者(年龄18~44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并与同期收治的315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0 岁)进行比较。结果103例青年胃癌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5,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胃癌组(χ2= 32.03,P<0.01);首发症状以上腹痛和出血贫血为主(63%);肿瘤部位以胃窦部最多(60%);Bo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