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千古何须妒红颜,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是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在最后这两个女人,一个事业上功成名就,成为知名演员;一个家庭美满幸福,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然而就其二者的本质而言,这样成功的背后,隐藏的只不过是空虚生活里的些许润滑剂,抑或卑微的屈尊求爱。从女性主义视角加以分析和阐释,二者虽为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但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身上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关键词: 嘉莉妹妹 卡罗·肯尼考特 女性主义
  1870—1929年的美国,正经历工业化的过程。内战之后,美国步入工业化成熟阶段。机械化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作,产品的大量增加及货物的大量流通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社会进步。然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物质进步的社会,背后却隐藏了人情冷漠、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等诸多关于人性、关于社会的问题。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为美国社会敲响了警钟;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也撼动了男权中心的根基;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是毫不客气地揭示了以男性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血腥一面。这样一系列的大事件都给美国闷热的资本主义社会吹来一股清新的凉风——女性主义。
  生活在这样一个思想极为受到冲击的时代,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和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在作品中体现了在这样多重思想冲击下,人们所体现出的这样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交汇。德莱塞的主要作品《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以及刘易斯的主要作品《大街》、《巴比特》、《艾罗史密斯》中的女性角色都或多或少反映了当时女性这一弱势社会群体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挣扎和辛苦打拼。正如女性主义鼻祖西蒙·德·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一书中所指出:“一个女人之所以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能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1]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经受关注已久,各个作家笔下的女性所呈现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尤其在当时,女性作家少之又少,作家这一职业被社会认为就不应该属于女性,所以有些女性作家为了出版而不得不使用男性的名字,这样一来,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尤为受到批评家的关注。而德莱塞和刘易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中,《嘉莉妹妹》中的嘉莉妹妹和《大街》(原本在出版时,作家刘易斯打算使用女主人公的名字做书名,即为《卡罗·肯尼考特》)中的卡罗·肯尼考特就成为备受关注的女性角色。她们二人看似不同作者创作的以不同背景开始的不同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一个是来自乡村,怀揣“美国梦”,想要依靠自己努力改变贫穷生活状态的嘉莉妹妹;一个是来自东部城市,大学毕业,生活富足,婚后却跟随丈夫来到小城戈镇的卡罗·肯尼考特。前者一心想要在大城市立足,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安稳,千方百计想要融入大都市,真正成为其中一员;后者却在做着改造小乡村的美梦,想着在自己的手中,能够让这些乡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嘉莉妹妹和卡罗看似生活境遇截然相反,然而细细品味之下,从二者拼搏生活的道路中我们却能够发现二者身为女性的共性。
  “《嘉莉妹妹》小说的最后一章里这样描述嘉莉:‘当你坐在摇椅上,靠在你窗边,你将梦想你永远不会感受到幸福。’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嘉莉其实就是整个人类的一个缩影,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当你得到一样东西,你就想得到下一样更好的东西”。[2]的确,人的欲望总是在无限膨胀的过程中。就像《大街》中的卡罗,在读者眼中,她已经算是一个很幸福的女人,有一个那么爱她、那么纵容她的丈夫,满足了她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家庭生活也比较美满,膝下育有一儿一女,本来她应该安分守己地在自己的家庭中相夫教子,好好地经营这样一种让众人艳羡的美满家庭生活,但是她还是不满足。一方面想要在戈弗小镇进行改革,在完全没有考虑当地居民的感受的情况下,我行我素,大刀阔斧,完全不留余地。另一方面又不禁心里小鹿乱撞,喜欢上了艾里克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她自己也暗自思忖那份感情到底是不是爱,她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那个小伙子能够给她的东西恰恰是从丈夫那个年长男性那里无法得到的,所以欲求不满的她就奋不顾身地投入了这段婚外情之中。
  欲望有时候可以成为人类进步的驱动力,就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人是因为懒惰才有了这么多的发明:因为不爱生火才有了电,因为不爱洗衣服才有了洗衣机,因为不爱扫地才有了吸尘器……”这样的话看似可笑,但深思之下却也不无道理。这样看来,欲望似乎没有什么不好,能够推动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欲望却也能够变成毁灭的同谋。就像卡罗,一心想要改革戈弗小镇,一心想要以自己的方式融入小镇的生活,然而,与其说是她去主动适应新生活,倒不如说是她想让新环境改变来适应她自己的生活,最后却落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先是在众人的谣言中斩断了和艾里克之间那份不该有的情缘,好朋友接二连三地离她而去也让她倍感无奈和失望。后来生活的压力让她觉得喘不过气来,只得暂时逃开戈弗小镇,逃开现实,逃开她温馨的避风港,暂时“妻离子散”一番,来到原来的大都市的生活中熏陶一番都市余味,却发现生活在哪里都需要勇气、拼搏和努力。戈弗小镇就是每个美国城市的缩影。在明白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之后,卡罗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到戈弗小镇,做一个相夫教子、小鸟依人的女人依偎在丈夫的保护伞下。
  而嘉莉妹妹又何尝不是呢?有人说利欲熏心是嘉莉妹妹的真实写照,只要能够得到那绿油油的钞票,那些能够满足她的欲望的一张张钱,她根本不会去在乎这些钱是怎么得到的。也有人说她是蛇蝎女人的百分百代言人,让男人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自己却永远站在寂寞深渊的边缘,等待下一个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受害者。我实在不敢苟同这种说法,因为这正是作者德莱塞想通过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的:女性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力打拼生活的,即使你生在美国,这样一个看似平等、人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财富的梦想之地。可笑的是,女性没有被写入这样一个美丽的“美国梦”之中,能够实现这样的梦想的主体永远是男人。嘉莉始终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她既有传统女性的特质,又有新女性的追求;既有物质贪欲,又有精神向往;既想依附于男人,又不得不独立于男人。嘉莉妹妹的矛盾困惑应该也是当今很多女性朋友们的矛盾和困惑。[3]到底是做工作上的女强人,一切都靠自己打拼,还是乖乖地为男人生孩子养孩子,依靠男人赚的钱努力经营这样一份家庭生活,这或许是每个女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当然也在嘉莉妹妹的考虑范畴内:嘉莉妹妹并不是没有对与未来生活的幻想,她也想要终身依靠,想要一个完整的能够给她遮风挡雨的家,想要一个能够依靠的男人。如果她有一个像卡罗那样的老公,那样拥有足够的财富供她挥霍,为她遮风挡雨,为她承担一切的男人,她也就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社会“败类”。但是她所遇到的男人偏偏都是花花公子,没有责任心、进取心,通通是只用下半身和眼睛思考的男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之后,嘉莉妹妹只能听凭社会给女性的安排,出此下策,用自己的美貌和肉体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相比之下,卡罗就幸运得多,至少她还有一个爱她、宠她、疼她的丈夫,即便那样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即便最后的依靠是靠她的屈身求爱而得的。   总而言之,嘉莉妹妹和卡罗这两位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就是彻头彻尾的弱势群体,是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的。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人是女人生活的重心,是主体,是决定性力量。有人会说,嘉莉妹妹最后没有依靠男人,却也功成名就,入住高级宾馆,品尝奢侈美食,穿金戴银。但是,她的心是空的,仿佛这些曾经对她很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了任何意义。曾几何时,在嘉莉的思想中,这些物质就是通往幸福路上的必需品,可是手握这些物质基础,却发现通往上层建筑、通往幸福的路被这些物质堵住了。那时,即使抛弃所有的一切,也难以换回曾经的美好。没人爱的女人是可悲的,这就是德莱塞要传达的意思,即便你有钱有势,这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你的心是空荡荡的,没有男人依靠,手里握着大把的钱就显得没有意义了。正如朱立元分析吉尔伯特和格巴的观点:“历来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天使还是恶魔,实际上都是以不同方式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这反映出父权制下男性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和对女性的歧视、贬抑。”[4]或许嘉莉妹妹就是恶魔,卡罗就是天使,可这一个天使,一个恶魔,最终还是难逃男性作家的法笔,在他们的如椽大笔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纤纤娇弱。他们从骨子里是歧视女性的,即使通篇好像都是在鼓吹女性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可是这样的努力之后,这样打拼的结果竟是如此,这样的结局总是令人深思的,让女性同胞们在“独立”之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综上所述,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她们的人生路和生活方式是值得当代女性同胞深思和借鉴的。纵然站在女性解放运动的前沿,站在女性运动发端的时代,德莱赛和刘易斯这两位男作家在对于女性的观点上仍然持保守的态度,对于女人来说,拥有一个爱她、珍惜她的丈夫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而要获得这样的生活保障的唯一途径就是结婚生子,经营依靠丈夫赚钱养活的家,就像卡罗最后所做的决定;而不是像嘉莉妹妹一样拼命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最后却落得空虚落寞,楚楚可怜。而这两位著名作家的观点怎能不代表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态度?纵然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但是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仍然可以从这两位前辈的探索路上吸取一些经验。
  参考文献:
  [1][法]西蒙·波娃著.桑竹影,南珊译.第二性——女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23.
  [2]廖敏慧.从《嘉莉妹妹》看环境变化对人的价值取向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3]李艳.《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与消费主义解读[J].科技信息(外语论坛),2010,(1).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8.
其他文献
摘 要: 托妮·莫里森作为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黑人女性得主,为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努力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黑人女性在她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她迄今为止的七部作品都是以黑人女性作为主人公,并通过她们表达出长久以来被忽略的黑人女性的心声。她在作品中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
摘 要: 批评性语篇分析(CDA)常常用于政治性语篇的解析。本文采用了这一语篇理论和方法,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回应卡扎菲被杀的演讲展开批评性分析,从而寻找出这篇演讲中掩饰权力非平衡性的途径,揭示国家权力是如何运用语言帮助达到政治目的的。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演讲 权力非平衡性  语言是构成语篇的基本要素,构成语篇的语言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同时它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也直接
摘 要: 关于新诗发生及意义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既定的成果,而值得关注的并非只有对新诗发生及其意义的评判本身,还有研究者们如何得出这一评判的思维方法、逻辑推演,以及其背后所能带给新诗研究者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启示,而姜涛、郑敏的新诗研究正能带来这种启示。  关键词: 新诗 发生 意义 姜涛 郑敏  关于新诗的发生及意义的讨论,经常围绕某些核心的问题,如新诗究竟是对古典诗歌的传承还是断裂,能否以传统
摘 要: 培养语文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独特体验”,陶冶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语用和创新等各种能力。   关键词: 情境 电视诗歌散文 创新 体验 语文能力    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它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创设特定的
摘 要: 从19世纪末开始的国画变革,由于将文人画视为“革命”对象,而使今天的国画面临极其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造成国画遭国人厌弃,一方面造成在世界上中国画对西方绘画的无法抗衡局面。为什么一朵本来独树一帜的世界艺术奇葩会在今天凋谢了呢?中国画如何发展才能真正雄起呢?本文尝试着从厘清中国画的典型代表——文人画——的本源价值入手,以寻找中国画重新振兴的途径,希望中国画能重新成为不再以表现技法而是真正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黄崖教案前后太谷学派与当局的关系,讨论了太谷学派对官场的态度和学派思想转变的主客观原因,探讨了民间团体对当局的态度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太谷学派 黄崖教案 民间团体 官场 关系    黄崖教案是太谷学派第二代传人张积中在山东黄崖山聚众讲学居住,受到当局围剿,死伤数千人,致太谷学派北宗一支几乎荡然无存的惨案。黄崖教案是太谷学派与
摘 要: 早在1950年,E.H.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艺术家绝不能画其所见。艺术作品中的肖像画是对人的状态和气质的表现,作品中对人物的肖像应有一种深刻的“认识的”理解力,而不应承载太多的“视觉的”因素,它是沉默的。即关于“视觉的”和“认识的”两个概念的区分。  关键词: 绘画 肖像 表情 本质 偶然    “艺术图像并非非得客观真实才能使
摘 要: 19世纪的艾米莉·勃朗特有着许多相互矛盾,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性情。这个个性独特的女子在代表作《呼啸山庄》中描绘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的另类爱情,那是一种你即我我即你的、灵魂高度契合的感情。这样的两个主角身上有着作者双面性情的影子。在某种程度上说,《呼啸山庄》是作者艾米莉双面性情统一、集合的外化。同时,读者也在《呼啸山庄》的阅读中完成了平俗现实生活与激情历险阅读的融合。  关键词: 双面性情
摘 要: 本文将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报》为例,从高校校报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引导功能、围绕学校中心任务的舆论宣传功能、挖掘学校典型事迹从而树立高校良好校风的促进功能、关注当前党建工作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的前瞻性功能等几个方面谈高校校报的党建功能。  关键词: 院校党建宣传 高校实际 人物典型  随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民办高校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壮大。民办高校的发展,为民办高校校报的诞生创造了基本
摘 要: 《小音乐家扬科》(浙教版第十册)多处形象地描写了扬科的眼神,尽管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厚重情味,充满了人性的重笔刻画,透视出作者的巧妙构思,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作者把教学的重点聚焦到扬科的眼神上,从“眼睛”这一独特的视角入手,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体验文本,全面盘活教材,进行了一次颇有特色的旧教材新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 《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教学 眼睛 “眼神” “人本”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