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体育课具有人际交流频繁、互动作用强烈、个性暴露充分、行为表现明显等主要特征。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在心理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爱动、好奇,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能力尚未形成,行为控制能力尚需完善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在体育课上经常有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归纳起来大致有:
1.散漫行为:如擅自离队、做小动作、嬉皮笑脸、东张西望。
2.吵闹行为:如吆喝起哄、讲粗痞话、乱唱乱叫。
3.攻击行为:如推打同伴、夺人器物、辱骂他人、损坏公物。
4.逃避行为:如说谎装病、逃避练习、精神不振、学习消极。针对这些行为表现,采用如下方法来处理:
一、换位法
体育课上,学生活动范围大、空间广、声音杂。在课的进行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采用“换位法”即“将心比心”,使犯错的双方换个角度来分析责任,能起一定的效果。但换位法的运用应注意时间、地点、场合,一般教师在讲解、示范、保护、帮助教学时不宜采用,
在一次健身操课中,笔者让学生跟音乐做完整动作练习。因为有了音乐,学生的兴趣更大,有两位学生在下面我行我素地表演起来,并影响其他同学,若教师这时停下来处理,显然不是时机。笔者立即利用加大动作手势及目光制止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作用。课后问原因,孙某因听到音乐兴奋,便夸张地表演并击了李某头部一下,李某当然也不示弱,用相同的动作反击,于是他们争执起来。问明原因,笔者即采用“换位法”处理他们的矛盾,首先孙某承认了错误,同时李某也感到自己有责任。这样,换个角度思考,不但对学生本人,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正确把握“换位法”的时机,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二、冷却法
冷却法是指,教师在课中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而对那些课上有不良学习行为表现的同学进行教育常用的一种手段。当然“冷却”也应注意程度,不要因为冷却度过大,冷却时间过长,影响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习的创造性,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厌恶上体育课。因此,采用“冷却法”可从情感上、语言上、体态语言上进行暂时冷却,使其适可而止,让学生从中感到自己的不良行为。
如沈同学是体育优等生,又是足球特长生,平时,教师经常请他示范、帮助和组织教学。但有一次足球课上,教师在讲解脚背外侧运球动作要领时,他显得特别兴奋,忘乎所以,拉了另两位同学一边练习了。当教师用哨音集中同学做示范和正误对比时,一边用眼神提示他,一边用语气强调组织纪律,使其从教师冷却中感到了自己违反纪律的错误性。
三、先扬后抑法
“先扬后抑法”,一般针对那些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身体素质好,领悟能力强,往往在其他同学未掌握的情况下就能学会,于是不认真听课,并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对待这样的学生时,可先表扬他们的优点,后采用增加动作的难度性、稳定性、优美性、新颖性等来提高对他们要求,也可采用让他做“领头羊,小老师”的方式发挥其积极性。
笔者在“变换步”组合动作教学时,有两位在舞蹈班练习过的同学,做了一二遍就在不认真的练习了,而且和其他同学叽叽咕咕讲个不停,嘴里还不断说:“这个动作我早学过了。”于是,笔者在正误对比时,请她们示范,她们都能顺利完成。笔者在总结时,首先表扬了她们动作做得不错,同时又指出她们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动作不够柔和,面部表情呆板,缺乏表现力等。她们立即感到韵律体操的美在于全身心的投入,自满的情绪顿时没有了,也练得更认真了。
四、反典型法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当较多的学生课上出现一些不良学习行为时,教师往往会抓住一两个突出的,以此为“典型”来处理,从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对典型要认真观察,对他们的个性要了解,做到典型要抓得准、抓得服;否则,会适得其反。所谓“反典型”法,即对犯错典型不是采用直接批评,而是采用鼓励加诱导的方法,有时效果也不错。
笔者教的初一(10)班是公认的较为活跃的班级,丁某在他们班是有点威望的。开学初,笔者选他当体育班委,并在班上对他的体育素质、能力给予肯定,并让同学举手投票,结果大家一致认定,并以掌声给予鼓励。一学期下来,笔者发现上课他不但没有领头捣乱,反而把班级组织纪律工作及一些课堂常规抓得很好。
除此之外,在防止和纠正学生体育课的不良学习行为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以下教育方法:
1.目的教育法: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2.纪律教育法: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组织观念与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3.团队培养法:通过改善班级成员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相融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去对待学生体育课的不良学习行为,都应发挥教育功能,善待学生这些行为,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体育的兴趣。
1.散漫行为:如擅自离队、做小动作、嬉皮笑脸、东张西望。
2.吵闹行为:如吆喝起哄、讲粗痞话、乱唱乱叫。
3.攻击行为:如推打同伴、夺人器物、辱骂他人、损坏公物。
4.逃避行为:如说谎装病、逃避练习、精神不振、学习消极。针对这些行为表现,采用如下方法来处理:
一、换位法
体育课上,学生活动范围大、空间广、声音杂。在课的进行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采用“换位法”即“将心比心”,使犯错的双方换个角度来分析责任,能起一定的效果。但换位法的运用应注意时间、地点、场合,一般教师在讲解、示范、保护、帮助教学时不宜采用,
在一次健身操课中,笔者让学生跟音乐做完整动作练习。因为有了音乐,学生的兴趣更大,有两位学生在下面我行我素地表演起来,并影响其他同学,若教师这时停下来处理,显然不是时机。笔者立即利用加大动作手势及目光制止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作用。课后问原因,孙某因听到音乐兴奋,便夸张地表演并击了李某头部一下,李某当然也不示弱,用相同的动作反击,于是他们争执起来。问明原因,笔者即采用“换位法”处理他们的矛盾,首先孙某承认了错误,同时李某也感到自己有责任。这样,换个角度思考,不但对学生本人,而且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正确把握“换位法”的时机,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二、冷却法
冷却法是指,教师在课中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而对那些课上有不良学习行为表现的同学进行教育常用的一种手段。当然“冷却”也应注意程度,不要因为冷却度过大,冷却时间过长,影响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习的创造性,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厌恶上体育课。因此,采用“冷却法”可从情感上、语言上、体态语言上进行暂时冷却,使其适可而止,让学生从中感到自己的不良行为。
如沈同学是体育优等生,又是足球特长生,平时,教师经常请他示范、帮助和组织教学。但有一次足球课上,教师在讲解脚背外侧运球动作要领时,他显得特别兴奋,忘乎所以,拉了另两位同学一边练习了。当教师用哨音集中同学做示范和正误对比时,一边用眼神提示他,一边用语气强调组织纪律,使其从教师冷却中感到了自己违反纪律的错误性。
三、先扬后抑法
“先扬后抑法”,一般针对那些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身体素质好,领悟能力强,往往在其他同学未掌握的情况下就能学会,于是不认真听课,并影响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对待这样的学生时,可先表扬他们的优点,后采用增加动作的难度性、稳定性、优美性、新颖性等来提高对他们要求,也可采用让他做“领头羊,小老师”的方式发挥其积极性。
笔者在“变换步”组合动作教学时,有两位在舞蹈班练习过的同学,做了一二遍就在不认真的练习了,而且和其他同学叽叽咕咕讲个不停,嘴里还不断说:“这个动作我早学过了。”于是,笔者在正误对比时,请她们示范,她们都能顺利完成。笔者在总结时,首先表扬了她们动作做得不错,同时又指出她们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动作不够柔和,面部表情呆板,缺乏表现力等。她们立即感到韵律体操的美在于全身心的投入,自满的情绪顿时没有了,也练得更认真了。
四、反典型法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当较多的学生课上出现一些不良学习行为时,教师往往会抓住一两个突出的,以此为“典型”来处理,从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对典型要认真观察,对他们的个性要了解,做到典型要抓得准、抓得服;否则,会适得其反。所谓“反典型”法,即对犯错典型不是采用直接批评,而是采用鼓励加诱导的方法,有时效果也不错。
笔者教的初一(10)班是公认的较为活跃的班级,丁某在他们班是有点威望的。开学初,笔者选他当体育班委,并在班上对他的体育素质、能力给予肯定,并让同学举手投票,结果大家一致认定,并以掌声给予鼓励。一学期下来,笔者发现上课他不但没有领头捣乱,反而把班级组织纪律工作及一些课堂常规抓得很好。
除此之外,在防止和纠正学生体育课的不良学习行为时教师也可以运用以下教育方法:
1.目的教育法: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2.纪律教育法: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组织观念与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3.团队培养法:通过改善班级成员中的人际关系,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相融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去对待学生体育课的不良学习行为,都应发挥教育功能,善待学生这些行为,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体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