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技能人才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课程内容陈旧,结构不当,实践环节薄弱,教师单向灌输等诸多问题,导致培养人才很难满足企业需求。本文介绍了仪征技师学院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中,采用创新模式和上海大众汽车仪征分公司(以下称上海大众)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将德国双元制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职业教育中来的方式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校企合作?双元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已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作为制造业核心专业之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改变培养模式提高质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仪征技师学院作为江苏省首家县域技师学院,在2010年就与扬州中德技师学院、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但因没有企业参与,培养学生还是以学校为主。作为中德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对双元制教育的认同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落户仪征后便开启了与仪征技师学院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之旅。
一、开设机电一体化“大众冠名班”
上海大众仪征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首家标杆工厂,落户仪征后,需求量最大的就是一线技能工人,但囿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仪征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上海大众的需求,经双方商定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2011年9月,上海大众在仪征技师学院开设了首届机电一体化“大众冠名班”,这个冠名班和其他企业冠名班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所有学生均是普高毕业生。
二是30名学员由上海大众从200多名学员中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而来。
三是学员入学便和上海大众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即为大众正式员工。
四是学员培养由双方共同完成。这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企业招聘学员,然后委托职业学校培养完全一致。
二、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双元制培训
仪征技师学院和上海大众联合组建“校企教研组”,按照上海大众标准,共同编写相关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学生经三年半学习后,通过校企双方共同考核的学员除获得国内技能等级证书外,还可获得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上海大众每学期安排两名德国专家来学校进行为期6周以上的教学,德国专家不仅直接参与教学,还会帮助冠名班项目组修订教学计划,建设校本课程,指导项目组教师,明确AHK考试项目等。教学时注重学员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采用学习领域、项目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方法实施教学。学员每学期还要到上海大众培训中心或生产线实践一个月,在大众培训中心有专门的培训讲师和指导师傅,培训设备非常专业、齐全。学员在企业学习期间有培训中心理论学习,也有生产线现场教学,实习的生产线定期轮换,学员可以学习生产全过程。
三、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培训能力中心”合作项目
2012年9月,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市人民政府、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仪征技师学院五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大众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培训能力中心”合作项目。首批共有12名成员参加培训,其中学校教师8名、企业培训师4名。培训分别在仪征、上海、德国进行,有双元制理论培训、授课技巧培训,也有新技术新设备培训,还有德国本土培训。这个项目开创了大众公司在人才培养史上的新模式,将把大众汽车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教师培训中,通过课程研发和教学模式的开发,培养参与该项目的职业学校教师和大众汽车集团的中国员工,使专业培训更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并最大范围地推广使用。
四、学校建立“大众汽车机电一体化能力培训中心”实训基地
仪征技师学院和上海大众合作还有一个创新之举就是:学校在建设新校区时,根据企业需求建立了“大众汽车机电一体化能力培训中心”,设机械加工、机电控制、电气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调试四大功能区,采用德国双元制学校模式设计,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2014年能力培训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为冠名班学员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实训设备和实训条件,培养出来的学员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动手能力,都明显优于其他学生,符合上海大众的用人需求。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创新合作模式,仪征技师学院和上海大众校企合作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新模式正在成型。2015年2月首届机电一体化“大众冠名班”学员正式毕业,全部进入上海大众工作。学员到企业后工作适应性非常好,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上海大众高度认可。仪征技师学院与上海大众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新模式将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单位:仪征技师学院)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校企合作?双元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已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作为制造业核心专业之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改变培养模式提高质量,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仪征技师学院作为江苏省首家县域技师学院,在2010年就与扬州中德技师学院、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但因没有企业参与,培养学生还是以学校为主。作为中德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对双元制教育的认同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落户仪征后便开启了与仪征技师学院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之旅。
一、开设机电一体化“大众冠名班”
上海大众仪征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首家标杆工厂,落户仪征后,需求量最大的就是一线技能工人,但囿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仪征技师学院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上海大众的需求,经双方商定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2011年9月,上海大众在仪征技师学院开设了首届机电一体化“大众冠名班”,这个冠名班和其他企业冠名班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所有学生均是普高毕业生。
二是30名学员由上海大众从200多名学员中通过笔试和面试选拔而来。
三是学员入学便和上海大众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即为大众正式员工。
四是学员培养由双方共同完成。这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企业招聘学员,然后委托职业学校培养完全一致。
二、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双元制培训
仪征技师学院和上海大众联合组建“校企教研组”,按照上海大众标准,共同编写相关专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学生经三年半学习后,通过校企双方共同考核的学员除获得国内技能等级证书外,还可获得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上海大众每学期安排两名德国专家来学校进行为期6周以上的教学,德国专家不仅直接参与教学,还会帮助冠名班项目组修订教学计划,建设校本课程,指导项目组教师,明确AHK考试项目等。教学时注重学员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采用学习领域、项目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方法实施教学。学员每学期还要到上海大众培训中心或生产线实践一个月,在大众培训中心有专门的培训讲师和指导师傅,培训设备非常专业、齐全。学员在企业学习期间有培训中心理论学习,也有生产线现场教学,实习的生产线定期轮换,学员可以学习生产全过程。
三、开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培训能力中心”合作项目
2012年9月,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仪征市人民政府、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仪征技师学院五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启动大众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培训能力中心”合作项目。首批共有12名成员参加培训,其中学校教师8名、企业培训师4名。培训分别在仪征、上海、德国进行,有双元制理论培训、授课技巧培训,也有新技术新设备培训,还有德国本土培训。这个项目开创了大众公司在人才培养史上的新模式,将把大众汽车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入到教师培训中,通过课程研发和教学模式的开发,培养参与该项目的职业学校教师和大众汽车集团的中国员工,使专业培训更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并最大范围地推广使用。
四、学校建立“大众汽车机电一体化能力培训中心”实训基地
仪征技师学院和上海大众合作还有一个创新之举就是:学校在建设新校区时,根据企业需求建立了“大众汽车机电一体化能力培训中心”,设机械加工、机电控制、电气动控制、机电一体化调试四大功能区,采用德国双元制学校模式设计,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2014年能力培训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为冠名班学员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实训设备和实训条件,培养出来的学员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动手能力,都明显优于其他学生,符合上海大众的用人需求。
五、小结
通过以上创新合作模式,仪征技师学院和上海大众校企合作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新模式正在成型。2015年2月首届机电一体化“大众冠名班”学员正式毕业,全部进入上海大众工作。学员到企业后工作适应性非常好,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上海大众高度认可。仪征技师学院与上海大众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新模式将持续进行下去。
(作者单位:仪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