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藏族学生来说,汉语是第二语言,学生基础不好,学起来很吃力,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掌握汉语文这门工具科目,探索一套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是我们语文老师肩负的责任。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学好汉语是我们汉藏间思想交流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要了解学生,加强对汉语理解的听说练习;加强学生开口说汉语的习惯;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意识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藏族学生 汉语言教学 教学水平 激发兴趣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学好汉语是我们汉藏间思想交流的前提和保证。可是在我国的西藏纯藏族地区,受本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汉语学习及运用能力甚为不足,水平严重低下。在我从教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不利因素。本文针对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基本情况,对其制约因素做了浅析,并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
1.客观因素
1.1 区域闭塞导致汉语学习的环境先天不足。西藏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藏族学生除了课堂上使用汉语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在使用藏语。另外,西藏地处西南边陲,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阻碍了西藏与内地地更为广泛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语学习环境的缺失。
在藏族家庭中,学生从小接触的母语是藏语而不是汉语,藏语作为母语是家庭成员既定的语言,即使是在父母汉语水平较高的家庭中,也绝大多数在使用藏语。在农牧区的藏族家庭,情况更为严重,几乎就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可言。其实90后的藏族学生,有说汉语的欲望,但由于环境的制约,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去运用汉语,只能用藏语交流。他们的亲人完全用藏语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只能接受了自己的民族语言。他们只有在汉语文课上才会学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1.2 学生情况千差万别。调查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中汉语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受教育情况颇为不同。农牧区的学生几乎听不懂普通话,各县城内的学生能听懂一些,但大多不会说,拉萨市的学生基本上能听懂普通话,也能用汉语表达,但受本民族语言影响,汉语表达时含混不清,语序错乱,并且经常有藏汉语兼用的习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应用方面,情况严重,不会应用各种文体者比比皆是。
藏族学生从学说话开始就生活在他们的母语环境中,耳濡目染,到了正规学习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所以藏族学生学习汉语就不能自然习得,必须通过相应的语言学习来获得这种语言能力。而农牧区的藏族学生学习汉语仅限于课堂,平时接触不到使用汉语的环境,更谈不上自觉实践汉语的习惯和能力。另外,藏族学生已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与他们所学的藏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是相同的,其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已经对此有了相当的了解和认识。他们的藏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所了解的民风民俗等和他们所学的藏语言是一致的。藏族学生已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与他们所学的汉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在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他们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藏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硬套在所学的汉语言上。
1.3 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就老师本身而言,西藏汉语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学校汉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和学生知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比较落后,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另外,一些学校的奖励竞争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不是很高。
就课堂教学而言,很多老师还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根本没有做到“授人以渔”。因此很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并未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使得大多数学生课下从不自学,对学生学习汉语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老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存在混乱,教材不统一,参考用书不标准,对教材的要求和考试要求把握不当,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上目标与结果之间差距很大。
2.主观因素
2.1 学生方面。我们对林芝某学校300名学生在语言认识方面做了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有的学生认为藏语是最重要的语言,占绝大多数。可以推断,学生在学习藏语和汉语时,有意无意的偏向了藏语的学习,而对汉语的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生在运用汉语汉语交流时胆怯、自卑,语序混乱,词汇贫乏,往往词不达意。一般是一笑了之,缄口不言。即使非说不可,也声音极小、低沉、断断续续、不清晰。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还有学生学汉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平时从不用汉语交流。
不仅学习汉语的观念相对滞后,而且在汉藏语系之间巨大差异差异。母语思维不同致使学生有时语序错乱。例如:有些学生写请假条是标题经常写成“请假老师”。藏族学生用的是本民族语言思维,而汉语教学是用汉语思维,这不仅造成汉语文听、说、读、写的困难,还极大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
2.2 教师方面。师资力量的相对匮乏。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在牧区,教汉语文的教师几乎都是藏族教师,汉族教师占得比例很小。他们受本民族语言发音的影响,汉语的发音不标准,教给学生的自然也不标准。好多汉字的发音都使用同一个音调,根本没有前后鼻音、阴阳上去的分辨。好多简单的汉语表达,经他们的口却说得绕口而复杂,错词病句也司空见惯。藏区汉语文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也阻碍了汉语在藏区的普及。
2.3 家长方面。学习汉语的观念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可大多数家长并不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特别是在汉语文的阅读和交流这种非书面的作业上。家长的这种观念上的不重视,是学习汉语的一大障碍,也客观上抑制了学习汉语的迫切性。
2.4 社会方面。政府对藏族学生学习汉语及达到的学力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有些教师教学积极性较差,敷衍了事,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上并未达到规定的程度。另外,平时交流中,不要说是相对落后的农牧区,即使是在拉萨市里,藏族本民族之间的交流几乎都是藏语,只有他们在与汉族同胞交流时才使用汉语,这使得运用汉语,培养汉语语感,训练汉语能力的机会大大减少。 由以上的浅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客观还是主观上,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制约因素都非常多,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一直在关注藏族学生如何摆脱不利因素学好汉语的问题,经过咨询、总结、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了几点个人浅见。
对于社会而言,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藏族群众充分认识到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以改变其思想观念。对于老师而言,除了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外,在教学上要改进的东西非常多。笔者以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意识和学习兴趣。做好学习汉语的宣传工作,提高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意识,进而提高藏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伺机放一些中文儿歌,选一些情景,让藏族学生在情景中用汉语对话,或安排一些话题讨论和汉语演讲让其参与,或要求藏族学生买一些汉语版的磁带和光盘等等。通过这些手段让藏族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标准的汉语发音、词汇、表达的语气等。学生们都有着极高地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和能力,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愉悦的教学方式点燃他们学习汉语的激情。
(2)了解学生,加强对汉语理解的听说练习。让他们多说汉语,全身心地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就要经常找机会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在学习汉语文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努力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才能使教师找到源头活水。所以在面对完全不懂汉语的藏族学生时,应该多让他们接触汉语,多给他们读课文,甚至是教材以外的文章,不去要求他们读,更不要求他们懂,只要求他们认真的带着心去倾听,营造一种语言的环境。哪怕开始只是听懂了一个字,一个词那也是收获。在听的过程中,他们在不断的接受着一种母语之外的新语种,对于他们而言这是新鲜的好奇的,与其好奇心理相辅相成,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汉语的愿望,达到激发学习汉语兴趣的效果。
进行听话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把感受到的汉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通过听话积累素材,可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能为口语表达和口语交际创造条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充分发挥其主体参与作用。最重要是利用好课前的时间,开展各种小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利用各种形式的读写,逐步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充分利用会话课开展讲成语故事比赛,讲中外寓言故事大奖赛,还利用午休,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一些语文游戏:如猜谜语、填字游戏、语文智力故事等,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朗读课文时,及时纠正学生在诵读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单个读时,更是认真听,对出现的错误,尤其对读音方面和词语破读的现象,及时纠正。
(3)加强学生开口说汉语的习惯。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学语言一定要多说。让学生开口说话是汉语教学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对于藏族学生而言,本身在他们的周围所接触的人和事就少,要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而且说的是母语之外的根本不会的语言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时说汉语,下来以后两个同学之间交流更应该用汉语,要让学生养成开口说汉语的好习惯。
宋会霞老师在《藏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一文中提出要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说话,①允许说错。在课堂答问,与老师谈话时,说错了话,老师不责怪,不讽刺挖苦,同学间也不要以此取笑;②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或在听别人发言后,觉得有感而发,或学生的发言如果空泛含糊,允许举手补充发言;③允许修正。对自己说错的话,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毛病,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对敢于修正自己语言错误的人,进行表扬鼓励;④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提出质疑,也欢迎学生之间相互的质疑;⑤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教师允许其保留意见。经过试行后,这种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是第二语言学习,与母语为汉语的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母语教学承担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如:审美情趣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养成等都是母语教学所要承担的,而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汉语能力的养成为主要任务。因此汉语教学必须注重课外的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能力。总之,笔者坚信,通过上述做法,减轻藏族学生大胆讲话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方法得当,藏族学生是能够学好汉语的。
【关键词】藏族学生 汉语言教学 教学水平 激发兴趣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学好汉语是我们汉藏间思想交流的前提和保证。可是在我国的西藏纯藏族地区,受本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汉语学习及运用能力甚为不足,水平严重低下。在我从教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不利因素。本文针对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基本情况,对其制约因素做了浅析,并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
1.客观因素
1.1 区域闭塞导致汉语学习的环境先天不足。西藏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藏族学生除了课堂上使用汉语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在使用藏语。另外,西藏地处西南边陲,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阻碍了西藏与内地地更为广泛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汉语学习环境的缺失。
在藏族家庭中,学生从小接触的母语是藏语而不是汉语,藏语作为母语是家庭成员既定的语言,即使是在父母汉语水平较高的家庭中,也绝大多数在使用藏语。在农牧区的藏族家庭,情况更为严重,几乎就没有学习汉语的环境可言。其实90后的藏族学生,有说汉语的欲望,但由于环境的制约,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去运用汉语,只能用藏语交流。他们的亲人完全用藏语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只能接受了自己的民族语言。他们只有在汉语文课上才会学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1.2 学生情况千差万别。调查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中汉语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受教育情况颇为不同。农牧区的学生几乎听不懂普通话,各县城内的学生能听懂一些,但大多不会说,拉萨市的学生基本上能听懂普通话,也能用汉语表达,但受本民族语言影响,汉语表达时含混不清,语序错乱,并且经常有藏汉语兼用的习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应用方面,情况严重,不会应用各种文体者比比皆是。
藏族学生从学说话开始就生活在他们的母语环境中,耳濡目染,到了正规学习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所以藏族学生学习汉语就不能自然习得,必须通过相应的语言学习来获得这种语言能力。而农牧区的藏族学生学习汉语仅限于课堂,平时接触不到使用汉语的环境,更谈不上自觉实践汉语的习惯和能力。另外,藏族学生已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与他们所学的藏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是相同的,其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已经对此有了相当的了解和认识。他们的藏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所具备的文化知识,所了解的民风民俗等和他们所学的藏语言是一致的。藏族学生已有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与他们所学的汉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在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他们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藏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惯硬套在所学的汉语言上。
1.3 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就老师本身而言,西藏汉语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学校汉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和学生知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比较落后,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另外,一些学校的奖励竞争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不是很高。
就课堂教学而言,很多老师还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根本没有做到“授人以渔”。因此很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并未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使得大多数学生课下从不自学,对学生学习汉语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老师在教材的使用上也存在混乱,教材不统一,参考用书不标准,对教材的要求和考试要求把握不当,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上目标与结果之间差距很大。
2.主观因素
2.1 学生方面。我们对林芝某学校300名学生在语言认识方面做了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有的学生认为藏语是最重要的语言,占绝大多数。可以推断,学生在学习藏语和汉语时,有意无意的偏向了藏语的学习,而对汉语的学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生在运用汉语汉语交流时胆怯、自卑,语序混乱,词汇贫乏,往往词不达意。一般是一笑了之,缄口不言。即使非说不可,也声音极小、低沉、断断续续、不清晰。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还有学生学汉语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平时从不用汉语交流。
不仅学习汉语的观念相对滞后,而且在汉藏语系之间巨大差异差异。母语思维不同致使学生有时语序错乱。例如:有些学生写请假条是标题经常写成“请假老师”。藏族学生用的是本民族语言思维,而汉语教学是用汉语思维,这不仅造成汉语文听、说、读、写的困难,还极大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
2.2 教师方面。师资力量的相对匮乏。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在牧区,教汉语文的教师几乎都是藏族教师,汉族教师占得比例很小。他们受本民族语言发音的影响,汉语的发音不标准,教给学生的自然也不标准。好多汉字的发音都使用同一个音调,根本没有前后鼻音、阴阳上去的分辨。好多简单的汉语表达,经他们的口却说得绕口而复杂,错词病句也司空见惯。藏区汉语文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也阻碍了汉语在藏区的普及。
2.3 家长方面。学习汉语的观念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可大多数家长并不会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特别是在汉语文的阅读和交流这种非书面的作业上。家长的这种观念上的不重视,是学习汉语的一大障碍,也客观上抑制了学习汉语的迫切性。
2.4 社会方面。政府对藏族学生学习汉语及达到的学力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有些教师教学积极性较差,敷衍了事,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上并未达到规定的程度。另外,平时交流中,不要说是相对落后的农牧区,即使是在拉萨市里,藏族本民族之间的交流几乎都是藏语,只有他们在与汉族同胞交流时才使用汉语,这使得运用汉语,培养汉语语感,训练汉语能力的机会大大减少。 由以上的浅析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客观还是主观上,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制约因素都非常多,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一直在关注藏族学生如何摆脱不利因素学好汉语的问题,经过咨询、总结、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了几点个人浅见。
对于社会而言,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藏族群众充分认识到汉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以改变其思想观念。对于老师而言,除了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外,在教学上要改进的东西非常多。笔者以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意识和学习兴趣。做好学习汉语的宣传工作,提高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意识,进而提高藏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伺机放一些中文儿歌,选一些情景,让藏族学生在情景中用汉语对话,或安排一些话题讨论和汉语演讲让其参与,或要求藏族学生买一些汉语版的磁带和光盘等等。通过这些手段让藏族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标准的汉语发音、词汇、表达的语气等。学生们都有着极高地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和能力,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愉悦的教学方式点燃他们学习汉语的激情。
(2)了解学生,加强对汉语理解的听说练习。让他们多说汉语,全身心地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就要经常找机会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以及心理特征;了解学生在学习汉语文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努力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才能使教师找到源头活水。所以在面对完全不懂汉语的藏族学生时,应该多让他们接触汉语,多给他们读课文,甚至是教材以外的文章,不去要求他们读,更不要求他们懂,只要求他们认真的带着心去倾听,营造一种语言的环境。哪怕开始只是听懂了一个字,一个词那也是收获。在听的过程中,他们在不断的接受着一种母语之外的新语种,对于他们而言这是新鲜的好奇的,与其好奇心理相辅相成,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汉语的愿望,达到激发学习汉语兴趣的效果。
进行听话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把感受到的汉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通过听话积累素材,可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能为口语表达和口语交际创造条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充分发挥其主体参与作用。最重要是利用好课前的时间,开展各种小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利用各种形式的读写,逐步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为了激发学生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充分利用会话课开展讲成语故事比赛,讲中外寓言故事大奖赛,还利用午休,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一些语文游戏:如猜谜语、填字游戏、语文智力故事等,也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朗读课文时,及时纠正学生在诵读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在单个读时,更是认真听,对出现的错误,尤其对读音方面和词语破读的现象,及时纠正。
(3)加强学生开口说汉语的习惯。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学语言一定要多说。让学生开口说话是汉语教学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对于藏族学生而言,本身在他们的周围所接触的人和事就少,要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而且说的是母语之外的根本不会的语言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时说汉语,下来以后两个同学之间交流更应该用汉语,要让学生养成开口说汉语的好习惯。
宋会霞老师在《藏族学生如何学好汉语》一文中提出要实行说话“五允许”的“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大胆说话,①允许说错。在课堂答问,与老师谈话时,说错了话,老师不责怪,不讽刺挖苦,同学间也不要以此取笑;②允许补充。如果突然想到一些原先没认识到的问题,或在听别人发言后,觉得有感而发,或学生的发言如果空泛含糊,允许举手补充发言;③允许修正。对自己说错的话,如果发现有漏洞或毛病,可以公开修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对敢于修正自己语言错误的人,进行表扬鼓励;④允许质疑。允许学生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提出质疑,也欢迎学生之间相互的质疑;⑤允许保留。如对教师或同学的见解持不同意见,教师允许其保留意见。经过试行后,这种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藏族学生学习汉语是第二语言学习,与母语为汉语的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母语教学承担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如:审美情趣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养成等都是母语教学所要承担的,而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汉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汉语能力的养成为主要任务。因此汉语教学必须注重课外的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能力。总之,笔者坚信,通过上述做法,减轻藏族学生大胆讲话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只要方法得当,藏族学生是能够学好汉语的。